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隨筆》~ 卷六 (5)
卷六 (5)
1. 讀《內經》注疑五條
(附考一日二十四時,釋左升右降)
《難經》脈例,以一動為一至,而《脈經》引扁鵲脈例,以再動為一至。此一人而兩例也。《玉機真臟》云: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雖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此再動之例也。《大奇論》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又一動為一至矣。此一書而兩例也。前人絕無辨之者,而林億轉疑《玉機真臟》為誤文,何也?
營衛皆一日五十度周於身,而《衛氣行》篇所論,人氣一刻在太陽,二刻在少陽,三刻在陽明,四刻在陰分。是四刻一周,不合其數。然其下文云:一十二度半,是半日之度也。又明明一日二十五度,一夜二十五度矣。此必當時有以一日一夜二百刻紀數者也。前人絕無辨之者,而戴同甫轉疑《靈樞》為衍文,何也?
經言: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又曰:陽從左,陰從右。而人身之氣,左右並行,絕無左右先後低昂之跡,然則何升何降耶?前人絕無辨之者,何也?
氣之運行於十二經也,雖各經之脈,左右各有一條,而氣之左右並行,卒無分於彼此先後也。乃脈度十六丈二尺,以手足之經,各具六陰六陽,分紀其數,然則果如所謂左升右降耶?果爾,則氣之行也,必有左右參差之跡矣。而《三部九候論》曰: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相失不可數者死。
是明明左右並行矣。此大可疑者也,而前人絕無疑之者,何也?
六氣之加臨也,少陰所在,其脈不應,理殊難通。若謂少陰君火不主令,則五氣足矣,何必虛設君火之位耶?至謂心君位尊,無為而治,更屬荒謬。人身氣化之事,豈等於人倫之體制耶?六氣分主六年,一年之中,又分主四時,何以五氣皆應,此獨不應耶?且其脈不應,是絕無少陰脈象矣,何以又云少陰之至,其脈鉤耶?此大可疑者也,而前人絕無疑之者,何也?
考一日二十四時
近泰西制時辰表,以一日夜分二十四小時。此乃近事,且出外夷,難證中國古書之義。頃讀張潔古《保命集》,近託名劉河間書,刻入《河間三書》中。中卷煮黃丸條下,言一時服一丸,每日二十四丸。自注云:一日二十四時也。夫一日既可析為二十四時,獨不可析為二百刻乎?此亦可以借證者矣。一日,一日夜也。《內經》以日為晝,故半日止得四分之一云。
釋左升右降
曾著《左升右降論》,謂人身之氣,本是表升里降,因左升氣盛,右降氣盛,故遂曰左升右降耳?其論已列入《證治總論》,文繁不復贅述。至真要論少陰之復條有云:氣動於左,上行於右。張石頑《醫通》勞倦門,曾治一人,遍身淫淫如蟲行,從左腿腳起,漸次上頭,復下至右腳,脈浮澀而按之不足,決其氣虛,用補中益氣加味而愈。由此觀之,人身果實有左升右降之氣矣。
白話文:
讀《內經》注疑五條
《難經》和《脈經》記載的脈搏計數方法不同,《難經》以一次脈動為一至,《脈經》則以兩次脈動為一至。同樣,《玉機真臟》認為一息五六至則如同死亡,這與《大奇論》中一息十至以上為一至的說法相悖。這些前人並未辨析清楚,林億反而懷疑《玉機真臟》有誤,這是為何?
營衛之氣每日運行五十度,但《衛氣行》篇卻描述了氣在不同時辰運行於不同經脈的過程,四個時辰為一個循環,與五十度不相符。然而下文又提到十二度半為半日之數,甚至明確說明每日夜各二十五度,這說明當時可能有一日夜二百刻的計時方法。前人對此也未加解釋,戴同甫反而懷疑《靈樞》有衍文,這是為何?
經書中提到左右為陰陽的通道,陽氣從左,陰氣從右。但人體氣機左右並行,並無先後高低之分,那麼何來左升右降之說?前人為何未加質疑?
氣運行於十二經脈,雖左右各有經脈,但氣的運行並無先後之分。然而脈之長度為十六丈二尺,手足經脈各有六陰六陽,按此計算,則氣的運行應有左右差異。然而《三部九候論》卻說左右脈相應者病重,不相應者則死,這分明說明左右並行。這點令人十分疑惑,為何前人沒有提出疑問?
少陰經在六氣加臨時脈象不應,這難以理解。若說少陰君火不主事,那麼五氣就足夠了,為何還要虛設君火之位?若說心君位尊,無為而治,則更顯荒謬。人體氣化豈能與人倫體制相提並論?六氣分主六年,一年又分主四季,為何其他五氣皆有反應,唯獨少陰不應?而且既然少陰脈象不應,為何又說少陰之至,其脈鉤?這也是一個很大的疑問,為何前人沒有提出疑問?
考一日二十四時
現代西方以一日為二十四小時,這屬於近代西方之事,難以用來驗證中國古代書籍的記載。但張潔古《保命集》中提到每日服藥二十四丸,注釋說明一日二十四時。既然一日可以分為二十四時,為何不能分為二百刻呢?這也可以作為參考。所謂一日,是指一日夜。而《內經》以日指白天,所以半日只佔四分之一。
釋左升右降
我曾撰寫《左升右降論》,認為人體之氣本是表升里降,因左升氣盛,右降氣盛,故稱左升右降。此論已載於《證治總論》。張石頑《醫通》中也記載了一個病例,說明人體確實存在左升右降之氣。
我對此進行了思考,從自身和萬物觀察,似乎有所領悟:人體的榮氣運行於血脈之中,宗氣運行於動脈,並與呼吸相關。衛氣則運行於脈外,分佈在肌肉脈絡之外和皮肉交際之間。
人體皮肉交接處有膜相隔,皮肉之氣雖能相通,卻不能相隨,這不僅僅是人體,萬物皆是如此。衛氣在肌肉中運行,日夜五十度,與榮氣相應,其運行路線與《衛氣行》篇所述相符。而皮膜之氣則橫行於皮里,以保護肌表,其運行週期與日月相應,形成左升右降,日夜一周的循環。
若有痰濕阻滯,則氣行緩慢,如同蟲行。所以左升右降指的是衛氣在皮膜中的運行。雖然《內經》並無明文記載,但此說法似乎也合乎情理。謹以此記錄我的見解,等待高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