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四 (9)

1. 五臟內傷外應見證

凡表邪之傷於外者,只以邪氣所傷之部位論之,不必內動臟氣也;即令病久,臟氣亦為擾累,要總以邪氣所傷之部為主,病在何部,即證見何部,無難察識也。惟臟氣內傷,病隱於內,證見於外,各有定象,察之不真,每易混淆。何者?五臟外應之候,每多相似,難於拘泥,況又有兼臟之互相出入,故辨之不可不預也。

白話文:

所有表面的外邪傷害,只要看邪氣所傷的部位即可,不必涉及內部的臟腑之氣;即使病情較久,臟腑之氣也受到影響,但主要還是要以邪氣所傷的部位為主。病在哪個部位,症狀就會在哪個部位,並不難看出。只有臟腑內傷,病症隱藏在內,症狀表現在外,每種都有固定的表象。如果觀察不真切,很容易混淆。原因何在?五臟與外在部位的對應關係,常常有很多相似之處,很難拘泥。況且還有多個臟腑互相影響出入的情況,所以必須事先分清。

茲撮其要,約有數端;一在經絡所行之部,如太陽、少陰行身之後,陽明、太陰行身之前,少陽、厥陰行身之側是也;一在氣化所充之部,如脾主四肢與唇,肺主鼻與肩背,肝主宗筋、乳頭與目,腎主二陰、腰脊與耳,心主面與舌是也;一見於臟氣之功用,如肝主疏泄,心主神明,肺主出氣,腎主納氣,脾主中焦,升降諸氣是也;一見於臟氣所主之體,如肝主筋,心主脈,脾主肉,肺主皮毛,腎主骨是也一見於色與色之部,色即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之五色;部即心額、腎頤、脾鼻準、肺右頰,肝左頰,及《靈樞》所敘面之色部是也。以此數者,互合考之,病之所在,當無遁矣。

白話文:

我將摘要重點,歸納出幾個方面:

  1. **經絡行經的部位:**陽明經、太陰經行於身前,太陽經、少陰經行於身後,少陽經、厥陰經行於身體兩側。

  2. **氣化充盈的部位:**脾氣主管四肢和嘴脣,肺氣主管鼻子和肩背,肝氣主管筋脈、乳頭和眼睛,腎氣主管生殖器、腰脊和耳朵,心氣主管面部和舌頭。

  3. **臟氣的功能:**肝氣具有疏泄功能,心氣具有神明功能,肺氣主管呼氣,腎氣主管吸氣,脾氣主管中焦,升降各種氣體。

  4. **臟氣所主導的組織:**肝氣主管筋,心氣主管脈,脾氣主管肉,肺氣主管皮毛,腎氣主管骨。

  5. **顏色和相關部位:**肝青色、心赤色、脾黃色、肺白色、腎黑色這五種顏色分別對應身體的特定部位:心額、腎頤、脾鼻準、肺右頰、肝左頰,以及《靈樞》中記載的面部顏色部位。

綜合考慮這幾個方面,就可以找出疾病所在,不會遺漏。

但其中尤以臟氣之功用為主,經所謂省察病機,無失氣宜也。察其前後數日證象之遞變者,其機屬於何臟,即可瞭然病之所屬矣。凡五臟真氣自病,未有不相乘克者,如肝病克脾,或脾虛為肝所乘,莫不先病之臟其證先見,後病之臟其證後見。《內經》曰: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色皆如是。

白話文:

這些症狀主要取決於臟腑氣血的變化。經書中提到,檢查疾病的機理,不能忽略氣血的狀況。觀察患者數日前後的症狀變化,就能判斷哪個臟腑出了問題。五臟的真氣一旦生病,必定會互相影響。例如肝臟生病會影響脾臟,脾臟虛弱也會被肝臟影響。這種情況下,先生病的臟腑會先出現症狀,後生病的臟腑會後出現症狀。《內經》說:「腎臟影響心臟,心臟先出問題,腎臟相應,顏色也一樣。」

此之謂也。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白話文: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察內傷者,必明五臟之性情,與其功用之常變也。

2. 論痙不當以剛柔分虛實

朱丹溪謂:前人以剛、柔二痙分屬風濕者,非也,當以虛實分之。剛痙屬外感,宜栝蔞桂枝葛根湯承氣湯之類;柔痙屬內傷,宜四物、八物、補中益氣之類。愚按:此明暗參半之論也。剛柔二痙,皆屬於實,其虛痙乃別一證,不得以柔痙當之。蓋有風寒之痙,有濕熱之痙,有產後之痙,有熱病之痙。

白話文:

朱丹溪說:前人用剛、柔兩類劃分風濕病,是不對的,應該用虛實來區分。剛實屬於外感,應使用桂枝葛根湯、承氣湯等藥物;柔虛屬於內傷,應使用四物湯、八物湯、補中益氣湯等藥物。

按:此論點有對有錯。剛柔兩類都屬於實證,而證狀則有所區別,不能用柔虛來概括。因為風濕病有風寒型、風熱型、產後型、熱病型。

風寒之痙,是風寒凝滯津液,筋脈不能濡潤舒緩,寒性收引,故拘急也。濕熱之痙者,即《內經》所謂濕熱不攘,大筋痙短,小筋弛長,痙短為拘,弛長為痿者也;產後之痙,雖由血虛,亦由風寒,若不傷風寒者,即血虛不能成痙。故風寒之痙,有剛有柔,寒盛為剛,風盛而內熱,即為柔也;濕熱之痙,有柔無剛,二者體各不同,同歸於實。惟熱病之痙,《靈樞·熱病篇》曰:熱而痙者,腰折瘛瘲,口噤齒齗也。

白話文:

風寒引起的痙攣:

風寒凝結了體液,經脈無法得到滋潤和舒展,寒性收縮,所以肌肉僵硬和疼痛。

濕熱引起的痙攣:

《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濕熱不攘,大筋痙短,小筋弛長」,痙攣就是因為經絡中的筋脈收縮,痿弱就是因為經絡中的筋脈鬆弛。

產後痙攣:

雖然產後痙攣是由於氣血虛弱,但也有可能是風寒導致的。如果產婦沒有受寒,那麼氣血虛弱也不至於導致痙攣。

所以,由風寒引起的痙攣,有的表現為硬挺,有的表現為柔軟。寒氣盛則表現為硬挺,風氣盛而體內有熱,則表現為柔軟。

由濕熱引起的痙攣,表現為柔軟不會硬挺。這兩種痙攣的體質不同,都屬於實證。

只有熱病才會引起痙攣,《靈樞經·熱病篇》中說:「熱病導致痙攣,會出現腰彎如折,手指僵硬曲縮,嘴巴緊閉,牙齒打顫的症狀。」

此則津枯血敗,筋無所養之敗證也,謂之虛痙,而何有剛柔之辨耶?徐靈胎謂痙為傷寒壞病,仲景諸方,未嘗一效。是不知剛柔二痙之病情,而並不知虛痙之治法也。風寒之痙,屬於太陽,即產後風寒,亦太陽也,桂枝葛根主之,產後佐以養血可矣。

白話文:

這是一種津液耗盡、氣血衰敗、筋脈得不到滋養的嚴重證狀,稱為虛痙。那麼,虛痙哪會有剛柔之分的說法呢?徐靈胎認為痙症是由傷寒病變所致,但仲景所開的各種方劑都沒有效用。這是因為他不瞭解剛痙和柔痙的病情,也不知道虛痙的治療方法。由風寒引起的痙攣,屬於太陽經證。如果發生在產後,同樣也屬於太陽經證,可以使用桂枝和葛根來治療,產後再加一些補血的藥就可以了。

濕熱之痙,與熱病之痙,有屬於陽明內實者,承氣主之;其熱病之屬於厥陰者,是腎水枯而肝風逆亂也,四物尚不對證,豈仲景實證諸方可施者乎?擬大劑生地,少加桃仁擂漿沖服,或再加防風。仲景豬膚湯法,亦可用。夫虛實者,以體氣言也;剛柔者,以病形言也。剛柔二字,只以分風寒、濕熱之輕重,若細求之,即剛痙,亦何嘗不由津氣之不足?津充氣旺,即風寒深入,亦何至成痙耶?痙有寒濕外束,陽氣內伏而然者,脈緊、無汗是也。有寒濕下衝,陽氣上格而然者,面赤、足冷是也。

白話文:

濕熱痙攣:

  • 如果濕熱痙攣屬於陽明經內證,可以用承氣湯治療。
  • 如果濕熱痙攣屬於厥陰經虛證,是因為腎水不足導致肝風上逆,需要用四物湯治療,但效果可能不佳。
  • 建議大量使用生地黃,少加桃仁粉加入米漿中沖服,也可以再加防風。仲景的豬膚湯方也可以使用。

虛實與剛柔:

  • 「虛實」指的是身體體液和氣血的狀態。
  • 「剛柔」指的是疾病症狀的輕重。
  • 「剛」和「柔」這兩個字只是用來區分風寒、濕熱的輕重,如果仔細探究,即使是「剛痙」,也可能因為津液氣血不足所致。
  • 如果津液充足、氣血旺盛,即使風寒深入,也不會導致痙攣。

痙攣的分類:

  • **寒濕外束,陽氣內伏型:**脈搏緊實、無汗。
  • **寒濕下衝,陽氣上格型:**面色潮紅、雙足冰涼。

其證頗與腳氣相類。腳氣有衝心者,是寒濕由下從氣化而上衝於裡,此乃循經絡而上衝於表也。上下之升降既格,表裡之噓吸亦閉,而大氣膹鬱於脈中矣,故脈伏而堅直也。脈沉細者,陽氣內伏也。脈浛浛如蛇,腹暴脹大,為欲解者,必其脈由沉細變見粗長而軟,是濕中生熱,有溫潤之意。津液漸見流通,陽氣之機撥動,與寒濕戰於中焦,故相激而為腹脹也。

白話文:

這個疾病的症狀與腳氣病很像。腳氣病中有一種會往上衝心的,是寒濕由下往上蒸化,衝入身體內部,這是沿著經絡向上衝到表面。經絡中上下升降失調,體內外呼吸也不通暢,導致大量氣血鬱積在脈中,所以脈搏摸起來很深、很硬。脈搏沉細,表示陽氣內伏。脈搏微弱如蛇,肚子突然脹大,是想要好轉的徵兆。一定會出現脈搏由沉細轉為粗長而柔軟的變化,這是濕氣中產生熱氣,有溫熱疏通的意思。津液逐漸流動,陽氣開始運行,與寒濕在中焦部位交戰,互相激發導致腹脹。

此乃剛痙由陰化陽之轉關也,與柔痙無涉,與虛痙更無涉。

仲景論列痙證多條,並不執定剛、柔二字。讀者須就各條,研究其義,不可專以剛、柔二字橫住胸中。夫病痙者,其人平日必濕重而氣滯,或血燥而氣澀也;平日已有不能運化津液濡養筋脈之勢,及風寒傷之,無汗而津愈凝矣;風溫傷之,多汗而津愈耗矣。此初起病即見痙者也。

白話文:

仲景在論述痙證時,提出了許多條目,並沒有執著於「剛」和「柔」這兩個字。讀者必須根據每條目詳細研究其意義,不能只憑藉「剛」和「柔」這兩個字來概括所有的痙證。痙證患者平日必定存在體內濕氣過重、氣血滯留不通暢,或血氣乾澀、氣血運行不暢的情況。在這樣的基礎上,如果受到風寒侵襲,會導致津液凝結更加嚴重,而無汗;如果受到風溫侵襲,會導致津液消耗更加嚴重,而多汗。這些都是痙證發作初期的表現。

大致一緩不復痙者,為輕;時緩時急,一日數見者,為重;在經與入里之分也。發熱二三日而痙者,如未見汗,筋骨疼痛,仍即剛痙也;已見汗,有陽明內實證者,仍即柔痙也;病久而痙,表裡證俱不見者,氣敗而津枯血燥之死證也。其證必時緩時急,時迷時醒。蓋凡痙者,多兼見厥,痙之實者,昏迷反甚,而口開手緊;痙之虛者,譫妄無常,而口開手撒,如中風絕證也。中風有見痙者,有不見痙者,痙有因風者,有不因風者。

白話文:

大致上痙攣緩和後不再發作,症狀較輕;時而緩和時而劇烈,一天發作數次,症狀較重;這是區分經絡和內臟病證的分界線。發熱兩三天後痙攣,如果沒有出汗,筋骨疼痛,仍然是剛性痙攣;如果已經出汗,有胃腸積熱的證候,仍然是柔性痙攣;疾病時間長了出現痙攣,表裡證候都不明顯,是氣虛津枯血燥的危急證候。這個證候必定時緩時急,時而神志不清時而清醒。凡是痙攣的,大多伴有厥症,痙攣厲害的,昏迷加重,口張開手握緊;痙攣虛弱的,胡言亂語沒有規律,口張開手散開,就像中風昏迷的證候一樣。中風有出現痙攣的,有不出現痙攣的,痙攣有因風邪引起的,有不因風邪引起的。

前人或以痙即中風者,亦謬也。又有身俯不抑,四肢蜷曲,頭膝相抵者,在新感為邪中陽明,在久病為陽明虛竭。陽明為氣血之海,而五臟六腑之所稟也。困敗如此,臟腑何所稟而活耶?較之反張上竄者,尤為難治,而其死尤速也。

白話文:

有些人把痙攣當作中風,這也是錯誤的。另外,身體向前彎曲無法伸直,四肢蜷縮,頭和膝蓋貼在一起的,如果是新發生的,是邪氣侵犯了陽明經脈;如果是久病的人,是陽明經虛弱衰竭。陽明經是氣血的匯聚之所,也是五臟六腑生長所依靠的地方。現在陽明經已經虛弱到這種程度,五臟六腑還能從哪裏得到滋養而生存呢?與身體反弓向上竄起的痙攣相比,這種情況更難以治療,而且更會迅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