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二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下 (5)

1. 浮緩反不如弦澀說

朱丹溪以弦、澀二脈為難治,而慎柔謂:老人或久病人,六脈俱浮緩,二三年間當有大病,或死。何也?脈浮無根,乃陽氣發外,而內盡陰火也,用四君、建中服之,陽氣內收,反見虛脈,或弦或澀,此正脈也。照脈用藥,脈氣待和,病愈而壽亦永矣。蓋浮緩者,直長而軟,如曲蟮之挺於指下,起伏怠緩,中途如欲止而不前者,重按即空,或分動於兩邊而成兩線矣。此脈,凡寒濕脫血,血竭氣散,將死之人多有之,老年無病而見此者,精華已竭也。

白話文:

中醫朱丹溪認為「弦脈」和「澀脈」難以治癒,但慎柔卻表示:老年人或久病之人,若六脈都浮緩無力,兩三年內可能會病逝或死亡。這是因為脈象浮而不沉,代表陽氣外發,而內部只剩下陰火,使用「四君子湯」或「建中湯」治療,可以將陽氣收斂,但反而會出現虛弱的脈象,如弦脈或澀脈,這纔是正常的脈象。根據脈象用藥,調整氣血平衡,病情便能好轉,壽命也可以延長。

所謂的浮緩脈,就像小蟲在手指下蠕動一樣,直長而軟弱無力,按壓時感覺空虛,或分為兩條線。這種脈象,通常見於寒濕脫血、血氣虧損、瀕死之人。若老年人沒有生病卻出現浮緩脈,則表示精氣已經耗盡。

2. 伏脈反因陽氣將伸說

伏脈大旨,《簡摩補義》言之悉矣。陶節庵謂傷寒兩手脈乍伏者,此將欲得汗也,邪汗發之,正汗勿發之。其所以乍伏之故,尚未指出。夫欲汗而脈反乍伏者,皆因邪氣滯入血脈,正氣欲伸而血阻之不能驟伸,以致折其方伸之銳氣,而相格如此也;或傷寒日久,陰盛陽虛,血脈凝泣,得溫補之劑,陽氣乍充,鼓入血脈,寒邪不得驟開,故相搏而氣機乍窒也;或溫病大熱,津灼血燥,得養陰之劑,津液初回,正氣鼓之,以入血脈,血燥不能驟濡,氣機不能驟利,故相迫而致閉也;亦有內傷生冷,外傷風寒,胸口結痛,呼吸喘促,得溫化之劑,脾陽乍動,冷食初化,而表邪未開,以致格拒,而氣乍窒者;亦有燥屎內結,表邪尚在,得潤降之劑燥屎將下,正氣運於內,不及捍於表,表邪乘機內移,正氣又旋外復,以致相激,而氣乍窒者。此皆氣急欲通,而未得遽通所致。

白話文:

關於伏脈的詳細論述,在《簡摩補義》中已經十分詳細。陶節庵認為,傷寒時兩手脈搏忽隱忽現,是因為將要發汗,邪汗要發散出去,而正汗則不應發散。造成脈搏忽隱忽現的原因,他尚未指出。

當想要出汗而脈搏卻忽隱忽現時,都是因為邪氣阻滯在血脈之中,正氣想要發散,但受血阻滯而不能迅速發散,於是削弱了正氣的發散力量,導致氣機相互對抗。或者因為傷寒時間較長,陰氣旺盛而陽氣虛弱,血脈凝結,服用溫補藥劑後,陽氣稍盛,鼓入血脈,寒邪不能迅速打開,所以寒邪與正氣相互衝突,氣機一時受阻。或者因為溫病發熱嚴重,津液灼傷,血液乾枯,服用養陰藥劑後,津液剛剛恢復,正氣鼓動津液進入血脈,但血液乾枯無法迅速滋潤,氣機不能迅速通暢,所以正氣和邪氣相互擠壓而導致閉塞。

也有因為內傷生冷食物,外感風寒,胸口疼痛,呼吸急促,服用溫化藥劑後,脾陽稍動,寒食開始消化,但表邪尚未消除,導致正邪對抗,氣機一時受阻。還有一種情況是,燥結大便內結,表邪尚存,服用潤降藥劑後,燥結大便將要排出,正氣運行於內,不及抵抗表邪,表邪乘機內移,正氣又轉向外復,導致正邪交激,氣機一時受阻。這些都是氣機急於通暢,但尚未能立即通暢所導致的。

若本有汗,及下利不止,而忽然無脈者,真氣散、氣脫也;又有傷風日久,或先經誤汗,陰虛戴陽,津空氣結,氣搏於表,其脈浮薄,止趯趯於皮毛之間,稍按即散,得生津之劑,陽氣乍交於陰,其脈內斂。何者?凡氣必先一吸而後能一噓也。此證若不先用生津,以辛溫強汗之,脈氣不得先伏,而即出汗,即刻氣喘而脫矣。

白話文:

如果本來有汗,且腹瀉不止,突然沒有脈搏,這是元氣流失、陽氣脫落的表現。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傷風日久,或者以前出汗過多導致陰虛陽盛,津液氣血凝滯,陽氣搏擊於體表,脈象浮淺,只在皮毛之間跳動,稍稍按壓就會消失。如果服用了滋潤津液的藥物,陽氣就會逐漸與陰氣相合,脈象就會內斂。為什麼呢?因為任何氣體都要先吸入才能呼出。這個證型的治療如果不在一開始就使用滋潤津液的藥物,而是用辛溫的藥物發汗,脈氣就無法先恢復,一旦出汗,就會立即氣喘和虛脫。

前伏為邪正之相搏,此伏為陰陽之相交。其得汗,皆所謂戰汗之類。邪正相搏者,其躁擾往往甚厲,吳又可謂之狂汗。陰陽相交者,正虛邪微,但略見口噤、肢厥而已。陶節庵有正汗、邪汗之辨。邪汗即邪正相搏者也,故曰發之,謂助其正氣也。

白話文:

前面所說的「伏」指正邪相爭,而現在所說的「伏」指陰陽相交。病人出汗,都屬於「戰汗」之類。正邪相爭時,病人往往煩躁不安,吳氏又稱之為「狂汗」。陰陽相交時,正氣虛弱邪氣微弱,病人只會略微口齒緊閉、四肢冰冷。陶節庵曾將汗分為正汗和邪汗。邪汗就是正邪相爭所致,所以說「發之」,是指幫助正氣。

3. 代脈結脈反為陽氣將舒伏氣將發說

止歇之脈,有無關敗壞者,以其氣結也;亦有見於陽氣將舒之際者,正伸而邪不肯伏,所謂龍戰於野,其血元黃也。大旨與上篇伏脈之義相近,但有脈已浮盛,仍自參伍不調,或夾一二至小弱無力,或徑停止一二至;又有過服寒降,胃陽內陷,右關獨沉,或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即仲景所謂厥脈也。其漸小之時,有小至於無,相間二三十至之久,而始復漸出者。

白話文:

脈象出現時斷時續的情況,有的原因是氣血流動受阻,有的則是陽氣將要舒展之際,邪氣不願隱藏,像龍在原野中爭鬥,流出的血是鮮豔的黃色。這種脈象和上面提到的伏脈脈象的道理相似,但不同的是,伏脈脈象往往是脈象沉伏,而時斷時續的脈象則往往是脈象浮大,卻又時斷時續,或者夾雜着幾至脈象微弱無力的脈象,或者乾脆出現幾至脈象斷絕的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過度服用寒涼藥物,導致胃陽受損,右關脈位沉陷,或者剛開始脈位大,漸漸變小,再次出現時又漸漸變大,這種脈象就是仲景所說的厥脈。脈位漸小的時候,可能小到消失,間隔二三十次後才逐漸出現。

此脈須與證相參,有陰陽格拒之證,且指下不散不斷,尺中見弦,有力有神,即是陽氣初伸未暢,進退交爭之象;若尺中散斷無力,氣脫何疑?又嘗見痘疹、瘟疫、癰疸大證,伏氣將發未發,其脈每先於半月十日前,忽見結澀,疏密不一,參伍不調,此陰陽邪正已交爭於內也;亦是氣機將欲發動之兆,而吉凶未分。大抵弦細而疾者多凶,宜預為補氣益血;洪緩而數者少凶,宜預為生津活血也。

白話文:

這條脈象需要與臨牀表現參照,如果有陰陽交迫的徵兆,而且手指下脈象不散不斷,尺脈中有弦象,有力有精神,那就是陽氣剛開始發出但還不夠通暢,進退之間交替爭鬥的現象;如果尺脈散亂無力,那氣脫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我也曾見過痘疹、瘟疫、癰疽等大病,潛伏的病氣將發未發的時候,脈象常在半個月到十天前,突然出現結澀不流暢,疏密不一,參錯不調,這是陰陽邪正已經在體內交爭了;也是氣機將要發動的徵兆,而吉凶尚不分明。

大概來說,脈象弦細而急促的多半兇險,應該預先補氣益血;脈象洪大緩和而數跳的多半吉少兇,應該預先生津活血。

4. 短脈余義

《脈簡補義》敘短脈詳矣,然猶有未暢也。凡脈形短縮,不能上寸者,有氣虛與氣鬱之辨。察其關之前半部緊而有力,似欲上鼓而不得者,是氣鬱也,必有實邪,察其風寒痰飲,分表裡治之。若軟散無力,無上鼓之勢者,是氣虛也。其虛又有肺、脾、腎之辨。脾、肺氣虛者,關後脈平;腎氣虛者,尺中必陷而起伏小也。

白話文:

身體虛弱無力,容易鬱悶。脾腎虛弱,脾虛則清氣不升,濁氣不降,鬱悶不舒;腎虛則水濕不化,阻滯氣機,也易生鬱悶。

至於厥厥累累,如豆如珠,亦短脈也,必形堅有力,乃為陰陽邪正之相搏;若漉漉欲脫,駛而無力,氣衰不續也,關後尺中見之,尤為氣脫無根之兆。

白話文:

至於脈搏跳動得很厲害,像豆子和珍珠一樣小的脈象,也是短促而有力的脈象。這時病人體內必定會有邪氣和正氣激烈的爭鬥。如果脈搏跳動得很快,好像隨時都要消失似的,而且很虛弱無力,這是氣血衰弱,無法維持正常的脈搏跳動。這種脈象在關位和尺位的脈搏上都能摸到,更是氣血衰竭,無法維持生命徵兆的徵象。

5. 已死有脈復生無脈

常有死後一日半日,氣口脈猶動者,此惟富貴人多有之。其故由於平日頤養豐厚,所謂取精多用物宏,魂氣深固難散;或病中多服人參,攝其無根虛陽,結於胸中,不得遽散也。故少年急病,及強死之人,有半日身溫者,亦以生氣未盡也。更有死後暫復回生者,身涼無脈,神氣清明,言談娓娓,曲盡情理,反勝平日,此遊魂為變,亦惟少年屈死,及志奢未遂者有之。此皆無關於診治,而不可不知其理。

白話文:

平日養成所謂的節儉習慣,不能突然改變。

青少年們更容易衝動,平日要注意剋制自己的慾望,平日應該保持清新的頭腦,多讀書,陶冶情操,這樣才能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關於節儉的重要意義,年輕人一定不能忽視。

6. 胎怪脈鬼胎脈

胎脈變幻最多,《脈經》總以陰陽噓吸停勻為主。乃近嘗診有細弱而兩旁渙散有暈,一息五至以上,來盛去衰,僅以浮中之候,重按即空,細審舉按之間,指下微見滑疾,全似血虛氣燥之脈。此血虛有熱之婦,一二月之孕多見之。若專據脈,不知為孕也,亦必以甘酸之劑養之,方保不墮。

白話文:

胎兒脈象變化無常,《脈經》總的來說是認為陰陽氣息平穩。《素問》提到:最近診過一個脈象,又細又弱,但是兩邊較鬆散,有一點暈的感覺,一次呼吸脈搏超過五次,波峯時很強,波谷時很弱,只有浮在中間的脈象,按下去就感覺不到脈搏了。仔細觀察提按之間,手指下微弱的感覺有點滑動,完全像是血虛氣燥的脈象。這是指血虛發熱的孕婦,懷孕一兩個月後常見。如果只根據脈象判斷,不知道是懷孕了,也會用甘酸的藥物來調理,以保證胎兒不流產。

鬼胎脈,曾診一人,其尺部沉細而駛,指下似滑,短居關後,不能上寸,三部脈俱不揚,起伏甚小。診於八九月之期,僅似初孕二三月者,別無奇怪之處,氣血不促之婦,多有此脈。當時殊不知為鬼胎也,其後屢次腹痛欲產,而腹漸消索矣,亦無他病。

白話文:

鬼胎脈象:我曾診過一個人,他的寸關尺三部脈象沉細而急促,指下摸上去好似光滑,脈象短,停留在關脈位置,上不到寸脈,三部脈象都沒有浮起,起伏很小。我在八九月份診脈,脈象只像懷孕了兩個三個月,沒有其他異狀,氣血充足的女子多有這種脈象。當時並不知道是鬼胎。後來她多次腹痛,好像要臨盆,但肚子卻逐漸變小了,也沒有其他疾病。

王漢皋謂:有始孕不及十日半月,其人狂厥欲死,但時發時止,發如病危,止即如常,即須防是有孕,而未明言,所以致此之故也。歷驗所診始孕,怪脈、怪證甚夥。其證或極寒內慄,或極熱如焚,或氣短欲絕,或汗出不止,或遍身發斑,或腹痛如撮。其脈或一部不見,或一部堅搏,或忽來忽止,形如雀啄,或時大時小,早晚不定。

白話文:

王漢皋說:有些一開始懷孕還沒滿十天半個月的婦女,會出現狂躁抽搐,快要死亡的症狀,但是這種症狀有時候發作,有時候停止,發作時危及性命,停止時又像平常一樣。這時候需要考慮是否是懷孕了,但是沒有明確說明,因此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據經驗,診斷為早期的懷孕時,經常會發現奇怪的脈象和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是極寒發抖,或是極熱像火燒一樣,或是氣喘快窒息,或是汗流不止,或是全身發紅斑,或是腹部疼痛像被捏緊一樣。脈象的症狀可能是局部消失,或是局部堅硬緊繃,或是忽來忽去,像鳥啄一樣,或是忽大忽小,早晚不穩定。

推原其故,皆因受胎之頃,或正值勞倦,或正值醉飽,正值飢渴,或正值風涼,正值暑熱,或正值驚恐,或正值憂慮,或正值忿怒,或素體血虛,經後肝燥,津液未回而即孕,或睡未足而驚醒,血未歸心。此皆正氣未復,而即受胎,諸氣即挾之而入胎矣。胞脈絡心,其氣相感,故見諸脈證也。

白話文:

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受胎之時,或是正值勞累過度,或是正值酒足飯飽,或是正值昏昏沉沉,或是正值風涼,或是正值酷暑,或是正值受到驚嚇,或是正值憂慮,或是正值憤怒,或是原本體內血氣虛弱,月經後肝臟乾燥,津液尚未恢復正常就懷孕,或是睡眠不足而突然驚醒,血液還未迴流至心臟。這些都是正氣尚未恢復,就懷上胎兒,各種病氣因此進入胎兒體內。胞脈與心臟相連,其氣息相感應,所以會反映在脈象上。

私胎多有此象,以其神明不定也。二三月後,邪氣漸散,正氣漸復,即不見矣。亦有必須以藥調之者,否則有傷墮之虞也。

白話文:

剛懷孕的時候,很多人會有這種表現,是因為胎兒還沒有穩定下來。過了兩個或三個月份,隨著體內邪氣逐漸散去,正氣逐漸恢復,這種情況就會消失。還有一部分人需要用藥調理,否則有流產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