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囿

《程杏軒醫案》~ 自序

回本書目錄

自序

1. 自序

醫之有案也,昉於漢之倉公。繼倉公而作者,代有其人。若明之薛氏立齋、喻氏嘉言,其尤著矣。余自慚顓陋,安敢步諸賢之後塵。雖然莊生不云乎,輪扁之斫輪也。得之於心,而應之於手,余亦自道其得心應手者而已矣。且夫醫之為術也,蔑古則失之縱,泥古又失之拘。余自業醫以來,以古為師,亦或間出新意,以濟古法所未及。

雖未能發皆中鵠,而鄭重不苟之心,固有可自信者。故凡應手之處,往往錄而存之,以自驗學力之淺深。太史鮑君覺生,見之稱善,勸付剞劂,余遲疑者久之;迄今所存之案日益多,友人江君晉三,復促梓行,竊不自揆,竟徇其請,因即其信於心而應於手者,聊錄一二,尚乞海內高明君子,進而教之。

歲在閼逢困敦嘉平月既望,程文囿自序

白話文:

醫案的記載,起源於漢朝的倉公。繼承倉公而有所著述的人,每個朝代都有。像明朝的薛立齋和喻嘉言,他們的成就尤其顯著。我自覺淺薄無知,怎麼敢追隨這些賢人的腳步呢?雖然如此,莊子不是說過嗎?輪扁砍削車輪,是從心裡領悟,然後反應在手上,我也只是將自己得心應手的地方記錄下來而已。而且,醫術這種學問,如果輕視古人就會流於放縱,如果拘泥古人又會失於僵化。我從事醫學以來,以古人為師,也偶爾會提出一些新的見解,來彌補古代醫法所不足的地方。

雖然不能說每次都準確無誤,但我謹慎認真的心意,是絕對可以自我肯定的。因此,凡是處理得心應手的地方,我常常記錄下來保存,以此來檢驗自己學問的深淺。太史鮑覺生先生,看到這些醫案後讚賞不已,勸我將它們付梓出版,我猶豫了很久。直到現在,我所記錄的醫案越來越多,朋友江晉三先生,又再次催促我出版。我不自量力,最終還是順從了他們的請求,因此就將我心中所想、手中所行的,稍微記錄一二,希望海內高明的君子們,能夠給予指教。

歲次在閼逢困敦年,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程文囿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