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表裡俱病治各不同

表裡俱病者,俱傷於邪也,非表邪實、里正虛之謂也。氣者,六淫是也。試以寒熱明其例。

表裡俱寒者,治宜溫中以散寒,裡氣壯而外邪可退矣。仲景於身體疼痛,下利清穀,先溫其里,後攻其表者,是指示大法如此。其實表裡兩感於寒,溫里、發表,一時並用,正不必分先後也。

表裡俱熱者,治宜甘寒,佐以辛涼解散,如葉香岩溫熱治法。若陽明腑實者,更先以苦寒鹹寒攻下之,如服承氣,大便得通,而汗自出是也。二者表裡同氣。故重在裡,治其里而表亦即應手而愈矣。即或表有未盡餘邪,再略清其表可也。若先攻其表,不但裡虛,而表不能淨;即令表淨,而正氣受傷,里邪又將從何路以驅除之?

表熱裡寒者,如其人素屬中寒,而新感風熱,治宜解表而已。如其人內傷生冷,外傷風熱,表裡俱屬新邪,則治宜辛涼疏表之中,佐以芳香理氣,以化內寒。

表寒裡熱者,如其熱是因表邪,腠理閉遏所致,但解表而已。如其熱是因溫邪蘊結,而表又新感風寒,輕者辛涼疏其裡熱,而外寒自祛;重者寒力足蔽其熱,治宜辛香輕悍,急通其表,免致表邪久束,裡熱愈深,漬入經絡,沾滯血分,便難措手,但劑中宜佐涼滋,不可過燥,表解急清裡熱。二者表裡異氣,故重在表,所謂先攻其易也。

若先攻裡,不但表邪內陷,恐里邪未易去,而表邪已堅矣。此法之大體也。又當隨時消息病勢之緩急,以為施治之先後,神明於法中,而非死板法也。其庶幾乎?

大抵病由外陷內者,須開其表而撐其里,使邪仍從原路出也。昔人嘗謂:少陰之邪,仍以太陽為出路;太陽之邪,仍以陽明為出路。故凡外邪內陷日久者,服藥後能轉見表證,即是邪氣退出也。又如內傷飲食,以致惡寒,則攻滯之中,必兼理氣;內傷精血,以致發熱,則養陰之中,必寓潛陽。此又表裡互虛、互實之治法也。

白話文:

表裡俱病的治療方法有所不同

表裡同時患病,都是因為邪氣侵犯身體,並不是表層邪氣旺盛、裡邊正氣虛弱的意思。這裡說的「氣」,指的是六淫邪氣(風寒暑濕燥火)。我們以寒熱來舉例說明。

表裡都寒,治療應該溫暖內臟以散寒,裡面的氣盛了,外邪自然就能退去。張仲景治療身體疼痛、大便稀溏清稀的病人,先溫暖內臟,後再攻表,就是這個道理。其實表裡同時感受寒邪,溫裡和發表可以同時進行,不必分先後。

表裡都熱,治療應該用甘寒藥物,輔以辛涼藥物來疏散,就像葉香岩治療溫熱病的方法。如果屬於陽明腑實,更應該先用苦寒鹹寒的藥物攻下,例如服用承氣湯,大便通暢了,汗水自然就出來了。這兩種情況表裡邪氣相同,所以治療重點在裡,治好了裡,表症也會跟著痊癒。即使表症還有殘餘邪氣,再稍微清解一下表症就可以了。如果先攻表,不僅裡虛弱,表症也無法徹底清除;即使表症清除了,正氣受損,裡邪又該如何驅除呢?

表熱裡寒,如果病人本身就屬體寒,而新感受風熱,只要解表就可以了。如果病人內傷於生冷食物,外感風熱,表裡都是新感受的邪氣,則應該用辛涼疏散表邪的藥物,同時輔以芳香理氣的藥物來化解內寒。

表寒裡熱,如果裡熱是由於表邪導致腠理閉塞引起的,只要解表就可以了。如果裡熱是溫邪鬱結引起的,而表又新感受風寒,輕者用辛涼疏散裡熱,外寒自然會去除;重者寒邪較盛,能掩蓋裡熱,治療應該用辛香輕快的藥物,迅速通達表邪,避免表邪久束,裡熱更深,浸入經絡,阻滯血分,到時候就難以處理了,但藥方中應該輔以涼滋潤的藥物,不能過於燥熱,迅速解表清裡熱。這兩種情況表裡邪氣不同,所以治療重點在表,所謂的「先攻其易」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先攻裡,不僅表邪會內陷,恐怕裡邪還沒去除,表邪卻更加頑固了。這就是治療的大體方法。還要根據病情緩急隨時調整治療的先後順序,靈活運用方法,而不是死板地照搬。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總之,疾病由外而內發展的,必須先開通表邪,再溫補裡氣,讓邪氣從原來的路徑排出。古人說:「少陰的邪氣,仍然以太陽經為出口;太陽的邪氣,仍然以陽明經為出口。」所以,凡是外邪內陷日久的人,服藥後能出現表證,就是邪氣正在排出。又如內傷飲食導致惡寒,那麼在攻除食滯的同時,一定要兼顧理氣;內傷精血導致發熱,那麼在養陰的同時,一定要潛伏陽氣。這就是表裡互相虛實的治療方法。

2. 傷寒邪在陽經則脈浮在陰經則脈沉

舊說謂:傷寒邪在陽經,其脈浮;邪入陰經,其脈沉。此浮表、沉里之大義也。其實寒邪初感在表,脈多沉緊而數,不見浮也。此事景岳已曾辨之矣。邪入陰經,惟寒邪直中者,脈見沉緊;若由陽經化熱傳裡者,脈多洪盛,未有轉變沉細者。然則舊說非耶?曰:所謂陽經脈在浮者,非謂其脈之浮也,謂診者當於浮分診候其變象也;陰經脈在沉者,非謂其脈之沉也,謂診者當於沉分診候其變象也。

大抵初感外邪,如屬風熱,則脈浮,然風熱之象,止見於浮,若重按則不見也;如屬風寒,則脈沉不能浮,然風寒之象,止在指力初到脈皮之上,若重按至脈底,亦不見也,且其勢有欲浮不得之意,即此可見寒邪據表,陽氣不得外達矣。此邪在陽經則脈浮之說也。邪入於裡,若屬沉寒,或寒濕從下受,直入陰經者,重按沉分,必見細緊;若系熱邪入里,外有寒束,則必見浮緊而沉滑矣。至傷寒由陽經化熱傳入陰經,只是邪氣內連,非邪氣內移,表邪全罷也。

其脈當較病在陽經時更覺洪實,其邪氣之變象不止見於浮分,連沉分亦如是矣。此邪在陰經則脈沉之說也。若表邪入里,而表分全退,只見里證,此必內虛,而致邪氣內陷也;或熱結於胸,而為神昏、譫語,其脈必沉細而數;或寒陷於中,而為下利、足冷,其脈必沉微欲絕,亦有沉緊而遲。邪盛正虛,比之邪氣直中者,更難挽回也。

內連者,是邪氣蔓延,而正氣之力不敵也。內陷者,是正氣全虛,而邪氣據其巢穴也。直中者,雖亦正氣之虛,而邪氣單刀直入,尚未蔓延四布,盤踞未牢,故可急攻,稍遲亦無及矣。又有邪盛於表,正虛於裡,如所謂尺中微,不可發汗,尺中遲,不可下者。此猶虛處無邪,正當急補其虛,助正驅邪也,稍遲邪即內陷矣。

處處有邪,便難措手。

白話文:

古人認為傷寒邪氣在陽經,脈象就浮;邪氣進入陰經,脈象就沉。這是浮在表、沉在裡的重要原則。但實際上,寒邪初期侵犯肌表時,脈象多半沉緊而數,並非浮脈。張景岳早已辨析過這個問題。邪氣進入陰經,只有寒邪直接入侵時,脈象才會呈現沉緊;如果由陽經化熱傳入裡,脈象通常洪盛,不會轉變成沉細。那麼,古人的說法錯了嗎?不是的!所謂陽經脈浮,並非指脈象真的浮,而是指醫生應該在浮脈部位觀察脈象變化;陰經脈沉,也不是指脈象真的沉,而是指醫生應該在沉脈部位觀察脈象變化。

總而言之,初期感受外邪,如果屬於風熱,則脈象浮,但風熱的症狀只表現在浮脈上,重按就感覺不到了;如果屬於風寒,則脈象沉,無法浮起來,風寒的症狀只存在於手指剛接觸到脈搏的皮膚表面,重按到脈搏底部也感覺不到,而且會有想浮卻浮不起來的感覺,由此可見寒邪停留在肌表,陽氣無法外達。這就是邪氣在陽經則脈浮的說法。邪氣入裡,如果屬於沉寒,或寒濕從下而上入侵陰經,重按沉脈部位,必然會感到脈象細緊;如果屬於熱邪入裡,外有寒邪束縛,則必然會感到脈象浮緊而沉滑。至於傷寒由陽經化熱傳入陰經,只是邪氣內部蔓延,而非邪氣內移,表邪已經完全消失。

此時脈象與邪氣在陽經時的脈象相比,會感覺更洪實,邪氣的變化不只表現在浮脈上,沉脈上也一樣。這就是邪氣在陰經則脈沉的說法。如果表邪入裡,而表證完全消失,只見裡證,這一定是因為體內虛弱,導致邪氣內陷;或者熱邪結聚於胸,導致神志昏迷、譫語,脈象必定沉細而數;或者寒邪陷於內部,導致腹瀉、腳冷,脈象必定沉微欲絕,也可能沉緊而遲。邪盛正虛的情況,比邪氣直接入侵更難治療。

邪氣內連是指邪氣蔓延,而正氣不足以抵抗;邪氣內陷是指正氣完全虛弱,邪氣佔據了身體的部位;邪氣直中,雖然也是正氣虛弱,但邪氣是直接入侵,尚未蔓延擴散,盤踞不穩,因此可以迅速治療,稍微延遲就無效了。還有一種情況是表邪盛,裡虛弱,例如尺脈微弱,就不能發汗,尺脈遲緩,就不能瀉下。這時應該趕快補益虛弱的部位,增強正氣,驅除邪氣,稍微延遲,邪氣就會內陷。

到處都是邪氣,就難以應付了。

3. 少陽三禁辨

舊說謂:膽為清淨之腑,無出無入,故邪在少陽,禁汗、吐、下。此說相沿已久,不知始自何人,而不知其不通之甚也。夫五苓瀉太陽之腑,承氣瀉陽明之腑,若少陽膽腑,誠無如此瀉法矣。

若少陽之經,本與諸經之氣相通,何得謂無出無入耶?吐、下無涉於經,禁之可也;汗乃通經之事,而何以禁之?然則仲景不徑用桂枝、麻黃者,何也?蓋嘗思之,少陽之經,行身之側,為人身之奧區。凡人之身,前後部位大,則氣力大;兩側部位小,則氣力小。百藥下咽,皆藉膻中大氣以運行之。

今兩側為身之奧區,藥力總是先行太陽、陽明,而後緩達少陽,如此則用藥者,亦當以緩法行之。若徑用麻、桂性急之藥,則直走太陽、陽明,汗先出而少陽仍未到也,正氣又已衰矣。故用柴胡性緩之藥,又以人參柔緩者監製之,半夏下降者疏通之,無非緩緩橫撐之意也。故知少陽非忌汗也。

忌急汗出,緩撐微降,斯藥力旁滲而達於少陽之經,邪乃得汗而解矣。不但此也,經謂:邪在膽,逆在胃,善嘔苦汁,溫溫欲吐。(溫溫,當作慍慍。)是邪在少陽,其氣上逆,本自欲吐,治以柴胡、半夏,降其逆氣。故不得比於胃中夾食,溫溫欲吐者,當遂吐之也,吐之則氣愈上逆而不降矣。

是禁吐,亦非因膽腑之無出無入也。邪在少陽之經,每於手少陽三焦之腑,其氣相通,故少陽有心胸痞滿,即屬於三焦矣。治法雖不用硝、黃,而必以黃芩、黃連、半夏理其痞結,以其邪在氣分故也。

若有痰涎有形之邪,結於胸脅,則大陷胸、大柴胡,以及栝蔞薤白、旋覆代赭,此皆少陽三焦之治也,亦何嘗不用下耶?大抵六腑惟膽腑之體同於五臟,五臟受邪,皆因六腑牽累,若直傷其臟即死矣。膽之受邪,亦因胃與三焦之牽累,若直傷膽,亦無治矣。故五臟受邪,治在六腑;膽腑受邪,治在胃與三焦。

即如逾垣上屋,罵詈不避親疏,皆胃實以致膽橫也。由此觀之,緩汗微降,治膽之經,而陷胸、硝黃之通胃與三焦者,實以治膽之腑也。

按陶節庵曰:傷寒因下早而成滿硬痛者,為結胸;未經下者,雖滿悶,不硬痛,此為痞氣,屬少陽部分,宜從緩治,不宜峻利。觀此則予之前說,非杜撰矣。再邪傷太陽、陽明,則正氣辟易,積於兩側,稍久,邪勢張大,漸入兩側,則有邪正分爭之勢矣。故時時作嘔者,上下相爭也;往來寒熱者,表裡相爭也;身重脅痛,不能轉側者,正氣為邪氣所逼,僻處偏隅,而不流利通行也。此皆邪在於經之事,若胸脅痛脹,則入里而在胃與三焦矣,均無與膽腑之本體也。

(此論邪入少陽之經脈部位也。)

又按:膽主津液,凡邪傷津液,即屬少陽,不必入於身側之經也。故胸滿、驚煩、往來寒熱、小便不利、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津液傷則氣機不利也;或熱入血室,晝日明瞭,夜則譫語者,津液傷則血分受灼也。小柴胡乃養榮之方,生津益榮以托邪也。胡玉海論陽明下證有云:須先使邪氣浮動,毒不黏連於肝,乃可用大承氣下之。

此即少陽禁下之義也。明於津虛、血燥之義,則少陽之所以三禁,與其所以有熱入血室證,俱瞭然矣。少陽壞證為多者,津液傷則血失所養,易為熱邪所灼敗也。(此論邪傷少陽之所化功用也。)

白話文:

少陽三禁辨

古人認為膽是清淨的腑臟,沒有進出的通道,所以邪氣在少陽,就禁止發汗、催吐、瀉下。這種說法流傳已久,卻不知其來源,更不知其謬誤之深。五苓散瀉的是太陽腑,承氣湯瀉的是陽明腑,少陽膽腑,根本沒有這樣的瀉法。

少陽經與其他經絡的氣機相通,怎麼能說它沒有進出呢?催吐、瀉下與經絡沒有直接關係,禁止是可以理解的;但發汗是疏通經絡的方法,為什麼要禁止呢?難道張仲景不用桂枝、麻黃,是沒有道理的嗎?

其實,少陽經循行於身體兩側,是人體比較隱蔽的部位。人的前後部位較大,氣力也較強;兩側部位較小,氣力就較弱。所有藥物入口後,都依靠膻中(胸部中央)的元氣來運行。

現在,兩側是人體的隱蔽部位,藥力總是先到達太陽、陽明經,然後慢慢到達少陽經。因此,用藥也要採取緩和的方法。如果直接用麻黃、桂枝這種性急的藥物,藥力會直達太陽、陽明經,汗液先排出,而少陽經的邪氣還未被驅散,正氣也已經衰竭了。所以要用柴胡這種性緩和的藥物,再用人參這種溫和的藥物來調和,用半夏這種下降的藥物來疏通,都是為了緩緩地作用於少陽經。所以知道少陽經並非忌諱發汗。

忌諱的是快速出汗,應當緩緩地疏通,藥力慢慢滲透到少陽經,邪氣才能隨著汗液排出而解除。不只是這樣,經書上說:「邪氣在膽,逆氣在胃,常嘔吐苦汁,覺得噁心想要嘔吐。」這是邪氣在少陽,氣機上逆,本來就想嘔吐,治療要用柴胡、半夏,降逆氣。所以不能跟胃裡有食物積滯、噁心嘔吐的情況相比,那種情況就應該讓它嘔吐,因為強行抑制反而會使氣機更往上逆,更難以下降。

所以禁止催吐,也不是因為膽腑沒有進出通道。邪氣在少陽經,往往會影響到手少陽三焦腑,因為它們的氣機相通,所以少陽經會有胸悶痞滿的症狀,這就屬於三焦的問題了。治療雖然不用硝石、硫黃,但必須用黃芩、黃連、半夏來理氣消痞,因為邪氣在氣分。

如果有痰涎等有形的邪氣,阻滯在胸脅,就要用大陷胸湯、大柴胡湯,以及栝樓薤白半夏湯、旋覆代赭湯等方劑,這些都是治療少陽三焦的方劑,也常常會用到瀉下之法。總之,六腑中只有膽的性質與五臟相似,五臟受邪,都是因為六腑的牽累,如果直接傷到臟腑就會死亡。膽腑受邪,也是因為胃和三焦的牽累,如果直接傷到膽,也沒有辦法治療了。所以五臟受邪,治療在六腑;膽腑受邪,治療在胃和三焦。

就像翻牆越屋,說話不分對象,都是因為胃實導致膽氣橫逆。由此可見,緩慢發汗、輕輕瀉下,是治療膽經的方法;而大陷胸湯、硝石、硫黃等藥物通利胃和三焦,實際上也是治療膽腑的方法。

陶節庵說:傷寒因為瀉下過早而導致腹部滿脹堅硬疼痛的,是結胸;沒有經過瀉下的,雖然也有腹部滿悶,但不堅硬疼痛,這是痞氣,屬於少陽部分,應該緩和治療,不宜峻猛攻下。由此可見,我之前的論述,不是憑空捏造的。邪氣侵犯太陽、陽明經,正氣就會被逼迫,積聚在兩側,時間久了,邪氣勢力增強,慢慢侵入兩側,就會出現邪正相爭的局面。所以時時作嘔,是上焦和下焦相爭;往來寒熱,是表裡相爭;身體沉重、脅肋疼痛,不能翻身,是正氣被邪氣逼迫,滯留在偏隅,不能順利通行。這些都是邪氣在經絡中的表現,如果胸脅疼痛脹滿,就已經入裡,在胃和三焦了,都與膽腑的本體無關。

(這段論述了邪氣入侵少陽經脈的部位。)

此外,膽主津液,凡是邪氣傷及津液的,都屬於少陽,不必一定侵入身體兩側的經絡。所以胸滿、驚悸煩躁、往來寒熱、小便不利、全身沉重不能翻身,都是津液受損導致氣機不利;或者熱邪入血,白天精神清醒,晚上則胡言亂語,都是津液受損導致血分受灼。小柴胡湯是養陰的方劑,它能滋養津液,扶持正氣,以托邪外出。胡玉海論述陽明下證時說:必須先讓邪氣浮動,毒邪不黏附在肝臟,才能用大承氣湯瀉下。

這就是少陽禁下的道理。明白了津液虧虛、血燥的道理,就知道少陽為什麼要三禁,以及為什麼會有熱入血室的證候,就都清楚明白了。少陽的危重證候很多,是因為津液受損,血液得不到滋養,容易被熱邪灼傷敗壞。(這段論述了邪氣傷及少陽的轉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