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草》~ 詳胡太封翁疝證治法並及運會之理剿寇之事 (1)
詳胡太封翁疝證治法並及運會之理剿寇之事 (1)
1. 詳胡太封翁疝證治法並及運會之理剿寇之事
養翀太老先生。精神內守。百凡悉處謙退。年登古稀。面貌若童子。蓋得於天全。而不受人損也。從來但苦脾氣不旺。食飲厚自撙節。邇年少腹有疝。形如雞卵。數發以後。其形漸大而長。從少腹墜入睪囊甚易。返位甚難。下體稍受微寒則發。發時必俟塊中冷氣漸轉暖熱。始得軟溜而縮入。
不然則鼓張於隘口。不能入也。近來其塊益大。發時如臥酒瓶於胯上。半在少腹。半在睪囊。其勢堅緊如石。其氣迸入前後腰臍各道筋中。同時俱脹。繇是上攻入胃。大嘔大吐。繇是上攻巔頂。戰慄畏寒。安危止關呼吸。去冬偶見暴發光景。知為地氣上攻。亟以大劑參附薑桂投之。
一劑而愈。以後但遇舉發。悉用桂附速效。今五月末旬。值昌他往。其證連日為累。服十全大補湯二十餘劑。其效甚遲。然疑證重。不疑藥輕也。值年家俞老先生督餉浙中。遙議此證。亦謂十全大補用到百劑自效。乃決意服。至仲秋。其證復發。發時昌仍用薑桂參附投之。令郎諫議卣翁老先生。
兩疑而莫所從也。昌請深言其理焉。夫人陽不足則用四君。陰不足則用四物。陰陽兩不足。則合四君四物。而加味為十全大補。此中正和平之道也。若夫濁陰之氣。結聚少腹。而成有形。則陰盛極矣。安得以陰虛之法治之。助邪而滋疾乎。何以言之。婦女有娠者之病傷寒。不得已而用麻桂硝黃等傷胎之藥。
但加入四物。則厲藥即不能入胞而傷胎。豈欲除塊中之邪。反可用四物護之乎。此一徵也。凡生癥瘕痞塊者。馴至身羸血枯。百計除之不減。一用四物。則其勢立增。夫四物不能生血活血。而徒以增患。此又一徵也。人身之血脈。全賴飲食為充長。四物之滯脾。原非男子所貴。
既以濁陰極盛。時至橫引陰筋。直衝陽絡。則地氣之上陵者。大有可慮。何得以半陰半陽之藥。蔓而圖之。四物之不當用無疑矣。即四君亦元老之官。不可以理繁治劇。必加以薑桂附子之猛。始克勝病。何也。陰邪為害。不發則已。其發必暴。試觀天氣下降則清明。地氣上升則晦塞。
而人身大略可睹。然人但見地氣之靜。而未見地氣之動也。方書但言陰氣之衰。而未言陰邪之盛也。醫者每遇直中陰經之病。尚不知所措手。況雜證乎。請縱譚天地之道以明之。天地之道。元會運世一書。論之精矣。至於戌亥所以混茫之理。則置之不講。以為其時天與地混而為一。
無可講耳。殊不知天不混於地。而地則混於天也。蓋地氣小動。尚有山崩川沸。陵遷谷變之應。況於地氣大動。其雷炮迅擊之威。百千萬億。遍震虛空。橫衝逆撞。以上加於天。寧不至混天為一耶。必至子而天開。地氣稍下。而高覆之體始露也。必至醜而地闢。地氣始返於地。
白話文:
胡太封翁疝氣治療方法及天地運行的道理
胡太老先生,性情內斂平和,謙遜退讓,年過七十,容貌卻像年輕人一樣,這是天生的好體質,沒有受過什麼損害。只是從來脾氣虛弱,飲食方面都克制節慾。近幾年患了疝氣,初期像雞蛋大小,多次發作後,形狀逐漸變大變長,很容易從下腹部墜入陰囊,但復位卻很困難。下體稍微受涼就會發作,發作時必須等到腫塊中的寒氣漸漸轉為溫熱,才能軟化縮回。
否則腫塊就會卡在狹窄處,無法縮回。最近腫塊越來越大,發作時像臥著個酒瓶在胯部,一半在腹部,一半在陰囊,又硬又緊像石頭一樣。氣血衝到腰部、腹部和肚臍周圍的經絡,同時脹痛。因此向上衝擊胃部,劇烈嘔吐;向上衝擊頭頂,渾身發抖怕冷,性命危在旦夕,全憑呼吸維持。去年冬天曾經一次嚴重發作,知道是地氣上衝,立刻用大劑量的參、附子、生薑、桂枝治療,一劑藥就痊癒了。之後每次發作,都用桂枝、附子快速治療。
五月底,胡老先生到處奔波,疝氣連日發作,服用十全大補湯二十多劑,效果很慢。然而,他懷疑是病情嚴重,而不是藥力不足。當時俞老先生在浙江督餉,遠程診斷此病,也認為服用十全大補湯一百劑才能見效,於是胡老先生決定服用。到了仲秋,疝氣再次發作,發作時胡老先生仍然用薑、桂、參、附子治療。他的兒子諫議大夫也感到疑惑不解。
於是向我請教治療的道理。婦人陽氣不足用四君子湯,陰氣不足用四物湯,陰陽都不足就將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合在一起,再加味成為十全大補湯,這是中正平和的療法。但是,濁陰之氣凝聚在下腹部,形成有形的腫塊,這是陰盛到了極點,怎麼可以用滋陰的藥物來治療呢?豈不是助長邪氣,加重病情?怎麼說呢?孕婦患傷寒,不得已要用麻黃、桂枝、硝石、黃連等會傷胎的藥物,但是如果加入四物湯,這些峻猛的藥物就不會傷到胎兒。難道想要去除腫塊中的邪氣,反而要用四物湯來保護它嗎?這是一個證據。
凡是患有癥瘕、痞塊的人,病情發展到身體消瘦,血氣枯竭的地步,用各種方法治療都不能減輕,一旦服用四物湯,病情反而加重。四物湯不能生血活血,反而徒增病患,這是另一個證據。人體的血脈,完全依靠飲食來充盈滋養,四物湯會損傷脾胃,本來就不是男子所需要的。既然陰邪已經極盛,時常牽扯陰經,直衝陽絡,那麼地氣上衝就更應該警惕了。怎麼可以用半陰半陽的藥物來治療呢?四物湯絕對不應該使用。
即使是四君子湯,也是針對老年人身體虛弱的,不能用來治療病情嚴重的疾病,必須加入薑、桂、附子等辛溫藥物才能克服疾病。為什麼呢?陰邪的危害,不發作還好,一旦發作就非常厲害。試想一下,天氣下降則清明,地氣上升則晦塞,人體也大致如此。但是人們只看到地氣的靜止,而沒有看到地氣的運動;醫書只說陰氣衰弱,而沒有說陰邪盛行。醫生遇到直中陰經的疾病,尚且不知如何應對,何況是雜症呢?
請讓我從天地運行的道理來闡述。天地運行的道理,《元會運世書》論述得非常精妙。至於戌亥月天地混茫的道理,書中沒有詳細講解,認為那時候天地混為一體,沒有什麼可講的。殊不知,天並沒有混同於地,而是地混同於天。因為地氣稍微運動,就會有山崩地裂、河流沸騰、山陵遷移、山谷變化的現象。何況地氣大動,那雷電奔騰、迅猛撞擊的力量,無數次遍震虛空,橫衝直撞,向上衝擊天空,難道不會使天地混為一體嗎?必須等到子月,天開地氣稍降,高聳的天體才顯露出來;必須等到丑月,地闢地氣才返回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