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原》~ 張序 (1)
張序 (1)
1. 張序
道之大原出於天,凡道之所分寄,亦必探原於天,醫其一端也。蓋天之道,不外陰陽五行,稟陰陽五行之精氣。而人生焉,感陰陽五行之戾氣,而人病焉。然非見道之儒者,又孰從而探之?吾友石子芾南,淮北名孝廉也,才識既高,學術並茂。其於五子之書,百家之論,莫不探微抉奧,體用兼䀭。
而又以其餘力,考岐黃闡《內》《難》,陰陽有辨,五行有分,耳目口鼻之司,肌膚筋骸之會,動靜燥濕之宜,凡和緩之所未發,倉扁之所難言,莫不因人見天,葆其天之所本有,治其天之所本無,以人治人,實以天還天而已。吾與石子交最久,叩其學甚深。他日嘗惱醫家之不通儒術,率皆昧於其原而僅逐其末也。
著《醫原》二十篇,因病之原,探醫之原,並探其原中之原。披閱之下,益信石子之學為有原也。乃或者曰:醫小道也,儒者亦為之耶?夫就醫論,醫其小之也,固宜,若醫而探原於天,則因醫見道,苟非學貫天人,又安能悟天人合一之旨?則即小以觀大可也。
雖然是書之成,在醫家必奉為圭臬,在作者特出其緒餘焉耳?一旦居宰衡之任,司燮理之權,必能究致治清濁之原,而壽人壽世,良相良醫,不難以一人收其全功,而天下亦共知儒術之大。陰陽五行之蘊,天人一原之理,無乎不在也。斯篇其石子之嚆矢也!夫是為序。
咸豐十一年歲次辛酉孟夏月同里愚弟張星亙子綿頓首拜撰
白話文:
[張序]
大道之根本源於天,凡是道所分佈寄託的,也必然要追溯其根本於天,醫術就是其中一個方面。因為天的道理,不外乎陰陽五行,人體稟受陰陽五行的精氣而生,感受陰陽五行的邪氣而生病。然而,如果不是通曉大道之理的儒者,又怎能探究其根本呢?我的朋友石子芾南,淮北有名的孝廉,才識高超,學問淵博。他對《五經》、諸子百家的論著,都能深入探究,掌握其精髓,融會貫通。
他又利用空閒時間,研究岐黃醫術,闡釋《內經》、《難經》,對陰陽五行有精闢的辨析,對人體的耳目口鼻等器官,肌膚筋骨等組織,以及人體對動靜燥濕等環境因素的適應,凡是古代醫書中未曾闡述清楚的,以及扁鵲等醫家難以言喻的地方,他都能從人體反觀天道,保持人體本有的天性,治療人體所缺乏的,以人治人,實際上是以天道還天道。我和石子交往很久,深知他的學問非常精深。他曾經感嘆醫家不通儒術,大多都只知其末而不知其本。
他撰寫了《醫原》二十篇,從疾病的根本原因,探討醫術的根本原因,並且探究其根本中的根本。讀過之後,更加相信石子的學問是有根有據的。或許有人會說:醫術是小道,儒者也應該從事嗎?就醫術本身而言,它確實是小道,但是如果能從醫術探究到道的根本,那就是從醫術而見大道,如果不是學問貫通天地人三才,又怎能領悟天人合一之理呢?這樣就能以小見大。
雖然這本書的完成,在醫家看來必然會奉為圭臬,但對作者來說只是利用閒暇時間寫作而已。一旦他擔任宰相之職,掌握治國理政的大權,必然能夠探究治理國家、區分賢愚的根本,而使百姓長壽,國家繁榮昌盛。良相良醫,一個人就能完成所有功績,天下人也會因此認識到儒術的偉大。陰陽五行的奧妙,天人合一之理,無處不在。這本書是石子的開端!這是我的序文。
咸豐十一年辛酉年孟夏月,同鄉愚弟張星亙頓首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