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原》~ 卷上 (1)
卷上 (1)
1. 卷上
2. 人身一小天地論
人稟陰陽五行之氣,以生於天地間,無處不與天地合。人之有病,猶天地陰陽之不得其宜。故欲知人,必先知天地。《易》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蓋剛柔之質,即陰陽之氣所凝結。故程子曰:凡有氣,莫非天;凡有形,莫非地。又曰:地氣不上騰,則天氣不下降,天氣降而至於地,地中生物,皆天氣也。
朱子曰:地居天中央不動,不是在下。(天之包地,如鳥卵之含黃。天大地小,表裡皆水。地名地球。天圓,而地亦圓。曰地方者,謂地之德方,靜而承天者也)。使天有一息之停,則地須陷下。此天包乎地之義也。以人言之,膈膜以上,肺與心與心包絡,象天;膈膜以下,肝、膽、脾、胃、小腸、大腸、腎、三焦、膀胱,象地。經云:天樞(臍穴)以上,天氣主之;天樞以下,地氣主之。
是以天樞居腹之中間者言之也。余以膈膜上下分天地者,以氣之輕清者為天,氣之重濁者為地言之也。然膈膜以下,主之者地氣,而統之以運行者,實皆天氣。匪直此也,凡皮膚、肌肉、經絡、筋骨、臟腑之有形質而凝靜者,皆象地,皆屬陰;而皮膚、肌肉、經絡、筋骨、臟腑之有空竅以運行者,皆象天,皆屬陽。
精(兩神相摶,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津(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涕(淚也)唾(口液也)氣(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血(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液(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猶天地之有月與水也;陽氣,猶天地之有日與火也。
故曰人身一小天地。
考天有九重:最上一重為宗動天,左旋;其內八重天(恆星天、土星天、木星天、火星天、太陽天、金星天、水星天、太陰天),右旋;逐日為宗動天,裹之左旋。是宗動天者,乃一氣運行群動之宗也。(中學謂天道左旋,日月亦是左旋。此主七政天隨宗動天以行也。西學謂宗動天是左旋,七政天是右旋。
此主七政本天之行以言之也。)人之身,肺為華蓋,居於至高,一呼一吸,與天氣相通,體極輕虛,用主肅降,肺固人之天也。不獨肺之本臟為天,凡臟腑間經絡及內外空竅之能通氣者,皆莫非天。雖各臟腑之經絡空竅,有各臟腑之本氣以運行,如七政本天之運行一般,而要皆隨肺氣以運行,皆為肺氣所貫通,肺固人之宗動天也,故曰肺主天氣。肺氣故名宗氣,又名大氣。
地居天中,人在氣中,天包乎地,氣包乎質,天地與人,同一理也。夫在天則有日,在人則有心,心系於肺,猶日系於天;天為陽,日為陽之精,肺氣為陽,心為陰中之太陽。天行健,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進過一度,日行稍遲,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因天進一度,則日為退一度。
白話文:
人身一小天地論
人體受陰陽五行之氣的滋養,誕生於天地之間,與天地萬物息息相關,沒有任何地方與天地不相合。人體生病,如同天地陰陽失衡一樣。所以,想要了解人體,必須先了解天地。《易經》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剛柔的物質,正是陰陽之氣凝結而成。程子說:凡是具有氣的,都來自天;凡是具有形體的,都來自地。又說:地氣不向上升騰,則天氣也不會下降;天氣下降到地上,地上的萬物都依靠天氣生存。
朱熹說:地處於天的中央,不動,並不是在天的下面。(天包裹著地,如同鳥蛋包著蛋黃。天地都很大,裡外都是水。地叫做地球。天是圓的,地也是圓的。說地是方的,是指地的德性像方一樣,靜止不動地承載著天。)如果天有一瞬間的停滯,地就會下陷。這就是天包地的道理。用人體來說,膈膜以上,肺、心和心包絡,象徵天;膈膜以下,肝、膽、脾、胃、小腸、大腸、腎、三焦、膀胱,象徵地。經書上說:肚臍(天樞穴)以上,由天氣主宰;肚臍以下,由地氣主宰。
這是以肚臍位於腹部中央來說的。我之所以用膈膜上下區分天地,是用氣的輕清來代表天,用氣的重濁來代表地。然而,膈膜以下雖然地氣主宰,但實際上運行的統帥,卻是天氣。不僅如此,凡是人體皮膚、肌肉、經絡、筋骨、臟腑等有形體且凝靜的部分,都象徵地,都屬陰;而皮膚、肌肉、經絡、筋骨、臟腑等有空竅可以運行氣血的部分,都象徵天,都屬陽。
精(兩神交合,凝結成形,精氣先於身體而生)、津液(腠理宣泄,汗液排出)、涕(眼淚)、唾液(口液)、氣(上焦宣發,運化五穀之氣,滋潤皮膚毛髮)、血液(中焦吸收水谷精微,變化成紅色血液)、體液(水谷精微充足,滋潤骨骼,使骨骼屈伸自如,營養腦髓,使皮膚潤澤),這些都如同天地間的月亮和水;陽氣,如同天地間的太陽和火。
所以說人體是一個小天地。
考察天有九重:最上面一重是宗動天,左旋;其內八重天(恆星天、土星天、木星天、火星天、太陽天、金星天、水星天、太陰天),右旋;每天都以宗動天為中心,其他星體圍繞宗動天左旋運轉。這個宗動天,是一切氣運行和萬物運動的根本。(古代中國學說認為天道左旋,日月也是左旋,七曜星隨著宗動天一起運行。西方學說則認為宗動天左旋,七曜星右旋,這是從七曜星本身的運行來講的。)人體中,肺如同天上的華蓋,位於最高處,一呼一吸,與天氣相通,輕清虛靈,主肅降,肺是人體的天。不只是肺臟本身象徵天,凡是臟腑之間的經絡和內外空竅能夠通行氣血的,都屬於天。雖然各臟腑的經絡和空竅,有各臟腑的元氣來運行,如同七曜星各自運行一樣,但總體上都隨著肺氣運行,都受肺氣的貫通,肺是人體的宗動天,所以說肺主天氣。肺的氣稱為宗氣,也稱為大氣。
地居於天中,人居於氣中,天包圍著地,氣包圍著形體,天地與人,道理相同。在天有太陽,在人有心,心與肺相連,如同太陽依附於天;天屬陽,太陽是陽之精華,肺氣屬陽,心是陰中之太陽。天運恆久,一日一夜,運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又多運行一度,太陽運行稍微遲緩,一日一夜,運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因為天的運行多一度,所以太陽運行少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