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隨筆》~
1. 卷四
2. 證治類
3. 陰虛注夏陽虛注秋(並陽虛注夏)
凡人三四月,天氣乍暑,腠理乍開,內氣不勝其散,而為神昏、發熱、體倦、不思食之症,謂之注夏,世醫論之多矣。至於七八月間,暑氣初收,新涼乍來,腠理乍閉,而內氣久經夏汗外泄,其力孱弱,不能自充,多見肺氣下陷,呼吸短促不足之象,繼則連暑氣、涼氣、濕氣一齊吸受皮腠之內,發為悗熱、惡寒、體重肢倦、飲食無味、口渴不欲飲諸症。
此與注夏之病,正相對待:一為陰虛,天氣乍開,而力不足於開也;一為陽虛,天氣乍合,而力不足於合也。世醫論之者少,惟張石頑《醫通》勞倦門有之。吾名之以「注秋」,而錄其文曰:脾胃虛,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時值秋燥令行,濕熱少退,體重節痛,口乾舌燥,飲食無味,不欲食,食不消,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而色槁不和,乃陽氣不伸故也,升陽益胃湯。
又曰:勞役辛苦,腎中陰火沸騰,後因脫衣,或沐浴,歇息陰涼處所,其陰火不行,還歸皮膚,腠理極虛無陽,被風陰涼所遏,以此表虛,不任風寒,與外感惡寒相似,其症少氣短促,懶於言語,困弱無力,不可同外感治,補中益氣加柴、蘇、羌活,甚者加桂枝,最當。此條雖不言秋令,而風與陰涼,非秋氣乎?故乍涼見證,每多如此。
後條較前條尤重者,為涼氣乍至,尤覺有猝不及防之勢也。
又按:注夏一病,前人有指為三四月乍暑之時,即見此證者;有指為長夏六月暑濕交蒸之時,而見此證者。竊謂二者當並有之。如乍暑見此證,盛夏未有不加甚者也;盛暑見此證,初夏未有不先兆者也。且病名注夏,本統夏令三月而言。其病由於陰虛,不任疏散,自是夏令之月,無日不然,而其機總髮動於初夏,與初秋為一開一合之對待,故以初夏見證為當也。
但時有初盛,即病有微甚耳!亦有初夏見證,至盛夏轉精神清爽者,此陽氣不足,經絡伏有寒濕,初時陽力不能伸達,非如陰虛者內氣先已不固,不勝天氣之再散也。其證多見煩悗躁擾,不似注夏之怠惰少氣也,是又注夏之別一證矣。戴元禮以七月初涼見證為注夏,殊覺名義未協,吾故創「注秋」之說也。
白話文:
一般人於三四月間,天氣驟然炎熱,肌膚毛孔突然張開,體內氣血不足以抵抗散發,便會出現神志昏沉、發熱、疲倦、食慾不振等症狀,稱為「注夏」,醫書上多有論述。到了七八月,暑氣漸退,涼爽之氣來臨,肌膚毛孔突然收縮,但體內氣血因夏季出汗過多而虛弱,無法自行補充,常出現肺氣下陷、呼吸短促等現象。接著,暑氣、涼氣、濕氣同時侵入肌膚毛孔,導致發熱、惡寒、身體沉重疲倦、飲食無味、口渴卻不想喝水等症狀。
這與「注夏」的病症正好相反:「注夏」是陰虛,天氣驟然變熱,而氣血不足以應對;「注秋」是陽虛,天氣驟然轉涼,而氣血不足以適應。醫書中對「注秋」的論述較少,只有張石頑《醫通》勞倦一篇有所提及。我將其命名為「注秋」,並摘錄其原文如下:脾胃虛弱的人,則會感到疲倦嗜睡,四肢無力,正值秋燥季節,濕熱之氣減少,身體沉重關節疼痛,口乾舌燥,飲食無味,不想吃東西,吃了也消化不良,大便不調,小便頻繁,伴隨肺病引起的咳嗽惡寒,心情鬱悶,面色萎黃,這是陽氣不能伸展的緣故,可用升陽益胃湯治療。
另有記載:因勞累過度,腎臟陰火旺盛,之後脫衣或沐浴,或休息於陰涼處,陰火不能運行,反而返回皮膚,肌膚毛孔極度虛弱缺乏陽氣,受到風寒陰涼的阻遏,因此表虛,不能抵抗風寒,與外感風寒相似,症狀為氣短、懶於說話、疲倦無力,不可用治療外感的藥物,應服用補中益氣湯加柴胡、蘇葉、羌活,病情嚴重者再加桂枝。雖然這段文字沒有提到秋季,但風寒陰涼不正屬於秋天的氣候嗎?因此,在天氣驟然轉涼時,常會出現這種症狀。
後一種情況比前一種情況更嚴重,是因為涼氣驟然來臨,讓人措手不及。
此外,「注夏」這種疾病,前人有人認為是三四月天氣驟然炎熱時出現的症狀;也有人認為是長夏六月暑濕交蒸時出現的症狀。我認為兩種情況都可能存在。如天氣驟然炎熱時出現這種症狀,盛夏時症狀一定會加重;盛夏時出現這種症狀,初夏時一定有先兆。而且「注夏」這個病名,本就涵蓋了整個夏季三個月。其病因是陰虛,不能抵抗暑氣的散發,夏季的每一天都可能發生,但其發病機理主要在初夏,與初秋的開合正好相對應,所以初夏出現這種症狀是合理的。
只是時間早晚不同,病情輕重而已!也有些人初夏出現症狀,到盛夏卻精神清爽,這是因為陽氣不足,經絡中伏有寒濕,初期陽氣不能充分運行,不像陰虛者體內氣血本來就虛弱,不能抵抗暑氣的散發。其症狀多為煩躁不安,不像「注夏」那樣疲倦少氣,這又是「注夏」的另一種症狀。戴元禮將七月初涼時出現的症狀稱為「注夏」,我覺得名稱不夠貼切,所以我創造了「注秋」這個說法。
4. 論嚏
《金匱》痰飲篇曰: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徐注曰:肝與少陽膽為表裡,所以主半表半裡者,水氣乘之,陰寒內束,故少陽氣上出,衝擊而嚏,如傷風然。喻注曰:火氣衝鼻,故嚏也。按《內經》腎主嚏,故凡太陽傷寒,寒氣深入,隨督入腦,為熱所擊,則嚏矣。太陽與督,即少陰之部也,其脈皆與腦通。
嚏者,寒熱相激,逐於脈中,致脈內作癢,癢即突出。徐曰寒束,喻曰火沖,其義一也,惟不言肝腎相通,而牽說少陽,殊屬無稽。夫肝水見嚏者,肝寒感於腎也。且嚏之來路有二:因寒束肺竅,熱氣撩於肺中而上衝者,其氣發於胸中,上過上齶之內,而下出於鼻也;因寒束督脈,熱氣激於脊膂而上衝者,其氣起於腰俞,循脊上出腦頂之巔,而下出於鼻也。一縷寒邪,孤行氣脈,而不為正氣所容,故衝擊而出也。
本屬微邪,不足為病,然見有早起,必嚏數十次,無間寒暑,而寒天較甚,婦人妊娠尤為有礙,此不得為微邪矣。治法宜仿肝水例,宣達肝與膀胱之陽,與肺氣相接,使水邪下伏,宿寒外攘,即止。
白話文:
論嚏
《金匱要略》痰飲篇說:水停留在肝臟,脅肋下部脹滿,打噴嚏還會疼痛。徐氏註解說:肝與少陽膽經是表裡關係,所以能主治半表半裡之症。水氣乘勢而上,陰寒之氣內束,因此少陽之氣向上衝出,衝擊鼻腔而打噴嚏,如同傷風感冒一樣。喻氏註解說:火氣衝擊鼻腔,所以打噴嚏。根據《內經》的說法,腎主司打噴嚏,所以凡是太陽經傷寒,寒氣深入,沿著督脈進入腦部,被熱氣衝擊,就會打噴嚏。太陽經和督脈都屬於少陰經的範圍,其經脈都與腦部相通。
打噴嚏,是寒熱之氣相互激盪,在經脈中運行,導致經脈內部發癢,癢感便衝出體外。徐氏說寒氣束縛,喻氏說火氣衝擊,其意思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沒有提及肝腎經絡的相互溝通,而牽強附會地談到少陽經,顯得沒有根據。肝臟積水而打噴嚏,是因為肝寒受了腎臟的影響。而且打噴嚏的成因有兩種:一種是因為寒邪束縛肺竅,熱氣在肺中撩動而向上衝擊,其氣從胸中產生,向上經過上顎內側,然後從鼻孔排出;另一種是因為寒邪束縛督脈,熱氣在脊柱激發而向上衝擊,其氣從腰俞穴產生,沿著脊柱向上到達腦頂,然後從鼻孔排出。一股寒邪之氣,孤獨地運行於經脈中,不被正氣所容納,所以衝擊而出。
本來屬於輕微的邪氣,不足以成病,但是如果每天早上起來,必然要打噴嚏幾十次,不論寒暑,只是寒冷天氣更為嚴重,婦女懷孕時尤其有害,這就不能算是輕微的邪氣了。治療方法應該仿照肝臟積水的例子,宣通肝臟和膀胱的陽氣,與肺氣相通,使水邪下降,宿積的寒邪向外排出,打噴嚏的症狀就能停止。
5. 論嘔噦
《傷寒論》濕病篇,濕家下之早,則噦。此丹田有熱,胸上有寒。又太陽篇,邪高痛下,故使其嘔,小柴胡湯主之。邪者,傷寒之邪也;痛者,熱之所鬱而激也。又云: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黃連湯主之。《脈經》平嘔吐噦篇曰:寒氣在上,暖氣在下,二氣相爭,但出不入,其人即嘔而不得食,恐怖即死,寬緩即瘥。朱丹溪曰:呃逆,有痰閉於上,火起於下,而不得伸越者。
大凡人身四維有寒束之,氣行橫竅之出入不利,遂從直竅上衝;又或寒壓於上,熱鬱於下,氣上升道狹,不如其常,則升氣衝激,此皆作嘔噦也。若腸胃秘結,濁氣上蒸,肝腎血熱,火氣上浮,而無寒遏於上者,不過慍慍欲吐,不至沖激也。乾嘔與噦,證有輕重,而因無異同,前人剖析太過,轉亂人意。
(按:上論嘔噦,非論吐也。吐之病,有因寒氣從下上衝而然者,有因中焦胃熱、肝熱而然者,有因外風襲胃者。)
白話文:
論嘔噦
《傷寒論》提到,濕病初期就出現呃逆嘔吐,是因為丹田有熱,胸中有寒。另外,太陽篇也說,邪氣在上,疼痛在下,導致嘔吐,小柴胡湯可以治療。這裡的「邪」,指的是傷寒的邪氣;「痛」,是熱邪鬱結而導致的疼痛。 書中還提到,傷寒導致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部疼痛,想嘔吐,黃連湯可以治療。《脈經》則說,寒氣在上,熱氣在下,兩種氣體互相爭鬥,只能出來不能進去,人就會嘔吐,吃不下東西,如果情況嚴重會嚇死,如果緩慢則會痊癒。朱丹溪認為,呃逆是因為痰阻礙在上,而火氣在下,不能順利流通所致。
一般來說,如果人體四肢受到寒邪束縛,氣血運行受阻,就會從直竅向上衝,導致嘔吐;或者寒邪在上壓迫,熱邪在下鬱結,氣體上升的通道狹窄,就會衝擊而嘔吐。如果腸胃阻塞,濁氣上衝,肝腎血熱,火氣上浮,而沒有寒邪在上阻遏,則只是想吐,不會劇烈衝擊。乾嘔和呃逆,症狀輕重不同,但成因卻沒什麼區別,前人的分析過於繁雜,反而混淆了觀念。
(註:以上討論嘔吐和呃逆,不是在討論一般的嘔吐。嘔吐的病因,有因為寒氣從下往上衝的,有因為中焦胃熱、肝熱的,也有因為外風侵襲胃部的。)
6. 驚躍
常於欲寐未寐之際,霎然舉手振躍者,世皆謂為血不養筋,而實非也,乃津不濡脈之候也。人身氣脈一動,周身百脈湧應,其中必有津以濡之,故能自然無礙也。若有一脈竟塞不通,則氣亦竟不至其處,亦遂寂然不動矣。無如脈終不能不通,氣終不能不至也。脈中津汁耗燥,一有不濡之處,或略有痰絲以格之,則氣之既動而窒,窒而復動,一控送之間,而百脈為之撼躍矣。其動之所發無定處,或起四肢,或起胸中,隨其氣之所觸而起也。
此象偶然一見,不足為病。若欲治之,惟甘涼生津而已。凡小兒寐中,多作此象,俗謂骨氣撐長之兆,實即痰格其氣也。若大人逐日方寐,即見驚掣,是為痰盛,是津虛之燥痰也。生津為主,而祛痰佐之,津盛則痰有所載,而滑利易出也。若血液虧虛,不能養筋者,當見肢節拘急不便,或舉身振振欲擗然。
此風熱所傷,與發汗太過之所致,所謂筋惕肉瞤也。是故心津虛燥之人,往往神明散越,欲寐之際,心中無故驚惕,四肢微有瘛瘲,甚至累累不已,令人不能成寐者,其勢雖微,病根反深。
若驟因風熱與過汗者,宜甘酸以養之,經謂: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是也;若久病與無病而然者,更宜大劑甘寒酸溫之藥,生津補血以溉之,所謂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地;又有水飲衝心而發者,必辛散淡滲,兼滑潤之劑,載痰上下分出以滌之,此又所謂心中憺憺大動,恐如人將捕之者,是心陽為水邪遏抑,而神不自安也。
白話文:
驚躍
睡意朦朧將睡未睡時,突然手腳顫抖跳躍,世人多以為是血液不足以滋養筋脈,其實不然,這是津液不足滋潤經脈的表現。人體氣脈運轉,全身經脈都會跟著反應,這當中必須有津液滋潤,才能運作順暢。如果某條經脈阻塞不通,氣血就無法到達,自然就靜止不動。但是經脈不可能完全不通,氣血也不可能完全不到達。只是脈絡中的津液耗損乾燥,某處缺乏滋潤,或者略有痰液阻礙,氣血運行受阻,一會兒受阻一會兒又運行,在這種收縮舒張之間,全身經脈就會產生震顫跳躍。跳躍發生的部位不定,可能是四肢,也可能是胸部,都取決於氣血受阻的位置。
這種現象偶爾發生一次,不足以成病。如果要治療,只要服用甘涼滋潤津液的藥物即可。許多小孩睡夢中常有這種現象,俗稱骨骼生長之兆,實際上是痰液阻礙氣血運行。如果成年人每天睡覺都出現這種驚跳,就是痰濕過盛,是津液不足導致燥痰的表現。治療應以滋陰生津為主,祛痰為輔,津液充足,痰液就能順利排出。如果血液虧虛,無法滋養筋脈,就會出現關節僵硬不適,或全身顫抖,想掙扎的樣子。
這是風熱侵襲或出汗過多所致,也就是筋惕肉瞤(肌肉抽搐)。所以心津不足乾燥的人,往往精神恍惚,睡意朦朧時,心中無故驚慌,四肢輕微抽搐,甚至反覆發作,讓人無法入睡,雖然症狀輕微,但病根卻很深。
如果是突然因為風熱或出汗過多引起,宜服用甘酸藥物來滋養;如果是久病或無病而出現此症,更應該服用大劑量的甘寒酸溫藥物,滋陰生津補血,所謂“津液充足,精神自然恢復”。如果因水飲(水濕)衝擊心臟而發病,則需使用辛散淡滲、兼具潤滑作用的藥物,使痰液上下排出,這是指心中怦怦亂跳,好像有人要抓你一樣,這是心陽被水邪阻遏,精神不安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