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讀書記》~ 卷下 (1)
卷下 (1)
1. 卷下
2. 制方用藥必本升降浮沉之理
《易》曰: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故上下升降而氣乃和。古人制方用藥,一本升降浮沉之理,不拘寒熱補瀉之跡者,宋元以來,東垣一人而已。蓋四時之氣,春升、夏浮、秋降、冬沉,而人身之氣,莫不由之。然升降浮沉者,氣也,其所以升降浮沉者,人之中,猶天之樞也。
今人飢飽、勞役,損傷中氣,於是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而發熱、困倦、喘促、痞塞等症見矣。夫內傷之熱,非寒可清;氣陷之痞,非攻可去。惟陰陽一通,而寒熱自已;上下一交,而痞隔都損。此東垣之學,所以能為舉其大歟!李頻湖曰: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故春宜辛溫,夏宜辛熱,長夏宜甘苦辛溫,秋宜酸溫,冬宜苦寒。愚謂升降浮沉則順之者,所以順天時之氣也;寒熱溫涼則逆之者,所以救氣化之過也。
李氏辛甘酸苦之用是已,若春宜溫、夏宜熱、冬宜寒之謂,是助之也,豈逆之謂哉!
白話文:
《易經》說:天道向下運行而光明普照,地道向上運行而滋養萬物,所以天地間有升有降,氣機才能調和。古代醫生用藥,都遵循升降浮沉的道理,不單拘泥於寒熱補瀉的表面現象,宋元以來,只有李東垣一人如此。因為四季之氣,春天上升,夏天浮揚,秋天下降,冬天沉潛,人體之氣也莫不順應它。然而升降浮沉的是氣,而它之所以升降浮沉,是因為人體內部有像天樞一樣的中樞調控。
現在人飢飽不節、勞累過度,損傷了中氣,於是該升的升不起來,該降的降不下去,於是就出現發熱、倦怠、呼吸急促、胸腹痞塞等症狀。內傷引起的熱症,不是用寒涼就能消除;氣機下陷引起的痞塞,也不是攻伐就能去除。只有陰陽調和,寒熱才能自行平衡;只有上下氣機流通,痞塞和隔脹才能消除。這就是李東垣醫學理論的精髓所在!李時珍說:升降浮沉就要順應它,寒熱溫涼就要逆著它來治,所以春天宜用辛溫之品,夏天宜用辛熱之品,長夏宜用甘、苦、辛溫之品,秋天宜用酸溫之品,冬天宜用苦寒之品。我認為,順應升降浮沉是順應天時之氣;逆著寒熱溫涼來治療,是矯正氣化失常。
李時珍用辛甘酸苦之法,如此而已。如果說春天用溫,夏天用熱,冬天用寒,那只是輔助,怎麼能說是逆著它來治呢?
3. 五行問答
客曰:五行生剋之說,非聖人之言也,秦漢術士之所偽撰也。余曰:於何據也?曰:《易》言八卦,而未及五行,《洪範》言五行,而未及生克,是以知其為無據之言也。曰:子曷不觀諸河圖、洛書乎?河圖之數:一、六居下,水也;二、七居上,火也;三、八居左,木也;四、九居右,金也;五、十居中,土也。洛書之數:戴九、履一。
一,水之生數也;一之右七,七,火之成數也;七之右為九,九,金之成數也;九之右為三,三,木之成數也;五居於中,五,土之成數也。夫河圖逆而左旋,以次相生;洛書順而右轉,以次相剋。克者反順,生者反逆,此造化之妙也。且河圖左旋相生,而其對待則皆相剋;洛書右轉相剋,而其對待則皆相生。
是以生機恆寓於消落之中,而生氣每藏於盛長之內。生而無克,則有進無退而氣易盡;克而無生,則消者不長而機以窮。生也克也,天地自然之理,莫如其然,而不得不然者也。子又何疑焉?
曰:河圖、洛書,古未必有此,亦秦漢人所撰,以神其說者乎!曰:《易》不云乎,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何子之不察也?且五行生剋,天地之數也;河圖、洛書、亦天地之數也。未有圖、書以前,天地之數,昭然已備;即圖、書至今不出,而圖、書之象,昭然亦備。
圖、書可假,天地之數不可假也。夏之暑,肇於春之溫,冬之寒,始於秋之涼,氣之默運然也;一陽轉而土膏僭動,天氣肅而海水西盛,杲日出而霜露立消,涼風至而萬木凋落,象之顯呈也。而又何疑於圖焉?
曰:水生於天者也,豈生於金乎?方諸取水,月為水母,月亦生於金乎?水生木,未有木生於江湖波濤者!水輔土以生木,而專歸之水可乎?曰:天者,乾之體也;月者,金之精也;坤也者,萬物皆致養焉。五行皆不能離土而生,獨木然也哉!
曰:岱石出火,漢井出煙,是土生火也;海中陰晦,波如火燃,是水生火也;火熱而水乾,是火反剋水也;水沖而土潰,是水反剋土也;叢灶燎原,火亦剋木;鋤圊耜田,金亦剋土。生克之道,不亦亂而無序乎?曰:河圖、洛書,水上,火下,木東,金西;天地之位,前南,後北,左東,右西。其序秩然而不可紊亂者也。
其序秩然不可紊亂,則其生、其克,亦循序旋轉而不可紊亂者也。若深井有火,高原出泉,則二氣相更之妙耳!火燃水乾,水沖土潰,則盛衰勝復之常耳!是以窮五行之變則可,以為是即五行之事則不可也。且所謂相剋者,不過制其太過,而使歸於平,非斬絕滅竭之謂也。又以抑其浮盛,而使還於根,以為生髮之兆,雖相剋而實相成也。
若金斫、土掩、火燃、水沖,此立盡之數,豈足語造化生成之妙哉!
白話文:
五行問答
問: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不是聖人的話吧?是秦漢時期方士偽造的吧?
答:你根據什麼這樣說呢?
問:《易經》講八卦,並沒有提到五行;《洪範》講五行,卻沒有提到相生相剋,所以我知道這是沒有根據的說法。
答:那你怎麼不去看看河圖洛書呢?河圖的數字:一、六在下,代表水;二、七在上,代表火;三、八在左,代表木;四、九在右,代表金;五、十在中,代表土。洛書的數字:戴九履一。一,是水的起始數字;一的右邊是七,七是火的成數;七的右邊是九,九是金的成數;九的右邊是三,三是木的成數;五居中,五是土的成數。河圖逆向左旋,依次相生;洛書順向右轉,依次相剋。相剋者反順,相生者反逆,這就是造化的奧妙之處。而且河圖左旋相生,而相對的則相剋;洛書右轉相剋,而相對的則相生。因此,生機總是存在於消亡之中,生氣總是潛藏於盛長之內。只有生而無剋,就會只進不退,氣息容易耗盡;只有剋而無生,就會消亡不成長,生機就會窮盡。相生相剋,是天地間自然的法則,必然如此,沒有其他可能。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問:河圖洛書,古代未必真的存在,也是秦漢時期的人編造出來,用來神化他們的說法吧?
答:《易經》不是說嗎,「河出圖,洛出書」。聖人以此為法則,你為什麼不明白呢?而且五行相生相剋是天地間的數理;河圖洛書也是天地間的數理。在河圖洛書出現之前,天地間的數理就已經明確存在了;即使到現在河圖洛書沒有出現,河圖洛書的象徵意義也已經明確存在了。河圖洛書可以是假的,但天地間的數理卻是真實存在的。夏天的炎熱,源於春天的溫暖;冬天的寒冷,始於秋天的涼爽,這是氣息的默默運作;一陽初生,地氣開始萌動;天氣肅殺,海水向西奔涌;太陽出來,霜露立刻消融;涼風吹來,萬木凋零,這些都是明顯的現象。你又怎麼會懷疑河圖洛書呢?
問:水是從天上來的,怎麼會從金生出來呢?取水用方壺,月亮是水母,月亮也是從金生出來的嗎?水生木,難道有木頭從江河湖海的波濤中生出來嗎?水助土生木,卻專門歸於水,可以嗎?
答:天是乾卦的體;月亮是金的精華;坤卦是萬物都得到滋養的地方。五行都離不開土而生,只有木例外嗎?
問:泰山出火,漢井冒煙,這是土生火;海中陰暗,波浪像火一樣燃燒,這是水生火;火熱而水乾涸,這是火反剋水;水沖刷而土崩潰,這是水反剋土;叢林大火蔓延,火也剋木;用鋤頭、犁耕田,金也剋土。相生相剋的道理,不是很混亂沒有次序嗎?
答:河圖洛書,水在上,火在下,木在東,金在西;天地的方位,前南後北,左東右西。它的順序井然有序,不可能混亂。它的順序井然有序,那麼它的相生相剋,也是循序漸進,不可能混亂的。如果深井裡有火,高原上有泉水湧出,這是兩種氣息互相轉化的奇妙之處!火燒乾了水,水沖垮了土,這是盛衰興替的常理!所以,弄懂五行變化是可以的,但認為這就是五行的事物就不對了。所謂相剋,不過是制止其過度,使其恢復平衡,並不是徹底消滅的意思。也是為了抑制其過度膨脹,使其回到根本,作為生髮的徵兆,雖然是相剋,實際上是相成的。
如果只是金砍、土埋、火燒、水衝,這些是孤立的現象,怎能說明造化生成的奧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