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隨筆》~ 卷四 (12)
卷四 (12)
1. 伏邪皆在膜原
膜原者,夾縫之處也。人之一身,皮里肉外,皮與肉之交際有隙焉,即原也;膜托腹裡,膜與腹之交際有隙焉,即原也;腸胃之體皆夾層,夾層之中,即原也;臟腑之系,形如脂膜,夾層中空,即原也;膈盲之體,橫隔中焦,夾層中空,莫非原也!原者,平野廣大之謂也。故能邪伏其中,不礙大氣之往來,古書所謂:皮中淫淫如蟲行。
白話文:
膜原就是指夾層中的空隙處。
人體中,皮膚和肌肉之間有縫隙,那就是膜原。
肚子裡,腹膜和腹腔之間有縫隙,那也是膜原。
腸胃的結構都是由夾層形成,夾層中間空空的地方,就是膜原。
臟腑之間的連結,形狀就像一層一層的油脂,夾層中間是空空的,那也是膜原。
橫隔把身體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橫隔中間是空空的,那當然也是膜原。
膜原就好像一塊平坦寬廣的原野。
所以,邪氣會潛伏在膜原中,不會阻礙人體內的氣血運行。
古書上說:「皮膚底下會像蟲子在爬那樣蠕動」,說得就是這種情況。
及行痹、周痹,左右上下相移者,皆在皮肉夾縫之中也。藥力亦復不能直達其處,何者?藥力不過鼓正氣以攻邪。今氣道寬大,中雖有邪,而正氣仍綽有可行之道,即不必與邪氣相值矣。若夫吳又可所謂:瘟疫之邪,盈溢膜原,是邪氣自行發動,與正氣相觸也。猶以外皮既堅,內膜亦固,中道寬大,疏泄維艱,故有屢淤到胃、屢泄始盡之法,更有必俟復淤到胃,方能再下之議,此從里泄也。葉天土治溫熱,有再從里托於表之說,是從外泄也。
白話文:
包括遊走性痹證和周身痹證,以及左右、上下部位交替出現痹證的,都是在皮肉之間的縫隙中。藥力也無法直接到達那裡,為什麼?因為藥力只不過是鼓動正氣來攻邪。現在氣道寬敞,雖然體內有邪氣,但正氣仍然有寬裕的運行空間,就不必與邪氣直接接觸了。
至於吳又可所說的:「瘟疫之邪,盈溢膜原」,意思是邪氣自行發作,與正氣相碰撞。就好像外皮堅硬,內膜也堅固,中間空隙寬敞,邪氣很難疏通排出,所以有「屢次淤堵到胃,屢次泄瀉才能痊癒」的治療方法,甚至還有一些(情況),必須等到邪氣再次淤堵到胃,才能再下藥(治療),這叫做「從裏泄」。葉天士治療溫熱病,有「從裏托出於表」的說法,這叫做「從外泄」。
故養生者,只當閉密,使邪勿入膜原。即入膜原,必待發病,邪氣舒張,始能攻泄,當其未發,邪正相避,無從著力。故《難經》謂: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所在而取之。即俟其既動而後治之之義也。既動則有所動之專經,而可施專攻矣。《內經》四時之傷,伏氣為病,皆伏於膜原也。
白話文:
所以養生的人,只要閉合皮膚腠理,防止邪氣侵入體內。即使邪氣入侵體內,也必須等到發病時,邪氣擴散開來,才能進行攻治。在未發病之前,正邪之氣互相避免,難以著手治療。因此,《難經》中說:「溫病的脈象,在各經絡中流動,不知道是哪條經絡受影響了,就根據脈象所在位置的經絡進行治療。」也就是等到邪氣發動後才進行治療。邪氣發動後,就會有特定的受影響經絡,這時就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攻治。《內經》中記載,四季的傷害,伏氣為病,都是潛伏在皮下肌肉之間。
吳又可既知有膜原之事,又力斥伏氣之非,謂:人身之中,何處可客邪伏,越時許久,而後發耶?仍未徹膜原之情形者也。夫果百邪皆即傷即病,是人身只有邪傷膚表之病,何以有邪在膜原之病?且如人之一病,累愈累發,,或一年,或數年,不能除根者,當其暫愈,豈非內伏之明驗耶?其所伏,必不在呼吸之沖道,亦必不在血氣之細絡,而必在空闊無所拘束之部,此即膜原是也。
白話文:
吳又可既瞭解膜原的由來,又大力駁斥伏氣的錯誤,他說:人體內部,哪個地方可以讓邪氣寄居潛伏,很長時間後才發作呢?他是仍然沒有徹底理解膜原的原理。如果所有邪氣都會立即造成疾病,那麼人體上就只有邪氣損傷皮膚表面的疾病,怎麼會有邪氣在膜原的疾病呢?還有,就像一個人得病,反覆痊癒又復發,有時一年,有時幾年,無法根治,當他暫時痊癒時,難道不是內伏邪氣的明證嗎?邪氣所潛伏的地方,肯定不在呼吸的通暢道路上,也不在血氣的細小脈絡中,而肯定在空曠不受約束的部位,這個部位就是膜原。
然而邪又何以遽入膜原也?曰:其由皮毛入者,方始中於表也,必發寒熱;由呼吸入者,其始中於肺也,必發嗆咳;中於胃也,必發嘔滿。或以其勢微而忍之,或攻之而未盡,適遇勞力汗出,及與房室,膜原之中大氣暫虛,遂攝入之而不覺矣。亦有不發寒熱、咳、嘔,而浸潤漸漬以深入者。
白話文:
但是,病邪怎麼會突然侵入肌肉層呢?
如果是從皮膚毛孔侵入的,剛開始會出現表症,必定會發燒或發冷;如果是從呼吸道侵入的,剛開始會影響肺部,必定會咳嗽或氣喘;如果是從胃部侵入的,必定會嘔吐或腹脹。
有些人因為症狀輕微而忍著不管,或治療不徹底,剛好碰上勞累流汗,或進行性行為,此時肌肉層中正氣暫時虛弱,病邪就趁機侵入,而人卻沒有察覺。
也有的情況是不會發燒、咳嗽、嘔吐,而是慢慢滲透浸潤,逐漸深入體內。
邪入膜原,身中即隱隱常不自在,或頭痛暈眩,或身常汗出,或常畏寒畏熱,或驟苦氣短,不能任勞,或四肢少力,或手心常熱,或小便赤澀,或大便常泄,或大便常秘,或飲食不消,或飲食倍增,或口常渴,或口淡少味,或舌苔倍厚,或夜不成眠,或多夢紛紜。及其發也。
白話文:
邪氣進入臟腑,身體就會經常隱隱作痛,不舒服,可能出現頭痛、頭暈、身體經常出汗、經常怕冷或怕熱、突然呼吸困難、無法耐勞、四肢無力、手心發熱、小便發紅或發澀、大便經常拉肚子、大便經常便祕、飲食不消化、食量大增、口渴、口淡無味、舌苔變厚、失眠、多夢。等到症狀發作時。
隨邪毒之微甚,正力之強弱,而變化焉。寒化為溫者,其陽盛也;風化為泄者,其陰盛也;暑化為瘧者,發於表也;濕化為咳者,發於里也;更有發為痹痛,身中累累如桃李核,久不愈者;有發為癮疹,發於一肢一臠,逐年應期即發,不得斷根者。嘗治此證,疏表清裡,展轉搜剔,久而乃效。
白話文:
這些疾病的變化,取決於侵入身體的邪毒的強弱以及自身正氣的虛實。寒邪化為溫熱,是因為體內陽氣旺盛;風邪化為腹瀉,是因為體內陰氣旺盛;暑邪化為瘧疾,是因為邪氣發散於體表;濕邪化為咳嗽,是因為邪氣侵入體內。
此外,還有發作為痠痛痹症的,身體上會出現像桃李核一樣的硬塊,久治不愈;還有發作為癮疹的,每到某個特定時間就會在四肢或局部發作,很難根治。
曾經治療過這樣的疾病,既疏散體表邪氣,又清除體內邪氣,反覆探尋並去除病因,經過長時間的治療才見效。
以其邪在膜原,不在腠理,又僅發於一臠,能與藥力相避故也。當其既愈,中氣必虛,《千金方》論治腫脹,必攻之使其人虛弱,病乃可愈,即此義也。始表散之,繼清泄之,乘其外發而散之,因其內留而泄之,散而泄之,泄而散之,而邪可淨矣,而其人有不虛弱者乎?是又在調理之得法也。常有調理之後,余焰復熾,諸證微發,仍復間用攻泄,始得淨盡者。
甚矣!膜原之邪之不易治也。
白話文:
之所以邪氣能夠待在膜原而不侵犯腠理,並且只攻擊一個部位,是因為它能夠躲避藥力。當腫脹消退後,中氣一定會虛弱。《千金方》中提到,治療腫脹必須用攻法,讓患者虛弱,病症才能痊癒,這裡也是這個意思。首先用表散法,然後用清泄法,利用邪氣外發時讓它散掉,乘著它停留在體內時讓它排出,這樣交替使用,邪氣就能徹底清除,而不會讓患者過於虛弱。關鍵在於調理方法得當。往往在調理之後,餘火會再度旺盛,各種症狀會輕微發作,仍然需要時不時地使用攻泄法,才能把邪氣清除乾淨。
2. 瘀血內熱
腹中常自覺有一段熱如湯火者,此無與氣化之事也。非實火內熱,亦非陰虛內熱,是瘀血之所為也。其證口不幹,而內渴消水。蓋人身最熱之體,莫過於血。何則?氣之性熱,而血者氣之室也。熱性之所附麗也。氣之熱散而不聚,其焰疏發;血之熱積而獨厚,其體燔灼。火猶焰也,血猶炭也,焰熱於炭乎?抑炭熱於焰也?故病人或常如一陣熱湯澆狀,是心虛而血下溜也;又常如火從胸腹上衝於喉,是肝脾郁逆而血上衝也。皆仍在血所當行之道,故不為泛溢外出之患。
白話文:
腹部常常感覺好像有一段熱流像滾燙的熱湯,這是跟氣的代謝無關的。這不是因為體內實熱,也不是因為陰虛內熱,而是瘀血造成的。證據是,病人嘴巴不乾,但內心感覺口渴就想喝水。
人體中最熱的物質,沒有比血更熱的。為什麼呢?因為氣的性質是熱的,而血液是氣的房間。熱性會依附在氣上面。氣的熱散發出來不會聚集,所以燃燒起來火焰會稀疏飄動;血液的熱積聚起來很濃稠,所以燃燒起來會烈焰灼人。火焰就像火的熱氣,血液就像木炭,火焰的熱氣會比木炭的熱氣更熱嗎?還是木炭的熱氣比火焰的熱氣更熱呢?所以病人有時候會感覺像一陣熱湯潑下來,這是因為心虛導致血液往下流;又常常感覺像火從胸腹往上竄到喉嚨,這是因為肝脾氣鬱積導致血液往上衝。這些都還是在血液原本流動的範圍內,所以不會造成外溢發作的病症。
又有兩肋內或當胸一道如火溫溫然,有心窩中常如椒桂辛辣狀,或如破皮疼脹狀,喉中作血腥氣者,是皆瘀血積於其處也。其因或由寒熱病後,或由渴極驟飲冷水,或由大怒,或由用力急遽,或由勞後驟息,或由傷食日久,或由嗜食爆炙太過,在婦人或由經水不盡。治之必兼行瘀之品,如桃仁、紅花之屬,或吐紫塊,或下黑糞,乃止。
白話文:
此外,有的人會感到兩肋或胸部中間有一道溫熱如火的感覺,心窩內部經常像吃了花椒或桂皮一樣辛辣灼熱,或者像破了皮一樣疼痛腫脹,喉嚨裡有血腥味。這些都是瘀血堆積在這些部位造成的。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 寒熱病後
- 極度口渴時突然大量飲用冷水
- 大發脾氣
- 用力過猛
- 勞累後突然休息
- 食積日久
- 過度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女性經血未盡
治療時必須加入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例如桃仁、紅花等。到患者吐出紫色的塊狀物或排出黑色的糞便後,瘀血就會散去,症狀才會消失。
若誤以為實火,而用寒清;以為陰虛,而用滋補,則瘀血益固,而將成乾血證矣。凡瘀血初起,脈多見弦,兼洪者易治,渴飲者易治,其中猶有生氣也;短澀者難治,不渴者難治,以其中無生氣也。如湯火上衝下溜者,血雖瘀而猶行;如辛辣、如破皮,常在其處者,血已結於膜絡,不得行也。血行者,涼化之,佐以補氣;血結者,溫化之,佐以行氣。
本草稱三稜能消刀柄,亦甚言其能化無氣之血塊也。
白話文:
如果誤以為是實火,使用寒涼藥物;誤以為是陰虛,使用滋補藥物,那麼瘀血會更加凝固,將演變成乾血癥。所有瘀血剛開始時,脈象大多見於弦脈,兼有洪脈的較容易治療,口渴想喝水的也較容易治療,這是因為其中仍有生氣;脈象短澀的難以治療,不口渴的難以治療,這是因為其中沒有生氣。如果像開水在火上沸騰一樣向上衝起、向下滑落,雖然有瘀血但血仍在流動;如果像辛辣的東西,像破皮一樣,經常停留在某個部位,則表示瘀血已經凝結成塊,無法流動。對於能流動的瘀血,使用涼藥使它化開,再輔以補氣藥;對於凝結的瘀血,使用溫藥使它化開,再輔以行氣藥。
3. 勞傷陽虛發熱
前人多言陰虛發熱,罕言陽虛發熱者,惟東垣曾力辨之。夫勞傷陽虛者,大勞大汗,及強力入房,汗出如浴,陽氣內竭,即亡陽之例也。發為表熱,粗看與外感無別,若兼外感,更難別矣;頭面胸腹燔灼如火,自覺心中如焚,又與溫病相似。治法卻與外感與溫病毫不相涉,若或差誤,死在頃刻,輕者亦不出五日七日也。
白話文:
古代醫書中多有記載陰虛導致發熱,但很少提到陽虛發熱。只有東垣先生曾強烈辨別過這一點。過度勞累導致陽虛的人,會大汗淋漓,好像洗過澡一樣,陽氣內耗,就屬於耗盡陽氣的例子。發燒而表熱,乍看之下與外感發燒沒什麼不同,如果同時有外感則更難區分。頭面胸腹灼熱如火,自己感覺心中燃燒,又與溫病相似。但治療方法卻與外感和溫病完全不同,如果誤治,就會很快死亡,輕者也不出五到七天。
其辨別處:處感脈必弦緊;溫病脈必洪大,上湧有力;勞傷脈必遲弱無力,或浮虛而促,或沉細而疾,或斷而漉漉如珠,或澀而參伍不調,或應指即回而無勢,或軟長圓淨而無暈。外感四肢俱熱;勞傷兩足必冷,不能甚熱。溫病以手按皮膚上,必久而愈熱;勞傷久按反覺冷氣侵入。
白話文:
它們的辨別方法:
- **風寒感邪:**脈搏一定弦緊。
- **溫熱病:**脈搏一定洪大,上湧有力。
- **勞傷:**脈搏一定遲弱無力,或者浮虛而促數,或者沉細而急促,或者斷續如珠落,或者澀滯而不調,或者稍按就退卻而無力,或者軟長圓潤而無暈象。
- **外感:**四肢都發熱。
- **勞傷:**兩足一定發冷,不能很熱。
- **溫熱病:**用手按在皮膚上,一定過一會兒會越來越熱。
- **勞傷:**按久了反而會感覺寒氣侵入。
外感熱盛,必煩躁氣粗;勞傷氣平身靜,不能轉側。溫病內熱,必全腹上下皆熱;勞傷只熱在心中,是陽氣離根,而上結於此也。溫病內熱,必渴而索飲無厭;勞傷口乾,索水不欲飲,飲亦不多。外感舌苔先白而轉黃;溫病舌苔先或白或黃而轉黑,乾燥生刺;勞傷或舌白苔薄,或淡紅無苔,或舌黑而潤,或舌尖有紅紫黑點,而舌心自淨。外感、溫病熱盛,面色必赤;勞傷面色不赤,或兩顴浮紅,而額上晦暗。
白話文:
外感發熱盛
- 出現煩躁、氣喘粗重。
勞傷氣虛
- 渾身無力,靜躺不動,無法翻身。
溫病內熱
- 全身上下都會發熱。
勞傷氣虛
- 只有胸口發熱,這是陽氣脫離本位,上浮聚集在胸口。
溫病內熱
- 非常口渴,不斷喝水解渴。
勞傷氣虛
- 口乾,但不想喝水,就算喝了也不多。
外感發熱盛
- 舌苔先白後變黃。
溫病內熱
- 舌苔先白或黃後變黑,乾燥且長刺。
勞傷氣虛
- 舌苔白而薄,或淡淡紅色沒有舌苔,或舌頭發黑但滋潤,或舌尖有紅紫或黑點,而舌中心乾淨。
外感發熱盛
-
溫病發熱盛**
-
面色一定發紅。
勞傷氣虛
- 面色不發紅,或兩顴泛紅而額頭發暗。
外感、溫病熱盛,必昏惑譫妄,手足躁擾;勞傷神識清明,但臥而身重難動,睡中呢喃一二句,而聲息甚微。如上諸象,即不全見,總有二三處可辨。若舌微強短,及言談委婉詳盡,異於平日者,此真氣已離,神丹莫救矣。治之先宜微酸入溫補劑中,斂陽歸根。有外感者,俟中氣有權,發見躁擾之象,再以補中加散可也。
白話文:
外感發燒,病情嚴重時,患者會意識不清、胡言亂語,手腳煩躁不安;而勞累傷身的人,雖然神志清醒,但卻容易疲憊,躺下就覺得身體沉重,難以動彈,睡夢中會喃喃自語,聲音微弱。以上症狀,即使不全出現,也能從其中一兩處辨別。如果舌頭略微僵硬短縮,說話方式變得委婉詳盡,與平常不同,就表示元氣已失,無藥可救了。治療時,應先在溫補藥方中加入微酸的藥物,收斂陽氣,讓它回歸本位。如果是外感所致,要等到中氣恢復後,出現煩躁不安的症狀,再用補中益氣的藥方配合散寒藥物治療。
其中又有夾食、夾血、夾痰、夾濕、夾郁之辨,更有兼陰虛者,並宜兼顧。若素有痞塊,尤難措手。誤用白虎、三黃及犀角地黃,但一入口,即心氣衰息,口不能言,萬無挽回之策。若外感重而勞傷輕者,即陶節庵所謂勞力傷寒也,與虛人病感,皆散中加補可已。
白話文:
在中醫治療中,還有夾食、夾血、夾痰、夾溼、夾鬱的辨別。如果還有陰虛的情況,也需要同時考慮。如果本來就有痞塊,就更難以處理。誤用白虎湯、三黃湯及犀角地黃湯等藥物,一喝進口,就會導致心氣衰弱,說不出話,無法挽回。若外感較重而勞傷較輕,就像陶節庵所說的勞力傷寒,以及虛弱之人病後虛弱,都可以使用既發散又補益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