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隨筆》~ 卷四 (2)
卷四 (2)
1. 表裡俱病治各不同
表裡俱病者,俱傷於邪也,非表邪實、里正虛之謂也。氣者,六淫是也。試以寒熱明其例。
白話文:
表裡都生病的情況,是因為都被邪氣所傷害,並不是指外表的邪氣旺盛而內部正氣虛弱。這裡所說的氣,指的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以寒冷和熱來說明這個例子。
表裡俱寒者,治宜溫中以散寒,裡氣壯而外邪可退矣。仲景於身體疼痛,下利清穀,先溫其里,後攻其表者,是指示大法如此。其實表裡兩感於寒,溫里、發表,一時並用,正不必分先後也。
白話文:
當身體裡裡外外都受寒時,治療的方法應該是溫暖內臟來散寒,讓內部氣血強壯,外來的寒邪就可以退散。就好像張仲景在治療身體疼痛、腹瀉等症狀時,會先溫暖內臟,再消除外邪,這就是循序漸進的治療大原則。其實當身體內外同時受寒時,同時溫暖內臟和發表散寒,可以同時進行,不一定需要分先後。
表裡俱熱者,治宜甘寒,佐以辛涼解散,如葉香岩溫熱治法。若陽明腑實者,更先以苦寒鹹寒攻下之,如服承氣,大便得通,而汗自出是也。二者表裡同氣。故重在裡,治其里而表亦即應手而愈矣。即或表有未盡餘邪,再略清其表可也。若先攻其表,不但裡虛,而表不能淨;即令表淨,而正氣受傷,里邪又將從何路以驅除之?
白話文:
如果病症表裡都發熱,治療適宜用甘寒藥物,再搭配辛涼藥物來疏散,就像葉香巖的溫熱病治法。如果陽明經腑實熱,更要先用苦寒或鹹寒藥物攻下,如承氣湯之類,使大便通暢,汗水自然就會排出。這兩種情況表裡都是同氣的,因此治療重點在於內部,治療內部之後,表證也會隨之痊癒。就算表證還有殘餘未清,再稍稍清一下表證即可。如果先治療表證,不僅裡虛,表證也無法清除乾淨;就算表證清乾淨了,正氣也會受損,那麼裡面的病邪要如何驅除呢?
表熱裡寒者,如其人素屬中寒,而新感風熱,治宜解表而已。如其人內傷生冷,外傷風熱,表裡俱屬新邪,則治宜辛涼疏表之中,佐以芳香理氣,以化內寒。
白話文:
如果體質本身偏寒,但又新近染上風熱,治療時應以解除外感風邪熱邪為主。如果既有脾胃虛寒,又有外感風熱,表裡邪氣都是新的,治療時應該使用辛涼疏散表邪的藥物,同時配以芳香理氣的藥物,以化解體內的寒氣。
表寒裡熱者,如其熱是因表邪,腠理閉遏所致,但解表而已。如其熱是因溫邪蘊結,而表又新感風寒,輕者辛涼疏其裡熱,而外寒自祛;重者寒力足蔽其熱,治宜辛香輕悍,急通其表,免致表邪久束,裡熱愈深,漬入經絡,沾滯血分,便難措手,但劑中宜佐涼滋,不可過燥,表解急清裡熱。二者表裡異氣,故重在表,所謂先攻其易也。
白話文:
出現外寒內熱的狀況時:
- 如果熱證是由表邪引起的,且腠理閉塞所導致,只需驅散表邪即可。
- 如果熱證是由溫邪鬱結引起的,外感又添風寒,輕微者可用辛涼藥物疏散裡熱,表寒自然消除;嚴重者表寒之力過強遮掩裡熱,宜用辛香、輕清的藥物,迅速疏通表邪,以免表邪長時間束縛,裡熱加重,侵入經絡、沾染血分,屆時難以處理。但開表藥中宜加入涼滋藥物,避免過於燥烈,疏散表邪後立即清解裡熱。
以上兩種情況,表裡存在不同的病氣,宜先重表邪的治療。這是因為先清除容易治療的部分的原則。
若先攻裡,不但表邪內陷,恐里邪未易去,而表邪已堅矣。此法之大體也。又當隨時消息病勢之緩急,以為施治之先後,神明於法中,而非死板法也。其庶幾乎?
白話文:
如果一開始只針對內部,不只會讓外在的邪氣入侵內部,還可能導致內部的邪氣不容易清除,而外在的邪氣已經更加根深蒂固。這是整體治療的大原則。另外,還需要根據病情緩急的變化來決定治療的先後順序,靈活運用原則,而不是死板地照搬。這樣纔有治療的希望。
大抵病由外陷內者,須開其表而撐其里,使邪仍從原路出也。昔人嘗謂:少陰之邪,仍以太陽為出路;太陽之邪,仍以陽明為出路。故凡外邪內陷日久者,服藥後能轉見表證,即是邪氣退出也。又如內傷飲食,以致惡寒,則攻滯之中,必兼理氣;內傷精血,以致發熱,則養陰之中,必寓潛陽。此又表裡互虛、互實之治法也。
白話文:
基本上,從外侵襲內部的疾病,需要疏通外感並扶助內臟,讓邪氣循原路排出。古人曾說:少陰的邪氣,仍以太陽為出路;太陽的邪氣,仍以陽明為出路。因此,如果外邪內陷已有一段時間,服用藥物後,若症狀轉為外感,就表示邪氣已經排出。
再如內傷飲食,導致惡寒,則在攻滯的同時,必須兼顧理氣;內傷精血,導致發熱,則在滋陰的同時,必須暗中潛陽。這又是表裡虛實互見的治療方法。
2. 傷寒邪在陽經則脈浮在陰經則脈沉
舊說謂:傷寒邪在陽經,其脈浮;邪入陰經,其脈沉。此浮表、沉里之大義也。其實寒邪初感在表,脈多沉緊而數,不見浮也。此事景岳已曾辨之矣。邪入陰經,惟寒邪直中者,脈見沉緊;若由陽經化熱傳裡者,脈多洪盛,未有轉變沉細者。然則舊說非耶?曰:所謂陽經脈在浮者,非謂其脈之浮也,謂診者當於浮分診候其變象也;陰經脈在沉者,非謂其脈之沉也,謂診者當於沉分診候其變象也。
白話文:
傳統的說法是:傷寒邪氣在陽經時,脈象浮;邪氣進入陰經時,脈象沉。這反映了浮表的、沉裏的基本含義。但實際上,寒邪初襲在表時,脈象大多沉緊而數,不見浮象。這一點,景嶽已經辨證過了。邪氣進入陰經,只有寒邪直中者,脈象才會沉緊;如果是由陽經化熱傳裡,脈象往往洪盛,不會轉變為沉細。那麼,傳統的說法是錯的嗎?不是的。所謂陽經脈象在浮,並不是指脈象本身浮起,而是說,醫生應該在浮的部位診脈,觀察脈象的變化;所謂陰經脈象在沉,並不是指脈象本身下沉,而是說,醫生應該在沉的部位診脈,觀察脈象的變化。
大抵初感外邪,如屬風熱,則脈浮,然風熱之象,止見於浮,若重按則不見也;如屬風寒,則脈沉不能浮,然風寒之象,止在指力初到脈皮之上,若重按至脈底,亦不見也,且其勢有欲浮不得之意,即此可見寒邪據表,陽氣不得外達矣。此邪在陽經則脈浮之說也。邪入於裡,若屬沉寒,或寒濕從下受,直入陰經者,重按沉分,必見細緊;若系熱邪入里,外有寒束,則必見浮緊而沉滑矣。至傷寒由陽經化熱傳入陰經,只是邪氣內連,非邪氣內移,表邪全罷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初次感受外邪,如果是風熱證,那麼脈象會浮起。但風熱的表現只會在浮脈上表現出來,如果用力按壓,就沒有浮脈了;如果是風寒證,那麼脈象會沉下去,不能浮起來。但風寒的表現只在手指初次接觸脈象時出現,如果用力按壓到脈底,也會沒有浮脈。而且,風寒證的脈象還有向上浮動的傾向,這說明寒邪在表面,陽氣已經外散了。
這是外邪在陽經時脈象浮起的說法。外邪進入體內,如果是沉寒證,或是寒邪、寒氣從體下侵入,直接進入陰經,那麼用力按壓脈沉的部分,一定會出現細而緊的脈象;如果是熱邪進入體內,外面又有寒氣束住,那麼脈象必定是浮緊而脈根滑利。
至於傷寒從陽經化熱,傳入陰經,這並非是邪氣從外面轉移到裡面,而是表面上的邪氣並沒有完全消除。
其脈當較病在陽經時更覺洪實,其邪氣之變象不止見於浮分,連沉分亦如是矣。此邪在陰經則脈沉之說也。若表邪入里,而表分全退,只見里證,此必內虛,而致邪氣內陷也;或熱結於胸,而為神昏、譫語,其脈必沉細而數;或寒陷於中,而為下利、足冷,其脈必沉微欲絕,亦有沉緊而遲。邪盛正虛,比之邪氣直中者,更難挽回也。
白話文:
當病情在陽經時,脈象會比平時更洪盛有力。邪氣的變化不僅表現在脈象的浮分,沉分也會有類似的現象。如果邪氣在陰經,則脈象會沉伏。如果表面的邪氣進入體內,表證完全消失,只剩下內證,這一定是因為內臟虛弱,導致邪氣內陷。或者熱邪積聚在胸中,導致神志昏迷、胡言亂語,脈象一定會沉細而數;或者寒邪陷於中焦,出現腹瀉、肢冷,脈象一定會沉微欲絕,也有沉緊而緩慢的表現。邪氣旺盛,正氣虛弱,與邪氣直接入侵相比,更難以挽回。
內連者,是邪氣蔓延,而正氣之力不敵也。內陷者,是正氣全虛,而邪氣據其巢穴也。直中者,雖亦正氣之虛,而邪氣單刀直入,尚未蔓延四布,盤踞未牢,故可急攻,稍遲亦無及矣。又有邪盛於表,正虛於裡,如所謂尺中微,不可發汗,尺中遲,不可下者。此猶虛處無邪,正當急補其虛,助正驅邪也,稍遲邪即內陷矣。
處處有邪,便難措手。
白話文:
邪,故邪氣單刀直入,盤踞未牢,故邪氣單微。尺,猶邪;發,猶正。內盤,餘正氣,猶未正,故邪氣單微。爲餘
3. 少陽三禁辨
舊說謂:膽為清淨之腑,無出無入,故邪在少陽,禁汗、吐、下。此說相沿已久,不知始自何人,而不知其不通之甚也。夫五苓瀉太陽之腑,承氣瀉陽明之腑,若少陽膽腑,誠無如此瀉法矣。
白話文:
過去的說法認為:
- 肝是淨化器官,沒有吸收或排出功能。
- 因此,如果邪氣在肝經,就不能發汗、催吐、通便。
這個說法流傳已久,但不知最早是由誰提出的,而且有許多不通之處:
- 如果肝經是沒有吸收或排出功能的,那麼為什麼「五淋散」可以治療太陽膀絡有邪?
- 為什麼「承氣湯」可以治療陽明胃腸有邪?
- 如果肝經真的不能通便,那麼治療肝經的邪氣就無藥可救了嗎?
若少陽之經,本與諸經之氣相通,何得謂無出無入耶?吐、下無涉於經,禁之可也;汗乃通經之事,而何以禁之?然則仲景不徑用桂枝、麻黃者,何也?蓋嘗思之,少陽之經,行身之側,為人身之奧區。凡人之身,前後部位大,則氣力大;兩側部位小,則氣力小。百藥下咽,皆藉膻中大氣以運行之。
白話文:
如果少陽經原本與其他經絡的氣相通,怎麼能說它沒有出入呢?嘔吐、瀉下都與經絡無關,禁止這些行為是可以的。出汗是與經絡相通的事情,為何要禁止?既然如此,仲景為何不用桂枝、麻黃呢?我仔細思考過,少陽經位於身體兩側,是人體的深處。人的身體,前後部位寬大,則氣力大;兩側部位狹小,則氣力小。所有藥物吞嚥下去,都需要靠膻中的大氣來運行。
今兩側為身之奧區,藥力總是先行太陽、陽明,而後緩達少陽,如此則用藥者,亦當以緩法行之。若徑用麻、桂性急之藥,則直走太陽、陽明,汗先出而少陽仍未到也,正氣又已衰矣。故用柴胡性緩之藥,又以人參柔緩者監製之,半夏下降者疏通之,無非緩緩橫撐之意也。故知少陽非忌汗也。
白話文:
左右身側是人體的深層區域,藥物療效通常先到達太陽經和陽明經,然後再緩慢到達少陽經。因此,使用藥物的人應該採用緩和的方法。如果直接使用麻黃、桂枝等烈性藥物,藥效就會直接作用在太陽經和陽明經,導致汗液過早排出,而少陽經的藥效還沒有到達,正氣就會損傷。所以,使用柴胡這種緩和藥物,再用人參緩和地調養,用半夏疏通氣機,都是為了緩緩地橫向擴散藥效。因此,要知道少陽經並非忌諱發汗。
忌急汗出,緩撐微降,斯藥力旁滲而達於少陽之經,邪乃得汗而解矣。不但此也,經謂:邪在膽,逆在胃,善嘔苦汁,溫溫欲吐。(溫溫,當作慍慍。)是邪在少陽,其氣上逆,本自欲吐,治以柴胡、半夏,降其逆氣。故不得比於胃中夾食,溫溫欲吐者,當遂吐之也,吐之則氣愈上逆而不降矣。
白話文:
不要急於發汗,要緩慢地微微出汗,這樣藥力才能逐漸滲透到少陽經脈,邪氣才會通過出汗而排出。不僅如此,經典記載:邪氣在膽經,逆氣在胃經,會感到噁心嘔吐苦水,有溫熱感並想嘔吐。(溫溫應為慍慍。)這是因為邪氣在少陽経,其氣上逆,本來就容易嘔吐,治療時使用柴胡、半夏等藥,目的是降逆氣。所以不能將其與胃中夾有食物,感到溫熱且想嘔吐的情況相提並論,後者應當讓其嘔吐出來,否則氣會更加上逆而無法下降。
是禁吐,亦非因膽腑之無出無入也。邪在少陽之經,每於手少陽三焦之腑,其氣相通,故少陽有心胸痞滿,即屬於三焦矣。治法雖不用硝、黃,而必以黃芩、黃連、半夏理其痞結,以其邪在氣分故也。
白話文:
理論中主張避免催吐,並非是因為膽腑沒有出入功能。病邪位於少陽經絡,而少陽經的三焦系統與手少陽經相通,因此少陽經出現心胸痞滿的症狀時,便是與三焦系統相關。雖然治療方法不使用硝石或黃連,但必定用黃芩、黃連、半夏來調理痞結,因為病邪屬於氣分。
若有痰涎有形之邪,結於胸脅,則大陷胸、大柴胡,以及栝蔞薤白、旋覆代赭,此皆少陽三焦之治也,亦何嘗不用下耶?大抵六腑惟膽腑之體同於五臟,五臟受邪,皆因六腑牽累,若直傷其臟即死矣。膽之受邪,亦因胃與三焦之牽累,若直傷膽,亦無治矣。故五臟受邪,治在六腑;膽腑受邪,治在胃與三焦。
白話文:
如果出現有形痰液凝聚在胸脅之間,可以使用大陷胸湯和大柴胡湯,以及栝蔞、薤白、旋覆花、代赭石等藥物治療。這些藥物都是針對少陽三焦證型而設,為什麼不能用瀉下法來治療呢?
一般來說,六腑中只有膽腑的性質與五臟相似。五臟受到病邪侵襲,往往是因為六腑牽連所致。如果直接損傷五臟,患者就會死亡。膽腑受到病邪侵襲,也與胃和三焦的影響有關。如果直接損傷膽腑,患者也無藥可治。因此,五臟受邪,要治療六腑;膽腑受邪,要治療胃和三焦。
即如逾垣上屋,罵詈不避親疏,皆胃實以致膽橫也。由此觀之,緩汗微降,治膽之經,而陷胸、硝黃之通胃與三焦者,實以治膽之腑也。
白話文:
就像有人爬牆上屋,隨意謾罵不顧親疏,這都是因為胃氣充實導致膽氣旺盛。由此可見,緩和發汗、微微降氣,是治療膽經的辦法,而瀉胸、硝黃之類的藥物能通胃和三焦,實際上也是在治療膽的腑。
按陶節庵曰:傷寒因下早而成滿硬痛者,為結胸;未經下者,雖滿悶,不硬痛,此為痞氣,屬少陽部分,宜從緩治,不宜峻利。觀此則予之前說,非杜撰矣。再邪傷太陽、陽明,則正氣辟易,積於兩側,稍久,邪勢張大,漸入兩側,則有邪正分爭之勢矣。故時時作嘔者,上下相爭也;往來寒熱者,表裡相爭也;身重脅痛,不能轉側者,正氣為邪氣所逼,僻處偏隅,而不流利通行也。此皆邪在於經之事,若胸脅痛脹,則入里而在胃與三焦矣,均無與膽腑之本體也。
(此論邪入少陽之經脈部位也。)
白話文:
陶節庵說:傷寒因為下得太早而導致腹部脹滿、堅硬疼痛的,叫做結胸;沒有吃過瀉藥的,雖然腹部脹悶,但是不堅硬疼痛,這叫做痞氣,屬於少陽部位,應該慢慢治療,不適合用強烈的瀉藥。看這段話,我之前的說法,並不是胡亂編造的。再說邪氣傷害太陽和陽明經,那麼正氣就會被排擠出去,積聚在身體兩側,時間長了,邪氣勢力增大,逐漸進入身體兩側,就會出現邪氣和正氣爭鬥的場面。所以經常嘔吐的,是上下相爭;時而發冷時而發熱的,是表裡相爭;身體沉重,肋部疼痛,不能轉動的,是正氣被邪氣逼到一邊,偏居一隅,不能順利通行。這些都是邪氣在經絡中的表現,如果胸脅疼痛脹滿,那就是邪氣進入體內,在胃和三焦部位了,都和膽囊的本體無關。
又按:膽主津液,凡邪傷津液,即屬少陽,不必入於身側之經也。故胸滿、驚煩、往來寒熱、小便不利、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津液傷則氣機不利也;或熱入血室,晝日明瞭,夜則譫語者,津液傷則血分受灼也。小柴胡乃養榮之方,生津益榮以托邪也。胡玉海論陽明下證有云:須先使邪氣浮動,毒不黏連於肝,乃可用大承氣下之。
白話文:
補充說明:膽汁主掌津液。任何邪氣損傷津液,都屬於少陽證,不一定會進入身體兩側的經絡。因此,出現胸部脹滿、心神不安、反覆發冷發熱、小便不利、全身沉重無法翻身的症狀,表示津液受傷,導致氣機運作不暢;或者邪熱侵入血液系統,白天神志清楚,晚上胡言亂語,表示津液受傷,血分被灼傷。小柴胡湯是滋養營氣的方劑,可以生津益血,托住邪氣。胡玉海在論述陽明病下證時提到:必須先讓邪氣浮動起來,不黏附在肝臟上,才能使用大承氣湯來瀉下。
此即少陽禁下之義也。明於津虛、血燥之義,則少陽之所以三禁,與其所以有熱入血室證,俱瞭然矣。少陽壞證為多者,津液傷則血失所養,易為熱邪所灼敗也。(此論邪傷少陽之所化功用也。)
白話文:
這便是少陽禁止瀉下的道理。理解陰經津液虛少、陽經血液亢燥的理論,就能清楚明白少陽為什麼有「三禁」原則,以及為什麼會出現熱邪侵入血室的證候。少陽病症中,陰津受損最為常見,因為體液不足,血氣失去滋養,容易被熱邪灼傷破壞。(這是在論述邪氣損傷少陽的變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