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暇卮言》~ 卷上 (1)
卷上 (1)
1. 卷上
《列子》曰: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天始惟一氣耳,莊子所謂溟瞑是也。計其所先,莫先於水,水中滓濁,歷歲既久,積而成土,水土震盪,漸加凝聚,水落土出。遂成山川,故山形有波浪之勢焉。於是土之剛者,成石而金生焉。土之柔者,生木而火生焉,五行既具,乃生萬物,萬物化生,而變化無窮焉。
邵康節曰:天何依?依乎地。地何附?附乎天。天地何所依附,曰:自相依附。自斯言一出,宋儒標榜而互贊之,附聲而妄衍之。朱子遂云:天外更須有軀殼甚厚,所以固其氣也。天豈有軀殼乎?誰曾見之乎?既自撰為此說。他日遂因而實之曰:北海只挨著天殼邊過,似曾親見天殼矣。
自古論天文者,宣夜周髀渾天之書,甘石洛下閎之流,皆未嘗言。非不言也,實所不知也。若邵子朱子之言,人所不言,亦不必言也。人所不知,亦不必知也。人所不問,亦不必問也。莊子曰: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此乃切要之言。孰謂莊子為虛無異端乎?元人趙緣督,始稍正邵子之誕,而今之俗儒已交口議之,又丘長春世之所謂神仙也。
其言曰:世間之事,尚不能究,況天外之事乎?由此言之,則莊子長春乃異端之正論,而康節晦翁之言,則吾儒之異端矣。明朝劉伯溫,亦古甘石洛下之流,其言曰:天有極乎?極之外何謂也?天無極乎,凡有形必有極,理也,勢也,是聖人所不能知耳,非不言也。故天之行,聖人以曆紀之。
天之象,聖人以器驗之。天之數,聖之以算窮之。天之理,聖人以易究之。天之所閟,人無術以知之者,惟此耳。今不曰不知,而曰不言,是何好勝之甚也。嗚呼!伯溫此言,其確論乎?其曰好勝者,蓋指宋儒之論天者。予嘗言東坡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蓋處於物之外,方見物之真也。
吾人固不出天地之外,何以知天地之真面目歟?且聖賢之學,切問近思,亦何必求天外之事耶?
南北二極,所以定子午之位。歷家因二極而立赤道,所以定卯酉之位。北極瓜之蒂也,南極瓜之攢花處也,赤道瓜之腰圍也,指南針所以通二極之氣也。
赤道為天之腰圍,正當天之闊處。黃道自是日行之道,月之九道,又自月行之道也。
天如勁風旋轉,局大塊於中,吾恐日月星辰之上,則愈高,愈清,愈勁,愈光明而無窮矣。或人見天裂處,見其霞光閃爍,於此足以知之矣。
天以氣言,故無窮。地以形言,故有盡。
空即天也,自地而上,無非空也,即天也。地間亦有動也,亦氣動之耳。
白話文:
[卷上]
《列子》說:太易是還沒有出現氣的狀態。太初是氣的開始。太始是形體的開始。太素是物質的開始。氣、形、質都具備了,但還沒有相互分離,所以稱為渾淪。渾淪的意思是說,萬物相互混雜在一起,還沒有相互分離。看不見,聽不到,也摸不着,所以叫做易。
天最初只有一種氣,莊子所謂的“溟瞑”就是這個意思。追溯其本源,沒有比水更早的了。水中含有雜質,經過多年積累,就形成了土;水土相互衝擊,漸漸凝結,水退土露。於是形成了山川,所以山峰呈現波浪的形態。那些堅硬的土,就形成了石頭,金也從此產生;柔軟的土,則生長出樹木,火也從此產生。五行齊備之後,就生長出萬物,萬物化生,變化無窮。
邵雍說:天依靠什麼?依靠地。地依附什麼?依附天。天地互相依附,說的是它們自相依附。從這句話一出,宋儒就紛紛標榜並互相讚揚,附和聲音而胡亂引申。朱熹於是說:天之外還必須有一個非常厚的殼,來固守它的氣。天哪有殼呢?誰見過呢?他既然自己編造了這種說法,後來就以此為實,說:北海只挨著天殼邊經過,好像親眼見過天殼一樣。
自古以來論述天文的,像《宣夜》、《周髀算經》、《渾天儀》這些書籍,以及甘德、石申、洛下閎之類的人,都沒有說過這種話。不是他們不說,而是他們確實不知道。像邵雍、朱熹那樣的話,別人沒說過,也不必說;別人不知道,也不必知道;別人沒問過,也不必問。莊子說:“六合之外,聖人存在而不去論述”,這就是至關重要的話。誰能說莊子是虛無怪誕的呢?元朝人趙淵督才開始稍微糾正邵雍的謬論,而如今的俗儒卻都議論紛紛,又像丘處機,是世上所謂的神仙。
他說:世間的事尚且不能徹底研究,何況天外的事呢?由此可見,莊子、丘處機的才是正論,而邵雍、朱熹的說法,才是儒家中的怪論。明朝的劉伯溫,也是像甘德、石申、洛下閎那樣的人物,他說:天有邊際嗎?邊際之外是什麼呢?天沒有邊際嗎?凡是有形體的東西一定有邊際,這是道理,也是勢頭,這是聖人所不能知道的,不是他們不說,而是他們確實不知道。所以,天的運行,聖人用曆法記錄它;天的景象,聖人用儀器觀察它;天的數目,聖人用計算推算它;天的道理,聖人用易經推究它。天的奧秘,人沒有方法知道,只有這些而已。現在不說不知道,卻說不說,這是多麼好勝啊!唉!伯溫這話,是確切的論斷嗎?他說好勝,大概是針對宋儒論天的說法。我曾經說過蘇軾的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大概只有脫離事物之外,才能看到事物的真相。
我們人本來就出不了天地之外,怎麼能知道天地真相呢?而且聖賢的學問,重在切實詢問,深入思考,又何必追求天外的事呢?
南北兩個極點,是用來確定子午線位置的。曆法家根據南北二極建立赤道,用來確定卯酉線的位置。北極是瓜的蒂,南極是瓜的攢花處,赤道是瓜的腰圍,指南針是用來溝通南北二極之氣的。
赤道是天的腰圍,正處於天最寬闊的地方。黃道是太陽運行的軌道,月亮的九道,又是月亮運行的軌道。
天就像勁風旋轉,包容著大地,我猜想日月星辰越高,就越清淨,越強勁,越光明,而且是無窮無盡的。有些人見過天裂開的地方,見到霞光閃爍,由此足以知道。
天用氣來說,所以是無窮的;地用形體來說,所以是有盡的。
空就是天,從地面向上,無非是空,就是天。地面上也有運動,也是氣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