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隨筆》~ 卷三 (7)
卷三 (7)
1. 論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以桂枝湯先其時發汗則愈
夫時汗出而不愈,是邪不以汗解,其邪必非可汗解矣。乃曰先其時發汗則愈,何也?按原文云:此衛氣不和也。桂枝湯是從榮通衛,衛為風邪所擾,不能內和於榮,發其汗者,是助榮之力以出而和於衛,榮衛之氣相合,邪無地自客矣。其自汗不愈者,衛與榮乖,正氣不能固護於外,津液泄於其隙,而不與邪相值也。
發其汗則漐漐蒸遍,真氣充周矣。風邪鼓衛氣於外,今更從邪氣之後,壯榮氣以逐風邪也。
榮行脈中,衛行脈外,俱日夜五十度周於身,若或遲速互有參差,即病矣。衛傷於風,則衛行速,而榮不能應之;榮不能應則衛力亦有不繼,而腠理豁疏矣,故時汗出也。桂枝湯是鼓榮之液,以潤衛之燥,俾開合利而機關密也。榮傷寒脈緊無汗之麻黃證,是榮衛俱傷於寒也,前人謂寒傷榮不傷衛者,誤矣。
其專榮傷於寒者,是寒濕下受,不從皮毛,而直竄經脈,內入筋骨,血液凝聚,其行漸遲,不與衛應,而寒熱病作矣。近時寒瘧,多是寒濕下受,治宜仿九味羌活湯法,重溫下焦,開通少陰、太陽之表裡經氣,非桂枝、柴胡所能勝任也。桂枝湯止汗之力勝於發汗,故欲發汗者,必啜熱粥溫覆以助之。
白話文:
時時出汗卻不好,是因為邪氣無法透過出汗來消除,這邪氣就不是能靠出汗來去除的。為什麼說先在它發病初期就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就能痊癒呢?原文說這是衛氣不調。桂枝湯是從溫煦的榮氣來疏通衛氣,衛氣被風邪擾亂,無法與榮氣內在協調,發汗就是幫助榮氣的力量往外發散,以達到與衛氣協調的狀態,榮衛之氣互相協調,邪氣就無處藏身了。至於為什麼自汗不止,是因為衛氣與榮氣失調,正氣無法固守體表,津液從它們之間的縫隙流失,而沒有與邪氣對抗。
發汗之後,周身溫熱,真氣充盈。風邪鼓動衛氣於體表,現在我們更從邪氣的後面,增強榮氣來驅逐風邪。
榮氣運行在脈管內,衛氣運行在脈管外,都日夜五十次周行於全身,如果它們的運行速度快慢出現差異,就會生病。衛氣受風邪侵襲,衛氣運行就會加快,而榮氣卻跟不上;榮氣跟不上,衛氣的力量也會不足,導致皮膚的毛孔開合失調,所以才會時時出汗。桂枝湯的作用是振奮榮氣的津液,滋潤乾燥的衛氣,使它們開合有度,功能正常。榮氣受寒,脈象緊,不出汗的麻黃湯證,是榮衛都受寒邪侵襲。以前有人認為寒邪傷榮而不傷衛,那是錯誤的。
專指榮氣受寒,是寒濕從下焦侵入,不從皮毛,而直接侵入經脈,進入筋骨,血液凝滯,運行緩慢,不與衛氣相應,於是寒熱病就發作了。近來的寒瘧,大多是寒濕從下焦侵入,治療應該仿照九味羌活湯的方劑,溫暖下焦,疏通少陰、太陽經絡的表裡之氣,桂枝湯、柴胡湯是無法勝任的。桂枝湯止汗的效果比發汗的效果更好,所以想要發汗的人,必須喝熱粥,蓋上被子來幫助發汗。
2. 藥對證而增劇
《千金方》曰:凡服止痢藥,初服皆劇,愚人不解,即止其藥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藥與病源的相主對,雖劇但服,不過再三服,漸漸自知,惟非其主對者,本勿服也。《慎柔五書》謂:久服寒涼,陽氣鬱陷者,改用四君、保元,溫脾理肺,陽氣升舉,邪氣漸漸退出於表。
退至陽明,則有嘔吐、便溏、水泄之事矣;退至少陽,則有頭痛、寒熱往來之事矣;退至太陽,則有發熱,惡風寒、項脊強痛之事矣。此時正宜加力輔正,隨證施治,以收全功,不得疑為新受外感,更不得疑為藥誤,改用他法,再誤即難治矣。竊謂:今人最慮肝陽,每於傷風頭痛,即曰肝陽上升,即以清涼澆灌,及至真火下陷,陰霾瀰漫,頭重顱脹,仍曰肝陽太亢。
明者用宣陽逐陰之劑以挽之,稍見陽氣上達,口乾微渴,即斥為藥誤,助動肝陽,必求滅陽而死。可慨也!
如治外感,外證雖減,而內證轉劇,此即邪氣之內陷也。外邪內陷,治之能使漸透於表,表證日增,而內證日減,此即正氣之充而漸復也。先見惡寒、發熱,治之但使寒熱稍輕,而增見胸滿、嘔吐、不食,是風寒內陷矣;先見胸腹膨脹,治之但使膨脹不見,而轉見大便滑泄不禁,是正氣下脫矣。故有外證見增,而實為醫之功;外證見減,而轉為醫之過者。
醫家、病家於此,皆須有定識定力,不為搖惑,方能臨變不改,亦能臨變知改矣。
周慎齋曰:脾氣虛而脈弦者,服補中益氣湯後,必發瘧;脾氣虛而濕勝者,服補中益氣湯後,必患痢。此邪尋出路也,仍服前湯,自愈。(此與《慎柔五書》意同。)
朱丹溪治一虛人患痢,先用六君,多服久服,病證日增,略不為動,正氣既充,以治痢藥一劑迅掃之,而病除矣。此絕頂識力也。又凡寒濕內伏,必先用溫藥,使化濕熱。其化熱時,痞滿昏倦,反不如初時之神氣清爽也。更有猝然變證可駭者,尤須有定識以鎮之。如許叔微治李信道,伏陽肢冷,與破陰丹,不半時,煩躁狂擾。
曰:此換陽也。逾時,果汗出而定。此即仲景所謂其人大煩、口噤、躁擾,為欲解也。又趙晴初謂治某傷寒,日久失下,與四物承氣加減,片晌腹中刺痛欲死,口噤目瞪,不省人事;至天明,下黑糞累累而解。
白話文:
藥對證而增劇
《千金方》說:凡是服用止痢的藥物,一開始都會加重病情,愚昧的人不懂這個道理,就停止服藥,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只要藥物與病灶的性質相符,即使病情加重也要繼續服用,最多服用二三次,病情就會慢慢好轉。只有藥物與病灶性質不相符的,才不應該服用。
《慎柔五書》說:長期服用寒涼藥物,導致陽氣鬱結下陷的人,應該改用四君子湯、保元湯,溫補脾胃,調理肺部,使陽氣上升,邪氣就會逐漸從體表排出。
邪氣退到陽明經,就會出現嘔吐、大便溏稀、腹瀉等症狀;邪氣退到少陽經,就會出現頭痛、寒熱往來等症狀;邪氣退到太陽經,就會出現發熱、怕風寒、項頸及脊背疼痛等症狀。這時候就應該加強扶助正氣,根據症狀施治,才能取得痊癒的效果,不能懷疑是新受外感,更不能懷疑是藥物用錯了,改用其他的方法,再次用錯藥就難以治療了。
我私下認為:現代人最擔心肝陽上亢,每當傷風頭痛,就說是肝陽上亢,就用清涼的藥物來瀉火,等到真火下陷,陰邪瀰漫,頭重脹痛,還說是肝陽太亢。
聰明的人會用宣通陽氣、驅逐陰邪的藥方來挽救病情,病情稍有好轉,出現口乾微渴的症狀,就斥責為藥物用錯了,加重了肝陽,一定要想辦法滅掉陽氣而致死,真是令人惋惜!
例如治療外感疾病,外在症狀雖然減輕了,但內在症狀卻加重了,這就是邪氣內陷。邪氣內陷,治療能夠使邪氣逐漸透達體表,表面的症狀日益加重,而內在症狀日益減輕,這就是正氣充盈而逐漸恢復的表現。一開始出現惡寒、發熱,治療後寒熱略微減輕,卻出現胸悶、嘔吐、不想吃東西,這是風寒內陷;一開始出現胸腹膨脹,治療後膨脹消失,卻出現大便稀溏、不禁,這是正氣下陷。所以,外在症狀加重,卻是治療有效的表現;外在症狀減輕,卻反而成了治療錯誤的結果。
醫生和病人對此,都必須要有明確的認識和堅定的意志,不要被迷惑,才能臨機應變,也能夠根據變化而改變治療方法。
周慎齋說:脾氣虛弱而脈象弦細的人,服用補中益氣湯後,會發瘧疾;脾氣虛弱而濕邪盛的人,服用補中益氣湯後,會患痢疾。這是邪氣尋找出口的表現,仍然服用之前的藥物,就能自愈。(這與《慎柔五書》的觀點相同。)
朱丹溪治療一位虛弱的人患痢疾,先用六君子湯,服用很多次,時間很長,病情日益加重,幾乎沒有好轉,等到正氣充盈後,用治療痢疾的藥物一劑就迅速治癒了。這是絕頂聰明的醫術!還有凡是寒濕內伏,必須先用溫熱的藥物,使寒濕化為濕熱。濕熱化時,會出現痞滿、昏倦,反而不如以前神清氣爽。更有突然變化驚人的病情,尤其需要有明確的認識來鎮定病情。例如許叔微治療李信道,陽氣伏藏,肢體冰冷,給他服用破陰丹,不到半個小時,就煩躁不安,狂亂不止。
許叔微說:這是陽氣回升的表現。過了一段時間,果然汗出而病情穩定。這就是仲景所說的病人大煩躁、口噤、躁擾不安,這是病情將要好轉的表現。還有趙晴初說治療某人傷寒,久治不愈,沒有大便排出,就給他服用四物湯加承氣湯加減方,一會兒工夫,腹部劇烈疼痛,像要死了似的,口噤、目瞪,不省人事;到天亮,排出黑色大便很多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