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疾芻言》~ 外科
外科
1. 外科
治外科,始起欲其不大,將成欲其不痛。大則傷肌爛膚,腐骨穿筋,難以收口;痛則衝心犯胃,耗血亡津,惡症叢生矣。故始起之時最重圍藥,束其根盤,截其餘毒,則頂自高而膿易成,繼則護心托毒治其內,化腐提膿治其外,自然轉危為安。乃始則不能束毒使小,又無護心定痛之方,惟外用五灰、三品,內服桂、附熱毒等藥,必至腐腸爛肉,更輕用刀針。割肉斷筋,以致呼號瞀亂,神散魂飛,宛轉求死,仁人之所不忍見也。
況癰疽用刀太早,最難生肌收口。凡毒藥刀針,只宜施於頑肉老皮,余者自有提頭呼膿之法,至於惡肉,自有消腐化水之方,故能使患者絕無痛苦,收功速而精神易復。乃此等良法,一切不問。豈傳授之不真,抑或別有他念也。更可駭者,瘡瘍之症最重忌口,一切鮮毒,毫不可犯,無書不載。
乃近人反令病者專服毒物,以為以毒攻毒。夫解毒尚恐無效,豈可反增其毒,種種謬誤,不可殫述。間有患外症之人,若用安穩治法,全不以為妙,用毒藥刀針者,血肉淋漓,痛死復活,反以為手段高強,佩服深摯,而遍處薦引。因知疾痛生死,皆有定數,非人所能自主,而醫者與病人以苦楚,亦病者有以召之也。
白話文:
外科治療一開始就要設法控制病情不要擴大,將要痊癒時則要避免疼痛。病情擴大則會傷及肌肉皮膚,腐蝕骨骼穿透筋脈,難以癒合;疼痛則會衝擊心臟、侵犯胃部,耗損血液津液,導致各種惡性病症叢生。因此,初期最重要的是圍繞患處用藥,約束病灶範圍,截斷毒素蔓延,這樣腫脹就會自行消退,膿液也容易形成。接下來就要護衛心臟,化解毒素,內治外治相結合,就能化險為夷。
但如果一開始就無法控制毒素擴散,又沒有保護心臟、止痛的方法,只用五灰、三品等外敷藥物,內服桂枝、附子等溫熱解毒藥物,必然導致腸道腐爛、肌肉潰爛,更輕易使用刀針,割肉斷筋,致使病人慘叫昏迷,精神渙散,魂飛魄散,痛苦求死,這是仁者所不忍目睹的。
況且癰疽等疾病,過早使用刀子,最難以長出新肉癒合。各種毒藥、刀針,只適用於頑固的肌肉和粗厚的皮膚,其他情況則有其他方法可以引導膿液排出;至於壞死的肌肉,也有方法可以使其消融化水,這樣就能讓患者免受痛苦,療效迅速,精神也容易恢復。然而,這些良好的治療方法卻無人問津,難道是傳授不真,還是另有原因?
更令人驚駭的是,瘡瘍最忌諱飲食不節,一切腥辣、有毒的食物,絕對不能碰,任何醫書都這樣記載。但現代人卻讓病人專門服用毒物,妄圖以毒攻毒。解毒尚且可能無效,更何況增加毒素呢?種種錯誤,無法一一列舉。
有些人患了外科疾病,如果用穏妥的療法治療,他們反而不認為妙,反而認為使用毒藥、刀針,血肉淋漓,痛死又活過來,才是高超的醫術,極為推崇,到處推薦。由此可見,疾病、痛苦、生死,都有其定數,非人力所能掌控,而醫生和病人所受的苦楚,也是病人自己招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