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寓意草》~ 華太夫人餌術方論

回本書目錄

華太夫人餌術方論

1. 華太夫人餌術方論

天御孝廉太夫人,宿有胸膈氣脹小恙,近臻勿藥矣。孝廉膝下承歡,不以三公易一日者,今而後喜可知也。然以太夫人福體凝重,惟恐日增一日,轉為暮年之累。欲僕訂方,及早圖之。僕不覺悚然而動於衷曰:孝廉未嘗習醫,乃思治未病,消未萌,何其深於醫旨若是,以知子道之貫徹者,無微不入矣。

經曰:「陰精所奉者,其人壽。」太夫人陰血有餘,即年過百歲,而形不衰,此可不問而知者。然形盛須充之以氣,而氣者漸衰漸耗之物,必欲兩得其平,所藉於藥力不少耳。況氣復有陰陽之別,身半以上陽主之,身半以下陰主之。陰氣過盛而乘陽位,則胸膈脹悶不舒。

所謂「地氣上為云」者是也。云生而天地之寥闊,頃刻窒塞矣。故陰氣不可盛也。陰氣盛,勢不得不用耗散之藥,氣日耗,則體日重,又不能兼理之術也。湖陽公主以體盛難產,御醫為制枳殼、厚朴等耗氣之藥,名曰「瘦胎散」,亦以當其壯年耳。若夫年高氣弱之時,而可堪其耗散乎?

我儀圖之,「至人服天氣而通神明」,只此一語,足為太夫人用藥之准矣。蓋天食人以五氣者也,地食人以五味者也。以地之味養陰,不若以天之氣養陽。藥力既久,天氣運而不積,挈地氣以周旋,所謂「載華岳而不重」者,大氣舉之之謂也。方用茅山蒼朮一味,取其氣之雄烈,可驅陰邪而通天氣。

本草列之上品,仙經號為「山精」者,誠重之也。每歲修事五七斤,每早百沸湯吞下三錢,秋月止服二錢。另用天門冬一錢,煎湯吞下。初服一兩月,微覺其燥,服至百日後,覺一日不可缺此矣。服之一年,身體輕健;服之三年,步履如飛;黑夜目中有光,可燭幽隱。所謂「服天氣而通神明」者,其不誣如此。

食物諸無所忌,但能稍遠肥甘,白飯香疏苦茗,種種清勝尤妙。僕餌術以後,身健無病,今服三十餘斤矣。

胡卣臣先生曰:「此成方也,用之通天氣以苞舉乎地,覺制方之人,未必辨此。」

白話文:

孝廉的母親,太夫人,先前有胸口、膈膜部位脹氣的小毛病,最近已經好得不需要吃藥了。孝廉侍奉母親,認為就算用三公的地位也不換一天能陪伴母親的時光,現在母親康復,他心中的喜悅可想而知。然而,因為太夫人身體比較豐腴,擔心隨著時間增長,反而成為晚年的負擔,所以想請我開個藥方,及早預防。我聽了之後,感到非常震驚,心想:孝廉並非學醫之人,卻能想到要治療未發生的疾病,消除還未出現的徵兆,他的醫學見解竟如此深刻,由此可知,他對孝道的實踐真是無微不至。

經典上說:「陰精所滋養的人,能夠長壽。」太夫人陰血充足,即使年過百歲,身體也不會衰弱,這是不用多問就能知道的。然而,身體強盛必須有氣來充盈,而氣是逐漸衰弱消耗的東西,如果想要兩者都達到平衡,就必須借助藥物的力量。況且,氣還有陰陽之分,身體上半部以陽氣為主,下半部以陰氣為主。如果陰氣過於旺盛而佔據陽氣的位置,就會導致胸口、膈膜部位脹悶不舒服,就像所謂的「地氣上升成為雲霧」一樣。雲霧產生後,原本遼闊的天地也會被瞬間阻塞。所以,陰氣不可過盛。陰氣過盛,就不得不使用耗散氣的藥物,但氣一天天耗散,身體就會一天天沉重,這樣也無法同時調理身體。湖陽公主因為身體過於豐腴而難產,御醫為她開了枳殼、厚朴等耗氣的藥物,稱之為「瘦胎散」,那也是因為她還年輕力壯才能這樣做。如果是在年紀大、氣虛弱的時候,又怎麼能承受耗散的藥物呢?

我思考過後認為,至人服食天氣,就能夠達到通神明的境界,僅僅這一句話,就足以作為太夫人用藥的準則。天以五氣養人,地以五味養人。用大地的味道來滋養陰,不如用天的氣來滋養陽。藥力持久,天氣運行而不會積滯,再運用地氣來周旋,就如同背負華山而不覺得重,這是因為大氣在托舉的緣故。我開的藥方只用茅山蒼朮這一味藥,取它氣的雄壯剛烈,能夠驅散陰邪、疏通天氣。本草將它列為上品,仙經稱之為山精,可見對它的重視。每年要修製五到七斤,每天早上用滾燙的開水沖泡,吞下三錢,秋天則減為二錢。另外再用天門冬一錢,煎湯送服。剛開始服用的頭一兩個月,會稍微覺得乾燥,服用一百天後,就會覺得一天都不能缺少它了。服用一年,身體會變得輕盈健壯;服用三年,走路會像飛一樣,夜晚眼睛會有光芒,能夠照亮幽暗的地方,這就是所謂的「服天氣而通神明」,一點也不虛假。食物方面沒有什麼禁忌,只要稍微遠離肥甘厚膩之物,吃清淡的白米飯、喝清香的苦茶,各種清爽的食物尤其好。我服用蒼朮後,身體健康沒有生病,至今已經服用了三十多斤了。

胡卣臣先生說:「這是一個成方,用它可以疏通天氣來包舉地氣,可見開方的人,未必能辨別出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