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醫學讀書記》~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按本論云:脈陽盛則促,則手足厥逆。而脈促者,非陽之虛,乃陽不通也;灸之,所以引陽外通。若厥而脈微者,則必更以四逆溫之。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胸中,陽也,陽實氣於四肢。邪結胸中,其陽不布,則手足無氣而厥冷。胸邪最高,高者因而越之,故曰當吐之,宜瓜蒂散。脈促者,陽結不通,故宜引其陽;脈緊者陽為邪遏,故須吐其邪。二者皆與陽虛厥逆不同。

脈微而厥者,陽之虛也,宜四逆輩;脈細而厥者,血虛不營於四末也,宜酸甘辛藥溫之、潤之、行之,當歸四逆是也。

白話文:

傷寒病人脈搏急促,手腳冰冷發麻的,可以用艾灸治療。根據《傷寒論》的說法:脈搏有力而急促,就會導致手腳冰冷發麻。而脈搏急促,並不是陽氣虛弱,而是陽氣運行不通暢;艾灸的作用,就是引導陽氣向外通行。如果手腳冰冷發麻,而且脈搏微弱的,則必須再用四逆湯溫補。

病人手腳冰冷,脈搏時而緊的,是邪氣聚集在胸中。胸部是陽氣聚集的地方,陽氣本應布散到四肢。邪氣阻塞胸中,陽氣無法散佈,所以手腳沒有氣血而冰冷發麻。胸部的邪氣位置最高,高處的邪氣要先去除,所以應該催吐,可以使用瓜蒂散。脈搏急促,是陽氣阻塞不通,所以要引導陽氣;脈搏緊,是陽氣被邪氣阻遏,所以必須把邪氣吐掉。這兩種情況都與陽虛導致手腳冰冷發麻不同。

脈搏微弱而手腳冰冷發麻的,是陽氣虛弱,應該服用四逆湯之類的藥物;脈搏細弱而手腳冰冷發麻的,是血虛不能滋養四肢末端,應該用酸甘辛溫潤通行的藥物治療,像是當歸四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