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桂草堂醫案》~ 卷三 (4)
卷三 (4)
1. 卷三
家君自少時即患肺病,咳嗽咯血。必服瀉白散及貝母、山梔、麥冬等藥數劑始愈。嗣後遇勞碌及惱怒時,病即復作。然亦有隔數年不發者。丁未夏月,偶因冒暑發熱,而舊病亦復發,較前益劇。先是某日夜間,覺喉內有物上溢,以為痰耳,遂咯吐數口;及張燈視之,則皆血也。
由是咯血不已,或純血,或與痰質混和。精神疲憊,不能起於床。服阿膠、地黃、麥冬、貝母、枇杷葉等藥小效。飲食亦稍能進,面色如常,身不發熱,亦無盜汗口渴等症,脈息亦尚平靜。遂仍以前方進。詎意次日晚間,血忽上湧,連吐數口,遂昏暈不能言,奄奄一息。急以潞黨參五錢、西洋參五錢,煎湯進。及參湯服下數分鐘,始能言語,謂心內慌慌、周身肉顫;語時聲音極低,蓋元氣大虛欲脫也。遂仍以參湯和阿膠、熟地、棗仁、枸杞等藥煎湯進,並以豬蹄煨湯服。如是調養至十數日,始漸入佳境,而胃納亦甚佳。每日須六七餐,過時則飢。每餐皆豬蹄、海參、雞子、粥、飯等物。
且惟此等滋補品能受;若蔬菜、萊菔及豆腐漿等類,皆不堪食。偶或食之,則覺嘈煩易飢。蓋亡血之後胃液耗竭;非藉動物之脂膏不能填補也。迨一月後,精神漸復,亦能為人診病;但不能用心思索,每寫藥方,則手顫眼花。行路只能及半里,再遠則不能行矣。此丁未年焯由蘇州返里侍疾筆記之大略也。
其後三年病未大發,精力亦較前康健。辛亥七月,天氣酷熱,偶因診事勞碌,病又復發。咳嗽咯血、發熱口乾。服清養藥數劑,雖小愈,而精神則殊疲弱。至九月間,武昌革命正在進行之時,吾揚居民紛紛遷避,幾於十室九空。家君日聞此耗,驚憂交併。
於是病又大作,咳嗽咯血,能坐而不能臥,精神益疲。煎劑無大效。乃以兩儀膏進,日服三次,甚覺合宜。接服至十日,血漸少,亦稍稍能睡矣。自是遂以兩儀膏、集靈膏二方合併,仍製成膏劑,接服月餘。咯血全止,精神亦大恢復,但微有咳嗽而已。計前後凡服黨參斤許、西洋參數兩、枸杞子斤許、熟地二斤、乾地黃、麥冬、阿膠亦各數兩。距今已將三年,病未復發,且精神矍鑠,日夕奔走,為人治病。嗚呼!藥之功顧不大歟?今編此書,特志崖略於此,以俟高明教正焉。
曹韻笙先生如君,年三十餘,素患肺病及頭痛病。每勞怒、啖黏膩肥甘等物即發;發則頭痛目昏、咳嗽喉中如水雞聲、胸悶不飢、舌苔薄膩、寸關脈滑。蓋產育已多,腦筋衰弱,而又吸阿片、喜肥甘黏食,痰滯阻塞為病也。每次均用桑葉、杭菊、薄荷、杏仁、貝母、桔梗、前胡、橘皮等藥奏效。今已數年,皆賴此方之力。現悉黏膩肥甘之患,已改用他種食品,而病發亦輕,不復如前此之劇矣。
白話文:
[卷三]
家父自小就患有肺病,咳嗽並伴隨咯血,每次都必須服用瀉白散以及貝母、山梔、麥冬等藥物數劑才能痊癒。之後只要勞累或生氣,病情就會復發,不過也有好幾年不發作的時候。丁未年的夏天,因為中暑發熱,舊病又復發了,而且比以前更嚴重。某天晚上,他感覺喉嚨裡有東西湧上來,以為是痰,便咳吐了好幾口,點燈一看,竟然是血。
從此以後,咯血不止,有時是純血,有時是和痰混合在一起。他精神疲憊,無法下床。服用阿膠、地黃、麥冬、貝母、枇杷葉等藥物,效果不佳,但食慾稍好轉,面色如常,也沒有發燒、盜汗、口渴等症狀,脈息也比較平穩,於是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沒想到第二天晚上,血突然湧上來,連吐幾口後就昏迷不醒,奄奄一息。急忙用潞黨參五錢、西洋參五錢煎湯給他服用。服用參湯幾分鐘後,他才能說話,說心裡慌慌的,全身發抖,說話聲音很低,元氣大虛,幾乎要不行了。於是繼續用參湯,並加入阿膠、熟地、棗仁、枸杞等藥物煎湯服用,還用豬蹄煨湯給他喝。這樣調養了十多天,病情才逐漸好轉,食慾也非常好,每天都要吃六七餐,過了時間就餓,每餐都吃豬蹄、海參、雞蛋、粥、飯等食物。
而且只有這些滋補品才能吃得下,像蔬菜、蘿蔔、豆漿等,都吃不下,偶爾吃一點就會感覺煩躁易飢。這是因為失血後胃液耗竭,非藉助動物的脂肪才能補充。一個月後,精神逐漸恢復,也能為人診病了,但是不能用心思考,每次寫藥方,手都會抖,眼睛也花,走路只能走半里路,再遠就走不動了。這是丁未年從蘇州回鄉後的侍疾記錄的大概情況。之後三年病情沒有大發作,精力也比以前好。辛亥年七月,天氣酷熱,因為診病勞累,病情又復發了,咳嗽咯血、發熱口乾。服用一些清熱養陰的藥物,雖然稍微好轉,但精神非常疲倦。到了九月,武昌革命正在進行,揚州居民紛紛避難,幾乎十室九空,家父每天聽到這些消息,驚憂交加。
於是病情再次加重,咳嗽咯血,能坐不能臥,精神更加疲憊,服用湯藥效果不大,便改用兩儀膏,每天服用三次,感覺很合適。服用十天後,咯血漸少,也能稍微睡着了。於是將兩儀膏和集靈膏兩種藥方合併,製成膏劑繼續服用一個多月,咯血完全停止,精神也恢復得很好,只是稍微有點咳嗽。前後一共服用了大約一斤黨參,幾兩西洋參,大約一斤枸杞子,兩斤熟地,乾地黃、麥冬、阿膠也各幾兩。到現在已經三年了,病沒有復發,而且精神矍鑠,每天奔走為人治病,唉,藥物的功效真是不可小覷啊!寫下這本書,只是簡略記錄一下,等待高明的醫生指正。
曹韻笙先生,三十多歲,素來患有肺病和頭痛,每當勞累、生氣或吃黏膩肥甘的食物就會發病。發病時頭痛、頭昏、咳嗽、喉嚨像水雞叫一樣,胸悶、不餓,舌苔薄膩,寸關脈滑。這是因為生育太多,腦筋衰弱,又吸食鴉片,喜歡吃肥甘黏膩的食物,痰濁阻塞所致。每次都用桑葉、杭菊、薄荷、杏仁、貝母、桔梗、前胡、橘皮等藥物,效果很好。
現在已經好幾年了,都靠這個藥方。現在他已經少吃黏膩肥甘的食物,改吃其他食物,病情發作也輕了,不像以前那麼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