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冬不按蹺春不病溫義不同

冬傷於寒,是感受冬時閉藏之令太過也。不藏精與按蹺,是疏泄之太早,冬行春令,而奉生者少也。判然兩義,王好古混而同之,張景岳、喻嘉言從而和之。一若冬時只有疏泄太早之病,而無閉藏太過之病,是不通也。且《內經》冬不藏精、冬不按蹺,不與四時遞言。何者?此但主陽舒陰斂之義,對夏暑汗不出而言,不合四時五行循環之氣也;冬傷於寒,是與春傷於風、夏傷於暑、秋傷於濕遞言,皆各因其時令本氣之太過也。夫冬傷於寒者,寒氣外逼,則衛氣內陷,而榮氣為所灼耗也。

白話文:

在冬季受到寒氣侵襲,是因感受了冬季閉藏的氣令太過。不藏精氣和不收斂陽氣,是疏泄得太早,即冬天的行為如同春天,而身體裡滋養生命的物質就會減少。這兩者意思分明,但王好古卻混為一談,張景嶽和喻嘉言也隨聲附和。彷彿冬季只有疏泄太早的病,沒有閉藏太過的病,這是不通曉道理的。

而且《內經》中提到的「冬不藏精、冬不按蹺」,並不是從四時遞變的角度來說的。這是強調陽氣舒展、陰氣收斂的道理,針對夏季酷熱、汗液不出而言的,不符合四時五行循環的氣候。而「冬傷於寒」,是與「春傷於風、夏傷於暑、秋傷於濕」相提並論的,都是因應各個季節的本氣太過而引起的病症。冬季受到寒氣侵襲,寒氣由外而入,就會導致衛氣向內收斂,榮氣被寒氣灼傷消耗。

冬日皮膚宜溫,夏日皮膚宜涼。若冬日薄衣露處,皮膚皆寒,則腠理致密,衛氣略無伸舒,而內積於榮分,津液隱為所銷,內熱有太盛欲焚之慮矣。人身八萬四千毛孔,皆氣所出入之道也;氣不出入,則必內郁。西醫謂人身有炭氣、有養氣之分。養氣即平氣也。炭氣即郁濁之毒氣也。

白話文:

冬天皮膚要保暖,夏天皮膚要涼爽。如果冬天穿薄衣服露出皮膚,皮膚就會受寒,導致毛孔關閉,衛氣無法伸展,反而會流入榮分,津液也會隱藏起來,導致內熱過盛,像要燒起來一樣。人體的八萬四千個毛孔,都是氣體出入的通道。如果氣體不能正常出入,就會在內部鬱積。西醫認為,人體有炭氣和養氣之分。養氣就是平和之氣,炭氣就是鬱結的毒氣。

冬傷於寒,束住衛氣,鬱而不舒,則為炭氣,其發病為溫熱,不亦宜乎!不藏精者,榮氣外泄,與此異矣。然二者病機雖各不同,而多出於貧苦。何者?力食則汗泄非時,而不藏精;遊手則薄衣露處,而傷於寒。其病也,一由宣泄之太早,一由閉遏之太過,雖同為溫病,而治法又有不同矣。

白話文:

冬天受寒邪侵襲,會阻滯人體的衛氣,導致氣血鬱結,形成熱邪,進而發病為溫熱病。這也是合乎道理的。而無法儲藏精氣的人,會導致榮氣外泄,與前者不同。然而這兩種病症的病機雖然不同,但往往都發生在貧困的人羣中。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體力勞動者容易出汗,導致精氣無法儲藏;而遊手好閒的人穿衣單薄,容易受寒邪侵襲。他們的病症,一種是過早出汗耗傷元氣,一種是外寒過度阻塞經絡,雖然都屬於溫病,但治療方法卻有不同。

不藏精者,宜固本而養陰;傷於寒者,宜宣鬱而解表也。諉曰:不藏精即傷於寒也,以虛為實,其治法有不誤而殺人者乎?

白話文:

如果精氣外洩,宜固護根本,滋養陰津;如果受到寒邪侵襲,宜溫通氣血,宣暢表氣。有人提出錯誤說法:不藏精就會受到寒邪侵襲。這種說法以虛證為實證,治法錯誤,會導致患者死亡。

2. 燥濕同形同病

燥濕同形者,燥極似濕,濕極似燥也。《內經》以痿躄為肺熱葉焦,以諸痙強直皆屬於濕,其義最可思。故治法有發汗利水以通津液者,有養陰滋水以祛痰涎者。張石頑曰:常有一種燥證,反似濕痹,遍身疼煩,手足痿弱無力,脈來細澀而微。(重按則芤,以陰虛也。)此陰血為火熱所傷,不能榮養百骸,慎勿誤認濕痹而用風藥,則火益熾而燥熱轉甚矣。

白話文:

同時具有乾燥和濕氣的症狀時,乾燥的極端會表現得像濕氣,濕氣的極端也會表現得像乾燥。《內經》中把痿痺歸因於肺部過熱導致肌肉萎縮,把痙攣和抽搐等症狀都歸因於濕氣,這種觀點非常值得思考。因此,治療方法有通過發汗和利水來疏通津液的,也有通過滋陰養水來祛除痰涎的。張石頑說:經常有一種乾燥的症狀,反而表現得像濕氣所致的痹症,全身疼痛煩躁,手腳虛弱無力,脈搏細弱澀滯。(按壓後脈搏會暫時消失,這是因為陰虛。)這是因為陰血被火熱所傷,無法滋養全身,千萬不要誤認為是濕氣痹症而使用發散風邪的藥物,否則火熱會更加旺盛,乾燥熱症會更加嚴重。

宜甘寒滋潤之劑,補養陰血,兼連、柏以堅之。又曰:凡脈浮取軟大,而按之滑者,濕並在胃之痰也;按之澀者,濕傷營經之血也。夫《內經》云:濕流關節。又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如此,則血液不得流通,而燥結之證見矣。故濕之證,有筋急,(《內經》因於濕,大筋軟短也。

白話文:

應當服用具有滋潤清涼作用的藥物,以補養陰血,並輔以連翹、柏子來堅固筋骨。

另外,凡是脈搏浮取而柔軟飽滿,按壓起來滑膩的,表明濕邪並存於胃部,化為痰液;按壓起來澀滯的,表明濕邪損害了營經之血。

《內經》中說:「濕邪流注關節。」又說:「地面的濕氣,感應到人體就會損傷皮肉筋脈。」如果是這樣,血液就會無法流通,從而出現燥結的症狀。所以,濕邪的症狀中,有筋脈攣急,《內經》中認為這是因為濕邪,導致大筋柔軟而短小。

)口渴,(有欲飲、有不欲飲者。)大便秘結,(肺中濁氣不降。)小便赤澀;(太陽經、腑氣皆鬱滯。)燥之證,有肢痿,胸滿溏瀉,(微溏而瀉不多。)痰堅,(黏結胸中,力咯不出。)咳嗽。(濕咳夜甚、臥甚;燥咳晝甚、勞甚;)更有病濕脈澀,以氣滯也,必兼弦緊;病燥脈滑,以陰虛也,必兼芤弱,按之即無。此皆同形而異實也,宜求其本而委曲以治之。

白話文:

(1)**口渴:**有想喝水的,也有不想喝水的。

(2)**大便祕結:**肺中濁氣無法下降。

(3)**小便發紅刺痛:**太陽經絡和腑氣都鬱積。

(4)**燥症:**有四肢麻痺、胸部脹滿、少許腹瀉(腹瀉量不多)。

(5)**痰液堅硬:**粘附在胸中,用力咳也咳不出來。

(6)**咳嗽:**濕咳在晚上和躺著時加重;燥咳在白天和勞累時加重。

此外,還有以下情況:

  • **病濕:**脈搏澀,必定兼有弦緊脈。
  • **病燥:**脈搏滑,必定兼有虛弱脈,按壓時馬上消失。

這些疾病雖然症狀相同,但本質不同。治療時需要找出根本原因,再靈活地治療。

按: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亢甚皆見火化,郁甚皆見濕化,鬱極則由濕而轉見燥化。何者?亢甚則濁氣干犯清道,有升無降,故見火化也;鬱則津液不得流通,而有所聚,聚則見濕矣;積久不能生新,則燥化見矣。故吾嘗說六氣之中,皆有正化,惟燥是從轉化而生。

白話文:

說明: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外邪,過於亢盛都會演變成火邪,過於鬱積都會演變成濕邪。鬱積到極點,濕邪就會轉變成燥邪。為什麼呢?亢盛時,濁氣侵犯清道,只有上升沒有下降,所以會演變成火邪;鬱積時,津液不能流通,有所積聚,積聚就會出現濕邪;積聚時間久了,不能生出新的津液,就會演變成燥邪。因此我曾說過,六氣之中,都有正化,只有燥邪是從轉化中產生的。

前人謂燥不為病,非無燥病也,謂無正感於燥之病也。凡轉筋、疔瘡、陰疽、心腹絞痛,皆燥化之極致也,皆從濕、寒、風、熱轉來。

白話文:

過去的人常說「燥症不算病」,不是指沒有燥熱引起的疾病,而是說沒有直接由燥熱引發的疾病。凡是筋脈抽搐、毒瘡、癰疽、心腹絞痛等症狀,都是燥熱極盛所致,都是從濕寒風熱等病因轉化而來。

燥濕同病者,燥中有濕,濕中有燥,二氣同為實病,不似同形者之互見虛象也。張石頑曰:每有脾濕肺燥之人,陰中之火易於上升,上升則咽喉作痛而乾咳,須用貝母之潤,以代半夏之燥,煨姜之柔,以易乾薑之剛,更加薑汁竹瀝,以行其滯。又有素稟濕熱而挾陰虛者,在膏粱輩少壯時每多患此,較之中年以後觸發者更劇,又與尋常濕熱治法迥異,當推東垣、河間類中風例,庶或近之。

白話文:

在燥濕並見的疾病中,乾燥中帶有濕氣,濕氣中帶有乾燥,兩種病氣同時存在,是實症,不像同類火邪病氣互見時出現的虛象。張石頑說:經常有脾臟濕熱、肺部乾燥的人,體內陰虛之火容易上升,上升就會導致咽喉疼痛和乾咳,需要使用貝母的滋潤性,代替半夏的乾燥性,使用煨薑的溫和性,代替乾薑的燥烈性,再加薑汁竹瀝,來緩解阻塞。另外,有些人本來就有濕熱體質,同時又夾雜著陰虛,這種情況在富貴子弟的年輕人中經常發生,比中年後發病的患者症狀更嚴重,與一般的濕熱病症治療方法截然不同,應該參照東垣和河間所說的中風治療法則,或許可以得到接近的治療效果。

原文云:素稟濕熱而挾陰虛者,以其平時嬌養,未慣馳驅,稍有憂勞,或縱恣酒色,或暑濕氣交,即虛火挾痰飲上升,輕則胸脅痞滿,四肢乏力,重則周身疼痛,痰嗽喘逆。亦有血溢、便秘、面赤、足寒者,甚則痿厥癱廢不起矣。大抵體肥痰盛之人,則外盛中空,加以陰虛則上實下虛,所以少壯犯此最多。

白話文:

平時生活過於溫暖舒適、不愛出汗的人,因為平時保養不當,不習慣勞動,稍稍勞累,或者縱慾過度,或者暑氣和熱氣夾雜在一起,就會導致上火、飲水增多上升。輕則胸悶氣短、四肢無力,重則全身疼痛、發熱逆嘔。還有些人會出現出血、便祕、面紅、腳冷的情況,嚴重時還會昏迷不醒。一般來說,肥胖、體質旺盛的人,外強中乾,再加上陰虛,就會導致上實下虛,所以這種情況最容易發生在肥胖的人羣中。

若用風藥勝濕,虛火易於僭上;淡滲利水,陰津易於脫亡;專於燥濕,必致真陰耗竭;純用滋陰,反助痰濕上壅。務使潤燥合宜,剛柔協濟,始克有賴。如清燥湯虎潛丸等方,皆為合劑。復有陰陽兩虛,真元下衰,濕熱上盛者,若乘於內,則不時喘滿、眩暈;溢於外,則肢體疼重麻瞀。見此,即當從下真寒上假熱例治之,否則防有類中之虞。

白話文:

如果只使用辛熱的藥物來治療濕氣,容易損傷陰津,導致虛火上炎。如果只使用淡滲的藥物來利尿,也容易損傷陰津,導致陰液虧損。如果只專注於祛除濕熱,勢必會耗傷真陰。如果只使用滋補陰液的藥物,則會加重痰濕上壅的情況。因此,治療濕熱應該潤燥合宜,剛柔協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像清燥湯、虎潛丸等方劑都是有效的合劑。

還有一些人陰陽兩虛,真元虧損,濕熱上盛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濕熱會內侵,導致喘滿、眩暈等症狀;外溢,則導致肢體疼痛、麻痺、腫脹。遇到這種情況,就應該從「下真寒上假熱」的角度來治療,否則會出現嚴重的後遺症。

即此痰厥昏僕,舌強語澀,或口角流涎,或口眼喎斜,或半肢偏廢,非內熱招風之患乎?歷觀昔人治法,惟守真地黃飲子,多加竹瀝、薑汁,送下黑錫丹,差堪對證。服後半日許,乘其氣息稍平,急進大劑人參,入竹瀝、薑汁、童便,啐時中分三次服之。喘滿多汗者,生脈散以收攝之。

白話文:

現在的這種痰厥昏迷不醒,舌頭強硬說話不清,或者嘴角流涎,或者口眼歪斜,或者半邊身子癱瘓,難道不是體內有熱氣招致風邪造成的嗎?回顧前人治療的方法,只有守真的地黃飲子,多加竹瀝、薑汁,送服黑錫丹,才比較對症。服藥半日後,乘著他氣息稍微平穩,趕緊服一大劑人參,加入竹瀝、薑汁、童便,分三次服下。喘息氣短、出汗多的,用生脈散收斂。

若過此時,藥力不逮,火氣復升,補氣之藥又難突入重圍矣。服後元氣稍充,喘息稍定,更以濟生腎氣丸,雜以黑錫丹一分,緩圖收功可也。至於但屬陽虛而陰不虧者,斷無是理。雖邪濕干之,亦隨寒化,不能為熱也。即使更感客邪,自有仲景風濕、寒濕治法可推,不似陰虛濕熱之動輒扼腕也。

白話文:

如果錯過這個時機,藥效不足達,火氣又會上升,補氣藥物也難以突破重圍。服藥後元氣稍微充足,喘息稍稍平定,再服用濟生腎氣丸,配以黑錫丹一錢,徐徐圖之,可以收到效果。至於只屬於陽虛而陰不虧損的,沒有這個道理。即使邪濕侵襲,也會隨著寒氣化解,不能轉化為熱。即使再受到客邪影響,也自有仲景風濕、寒濕的治療方法可以推斷,不似陰虛濕熱那麼容易讓人束手無策。

按此論義理精微,治法確鑿,真不厭百回讀云。

按上所論,乃脾濕熱而腎虛燥之事也。嘗考《金匱》黑疸,亦即脾胃濕熱流積於腎之所致也。《折肱漫錄》云:脾胃濕熱盛,則克傷腎水。《內經》云:腎者,胃之關也。水之入胃,其精微灑陳於臟腑經脈,而為津液,其渣滓下出於膀胱,而為小便,皆賴腎中真陽有以運化之。腎陽不足,則水之清濁不分,積而為飲,泛而為腫,此脾腎濕寒之證也。

白話文:

根據上文所述,這是一種脾氣濕熱、腎虛乾燥的情況。查看《金匱要略》中有關黑疸的記載,發現也是由於脾胃濕熱積聚在腎臟所致。《折肱漫錄》中說:脾胃濕熱過盛,會損傷腎水。《黃帝內經》中說:腎是胃的閘門。水進入胃後,精微物質會分佈到臟腑經脈,形成津液,而渣滓則通過膀胱排出,形成小便。這些都依賴於腎中的陽氣來運化。如果腎陽不足,就會導致水中的清濁不分,積聚成飲水,散發開來形成水腫。這就是脾腎濕寒的症狀。

若脾胃濕熱,腎陰又虛,則濕熱下陷於腎,而為黑疸。何者?腎惡燥者也。腎燥而適脾濕有餘,遂吸引之不暇矣,遂不覺並其熱而亦吸之矣。濕熱膠固,菀結濁氣,不得宣泄,熏蒸漸漬,久郁下焦,致血液之中久不得引受清氣,而色為濁暗矣,故為黑疸也。若早治得法,腎陰早復,則陽氣有所助,而力足以運濁不出矣。

白話文:

如果脾胃有濕熱,腎陰又不足,濕熱就會往下陷到腎臟,形成黑疸。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腎臟不喜歡乾燥。腎陰不足會導致腎臟乾燥,正好脾胃濕氣過盛,於是腎臟拼命地吸收濕氣,不知不覺間連濕熱一起吸收進去了。濕熱在腎臟裡堆積成塊狀,堵塞了濁氣的運化。濁氣無法宣發排出,不斷地燻蒸浸漬,長久地鬱結在下焦,導致血液長期得不到清氣的滋養,顏色就變成了暗黑色,這就是黑疸。如果及時採取正確的治療方法,恢復腎陰,那麼陽氣就會得到幫助,有力量將濁氣運送排出體外。

若其始腎陰不虧,則本無借於脾之濕,而不致吸受其毒矣,故黑疸發原於腎燥也。故治法往往有滋陰與利水並用者,此之謂也。(按:腎氣丸,即滋陰利水之劑。內澤瀉茯苓桂枝,即五苓之法也;地黃、薯蕷、山萸,滋陰之藥也;丹皮、附子,所以行經通絡也。)

白話文:

如果一開始腎陰沒有虧損,就不會借用脾胃的濕氣,也不會吸收到濕熱毒素,所以黑疸是由於腎陰虛引起的。因此,治療的方法經常是滋養腎陰和利水同時使用,這就是所謂的「滋陰利水」之法。(註解:腎氣丸就是滋養腎陰、利水的藥物。其中的澤瀉、茯苓、桂枝,是「五苓散」的藥方;地黃、薯蕷、山萸,是滋陰的藥物;丹皮、附子,是暢通經絡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