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暇卮言》~ 卷下 (6)
卷下 (6)
1. 卷下
抱朴子曰:人在氣中,氣在人中。天地萬物,無不須氣以生,無不假呼吸以養,故太上示人以息。夫人未有此身,先有此息,此身未滅,此息先滅。受生之物,在胞胎內,隨母呼吸,受氣而成,此縷與母聯續。漸次漸開。中空如管,通氣往來。前通於臍,後通於腎,上通夾脊泥丸,至山根而生雙竅,由雙竅下至準頭,而成鼻之兩孔,是以名曰鼻祖。
斯時我之氣通母之氣,母之氣通天地之氣,天地之氣,通太虛之氣,竅竅相通,無有隔閡,及乎氣數滿足,裂胞而出,剪斷臍帶,㘞地一聲,一點元陽,落於立命之處。自此後天用事,雖有呼吸往來,不得與元始祖氣相通。人生自幼至老,未有一息駐於其中。三界凡夫,塵生塵滅,萬死萬生,只為尋不著來時舊路耳。
太上立法,教人修煉而長生者,其能奪天地之正氣。人之所以奪天地之正氣者,由其有兩孔之呼吸也。所呼者,自己之元氣從中而出;所吸者,天地之正氣從外而入。人若根源牢固,呼吸之間,亦可奪天地之正氣,而壽綿長。人若根源不固,精竭氣弱,所吸天地之正氣,隨呼而出,身中元氣,不為己之所有,反為天地所奪。
何也?蓋為呼吸不得其門而入耳,一切常人呼吸,皆從咽喉下至鬲膜而回,一吸則丹田氣與鼻氣相承,一呼則鼻氣出而丹田氣降,是以不能與祖氣相通,如魚飲水,而口進腮出,即莊子所謂眾人之息以喉者是也。若至人呼吸,貫明堂而上夾脊,流入命門,得與祖氣相連,如磁吸鐵,而同類相親,即莊子所謂真人之息以踵是也。
踵者,其息深深之義,既得深深,則我命在我,而不為大冶陶鑄矣!今人往往謂一吸至丹田,則腹中上下氣滿,一呼則腹中之氣盡出矣。果能盡出乎?此皆不究根源,不達生身之理耳。
至若數息調息,不過清淨其息道,其於煉己築基,去大丹邈乎遠矣!今再直指先天祖竅,夫人立命之初,此竅先凝,就生兩腎,次生其心,其腎喻藕,其心喻蓮,其梗中通外直,柱地撐天。心腎相去八寸四分,中餘一寸二分,謂之腔子里是也,乃心腎往來之路,水火既濟之鄉。
此竅開通,則呼吸之氣,漸次通夾脊透混元,而直達於命府,方才子母會合,破鏡重圓,漸漸擴充,則根本完固矣!嗟乎?人生如無根之樹,全憑氣息以為根株,一息不來,命非己有。故欲修長生者,必固其氣,氣固,則身中之元氣,不隨呼而出,天地之正氣,恆隨吸而入,久之胎息定,鄞鄂成,而長生有路矣,有志者毋忽。(兩鼻孔是後天,腔子里是先天。
)
夫火有陽火,有陰火,有水中之火,有土中之火,有金中之火,有木中之火。陽火者,天上日月之光,生於寅而死於酉;陰火者,燈燭之光,生於酉而死於寅,此對待之火也。水中火者,霹靂火也,即龍雷之火,無形而有聲,不焚草木,得雨而益熾見於季春而伏於季秋。原夫龍雷之見者,以五月一陰生,水底冷而天上熱,龍為陽物,故隨陽而上升,至冬至一陽來復,故龍亦隨陽下伏。雷亦收聲,人身腎中相火,亦猶是也。
白話文:
[卷下]
抱朴子說:人存在於氣之中,氣存在於人之中。天地間萬物,沒有不依靠氣來生存的,沒有不依靠呼吸來滋養的,所以上天教人以呼吸為本。人沒有這個身體之前,先有呼吸,這個身體消亡了,呼吸才先消失。受孕的生物,在母體內,隨著母親呼吸,吸收氣而形成,這條氣息與母親相連。逐漸逐漸地打開,中間空如管子,氣息往來通行。前面通到肚臍,後面通到腎臟,上面通到夾脊、泥丸宮,到山根而生出兩個竅穴,由兩個竅穴向下到準頭,形成鼻子的兩個孔,所以稱為鼻祖。
此時我的氣息與母親的氣息相通,母親的氣息與天地之氣相通,天地之氣通達太虛之氣,竅穴之間相互貫通,沒有任何阻隔。等到氣數滿足,便破胞而出,剪斷臍帶,落地一聲,一點元陽之氣,落入命門。從此以後天之氣主事,雖然有呼吸往來,卻無法與先天元始之氣相通。人從幼年到老年,沒有任何一刻呼吸之氣能停留在先天元氣之中。三界凡夫,塵世生滅,萬死萬生,只因尋不著最初的本源之路。
上天制定法則,教人修煉而求長生,其方法在於奪取天地之正氣。人之所以能奪取天地之正氣,是因為有鼻孔的呼吸。呼氣時,自身的元氣從中而出;吸氣時,天地之正氣從外界而入。如果人的根基穩固,呼吸之間,也能奪取天地之正氣,而壽命綿長。如果人的根基不穩固,精氣衰竭,吸入的天地之正氣,隨呼氣而出,體內元氣,並不屬於自己,反而被天地奪取。
為什麼呢?因為呼吸沒有找到正確的通道。一般人的呼吸,都從咽喉到達膈膜然後返回,吸氣時,丹田之氣與鼻息相連,呼氣時,鼻息排出而丹田之氣下降,所以不能與先天元氣相通,如同魚喝水,從嘴進從腮出,正如莊子所說的「眾人之息以喉」一樣。而至人(修道之人)的呼吸,則貫通明堂向上到夾脊,流入命門,能與先天元氣相連,如同磁石吸鐵,同類相吸,正如莊子所說的「真人之息以踵」一樣。
「踵」指的是呼吸深沉的意思,呼吸深沉,則掌握自己的性命,而不受自然造化的左右。現在很多人認為吸氣到丹田,則腹部上下氣滿,呼氣則腹部之氣盡出。真的能完全排出嗎?這些都是沒有探究根源,沒有明白人生之理。
至於數息調息,不過是淨化呼吸的通道,對於煉己築基、成就金丹,相去甚遠!現在再直接指出先天元氣之竅穴,人立命之初,這個竅穴先凝結,然後生出兩腎,接著生出心臟,腎臟像蓮藕,心臟像蓮花,其莖幹中間貫通,外直內連,豎立撐天。心腎之間相距八寸四分,中間餘下一寸二分,稱為「腔子里」,這是心腎往來之路,水火交濟之處。
這個竅穴打通,則呼吸之氣,逐漸通達夾脊,貫通混元,而直達命府,才能子母會合,破鏡重圓,漸漸擴充,則根本穩固!唉!人如同沒有根的樹,完全依靠氣息作為根株,一息不來,性命便不屬於自己。所以想要修煉長生,必須鞏固元氣,元氣鞏固,則體內元氣,不隨呼氣而出,天地之正氣,恆常隨著吸氣而入,時間長了,胎息穩定,精氣神充盈,而長生便有路了,有志之士不要疏忽。(兩鼻孔是後天,腔子里是先天。)
火的種類有很多,有陽火、陰火,有水中之火、土中之火、金中之火、木中之火。陽火,是天上日月之光,生於寅時而死於酉時;陰火,是燈燭之光,生於酉時而死於寅時,這是相對而言的兩種火。水中之火,是霹靂之火,也就是龍雷之火,無形而有聲,不焚燒草木,遇雨則更加旺盛,出現於季春而隱伏於季秋。原來龍雷的出現,是因為五月一陰生,水底寒冷而天上炎熱,龍是陽性之物,所以隨著陽氣上升,到冬至一陽來復,龍也隨著陽氣下伏。雷聲也停止,人體腎中相火,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