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暇卮言》~ 卷下 (7)
卷下 (7)
1. 卷下
平居不節欲,以致命門火衰,腎中陰盛,龍火無藏身之位,故遊於上而不歸,是以上焦煩熱咳嗽等症。善治者,以溫腎之藥,從其性而引之歸原,使行秋冬陽伏之令,而龍歸大海,此至理也。
如燈燭火,亦陰火也,須以膏油養之,不得雜一滴寒水,得水即滅矣。其爐中之火,乃灰土中無焰之火,得木則煙,見濕即滅,須以灰培,實以濕燼。人身脾土中火,以甘溫養之,其火自退。經曰:甘能除大熱,溫能除大熱,此之謂也!
空中之火,附於木中,以有坎水滋養,故火不外見,惟乾柴生火,燎原不可止遏,力窮方止。人身肝火內熾,鬱悶煩躁,須以辛涼之品發達之。經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使之得遂其炎上之性。若以寒藥下之,則愈郁矣。熱藥投之,則愈熾矣。
金中火者,凡山中有金銀之礦,或五金埋瘞之處,夜必有火光,此金鬱土中而不得越。故有光輝發現於外,人身皮毛空竅中,自覺針刺蚊咬,及巔頂如火炎者,此水乘金虛,而見於皮毛故也。
以水言之,有陽水,有陰水,有火中之水,有土中之水,有金中之水,有木中之水。陽水者,坎水也,氣也。陳希夷《消息論》曰:坎以一陽陷於二陰,水氣潛行地中,為萬物受命根本,蓋潤液也,氣之液也。月令於仲秋云:煞氣浸盛,陽氣日衰,水始涸,是水之涸,地之死也。
於仲冬云:水泉動,是月一陽生,是水之動,地之生也,謂之火中之水可也,謂之土中之水可也。陰水者,兌澤也,形也,一陰上徹於二陽之上。以有形之水,普施萬物,下降為資生之利澤。在上即雨露之水,在下即大溪之水也。金中之水,礦中之水銀是也。在人身為骨中之髓,至精至粹,人之寶也。
木中水者,巽木入於坎水而上出,其水即木中之脂膏。人身足下有湧泉穴,肩上有肩井穴,此暗水潛行之道。凡津液潤布於皮膚之內者,皆井泉水也。夫水有如許之不同,總之歸於大海。天地之水,以海為宗。人身之水,以腎為源。而其所以能晝夜不息者,以其有一元之干氣為太極耳。
經曰:紀於水火,餘氣可推。
紫間色,而天垣稱紫微,豈非寓意之精乎?夫紫之為色,赤與黑相合而成也。水火相交,陰陽相感,而後萬物以之而為生。萬物以之而為生,是故為萬物之主宰矣。
紫色乃水火陰陽相交,既濟流通之義也,故天垣曰紫宮,又曰紫微者,紫宮微妙之所也。是以天子之居亦曰紫宸,面南拱北之情合矣。
太陰之行,與日同宮為晦朔,對宮為望,日明晝,月明夜。初一初二,日月同於卯時出卯宮,至酉時日月俱沒於酉位,故月夜行於地下,出地下日稍近,則不能明也。初三初四,卯時月到寅宮,自寅加卯,遞數至申位逢酉,故月生於申。初五初六,卯時月到醜宮,自醜加卯,遞數至未位逢酉,故月生於未。
白話文:
[卷下]
平時生活不節制,縱慾傷身,導致命門之火衰弱,腎陰過盛,腎中之陽氣(龍火)無處藏身,於是上浮而不歸於腎,因此出現上焦煩熱、咳嗽等症狀。善於治療的人,會使用溫補腎陽的藥物,順應其特性,引導它回到腎臟,使其遵循秋冬陽氣潛藏的規律,如同龍歸大海,這就是至理。
如同燈火,也是陰火,需要用油脂來滋養,不能沾染一滴冷水,沾水就滅了。爐火,是灰燼中無焰的火,遇到木材會冒煙,遇到潮濕就熄滅,需要用灰燼覆蓋,用濕潤的餘燼來填實。人體脾臟中的火,用甘甜溫和之物滋養,火氣自然會減退。《經書》說:「甘能除大熱,溫能除大熱」,這就是這個道理!
空中之火依附在木頭上,因為有坎水(腎水)滋養,所以火不會外露,只有乾柴生火,才會蔓延成燎原之勢,力量耗盡才會停止。人體肝火內熾,就會鬱悶煩躁,需要用辛涼的藥物疏通它。《經書》說:「木鬱達之,火鬱發之」,讓它順著炎上之性發洩出來。如果用寒涼的藥物壓制它,反而會更鬱結;如果用溫熱的藥物,反而會更熾盛。
金中之火,凡是山間有金銀礦藏或金屬埋藏的地方,夜晚都會有火光,這是因為金氣鬱結於土中而無法外洩,所以光輝才會顯露在外。人體皮膚毛髮和孔竅中,感覺到針刺、蚊蟲叮咬,或頭頂像火燒一樣,這是因為水氣乘虛而入金體,而顯現於皮膚毛髮的緣故。
用水來說,有陽水、陰水、火中之水、土中之水、金中之水、木中之水。陽水,就是坎水,是氣;陳希夷的《消息論》說:「坎以一陽陷於二陰」,水氣潛藏在地下,是萬物生長的根本,是滋潤萬物的液體,是氣的液體。月令在仲秋說:「煞氣浸盛,陽氣日衰,水始涸」,這是水枯竭,大地枯萎的意思。
在仲冬說:「水泉動,是月一陽生」,這是水流動,大地復甦的意思,可以稱之為火中之水,也可以稱之為土中之水。陰水,是兌澤,是形,一陰上通於二陽之上。是有形的水,普遍滋潤萬物,下降為萬物生長提供滋養。在上就是雨露之水,在下就是江河之水。金中之水,就是礦物中的水銀。在人體就是骨髓,是最精純的物質,是人體的寶物。
木中之水,是巽木(肝木)進入坎水(腎水)而上行,這種水就是木中的脂膏。人體足下有湧泉穴,肩膀上有肩井穴,這是暗藏的水氣運行通道。凡是津液滋潤皮膚內部的,都是井泉之水。水有這麼多不同,最終都歸於大海。天地之水,以海為歸宿;人體之水,以腎為源頭。而它能晝夜不停運作的原因,是因為它有一元之氣(元氣)為根本。
《經書》說:「紀於水火,餘氣可推。」
紫色,而天垣稱為紫微,豈非寓意深刻?紫色的形成,是紅色和黑色混合而成的。水火交感,陰陽相合,然後萬物才能生長。萬物因此而生,所以它是萬物的主宰。
紫色是水火陰陽交感,既濟流通的象徵,所以天垣稱為紫宮,又稱紫微,是紫宮神秘奧妙的地方。所以天子的住所也稱紫宸,面南背北的格局也符合這個道理。
太陰(月亮)的運行,與太陽同宮為晦朔(初一),相對的宮位為望(十五),太陽光明亮的白天,月亮光明亮的夜晚。初一初二,日月同在卯時從卯宮升起,到酉時日月都落入酉位,所以月亮晚上運行在地下,從地下出來,太陽離得越近,月亮就越不明亮。初三初四,卯時月亮在寅宮,從寅到卯,依次遞數到申位遇到酉位,所以月亮生於申。初五初六,卯時月亮在醜宮,從醜到卯,依次遞數到未位遇到酉位,所以月亮生於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