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5)

1. 史載之論水氣凌心諸脈證

所謂水氣者,非必有形之水也,或外中於風寒,或內傷於飲食,或七情所感,臟氣虛實,自相乘侮,皆是也。夫五臟皆有中寒,而入心最急,古人論之矣。亦有脾陽不足,下焦寒盛,自然心氣下陷,腎氣上凌,非關風寒外入者,此為內虛,其勢較緩,而其本益深。

白話文:

所謂水氣,不一定是身體內有實際存在的液體,可能是由於外在接觸風寒、內部飲食不節制、或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影響,導致臟腑氣血機能不協調所造成。

五臟之中,心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襲。古代醫書中也提到這種情況。此外,脾陽虛弱、下焦(肚臍以下)寒氣過盛也會導致心氣下陷,腎氣上升。這類情況不是風寒外侵所致,而是屬於內臟機能虛弱,病情發展較緩和,但較為根深蒂固。

又有飲食寒冷及難化之物,坐臥不動,困遏中氣,自損脾陽,遂致水飲泛溢膈上,心氣不得上升,卒然心大動,怔忡嘈雜,嘔吐大作,陰風內起,二便頻泄不禁,昏厥不省人事;或無端自覺悽愴不樂,或忽然氣悶,逼迫無賴,呼號求救,大喘大汗,腦痛如裂,皆心火不揚,為水所撲之驗也。《內經》:逆夏氣則秋為痎瘧,冬至重病,是心虛畏水之義也。

白話文:

還有飲食寒涼和難以消化的東西,導致久坐不動,阻礙中氣運轉,損傷脾陽,於是水液在膈膜以上泛溢,心氣不能上升,突然心臟劇烈跳動,心神煩亂,嘔吐不止,陰氣內生,大小便頻繁失禁,昏厥不省人事;或者無端感到悲傷不樂,或者突然氣悶難耐,呼救無法,大喘大汗,頭疼欲裂,這些都是心火不旺,被水氣撲滅的表現。《黃帝內經》說:逆於夏氣,則秋天就會得瘧疾,冬天就會重病,這是心虛畏寒的道理。

《金匱》牡瘧,徐氏正如此說。《脈經》三部動搖,各各不同,得病以仲夏,桃花落而死。此心氣受傷,至次年心氣當旺之時,有遇缺難過之慮也。大抵風挾寒自外入者,其氣猛而急;濕挾寒自下犯者,其氣沉而銳。史載之嘗謂:人之病寒水犯心者,雖治愈,亦不永年。此人世之大病,亟宜講明者也。

若診脈見動而應指無力,其人慘淡萎頓者,凶之兆也。茲將史氏所說,條例如下: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記載的「牡瘧」,徐氏的說法與此相同。《脈經》提到,三部脈動有異常,各有不同,發病時間在仲夏,桃花凋落時死去。這表示心氣受損,等到第二年的心氣旺盛時,就會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總體而言,風寒從體外入侵,其氣勢猛烈而急迫;濕寒從體下侵襲,其氣勢沉重而銳利。記載中所說的「寒水犯心」,即使治癒,也不會長壽。這是一種人間大病,急需澄清說明。

水邪攻心氣,用桂與姜壯心氣以勝之。其病狂言,身熱,骨節疼痛,面赤,眼如拔,而腦如脫,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凡脈之搏,以有所犯,而鬼氣勝之則搏,心脈之搏,腎邪犯之也。舌卷不能言者,舌固應心,而舌本又少陰脈之所散也。治之之法,不獨涼其心,而且暖行其腎。(涼字作瀉字說,瀉即攻也。)

白話文:

心也,心也,當作杏字說。)

心脈大滑,而腎脈搏沉,以汗為心液,今心脈大滑,則水犯之,而動,故汗。(此心氣先為寒水所遏,而漸透重陰者也,故脈動而有力。載之有論腎寒作喘曰:六脈沉重而濁渾革至,如物制之,此為腎寒太過也。如物制之四字,真為動脈傳神。)

白話文:

心臟的脈搏很滑,而腎臟的脈搏則深沉有力。汗液本是心臟津液的來源,現在心臟的脈搏很滑,表示水氣侵犯了心臟,導致心臟活動異常,所以會出汗。(這表示心氣一開始被寒水所阻礙,然後逐漸滲透到深層的陰氣中,所以脈搏有力而搏動明顯。載之曾經討論過腎寒導致喘息的情況,他提到:六脈沉重、渾濁、硬實,好像有什麼東西壓著,這是腎寒過度的徵兆。「好像有什麼東西壓著」這四個字,真能傳神地描繪出動脈脈動的樣子。)

心脈搏滑急,為心疝;小急不鼓,為瘕。故曰診得心脈而急,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此心氣不足,血為寒邪所犯也。(凡脈之滑而搏者,皆津液壅結之故也。)

白話文:

脈搏快速而滑利,表示患有心絞痛;脈搏細小、急促但不膨脹,表示患有腫塊。因此,如果診斷出脈搏快速,病名為心絞痛,小腹部應有腫塊。這是因為心氣不足,血液被寒邪侵犯。(一般來說,脈搏滑而有力,都是津液積聚所致。)

元氣虛弱,腎氣不足,膀胱氣虛,衝任脈虛,丈夫㿉疝,婦人癃閉。其脈六脈皆動,細數而輕弦,腎脈小擊而沉,膀胱澀而短。(此二節皆寒濕久結,心氣漸為所抑者也。)

元氣虛乏,腎水極寒,發為寒戰,冷汗自出,六脈微細而沉。

白話文:

元氣虛弱,腎氣不足,膀胱氣虛,衝脈與任脈虛弱。男性容易出現疝氣,女性容易出現小便不通。

檢查脈象時,六脈皆動,脈搏細數而緊且弦細。腎脈脈象小而有力,下沉。膀胱脈脈象澀滯而短促。(這兩條都說明是寒濕之氣長時間積聚,漸漸壓抑了心氣。)

寒邪犯心,則腎脈必擊而沉,心下大動不安,甚則仆倒,宜先暖其腎,後保其心。(此心氣虛而卒乘之者也。《內經》:脈喘而堅,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故勞心太過者,火衰而水易乘之也。)

白話文:

風邪侵襲心臟,就會導致腎經受阻而下沉,心臟跳動劇烈而不安,嚴重時會昏迷倒地。此時應先溫暖腎臟,再保護心臟。(這是由於心氣虛弱,突然受到風邪侵襲。根據《內經》記載,脈搏氣喘而堅硬,積聚的氣體壅滯在胸中,時而影響進食,這種情況稱為心痹。發生原因可能是由於外界的疾病或思慮導致心氣虛弱,因而邪氣從外侵入。因此,過度勞心的人,心火衰弱,容易受到水邪的侵襲。)

濕氣寒氣之勝,同犯於心,心氣上行,不得小便。

腎水之勝,凌犯於心。經言:心氣上行,痛留眉頂間,甚則延及胸,頭痛,腦戶間痛,宜暖其腎。

白話文:

濕氣和寒氣過盛,同時影響到心臟,使得心氣向上逆行,導致小便不暢。

腎水過盛,侵犯心臟。經典中提到:心氣向上逆行時,疼痛會停留在眉毛上方,嚴重時會延伸到胸部,出現頭痛,腦後部位也會感到疼痛,這時候應該溫暖腎臟。

寒邪犯心,血氣內變,傷損於中,因而下注赤白。此病世之罕有,蓋傷犯人之極也。其證發熱如火,頭身俱痛,色如紫草,汁如膠涎,如茶腳,不急治之,殺人反掌。毒痢傷人不一,惟水邪犯心最重。凡人初患痢,先發寒熱、頭痛,即是寒邪犯心。(此專就痢疾辨之,即所謂下利身熱者也。)

白話文:

寒氣侵犯心臟,導致氣血內部紊亂,內臟受損,進而導致大小便出血。這種疾病極為罕見,是對人體傷害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它的症狀是發燒如火,全身疼痛,面色發紫,黏液如膠水,如茶渣一般。如果不緊急治療,會讓人瞬間喪命。痢疾造成的損傷各不相同,但水寒邪氣侵犯心臟的損傷最為嚴重。每當有人初次患痢疾時,先會發燒、頭痛,這便是寒邪侵犯心臟的徵兆。(這裡專指痢疾,即所謂的下痢發熱。)

案上列諸證,有緩有急,有輕有重,其脈有微細,有弦緊,有搏大滑動。大抵邪淺,犯於心氣運行之部,而內感於心者,其始邪在氣分,則脈弦滑;日久邪入血分,則脈細緊矣。若大邪直中心之本經,而內犯於臟,其乘心虛而侵之者,脈多細澀;其心氣實而強遏之者,脈多搏大滑動也。備臚諸證,而不及悲傷不樂者;悲傷不樂,寒燥之輕邪也。

白話文:

以上列出的證狀,有的緩和,有的緊急,有的輕,有的重。脈象有的細微,有的弦緊,有的有力而滑。一般來說,邪氣較淺,影響心氣運行的部位,且內傷於心臟,一開始邪氣在氣分,則脈象弦而滑;久而久之邪氣進入血分,則脈象細而緊。如果強大的邪氣直接深入心臟的本經,並內侵臟腑,趁著心虛而侵犯,脈象多細而澀;如果是心氣實而有強力抵抗,脈象多有力而滑動。列舉了各種證狀,但沒有提到悲傷不樂的情形,因為悲傷不樂是寒燥的輕微邪氣。

2. 和解法說(與《少陽三禁》篇參看)

和解者,合汗、下之法,而緩用之者也。傷寒以小柴胡為和解之方,後人不求和解之義,囫圇讀過,隨口稱道,昧者更以果子藥當之。竊思凡用和解之法者,必其邪氣之極雜者也。寒者、熱者、燥者、濕者,結於一處而不得通,則宜開其結而解之;升者、降者、斂者、散者,積於一偏而不相洽,則宜平其積而和之。故方中往往寒熱並用,燥濕並用,升降斂散並用,非雜亂而無法也,正法之至妙也。

白話文:

和解法是指兼用發汗和瀉下的方法,但使用得較緩和。傷寒病中,小柴胡湯就是和解的代表方劑。後人不瞭解和解的意義,囫圇吞棗地讀過,隨口稱道,無知的人甚至用果實類藥物來代替。我認為,凡是用和解法的,都是邪氣很複雜的情況。寒、熱、燥、濕等邪氣聚集在一起,不通暢時,就要打開結聚,把邪氣解開;升、降、斂、散等作用相反的邪氣堆積一邊,不協調時,就要把它們調和均勻。因此,方劑中經常既用寒藥,又用熱藥;既用燥藥,又用濕藥;既用升藥,又用降藥、斂藥、散藥,這並不是雜亂無章,而是符合最高明的醫學原理的。

揆其大旨,總是緩撐微降之法居多,緩撐則結者解,微降則偏者和矣。且撐正以活其降之機,降正以助其撐之力。何者?雜合之邪之交紐而不已也,其氣必鬱而多逆,故開鬱降逆,即是和解,無汗、下之用,而隱寓汗下之旨矣。若但清降之,則清降而已耳,非和解也;但疏散之,則疏散而已耳,非和解也。

白話文:

綜觀中醫的治療原則,大多是以「緩緩撐託、輕微降氣」為主。緩緩撐託可以解開鬱結,輕微降氣可以調和偏頗。而撐託正氣可以促進降氣的作用,降氣又可以幫助撐託的力量。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各種邪氣交雜在一起,糾纏不休,氣機就會鬱結不暢,多有逆行,所以疏通鬱結、降下逆氣,就是和解邪氣,即使不直接使用發汗、瀉下的方法,卻也包含了發汗、瀉下的功效。如果只用清熱降火的方法,那就只能清熱降火而已,不是和解邪氣;如果只用疏散氣滯的方法,那就只能疏散氣滯而已,不是和解邪氣。

和解之方,多是偶方、複方,即或間有奇方,亦方之大者也。何者?以其有相反而相用者也;相反者,寒與熱也,燥與濕也,升與降也,斂與散也。

白話文:

用來調理身體的藥方,大多是結合了兩種或更多種藥材的複方,即便偶爾有奇特的藥方,也是屬於大型的藥方。為什麼呢?因為這些藥方中存在著相互矛盾但卻搭配使用的藥材。相反的藥性包括:寒與熱、燥與濕、升與降、斂與散。

3. 血痹瘧母合論

《金匱》論血痹曰:尊榮人,骨弱,肌豐盛,重因疲勞,汗出而臥,不時動搖,如被微風,遂得之。此即《內經》所謂厥逆、顛疾、僕擊、偏枯,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蓋尊榮肥盛,是素木氣虛血滯之質矣。疲勞汗出,則氣傷津耗,氣不足以運血,津不足以載血矣。而又繼以坐臥不動,加被微風,血行遂不得反其故道,而為之凝澀矣。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關於血痹的論述:

身體尊貴的人,骨骼虛弱,肌肉豐滿,經常會因為過度勞累,出汗後躺臥不動,偶爾會感覺到像被微風吹拂一樣的輕微晃動,於是就患上了血痹。

血痹就是《內經》中提到的厥逆、顛疾、僕擊、偏枯,是肥胖富貴人的疾病。這是因為肥胖的人,本來就氣血虛弱、血流滯緩。過度勞累出汗,會損傷元氣和津液,氣血運行不利。再加上久坐不動,又被微風吹拂,血流就無法恢復原來的道路,於是凝結成塊。

凡氣怯津虛之人,忽遇勞倦,即氣血沸騰,旋覆靜息,即氣血澄凝,忽駛忽停,失其常度,即不得反其故道,而瘀痹作矣。尊榮豐盛,不過為氣虛血滯立影,其實農工力食之人,年歲稍高,即多此證。為其汗出衣薄,風寒屢襲而不已也。瘧疾日久,多成瘧母者,即血之所積而痹也。

白話文:

凡是體質虛弱,津液不足的人,如果突然遇到勞累,就會出現氣血沸騰的情況;如果馬上休息,氣血就會平靜下來;如果突然運動又突然停止,超出了正常範圍,就不能恢復原來的狀態,就會瘀血痹阻。

那些生活優渥、飲食豐盛的人,不過是氣血虛滯的一個縮影;實際上,那些農民和工人,長時間勞累,上了年紀之後,也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因為他們出汗多,衣服穿得少,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而導致血痹。瘧疾拖延日久,最後變成瘧母的,就是因為氣血積聚,導致痺阻。

大寒大熱,二氣迭乘,寒至即周身血液為之結澀,熱至即周身血液為之奔駛。脈絡之中必有推蕩不盡之渣滓,前血未淨,續來之血,行至此處,必有所掛,積之日久,而癥塊成矣。此即血痹之機括也。但血痹之證,散在周身脈絡之中,而瘧母則結聚於內膜之一處。要其痹,皆在經脈絡膜,而不在腸胃,故治之總宜紅花、䗪蟲,曲折搜剔,不宜大黃、芒硝之直下而迅掃也。吾每於力食之人,患偏廢、注痛者,率以補氣破血施之,瘧母則兼化冷痰,其奏效皆甚捷。

此即從仲景鱉甲、䗪蟲、抵當化瘀諸方中來。

白話文:

陽氣極盛、寒氣極盛的兩股氣息輪番作用,寒氣到來,身體的血液會凝滯不通;熱氣到來,身體的血液會奔流不息。脈絡之中必定有推動不淨的雜質,之前流過的血液沒有完全清淨,後續來的血液流到這個地方,必定會有所阻礙,時間一久,就會形成癥塊。這就是血痹發生的機制。血痹的症狀散佈在全身的脈絡之中,而瘧母則集中在內膜的一處。血痹和瘧母,都是發生在經脈絡膜,而不是在腸胃,所以治療的時候,總的來說要選用紅花、䗪蟲,以曲折迂迴的方式探查清除,不適合用大黃、芒硝這樣直截了當、快速清除的方法。我每次遇到因為暴飲暴食而患有偏廢、疼痛的人,都以補氣破血的方法來治療,瘧母則同時去除寒痰,療效都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