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四 (1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1)

1. 陰陽不別由於傳派不清

前人每於陰虛陽陷,熱鬱於內,脈見沉散之證;陰虛陽亢,熱浮於外,脈見浮洪之證;陰虛陽熄,內外皆寒,脈見芤弦之證;陽虛內陷,陰為陽擾,脈見緊數之證,一概指為陰證。與陰盛格陽,寒冱於內;陰盛遏陽,寒錮於外之證,略無分別。此喻嘉言所譏為傳派不清者也。

倘概用附子理中、四逆、真武,貽誤豈淺鮮哉!更有口稱陰證,而方用四物、六味;口稱陰虛,而方用四逆、白通者,尤當會意,勿致害詞。夫陰虛者陽必湊之,陽虛者陰必湊之,此一說也;陰虛者陽必無根,陽虛者陰必不固,此又一說也。故陽虛內熱,與陰虛內熱,致不同也。

陰虛者,如房室過度,或用心過度,陰氣消耗,發為骨蒸,骨髓如空,小便赤澀,此陰虛而陽氣因以陷之也。治之必填精補血,以充其陰而擎其陽,宣發升舉之品,只可為佐。陽虛者,如勞力過度,汗出過多,一經寧息,時時灑淅惡寒,內發煩渴,四肢困倦,筋骨酸𤺊,此陽虛不能行表,而內縮於陰也,此時陰分亦必受傷,但病起於陽。治之必健脾益氣,以充壯其陽,生津清熱之品,亦只可為佐。

東垣補中益氣之制,為陽虛內熱設也。丹溪大補陰丸之制,為陰虛內熱設也;二者豈可差互乎?重以填精補血治陽虛,必致陽愈鬱滯,而不可復振;重以健脾益氣治陰虛,必致陰愈消灼,而不可復回。

白話文:

陰陽不辨,皆因師承不清

古人常常將陰虛陽陷、熱鬱於內,脈象沉弱散亂的症狀;陰虛陽亢、熱浮於外,脈象浮大洪大的症狀;陰虛陽衰、內外俱寒,脈象虛弱弦細的症狀;以及陽虛內陷、陰氣被陽氣擾亂,脈象緊數的症狀,一概歸為陰證。 他們幾乎沒有區分陰盛格陽,寒邪凝滯於內;以及陰盛遏陽,寒邪阻塞於外的症狀,這正如醫家所批評的師承不清一樣。

如果一概使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真武湯等溫陽藥物來治療,造成的誤診誤治豈能少見!更有一些人,口稱陰證,卻使用四物湯、六味地黃丸等滋陰藥物;口稱陰虛,卻使用四逆湯、白通湯等溫陽藥物,這更是需要仔細辨別,以免造成危害。陰虛者,陽氣必然會隨之衰弱;陽虛者,陰氣必然會隨之不足,這是其一;陰虛者,陽氣必然無根;陽虛者,陰氣必然不固,這是其二。因此,陽虛內熱與陰虛內熱的病機是不同的。

陰虛,例如房事過度或用腦過度,導致陰氣消耗,出現骨蒸潮熱、骨髓空虛、小便赤澀等症狀,這是陰虛導致陽氣隨之衰敗。治療必須滋陰補血,以充實陰氣來托扶陽氣,而宣發升舉的藥物只能作為輔助。陽虛,例如勞力過度、汗出過多,休息後仍感惡寒、發熱口渴、四肢乏力、筋骨酸痛,這是陽氣虛弱不能溫煦肌表,而內縮於陰分。此時陰分也會受損,但病根在於陽虛。治療必須健脾益氣,以增強陽氣,而生津清熱的藥物也僅作為輔助。

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是針對陽虛內熱而設的;張景岳的大補陰丸是針對陰虛內熱而設的;這兩種情況怎能混為一談呢?用大劑量的滋陰補血藥物治療陽虛,會導致陽氣更為鬱滯,難以恢復;用大劑量的健脾益氣藥物治療陰虛,會導致陰氣更為損耗,難以恢復。

2. 辨陽旺陰生

陽旺未有不勝陰者,其陽旺而陰生,必劑中有陰藥之為引導。若人參本具生津益氣之大力,與肉桂、附子純陽者迥別,其益陰,本不得謂之陽旺之功也。至於真火衰歇,沉陰冱寒,津氣因寒不得敷布,發為煩渴;精血因寒不得充壯,發為枯瘦;渣滓因寒不得運動,發為秘結,以薑、桂、萸、附補益真陽,遂能蒸動津液,宣化水精,使五臟百脈為之充潤也。此陽旺而陰始化,非陽旺而陰自生也。

又有暴病,陰盛格陽,寒結於內,熱浮於上,煩躁,狂妄,譫語,喘促,以桂、附開其下寒,而虛火遂返其宅者,此亦陰化,非陰生也。且皆以其陰盛,而益陽以勝之,使歸於和平,非以陰少,而益陽以助之也。豈真有精枯血燥,虛火亢炎,而桂,附能以獨力致陰消火者乎?必用陰藥而資桂、附熏蒸鼓舞之力也。

《內經》謂:辛能開腠理,通氣致津液,其所謂「致」,是自此而之彼,非自無而之有;是熏蒸、鼓舞、宣通、敷布之謂,非包涵、孕育、滋長、增益之謂也。前人措詞過當,每多如此,其病根總由於語欲驚人也。後人習為常談,漫不加察,貽誤匪淺,故敢正之。

白話文:

陽氣旺盛,不會沒有克制陰氣的時候。陽氣旺盛而陰氣滋生,必定是藥方中含有滋陰的藥物作為引導。例如人參雖然有很強的生津益氣功效,但和肉桂、附子等純陽之物截然不同,它滋陰的功效,並不能說是陽氣旺盛的結果。至於真火衰弱熄滅,陰寒凝滯,津液因寒不能佈散,導致煩渴;精血因寒不能充盈壯盛,導致枯瘦;體內渣滓因寒不能運行,導致便秘,此時用生薑、桂枝、吳茱萸、附子等藥物補益真陽,就能夠蒸騰津液,化解水氣,使五臟百脈得到滋潤。這是陽氣旺盛而陰氣得以轉化,並非陽氣旺盛而陰氣自然滋生的結果。

還有一些暴病,陰盛遏制陽氣,寒邪凝結於內,熱邪浮於上,出現煩躁、狂妄、譫語、呼吸急促等症狀,此時用桂枝、附子溫通下焦寒邪,虛火才能迴歸正常,這也是陰氣轉化,而非陰氣滋生的結果。這些情況都是因為陰氣盛盛,而用益陽的藥物來克服它,使陰陽歸於平和,並不是因為陰氣不足,而用益陽的藥物來補充它。難道真的存在精血枯竭、陰虛火旺的情況,桂枝、附子就能單獨使陰氣消退、虛火熄滅嗎?必定是配合滋陰的藥物,借助桂枝、附子的溫煦鼓動之力才能達到效果。

《內經》說:辛味藥物可以疏通肌膚腠理,通暢氣血,生津液。它所說的「致」,是指從此地到彼地,並非從無到有;是指溫煦、鼓動、宣通、佈散的意思,並不是包含、孕育、滋長、增益的意思。前人的用詞有時過於誇張,毛病就在於想讓人驚訝。後人把這種說法當作常規,不加仔細推敲,因此造成許多錯誤,所以才要糾正它。

3. 用藥須使邪有出路

吳又可謂:黃連性寒不泄,只能制熱,不能泄實;若內有實邪,必資大黃以泄之,否則畏大黃之峻,而徒以黃連清之,反將熱邪遏住,內伏益深,攻治益難。此義甚精。凡治病,總宜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近時於溫熱證,喜寒清而畏寒泄;於寒濕證,喜溫補而畏溫通。

曾聞有患痰飲者,久服附子,化為胕腫,是不用茯苓、豬苓之苦降淡滲以導邪,而專益其陽,陽氣充旺,遂鼓激痰水四溢矣,即補而不泄之過也。張子和變化於汗、吐、下之三法,以治百病。蓋治病非三法不可也,病去調理,乃可專補,補非所以治病也。且出路又不可差也。

近時治病,好用利水,不拘何病,皆兼利小便,此誤會前人治病以小便通利為捷徑之說也。嘗有患痰飲而胕腫者,醫以真武、五苓合與之,不效。余曰:此因三焦陽氣不得宣通於表,表氣鬱而裡氣始急也。雖有痰飲,並不脹滿,宜以溫補合辛散,不得合淡滲也。治之果汗出而愈,滲之是益傷其里矣。

當時有謂:須泄虛其里,使表水退返於裡以泄之,而後可愈者,是真殺之也。前人有用此法者,是邪伏里膜,非在膚表也。虛其腸胃,俟里膜之邪復聚於腸胃,然後從而竭之。如吳又可所謂;俟膜原熱邪復淤到胃,再用下法是也。蓋腫,表證也,為風,為寒濕,其證動而後喘,法宜散之;脹,里證也,為濕熱里盛,脾實肝滯,木鬱土中,其證不待動而自喘,法宜泄之;腫脹兼有,散之、泄之。未有膚腫而反泄之,使陷入於裡者也。

白話文:

用藥須使邪有出路

吳又可說:黃連性寒,只能抑制熱邪,不能瀉除實邪。如果體內有實邪,必須借助大黃瀉掉它,否則只用黃連清熱,反而會把熱邪遏制住,使其潛伏更深,更難治療。這個道理非常精妙。凡是治療疾病,總應該讓邪氣有排出之路。應該從下排出者,不瀉之就不能排出;應該從外排出者,不散之就不能排出。近來治療溫熱病,喜歡用寒涼藥物卻害怕用寒涼瀉下的藥物;治療寒濕病,喜歡溫補卻害怕溫通的藥物。

曾經聽說有人患有痰飲,長期服用附子,結果化成胕腫,這是因為沒有用茯苓、豬苓等苦寒利濕的藥物引導邪氣排出,而只是單純地益補陽氣,陽氣過盛,反而導致痰水四溢,這就是過度溫補而不瀉的錯誤。張子和將汗、吐、下三法變化運用,來治療百病。因為治療疾病,非這三法不可。疾病痊癒後再調理身體,才可以專注於補益,補益不是治療疾病的方法。而且邪氣的排出途徑也不能錯。

近來治療疾病,喜歡使用利水藥物,不論什麼病都兼用利尿,這是誤解了前人用小便通利作為治療捷徑的說法。曾經有患痰飲而胕腫的病人,醫生用真武湯、五苓散合用治療,卻無效。我說:這是因為三焦陽氣不能宣通於外,表氣鬱滯,裡氣才更急迫。雖然有痰飲,但並不脹滿,應該用溫補藥物配合辛溫散寒藥物,不能配合利濕滲洩藥物。治療後果然汗出而痊癒,如果用利濕滲洩法,反而會加重裡證的損傷。

當時有人說:必須瀉去裡面的虛邪,使表面的水液回歸到裡而瀉出,才能痊癒,這是錯誤的殺人之法。前人有用這種方法的,那是邪氣潛伏在裡膜,而不是在皮膚表面。應該先瀉虛腸胃,待裡膜的邪氣再聚集在腸胃,然後再瀉掉它。就像吳又可所說的:等到膜原的熱邪再次淤積到胃部,再用瀉下方法。腫是表證,是由於風、寒濕引起的,症狀發作後才喘,應該用散寒的方法治療;脹是裡證,是由於濕熱內盛、脾實肝滯、木鬱土中引起的,症狀不需發作就會喘,應該用瀉下的方法治療;腫脹兼有的,就散之、泄之。從未見過皮膚腫脹而反用瀉下法,使邪氣陷入裡面的。

4. 發明欲補先瀉夾瀉於補之義

孫真人曰:凡欲服五石諸大湯丸補益者,先服利湯,以盪滌腸胃痰涎蓄水也。初亦贊此法之善,乃今益有味乎其言也。凡人服人參、白朮、黃耆、地黃而中滿者,皆為中有邪氣也。蓋服此藥之人,總因虛弱,虛弱之人,中氣不運,腸胃必積有濕熱痰水,格拒正氣,使不流通;補藥性緩守中,入腹適與邪氣相值,不能辟易邪氣,以與正氣相接也,故反助邪為患矣。

故凡服補益者,必先重服利湯,以攘闢其邪,以開補藥資養之路也;或間攻於補,必須攻力勝於補力,此非壞補藥之性也。如人參、白朮,合檳榔、厚朴用,即初力大損,合黃柏、茯苓、桃仁、木香用,乃分道揚鑣,清濕熱以資正氣者也。抑又有要焉,胃中痰水,不先滌去,遽行健脾補氣,氣力充壯,將鼓激痰水四溢,竄入經絡,為患更大。

每見有服補藥,反見遍身骨節疼痛;或有塊大如桃李,行走作痛;或肢節忽然不便;或皮膚一塊胕腫麻木,冷痛如冰,如刺如割;或脈伏結不調;人以為補藥將痰補住,非也,是補藥將痰鼓出也。張石頑謂:有一種肥盛多痰之人,終日勞動,不知困倦,及靜息,反困倦身痛者,是勞動之時氣鼓痰行,靜息即痰凝阻其氣血也。

夫痰飲既已竄入經絡,斷不能復化精微,從此敗痰流注,久郁腐壞,而癰痿、癱緩、痹痛、偏枯不遂之根基此矣。不知者,以為補藥之禍,非也,不肯攻泄之禍也。喻嘉言亦謂:痰盛之人,常須靜息,使經絡之痰退返於胃,乃有出路,不宜貪服辛熱之劑,反致激痰四潰,莫由通泄也。

然但禁辛熱,不如用苦澀沉降之劑,輕輕頻服,以吸攝膜絡之濁惡,挾之而俱下,斯胃中常時空淨,而可受溫補,亦不妨辛熱矣。凡藥味辛麻者,最能循筋而行,亦最能引痰入絡也。

白話文:

想要補益身體,就必須先瀉掉體內多餘的邪氣,這是補益的關鍵。

孫真人說:服用五石散等大劑量的補益藥物之前,必須先服用瀉下湯劑,以清除腸胃中的痰涎積水。我一開始就認同這個方法的優點,現在更覺得他的說法很有道理。許多人服用人參、白朮、黃耆、地黃等補藥後,反而感到腹脹滿悶,這是因為體內存在邪氣的緣故。服用這些補藥的人,大多體質虛弱,虛弱的人中氣運行不暢,腸胃中往往積聚濕熱痰水,這些邪氣阻礙了正氣的運行,使補藥無法發揮作用。補藥性質平和緩慢,進入腹中後正好遇到邪氣,無法驅散邪氣,與正氣相結合,反而助長邪氣,導致病情加重。

因此,服用補益藥物之前,必須先服用大量的瀉下湯劑,以清除邪氣,為補藥的吸收創造條件;或者在補益的過程中間或加入攻邪的藥物,但必須保證攻邪的力量大於補益的力量,這並不是破壞補藥的功效。例如,人參、白朮可以與檳榔、厚朴一起使用,雖然一開始藥力會減弱,但與黃柏、茯苓、桃仁、木香等藥物搭配使用,就能清利濕熱,滋養正氣。更重要的是,胃中的痰水如果不先清除乾淨,就貿然服用健脾益氣的藥物,雖然氣力會增強,卻會導致痰水四溢,竄入經絡,造成更大的危害。

經常見到有人服用補藥後,反而出現全身骨節疼痛;或長出像桃李般大小的腫塊,行走疼痛;或肢體關節突然不靈活;或皮膚局部腫脹麻木,冰冷疼痛,如同刀割針刺般;或脈象沉伏細弱,脈絡不通;有些人以為是補藥把痰液堵住了,其實不是,而是補藥把痰液鼓動出來了。張石頑說:有些肥胖多痰的人,整天勞動,不知疲倦,但一旦休息,反而感到疲倦疼痛,這是因為勞動時氣血運行將痰液帶動,休息時痰液凝滯阻礙了氣血的運行。

痰飲一旦竄入經絡,就無法再轉化成精微物質,久而久之,這些敗壞的痰液積聚腐敗,就會導致癰疽、痿弱、癱瘓、痹痛、半身不遂等疾病。那些不知道的人,以為這是補藥的禍害,其實不然,這是因為不肯先攻泄邪氣的緣故。喻嘉言也說:痰盛的人,應該多休息,使經絡中的痰液回歸到胃中,才能排出體外,不宜服用辛熱的藥物,以免刺激痰液四處蔓延,無法排出。

然而,單純禁止辛熱藥物不如服用苦寒收斂的藥物,少量多次服用,以吸附經絡中的濁邪,將其排出體外,這樣胃中就能保持乾淨,才能接受溫補,也可以適量服用辛熱藥物。凡是辛辣麻醉的藥物,雖然能沿著筋脈運行,但也最容易將痰液引導入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