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讀《內經》注疑五條

(附考一日二十四時,釋左升右降)

《難經》脈例,以一動為一至,而《脈經》引扁鵲脈例,以再動為一至。此一人而兩例也。《玉機真臟》云: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雖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此再動之例也。《大奇論》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又一動為一至矣。此一書而兩例也。前人絕無辨之者,而林億轉疑《玉機真臟》為誤文,何也?

營衛皆一日五十度周於身,而《衛氣行》篇所論,人氣一刻在太陽,二刻在少陽,三刻在陽明,四刻在陰分。是四刻一周,不合其數。然其下文云:一十二度半,是半日之度也。又明明一日二十五度,一夜二十五度矣。此必當時有以一日一夜二百刻紀數者也。前人絕無辨之者,而戴同甫轉疑《靈樞》為衍文,何也?

經言: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又曰:陽從左,陰從右。而人身之氣,左右並行,絕無左右先後低昂之跡,然則何升何降耶?前人絕無辨之者,何也?

氣之運行於十二經也,雖各經之脈,左右各有一條,而氣之左右並行,卒無分於彼此先後也。乃脈度十六丈二尺,以手足之經,各具六陰六陽,分紀其數,然則果如所謂左升右降耶?果爾,則氣之行也,必有左右參差之跡矣。而《三部九候論》曰: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相失不可數者死。

是明明左右並行矣。此大可疑者也,而前人絕無疑之者,何也?

六氣之加臨也,少陰所在,其脈不應,理殊難通。若謂少陰君火不主令,則五氣足矣,何必虛設君火之位耶?至謂心君位尊,無為而治,更屬荒謬。人身氣化之事,豈等於人倫之體制耶?六氣分主六年,一年之中,又分主四時,何以五氣皆應,此獨不應耶?且其脈不應,是絕無少陰脈象矣,何以又云少陰之至,其脈鉤耶?此大可疑者也,而前人絕無疑之者,何也?

考一日二十四時

近泰西制時辰表,以一日夜分二十四小時。此乃近事,且出外夷,難證中國古書之義。頃讀張潔古《保命集》,近託名劉河間書,刻入《河間三書》中。中卷煮黃丸條下,言一時服一丸,每日二十四丸。自注云:一日二十四時也。夫一日既可析為二十四時,獨不可析為二百刻乎?此亦可以借證者矣。一日,一日夜也。《內經》以日為晝,故半日止得四分之一云。

釋左升右降

曾著《左升右降論》,謂人身之氣,本是表升里降,因左升氣盛,右降氣盛,故遂曰左升右降耳?其論已列入《證治總論》,文繁不復贅述。至真要論少陰之復條有云:氣動於左,上行於右。張石頑《醫通》勞倦門,曾治一人,遍身淫淫如蟲行,從左腿腳起,漸次上頭,復下至右腳,脈浮澀而按之不足,決其氣虛,用補中益氣加味而愈。由此觀之,人身果實有左升右降之氣矣。

吾為此事,行思坐想,近取諸身,遠揣諸物,乃似微有所獲者,夫人身之榮氣,行於血脈之中矣。宗氣,行於動脈,而外為呼吸矣。獨衛氣之行於脈外者,其道有二:一在肌肉脈絡之外,一在皮肉交際之間。

人身皮與肉交際之處,有膜以橫絡其中,皮肉之氣,雖能相通,而不能相從,不獨人身為然,凡萬物之體,皮里干外,其際莫不有隙,衛氣之行於肌肉者,日夜五十度,與榮氣相應,所行之道,即衛氣行篇之所敘是也。若皮膜之氣橫行皮里,以固護於大表,其度數與日月相應,左升右降,日夜一周。

若有痰濕以滯之,則氣行緩而淫淫如蟲矣。是左升右降者,衛氣之在皮膜者也。《內經》雖無明文,而其理似有可通。謹書所見,待質高明!

白話文:

讀《內經》注疑五條

《難經》和《脈經》記載的脈搏計數方法不同,《難經》以一次脈動為一至,《脈經》則以兩次脈動為一至。同樣,《玉機真臟》認為一息五六至則如同死亡,這與《大奇論》中一息十至以上為一至的說法相悖。這些前人並未辨析清楚,林億反而懷疑《玉機真臟》有誤,這是為何?

營衛之氣每日運行五十度,但《衛氣行》篇卻描述了氣在不同時辰運行於不同經脈的過程,四個時辰為一個循環,與五十度不相符。然而下文又提到十二度半為半日之數,甚至明確說明每日夜各二十五度,這說明當時可能有一日夜二百刻的計時方法。前人對此也未加解釋,戴同甫反而懷疑《靈樞》有衍文,這是為何?

經書中提到左右為陰陽的通道,陽氣從左,陰氣從右。但人體氣機左右並行,並無先後高低之分,那麼何來左升右降之說?前人為何未加質疑?

氣運行於十二經脈,雖左右各有經脈,但氣的運行並無先後之分。然而脈之長度為十六丈二尺,手足經脈各有六陰六陽,按此計算,則氣的運行應有左右差異。然而《三部九候論》卻說左右脈相應者病重,不相應者則死,這分明說明左右並行。這點令人十分疑惑,為何前人沒有提出疑問?

少陰經在六氣加臨時脈象不應,這難以理解。若說少陰君火不主事,那麼五氣就足夠了,為何還要虛設君火之位?若說心君位尊,無為而治,則更顯荒謬。人體氣化豈能與人倫體制相提並論?六氣分主六年,一年又分主四季,為何其他五氣皆有反應,唯獨少陰不應?而且既然少陰脈象不應,為何又說少陰之至,其脈鉤?這也是一個很大的疑問,為何前人沒有提出疑問?

考一日二十四時

現代西方以一日為二十四小時,這屬於近代西方之事,難以用來驗證中國古代書籍的記載。但張潔古《保命集》中提到每日服藥二十四丸,注釋說明一日二十四時。既然一日可以分為二十四時,為何不能分為二百刻呢?這也可以作為參考。所謂一日,是指一日夜。而《內經》以日指白天,所以半日只佔四分之一。

釋左升右降

我曾撰寫《左升右降論》,認為人體之氣本是表升里降,因左升氣盛,右降氣盛,故稱左升右降。此論已載於《證治總論》。張石頑《醫通》中也記載了一個病例,說明人體確實存在左升右降之氣。

我對此進行了思考,從自身和萬物觀察,似乎有所領悟:人體的榮氣運行於血脈之中,宗氣運行於動脈,並與呼吸相關。衛氣則運行於脈外,分佈在肌肉脈絡之外和皮肉交際之間。

人體皮肉交接處有膜相隔,皮肉之氣雖能相通,卻不能相隨,這不僅僅是人體,萬物皆是如此。衛氣在肌肉中運行,日夜五十度,與榮氣相應,其運行路線與《衛氣行》篇所述相符。而皮膜之氣則橫行於皮里,以保護肌表,其運行週期與日月相應,形成左升右降,日夜一周的循環。

若有痰濕阻滯,則氣行緩慢,如同蟲行。所以左升右降指的是衛氣在皮膜中的運行。雖然《內經》並無明文記載,但此說法似乎也合乎情理。謹以此記錄我的見解,等待高明指教。

2. 讀書須是篤信方能深入

百年以來,經學家專講讀書得閒,每執一卷,未領真趣,先求其疵,遂以號於人,而自矜有得矣。此欺世盜名之術。若醫者,身命之事,死生所關,豈可以虛名了事哉?不料丹溪作《局方發揮》以後,此風滔滔不可止,每著一書,必痛詆前賢,以為立名之地。惟仲景不敢毀,則遷怒於叔和,識者見之,真不值一笑也。

嘗謂胸中存一絲菲薄之心,則心便不能入,雖讀遍百家,終無所得。故讀《內經》,即深信其為黃帝、岐伯書;讀《難經》,即深信其為越人書;讀《傷寒》、《金匱》,即深信其為仲景原文;讀《甲乙經》、《脈經》、《千金方》、《翼方》諸輯錄古書,即深信其理法必有所授;讀東垣、河間、潔古、丹溪、立齋、景岳諸家,即深信其學問必有所勝;即膚庸至於《馮氏錦囊》《沈氏尊生》,平心求之,皆有至理。如此久久,豁然貫通,自能臻於萬珠一貫之妙。

是從腳踏實地,真積力久而得,非從超穎頓悟,浮光掠響而來,自無明暗相兼,得失參半之敝矣。孔子曰:信而好古。又曰:篤信好學。不篤信又焉能好學乎?

白話文:

讀書要篤信才能深入

一百多年來,一些經學家專門講究讀書要悠閒自在,每拿到一本书,還沒領悟到其中的真諦,就先挑剔它的毛病,然後以此炫耀於人,自以為有所得。這是欺世盜名的伎倆。但醫學是關乎人身性命、生死攸關的大事,怎麼可以用虛名來敷衍了事呢?可惜的是,從朱丹溪寫了《局方發揮》以後,這種風氣愈演愈烈,每個人寫書,都必先痛批前賢,以此來標榜自己。唯獨不敢批評張仲景,就轉而攻擊王叔和,有識之士看到這種情況,實在覺得可笑。

我常常認為,心裡存有一絲輕蔑之心,思想就無法深入,即使讀遍所有醫書,最終也一無所得。所以,讀《內經》,就要深信它是黃帝和岐伯所寫;讀《難經》,就要深信它是扁鵲所寫;讀《傷寒論》、《金匱要略》,就要深信它是張仲景的原文;讀《甲乙經》、《脈經》、《千金方》、《肘後備急方》等輯錄古代醫書,就要深信它們的理論和方法一定有其來源;讀李東垣、張從正、朱潔古、朱丹溪、吳立齋、張景岳等諸家的醫書,就要深信他們的學問一定有其獨到之處;即使是一些比較膚淺的醫書,如《馮氏錦囊》、《沈氏尊生》等等,也要平心靜氣地去研讀,都能找到其精髓所在。這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豁然貫通,自然能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

這是腳踏實地,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積累而獲得的,不是憑藉一時的聰穎和頓悟,浮光掠影就能得到的。這樣就不會有明暗相兼,得失參半的缺點了。孔子說:「誠信而喜好古代的學問。」又說:「篤信而喜好學習。」不篤信,又怎麼能夠喜好學習呢?

3. 舊案有敗證收功太速者

嘗讀前人醫案,有敘證迭見敗象,忽以一二劑挽回振起,三五劑即收全功者。此必非本元之真陰真陽有敗也。此必前醫誤藥,及病前有傷也。或傷於勞倦,或傷於憂怒,或傷於飲食,或傷於房室,正氣未及復元,而即生病,故病本不重而似重,證本不敗而似敗。敗證雜沓之中,必有一二緊要之處未見敗形,若果元氣既敗,豈真醫能迴天,藥能續命耶!所謂緊要之處者,脾、腎居其大半,而各臟亦皆有之。前人醫案,多不能分別指出,但自誇功效而已,讀者須是覷破。

白話文:

我曾閱讀前人的醫案,記載一些病情反复出現敗壞徵兆的病例,卻能用一兩劑藥就挽回病情,三五劑就痊癒。這肯定不是因為人體根本的真陰真陽受損。一定是之前的醫生用藥錯誤,或者病人之前受過傷。可能是勞累過度、憂慮憤怒、飲食不節或房事過度,正氣尚未恢復,就生病了,所以病情看起來很嚴重,其實病根並不深,症狀看起來很敗壞,其實並未真正敗壞。在雜亂的敗壞症狀中,一定有一兩個關鍵部位沒有顯現敗壞的徵象。如果元氣真的敗壞了,哪有醫生能起死回生,藥物能挽回性命呢?所謂的關鍵部位,脾、腎佔大多數,其他臟腑也都有。前人的醫案,大多不能準確指出關鍵部位,只顧著炫耀療效而已,讀者必須能看穿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