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選定

《葉選醫衡》~ 卷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1)

1. 中暑中熱論

潔古云: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為陰證,中熱為陽證。東垣云:避暑熱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體疼痛而心煩,肌膚大熱而無汗,是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能升越,大順散主之。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

白話文:

古醫書上說:在安靜的環境下得的叫中暑,在活動中得的叫中熱。中暑屬於陰證,中熱屬於陽證。

東垣說:在涼爽的房間裡躲避酷暑而得的病,叫做中暑。這種病的特徵是頭痛怕冷、四肢拘急、疼痛、心煩、皮膚發熱但不出汗。這是因為房間陰涼導致全身陽氣不能升騰,可以用大順散來治療。

而如果行人或農夫在太陽下勞動過度而得病的,叫做中熱。

其病必苦頭痛,發躁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蒼朮白虎湯主之。余竊謂之不然。蓋暑熱者,夏之令也。大行於天地之間,或勞動,或飢餓,元氣虧乏,不足以御天令亢熱,於是受傷而為病,名曰中暑,亦名中熱,其實一也。

白話文:

(中暑者)他的病症一定會劇烈頭痛,發作時惡寒發熱,用手觸摸他的肌膚會感覺很燙,極度口渴、流很多汗,沒有力氣活動,這是因為天氣炎熱,外傷肺部氣血,(所以)用白虎湯為主藥。其餘的人都說不是這種說法。其實夏季的炎熱,是夏天的自然規律。這種炎熱盛行於天地間,(人們)或者勞累過度,或者貪涼過度,(導致)元氣虛弱,無法抵禦夏天的炎熱,於是(人體)受傷而致病,這種病症稱為中暑,也稱為中熱,其實都是同一個病症。

今乃以動靜所得分之,何哉?夫中暑熱者,因多在勞役之人,勞役則虛,虛則邪入,邪入則病不虛,則天令雖亢,亦無由以傷之。彼避暑於深堂大廈,得頭痛惡寒等證,蓋亦傷寒之類是耳,烏得以中暑名之耶?其所以煩心與肌膚大熱者,由身中陽氣,為陰寒所遏而作,非暑邪也。苟欲治之,非辛溫發散之劑不可,今乃以大順散治之,吾恐不能解表,反增內煩矣。

白話文:

現在用「動」和「靜」來區分中暑,為什麼呢?因為中暑得熱症的人,通常是勞力活所致,過度勞累會虛弱,虛弱則邪氣入侵,邪氣入侵則生病。如果不虛弱,即使天氣炎熱,也不容易受到傷害。

那些躲在深屋大院避暑,卻出現頭痛怕冷等症狀,其實也是受寒所致,怎麼能說是中暑呢?他們之所以心煩、皮膚發熱,是因為體內的陽氣被寒氣阻遏所致,並不是暑邪。

如果要治療這種情況,不能使用辛溫發散的藥方,否則恐怕無法解表散寒,反而會加重內部的煩熱。

夫大順散一方,原其初意,本為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寒濕而立。故甘草、姜皆經火制,又用肉桂而非桂枝,蓋溫藥也。內有杏仁,不過取其能下氣耳。今世俗往往不明,類曰夏日陰氣在內,大順散必用之藥。籲!其誤也不亦甚歟!夫陰氣非寒氣也,以夏月陽氣發散在外,故陰氣在內耳。

白話文:

這個大順散的方子,原本的目的是針對在酷熱的夏季,因為貪涼飲冷太多,導致脾胃受寒濕所引起的。因此,甘草和薑都經過火製,而且使用肉桂而不是桂枝,因為肉桂是溫熱的藥材。裡面有杏仁,只是取其能降氣的作用。現在世俗的人往往不懂,普遍認為在夏季,體內有陰氣,所以一定要用大順散。唉!這種誤解實在太大了!體內的陰氣並非寒氣,而是由於夏季陽氣發散到體外,所以陰氣在體內而已。

豈得治陰氣為寒氣而用溫熱之藥乎?陰果為寒,何以夏日則飲水乎?其白虎湯雖宜用,亦不可視為通行之藥,必參之治暑諸方,隨所見證而用之,然後合理。若所謂靜而得之之證,雖當暑月,原非暑證,宜分出治之,使後人勿致有似同而異之感。

白話文:

怎麼可以把陰氣當成寒氣來治療,而使用溫熱的藥物呢?陰氣本質上是寒冷的,為什麼夏天還要喝水呢?白虎湯雖然適宜使用,但也不可以視為通用的藥,一定要參考治療暑熱的各種方劑,根據實際證候靈活運用,這樣纔是合理的。如果所謂「靜而得之」的證候,即使在夏季,本質上並非暑證,應該區分開來治療,讓後人不要產生類似卻不同的誤會。

2. 附傷暑脈證論

觀仲景論傷寒,則知中暑中暍中熱,同一夏令之病,但其脈證有虛實耳。何潔古強以動靜分暑熱,而與夏日傷冷之病並稱乎?此亦名不正矣。大約暑之傷也,勞苦多得之。闈要云:暑邪中太陽,開腠理,奪正氣,若隨汗大泄,邪不入里,所謂精氣奪則虛。而發熱者,虛火是也。

白話文:

從仲景討論傷寒的論述中,可以瞭解中暑、中熱都是夏季的疾病,但脈象和症狀上有虛實之分。何潔古強行用「動靜」區分暑熱,並將其與夏季傷冷的疾病並列,這是名稱不確當的。

一般來說,暑熱之傷大多是由勞累導致的。根據《醫學入門》記載,暑邪會侵犯太陽經,打開腠理,奪走正氣。如果隨汗大量排出,邪氣就不會進入體內,這就是所謂的「精氣奪則虛」。而發熱的症狀,是由於虛火造成的。

脈當遲細,宜扶正氣為主,帶祛暑邪,清暑益氣湯之類是也。東垣又有血虛發熱,證類白虎,惟脈不長為辨,此又似中暑而非中暑,類傷寒又有類中暑,辨不可不明,治豈可不慎哉。

白話文:

如果脈象又遲又細,治療應以扶助正氣為主,同時祛除暑邪,可以使用類似清暑益氣湯這類藥方。東垣又有血虛發熱之說,證狀與白虎湯證相似,但脈象不長是區別點,此病症狀類似中暑但也並非中暑,既類似傷寒又類似中暑,辨別時要非常清楚,治療時更加需要慎重。

3. 濕論

濕者,天地間陰陽蒸潤之氣也。所感之由,或因霧露之侵,或因陰雨所客,或因汗出沾衣,為風所閼。或因涉水行泥,為寒所郁。或因引飲過多,或以卑濕之地,有傷於皮肉筋骨。或感頭面四肢,尤多患於腰腳者,蓋傷濕則下先受之也。更喜侵於脾胃者,以其同氣相感也。

白話文:

濕氣是天地間陰陽交合、蒸發潮潤的氣體。感受濕邪的原因有:

  • 被霧露侵襲
  • 陰雨天氣
  • 出汗後衣服沒有及時更換,被風吹
  • 涉水或走在泥濘中,受寒氣鬱積
  • 飲水過多
  • 居住在潮濕低窪的地方,損傷皮肉筋骨
  • 首面四肢受傷,尤其是腰腳容易發病,因為濕邪從下半身侵入
  • 最容易侵襲脾胃,因為脾胃五行屬土,與濕氣同屬陰

大抵濕之為病,感於寒則為寒濕,兼於風則為風濕,動於火則為濕熱,逆於氣則為濕氣,郁聚於中則為痰。流注於下則為水,入皮膚則為頑痹,入氣血則為倦怠。入肺則為喘滿,入脾則為濕痰腫脹,面目萎黃,入肝則脅滿而四節不利,入腎則腰痛胯痛,身如板夾,脅如沙墜。入腑則麻木不仁,入臟則肢體強直。

白話文:

濕症的主要病因大致如下:

  • 濕遇寒邪,會形成寒濕症狀。
  • 濕遇風邪,會形成風濕症狀。
  • 濕熱交合,會形成濕熱症狀。
  • 濕氣逆行,會形成濕氣症狀。
  • 濕氣堵留在體內,會形成痰濕症狀。
  • 濕氣下注,會形成水腫症狀。
  • 濕氣侵入皮膚,會形成頑固麻痹症狀。
  • 濕氣侵入氣血,會導致倦怠乏力症狀。
  • 濕氣侵入肺部,會導致氣喘胸悶症狀。
  • 濕氣侵入脾胃,會導致濕痰腫脹、面色萎黃症狀。
  • 濕氣侵入肝臟,會導致脅痛、四肢活動不利症狀。
  • 濕氣侵入腎臟,會導致腰痛、胯痛、身體僵硬如木板、脅部沉重如沙袋症狀。
  • 濕氣侵入臟腑,會導致麻木不仁症狀。
  • 濕氣侵入臟器,會導致肢體強直症狀。

注於關節,或腫或疼;流於經絡,難伸難屈;滯於經脈,則為腳氣等疾。若內素有寒濕,或初患浮腫等證,又重感外濕,以致內外交攻,正氣衰竭,卒倒無知,似乎中風,其脈沉澀細遲者,即中濕也。凡治者,宜分其屬寒屬熱以施之。濕熱者,脈必洪數沉實,證必溺赤口渴,如水之瀦蓄而無從得出之,故宜利小便為主。

白話文:

溼氣蓄積在關節,時而腫脹疼痛;流竄在經脈,使關節難以屈伸;滯留在經脈中,則會導致腳氣等疾病。若體內本來就有寒氣和溼氣,或者剛開始患有浮腫等症狀,又再次受到外在溼氣的影響,導致內外溼氣交攻,人體的正氣衰竭,突然昏倒,狀似中風,這時脈搏沉澀細慢者,就是中溼了。治療時,應該分辨溼氣是屬寒還是屬熱來治療。溼熱型的,脈搏必定洪盛、數次、沉實,症狀必定是尿液赤黃、口渴,就像水被堵住無法流出,所以治療時應該以利尿爲主。

即開溝渠以泄水之義也。寒濕者,脈必沉細緩弱,證必倦怠濡泄,如地雨泥而不能生物之象,故用燥脾土為主,猶用干灰以收泥濕之義也。外如中濕者,乃寒濕之甚,陽氣衰微,非參、芍、桂附等甘溫辛熱之劑,不能治之。又如積凍凝陰,雨雪相繼,而求開霽回春於和氣杲日之義也。

是以濕之為病,所在皆有,而人不知治者眾矣。醫者宜審之。

白話文:

就像開挖溝渠來排出積水。寒濕證患者,脈象通常沉細而緩弱,症狀表現為疲倦、大便稀溏,就像地裡泥濘無法滋生萬物,所以治療時以健脾土為主,就像用乾灰來吸收泥裡的濕氣。外感寒濕證,屬於寒濕證的嚴重類型,陽氣衰弱,如果不使用參、芍、桂附等溫熱的藥物,就無法治療。就像積雪凝結陰氣,雨雪連綿,治療時需要溫暖和煦的藥物,以求撥雲見日、回春復甦。

4. 霍亂證治論

霍亂之治,嘗考之《內經》,有太陽所致,為中滿霍亂吐下。有土鬱之發,民病嘔吐霍亂注下。有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民病霍亂餐泄。有熱至則身熱霍亂吐下。《靈樞》曰:足太陽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蠱脹。

白話文:

談及霍亂的治療方法,我在《內經》中發現了三種情況:

  • **陽明霍亂:**由太陽經失常引起,症狀包括腹脹嘔吐腹瀉。
  • **土鬱霍亂:**由脾胃失調引起,症狀包括嘔吐霍亂後遺症。
  • **風土霍亂:**由風氣盛行、脾胃虛弱引起,症狀包括腹瀉。

《靈樞》中提到,足太陽經有一條支脈,稱為公孫穴,位於足外踝後一寸處。這條支脈與腸胃相連,如果氣機上逆,就會導致霍亂。

具體來說,如果腸胃實熱,就會腹痛;如果虛寒,就會腹脹。

有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衛順行,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腸胃為霍亂。至《巢氏病源》,因此一條乃云:霍亂者,由清濁二氣相干於腸胃間,因遇飲食而變,發則心腹絞痛,挾風而實者,發熱頭痛體疼,虛則但心腹痛而已。亦有因飲酒食肉腥膾生冷過多,居處不節,或露臥濕地,或當風取涼,冷風之氣,歸於三焦,傷於脾胃,水穀不化,皆成霍亂。自巢氏之說行,後世守之為法,無復知有《內經》諸條者矣。

白話文:

我們應該煮熟食物,避免食用生食,因為生食可能含有細菌,導致食物中毒和絞痛、頭痛、虛弱等症狀。

至河間云,吐下霍亂,三焦為水穀傳化之道路,熱氣盛則傳化失常,而吐瀉霍亂,火性燥動故也。世俗止謂是停食者,誤也。轉筋者,亦是脾胃土衰,熱氣燥爍。夫筋則筋攣而動,非寒也。夫論病當從《內經》隨宜施治,安可執一端而已哉?張戴人則以風濕暍三氣合而為邪,以脾濕土為風木所克,鬱則熱乃發,發則心火炎上,故嘔吐,嘔吐者,暍也。脾濕下注故注瀉。

白話文:

到河間後,聽說這裡流行吐瀉霍亂。三焦是水穀傳化的通道,熱氣旺盛就會導致傳化出現異常,引起吐瀉霍亂,這是因為火性的燥動所致。世俗之間只認為是食物停滯所致,這是錯誤的。轉筋也是因為脾胃虛弱,熱氣燥烈。筋受熱後就會攣縮抽動,並不是因為受寒。

診斷疾病時應該遵循《內經》的原則,根據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怎麼能夠只固守一種理論呢?張戴人認為風、濕、暑三種邪氣相合而成疾,脾臟的濕熱之氣受到風木所剋制,鬱結化熱,熱氣發作時心火上炎,所以嘔吐,嘔吐是暑邪。脾臟的濕熱下注,所以會腹瀉。

注瀉者,濕也。風急則轉筋,轉筋者,風也。可謂善推病情者乎?海藏亦謂風濕熱外至,生冷內加,內外合病者,此條殆似之矣。然則此病當何以為要,謂脾胃之濕為本,諸邪感動者,為病之由。而其間脾胃有虛有實,邪有陰陽相感之孰甚者,皆宜消息處治。至若明理論謂傷寒吐利者,由邪氣所傷。

白話文:

濕邪導致水腫。風邪加重則發生抽筋,抽筋是由風邪引起的。這可以說是對病情推斷得很好的了。海藏也說風濕熱從外面入侵,冷毒從裡面侵害,內外結合致病的,這條論述與此很相似。那麼,這種病應該以什麼為主要因素呢?說是脾胃的濕氣是根本,各種外邪的侵襲是發病的原因。而其間脾胃虛實不同,外邪陰陽相感程度不同,都應該根據情況靈活處理。至於明理派的理論認為傷寒嘔吐腹瀉是由邪氣侵襲所致。

霍亂吐利者,飲食所傷,其有兼傷寒之邪,內外不和,加之頭痛發熱而吐利者,是霍亂傷寒也。原仲景之意,豈必在飲食始為病哉?由寒邪傳入中焦,胃久因之不和,陰陽否隔,故得至此耳。不然何以用理中、四逆等湯治之?然病有乾霍亂、濕霍亂,乾霍亂死者多,濕霍亂死者少。

白話文:

得了霍亂嘔吐腹瀉的人,大多是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的。有些人還有傷寒的病邪,裡外不協調,再加上頭痛發燒、嘔吐腹瀉的,就是得了霍亂傷寒。難道張仲景的意思一定要在飲食上才開始發病嗎?是由於寒邪傳入中焦,導致胃部長期不協調,陰陽相隔,才會變成這樣。不然的話,怎麼用理中湯、四逆湯等方子來治療呢?

但是,霍亂有乾霍亂、濕霍亂之分。乾霍亂致死的比較多,濕霍亂致死的比較少。

蓋濕者上吐下利,則所傷之物得以出泄,胸中水穀盡則止,所以死者少。乾者上不得吐,下不得利,則所傷之物不得出泄,擁閉正氣,乖隔陰陽,煩擾悶亂,喘脹而死者多矣。嗟乎!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寧有此證耶!

白話文:

受了濕邪的人,會通過嘔吐腹瀉將體內受傷的物質排出。等到胸中的食物和水液排盡了,就會停止嘔吐腹瀉,所以死亡的人比較少。而受了燥邪的人,上吐不出來,下泄不出去,導致受傷的物質堵塞體內,阻礙正常的氣機運轉,陰陽不調和,就會出現心煩、悶亂、氣喘、腹脹等症狀,死亡的人就很多了。唉!如果飲食有節制,作息有規律,怎麼會有這種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