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陰虛注夏陽虛注秋(並陽虛注夏)

凡人三四月,天氣乍暑,腠理乍開,內氣不勝其散,而為神昏、發熱、體倦、不思食之症,謂之注夏,世醫論之多矣。至於七八月間,暑氣初收,新涼乍來,腠理乍閉,而內氣久經夏汗外泄,其力孱弱,不能自充,多見肺氣下陷,呼吸短促不足之象,繼則連暑氣、涼氣、濕氣一齊吸受皮腠之內,發為悗熱、惡寒、體重肢倦、飲食無味、口渴不欲飲諸症。

白話文:

每年的三四月份,天氣開始轉暖,人們的皮膚毛孔也跟著張開。此時體內的氣無法抵擋散發出去,因而出現頭昏、發燒、疲倦、不想吃東西等症狀,稱為「注夏」,很多醫生都討論過這個問題。

到了七八月份,暑氣剛退,涼爽的空氣開始到來,皮膚毛孔開始閉合。但因為夏天的時候,體內的氣因流汗而外泄,現在已經很虛弱,無法自行補充。此時常會看到肺氣下陷,呼吸短促的現象。接著,暑氣、涼氣、濕氣一起被皮膚毛孔吸收進去,導致發燒、怕冷、身體沉重、四肢無力、吃東西沒味道、口渴不想喝水等症狀。

此與注夏之病,正相對待:一為陰虛,天氣乍開,而力不足於開也;一為陽虛,天氣乍合,而力不足於合也。世醫論之者少,惟張石頑《醫通》勞倦門有之。吾名之以「注秋」,而錄其文曰:脾胃虛,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時值秋燥令行,濕熱少退,體重節痛,口乾舌燥,飲食無味,不欲食,食不消,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而色槁不和,乃陽氣不伸故也,升陽益胃湯。

白話文:

這種病症與春季的病症正好相反:一種是陰虛,天氣逐漸溫暖,但身體陽氣不足以宣發;另一種是陽虛,天氣漸漸寒冷,但身體陽氣不足以收斂。一般醫生很少論述這種病症,只有張石頑的《醫通》中在「勞倦」章節中有提到。我將這種病症命名為「注秋」,並摘錄其相關內容如下:

脾胃虛弱,會導致人嗜睡懶動、四肢無力、秋天乾燥,濕熱稍退、關節疼痛、口乾舌燥、飲食無味、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規律、小便頻繁,同時還會伴有肺病初期症狀,如惡寒、憂鬱、面色枯槁,這是因為陽氣無法宣通所致。治療方法可用升陽益胃湯。

又曰:勞役辛苦,腎中陰火沸騰,後因脫衣,或沐浴,歇息陰涼處所,其陰火不行,還歸皮膚,腠理極虛無陽,被風陰涼所遏,以此表虛,不任風寒,與外感惡寒相似,其症少氣短促,懶於言語,困弱無力,不可同外感治,補中益氣加柴、蘇、羌活,甚者加桂枝,最當。此條雖不言秋令,而風與陰涼,非秋氣乎?故乍涼見證,每多如此。

後條較前條尤重者,為涼氣乍至,尤覺有猝不及防之勢也。

白話文:

又說:過度勞累,腎中陰火沸騰。後來因為脫掉衣服,或洗澡,在陰涼的地方休息,這種陰火無法發散,於是回到皮膚上,皮層組織極度虛弱而沒有陽氣。這時受到風寒的阻遏,因此身體表面虛弱,不能抵禦風寒,症狀看起來類似受了外感風寒,實際上卻不是。患者症狀為氣息短促,懶得說話,疲倦無力。不能像治療外感風寒那樣治療,應當補益中氣,再加上柴胡、蘇子、羌活等藥物,情況嚴重的可以加上桂枝,最為恰當。這條內容雖然沒有提到秋季,但風和陰涼,不正是秋季的氣候嗎?所以一見到乍涼後的症狀,往往會出現這樣的表現。

又按:注夏一病,前人有指為三四月乍暑之時,即見此證者;有指為長夏六月暑濕交蒸之時,而見此證者。竊謂二者當並有之。如乍暑見此證,盛夏未有不加甚者也;盛暑見此證,初夏未有不先兆者也。且病名注夏,本統夏令三月而言。其病由於陰虛,不任疏散,自是夏令之月,無日不然,而其機總髮動於初夏,與初秋為一開一合之對待,故以初夏見證為當也。

白話文:

另外,根據記載,注夏發病的時間,有前人認為是三四月份剛入夏時,就會出現這種症狀;也有說是在六月長夏,暑氣和濕氣同時蒸發時,纔看到這種症狀的。我認為這兩種說法都可能是對的。因為如果在初夏看到這種症狀,在盛夏的時候必定會加重;如果是盛夏時纔看到這種症狀,那麼在初夏一定會有一些先兆。再者,這個病名為「注夏」,本身就統括了整個夏天的三個月。這個病是由於體內陰氣不足,無法發散,所以整個夏天都會發作,只不過初夏是症狀發作的時機,與初秋是一開一合的對應關係,因此以初夏出現症狀為恰當。

但時有初盛,即病有微甚耳!亦有初夏見證,至盛夏轉精神清爽者,此陽氣不足,經絡伏有寒濕,初時陽力不能伸達,非如陰虛者內氣先已不固,不勝天氣之再散也。其證多見煩悗躁擾,不似注夏之怠惰少氣也,是又注夏之別一證矣。戴元禮以七月初涼見證為注夏,殊覺名義未協,吾故創「注秋」之說也。

白話文:

但有時會出現初期比較嚴重,這只是病情有輕重之分。也有人在初夏時症狀嚴重,到了盛夏卻轉好。這是因為陽氣不足,經絡中暗藏寒氣和水氣,初期陽氣無法發揮作用,不像陰氣不足的人,體內氣息已經不穩定,無法抵禦天氣變化。這種情況多見於心浮氣燥,不像夏天炎熱引起的疲勞和氣短,因此又是一種不同的夏季病症。戴元禮認為七月初涼快時出現的症狀是夏季病,但我認為這個說法不太合適,所以我提出了「注秋」的說法。

2. 論嚏

《金匱》痰飲篇曰: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徐注曰:肝與少陽膽為表裡,所以主半表半裡者,水氣乘之,陰寒內束,故少陽氣上出,衝擊而嚏,如傷風然。喻注曰:火氣衝鼻,故嚏也。按《內經》腎主嚏,故凡太陽傷寒,寒氣深入,隨督入腦,為熱所擊,則嚏矣。太陽與督,即少陰之部也,其脈皆與腦通。

白話文:

《金匱要略》的「痰飲」篇說:如果是水濕停滯在肝臟,就會導致脅肋下脹滿,打噴嚏時疼痛。

徐忠可註解說:肝臟和膽囊是表裡關係,所以水濕之氣乘虛侵入時,會導致半表半裡症狀,即寒濕之氣內斂,少陽膽氣上逆,衝擊鼻腔,造成打噴嚏,就像傷風一樣。

喻嘉言註解說:火氣衝鼻,所以會打噴嚏。

根據《內經》的記載,腎臟主管打噴嚏。因此,凡是太陽傷寒,寒氣深入,沿著督脈進入腦部,受到熱氣攻擊,就會打噴嚏。太陽經脈和督脈,就屬於少陰經系的範圍,它們的脈絡都與腦部相通。

嚏者,寒熱相激,逐於脈中,致脈內作癢,癢即突出。徐曰寒束,喻曰火沖,其義一也,惟不言肝腎相通,而牽說少陽,殊屬無稽。夫肝水見嚏者,肝寒感於腎也。且嚏之來路有二:因寒束肺竅,熱氣撩於肺中而上衝者,其氣發於胸中,上過上齶之內,而下出於鼻也;因寒束督脈,熱氣激於脊膂而上衝者,其氣起於腰俞,循脊上出腦頂之巔,而下出於鼻也。一縷寒邪,孤行氣脈,而不為正氣所容,故衝擊而出也。

白話文:

打噴嚏,是因為寒熱之氣互相激動,在經脈中運行,導致經脈內產生瘙癢感,瘙癢發動便會衝出體外。徐之才說寒氣過剩收束,喻嘉言說火氣上衝,他們的看法是一致的,只是都沒有提到肝腎相通,而牽強地扯上少陽經,實在是沒有依據。如果肝主水的人打噴嚏,是因為肝寒影響到了腎。而且打噴嚏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寒氣收束肺部的竅穴,熱氣在肺部升騰而上衝的,這種氣由胸部發出,經過上顎內側,最後從鼻子呼出;二是寒氣收束督脈,熱氣激發脊椎和後背而上衝的,這種氣從腰俞穴升起,沿脊椎上升到頭頂,然後從鼻子呼出。一股寒邪之氣,孤單地在氣脈中遊走,不被正氣容納,所以會衝擊而出。

本屬微邪,不足為病,然見有早起,必嚏數十次,無間寒暑,而寒天較甚,婦人妊娠尤為有礙,此不得為微邪矣。治法宜仿肝水例,宣達肝與膀胱之陽,與肺氣相接,使水邪下伏,宿寒外攘,即止。

白話文:

這是輕微的異常症狀,不足以造成疾病。然而,有人發現早上起牀後,無論寒暑都忍不住連續打好幾十次噴嚏,到了寒冬時節情況更加嚴重,孕婦尤其容易受影響。這種情況就已經不是輕微的異常症狀了。治療方法應該效仿肝臟和膀胱的陽氣,讓肝臟和膀胱的陽氣與肺氣相通,使水氣下降,體內的寒氣排出體外,這樣噴嚏就會停止。

3. 論嘔噦

《傷寒論》濕病篇,濕家下之早,則噦。此丹田有熱,胸上有寒。又太陽篇,邪高痛下,故使其嘔,小柴胡湯主之。邪者,傷寒之邪也;痛者,熱之所鬱而激也。又云: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黃連湯主之。《脈經》平嘔吐噦篇曰:寒氣在上,暖氣在下,二氣相爭,但出不入,其人即嘔而不得食,恐怖即死,寬緩即瘥。朱丹溪曰:呃逆,有痰閉於上,火起於下,而不得伸越者。

白話文:

《傷寒論》的濕病篇中提到,濕邪在體內下陷過早,就會出現嘔吐。這是因為丹田有熱氣,胸部有寒氣。又《傷寒論》的太陽篇指出,邪氣在上而疼痛在下,所以會導致嘔吐,可以服用小柴胡湯治療。這裡的「邪」指的是傷寒的邪氣,「痛」指的是熱氣鬱積而激發的疼痛。

另外,《傷寒論》中也提到,傷寒時,胸中有熱氣,胃中有邪氣,腹中疼痛,想要嘔吐,可以服用黃連湯治療。

《脈經》的平嘔吐噦篇中寫道:寒氣在上,暖氣在下,兩種氣息相互衝突,只出不去,所以患者會嘔吐而不進食,如果恐懼則會死亡,放鬆則會康復。

朱丹溪說:呃逆是痰液閉塞在上,火氣在下方升發,無法舒展通暢所致。

大凡人身四維有寒束之,氣行橫竅之出入不利,遂從直竅上衝;又或寒壓於上,熱鬱於下,氣上升道狹,不如其常,則升氣衝激,此皆作嘔噦也。若腸胃秘結,濁氣上蒸,肝腎血熱,火氣上浮,而無寒遏於上者,不過慍慍欲吐,不至沖激也。乾嘔與噦,證有輕重,而因無異同,前人剖析太過,轉亂人意。

白話文:

一般來說,人體四肢受到寒氣束縛,氣血在橫隔膜上的出入受阻,就會從喉嚨往上沖;或者寒氣壓在上面,熱氣鬱積在下面,氣血上升的通道狹窄,不像平時一樣暢通,就會導致上升的氣血受阻,這都會引起嘔吐。如果腸胃不順,濁氣上沖,肝腎火熱,火氣上浮,而沒有寒氣阻滯在上面,就會出現噁心想吐的感覺,但不會劇烈嘔吐。乾嘔和嘔吐,症狀有輕有重,但原因都是相似的,前人分析得太過詳細了,反而讓人迷惑。

(按:上論嘔噦,非論吐也。吐之病,有因寒氣從下上衝而然者,有因中焦胃熱、肝熱而然者,有因外風襲胃者。)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是關於嘔吐的討論,並不是在討論吐的情況。吐這種病症,有的是因為寒氣從下往上衝導致的,有的是因為中焦胃部有熱或者肝部有熱引起的,還有的是由於外來的風邪侵襲胃部造成的。

4. 驚躍

常於欲寐未寐之際,霎然舉手振躍者,世皆謂為血不養筋,而實非也,乃津不濡脈之候也。人身氣脈一動,周身百脈湧應,其中必有津以濡之,故能自然無礙也。若有一脈竟塞不通,則氣亦竟不至其處,亦遂寂然不動矣。無如脈終不能不通,氣終不能不至也。脈中津汁耗燥,一有不濡之處,或略有痰絲以格之,則氣之既動而窒,窒而復動,一控送之間,而百脈為之撼躍矣。其動之所發無定處,或起四肢,或起胸中,隨其氣之所觸而起也。

白話文:

許多人在即將入睡、還沒完全睡著的時候,突然猛烈舉手彈動,一般人認為這是血氣不足以滋養筋脈所致,其實並非如此,而是津液不足以滋潤經脈所造成的。人體氣血脈絡一旦運行,全身的經脈都會湧動呼應,其中必定要有津液來滋潤,才能自然暢通無阻。但如果有某個經脈不通,氣血就無法到達那個部位,自然也就不會動彈了。然而,經脈終究不通不了,氣血終究會到達那個部位。一旦經脈中的津液耗盡枯燥,如果有一處沒有得到滋潤,或者略有痰絲阻塞,那麼氣血在運行時就會受到阻礙,阻礙後又繼續運行,氣血在阻礙與暢通之間,就會震撼百脈,引起舉手彈動。這種動往往沒有固定的位置,可能出現在四肢,也可能出現在胸中,視氣血觸及的位置而定。

此象偶然一見,不足為病。若欲治之,惟甘涼生津而已。凡小兒寐中,多作此象,俗謂骨氣撐長之兆,實即痰格其氣也。若大人逐日方寐,即見驚掣,是為痰盛,是津虛之燥痰也。生津為主,而祛痰佐之,津盛則痰有所載,而滑利易出也。若血液虧虛,不能養筋者,當見肢節拘急不便,或舉身振振欲擗然。

白話文:

這種現象偶爾出現並不足以診斷為疾病。如果想要治療,只需補充甘涼之品生津即可。所有未成年人睡覺時,經常會有這種表現,民間稱之為骨氣增長,實際上是痰阻礙了氣的運行。若成年人每天睡覺時都會出現驚厥,說明痰很重,屬於體液不足導致的燥痰。治療上以生津為主,祛痰為輔,津液充足,痰液就會有載體,從而變得滑潤易於排出。如果血虛,無法滋養筋骨,則會出現肢體拘急不適,或全身痙攣震顫。

此風熱所傷,與發汗太過之所致,所謂筋惕肉瞤也。是故心津虛燥之人,往往神明散越,欲寐之際,心中無故驚惕,四肢微有瘛瘲,甚至累累不已,令人不能成寐者,其勢雖微,病根反深。

白話文:

這種風熱造成的損傷,加上出汗過多,就是所謂的「筋惕肉瞤」。因此,心津虛燥的人,往往精神恍惚,在想睡覺的時候,心中莫名感到不安,四肢略有抽動,甚至反覆不停,讓人無法入睡。雖然症狀看似輕微,但病根卻很深。

若驟因風熱與過汗者,宜甘酸以養之,經謂: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是也;若久病與無病而然者,更宜大劑甘寒酸溫之藥,生津補血以溉之,所謂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地;又有水飲衝心而發者,必辛散淡滲,兼滑潤之劑,載痰上下分出以滌之,此又所謂心中憺憺大動,恐如人將捕之者,是心陽為水邪遏抑,而神不自安也。

白話文:

如果突然因為風熱或過度出汗而導致心悸,宜用甘酸補品滋養心臟,正如經典所說:「心氣虛弱,可用酸味收斂」。

如果心悸是由於長期疾病或無病而發生的,更應使用大量甘寒酸溫的藥物,滋生津液,補益氣血,以滋潤心臟。所謂「津液充足,神氣自然安寧」。

還有一些心悸是因為水飲衝擊心臟而發生的,必須使用辛散、淡滲、滑潤的藥物,讓痰液上下分出,將其排出。這也是經典所說的:「心中慌張,恐懼不安,好像有人要來抓我。」這是因為心陽被水邪壓抑,而精神不能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