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寓意草》~ 詳辯諫議胡老先生痰飲小恙並答明問 (3)

回本書目錄

詳辯諫議胡老先生痰飲小恙並答明問 (3)

1. 詳辯諫議胡老先生痰飲小恙並答明問

先生曰。吾淺言之。人能常存敬畏。便可識神明之所起。曰。此堯兢舜業。而為允執者也。昌多言反晦。先生一言逗出。誠為布鼓過雷門矣。因並記之。

胡卣臣先生曰。每與嘉言接譚。如見劉穎川兄弟。使人神思清發。或體氣偶有未佳。則陳琳一檄。枚氏七發。少陵五言詩。輞川幾重圖。無不備矣。觀此論至明至正。至精至微。愧無馬遷筆。為作倉公傳也。

白話文:

胡老先生說:「我簡單地說,人若能時時存有敬畏之心,就能明白神明之道的起源。這正如堯舜的勤勉事業,是真正執政者的作為。多說反倒晦澀,先生您一言點破,真是如同擂鼓經過雷門般響亮,我特地將這番話記下。」

胡卣臣先生說:「每次與您談論高尚的言論,就像見到了劉穎川兄弟一般,令人精神清爽。即使偶爾身體有些不適,您的話語如同陳琳的檄文、枚乘的七發、杜甫的五言詩、王維的《輞川圖》一般,應有盡有,足以療癒。觀此論述,精妙絕倫,我實在缺乏司馬遷的筆力,為您撰寫一篇如同《倉公傳》般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