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寓意草》~ 論楊季蘅風廢之證並答門人四問 (1)

回本書目錄

論楊季蘅風廢之證並答門人四問 (1)

1. 論楊季蘅風廢之證並答門人四問

季蘅翁稟豐軀偉。望七之齡。神采不衰。近得半身不遂之證。已二年矣。病發左半。口往右喎。昏厥遺溺。初服參朮頗當。為黠醫簧以左半屬血。不宜補氣之說。幾致大壞。云間施笠澤以參附療之。稍得向安。然概從溫補。未盡病情也。診得脈體。軟滑中時帶勁疾。蓋痰與風雜合之證。

白話文:

季蘅翁體格健壯,雖然臨近七十歲,但精神狀態依然很好。最近兩年患上了半身不遂,發病部位在左側,嘴巴歪向右側,有時會昏厥、大小便失禁。

一開始服用參朮等補氣藥物效果不錯。但後來,一個狡猾的醫生說左半邊身體屬血,不宜補氣,差點導致病情惡化。後來,雲間的施笠澤用參附來治療,病情稍微得到控制。然而,施笠澤只注重溫補,沒有徹底考慮病情。

我診脈後發現,脈搏軟滑,但時常帶有急促有力之感。這說明是痰與風同時作用引起的疾病。

痰為主。風為標也。又熱與寒雜合之證。熱為主。寒為標也。平時手冷如冰。故痰動易至於厥。然厥已復甦。蘇已嘔去其痰。眠食自若。雖冬月亦能耐寒。無取重裀復絮。可知寒為外顯之假寒。而熱為內蘊之真熱。既有內蘊之熱。自蒸脾濕為痰。久久阻塞竅隧。而衛氣不周。

白話文:

以痰為主要病因,風是表徵症狀。又有寒熱合併的證狀,其中熱為主,寒是表徵症狀。平時手腳冰冷像冰塊,所以痰一旦發作,容易導致厥症。但厥症已復原,復原後就嘔出痰液。之後,睡眠、飲食狀況都恢復正常,即使在寒冬也能耐寒,不需要加重衣被。由此可知,寒是外顯的假性寒冷,而熱是內在潛伏的真正熱性。內有潛熱,就會蒸發脾臟的濕氣,形成痰液。久而久之,阻塞了經脈孔道,導致衛氣運行不暢。

外風易入。加以房幃不節。精氣內虛。與風相召。是以雜合而成是證耳。及今大理右半脾胃之氣。以運出左半之熱痰虛風。此其間有微細曲折。非只溫補一端所能盡者。何也。治雜合之病。必須用雜合之藥。而隨時令以盡無窮之變。即如冬月嚴寒用事。身內之熱。為外寒所束。

白話文:

無論何病都不應該從皮膚表面發散出去,勢必會深入筋骨帶來危害。所以使用生薑和附子暫時解除外表的寒氣,而內部的熱氣反倒得到宣洩。如果是時令的暑熱,與內部鬱積的熱氣相結合,如果再輔以生薑和附子,三種熱氣相互激發,只會灼傷經絡腐爛肌肉。那麼,用藥的分寸怎麼能只考慮一方面呢?有人說:左半身風癱,而通過脈象和辯證,認為同時有痰和熱。痰是由脾濕產生,寄居在右側。因此,首先應該治療右邊。

不得從皮膚外泄。勢必深入筋骨為害矣。故用姜附以暫撤外寒。而內熱反得宣泄。若時令之熱。與內蘊之熱相合。復助以姜附。三熱交煽。有灼筋腐肉而已。孰是用藥之權衡。可以一端盡耶。或者曰。左半風廢。而察脈辨證。指為兼痰兼熱似矣。痰者脾濕所生。寄居右畔。是則先宜中右。

而何以反中左耶。既已中左。明系左半受病。而何以反治右耶。不知此正病機之最要者。但為丹溪等方書說。病在左血多。病在右氣多。教人如此認證。因而起後人之偏執。至內經則無此說也。內經但言左右者。陰陽之道路。夫左右既為陰陽往還之道路。何嘗可偏執哉。況左半雖血為主。

白話文:

為何要治療反方向的部位呢?因為既然已經判斷出病症在左側,為何要治療右側?其實,這是中醫病理機制中最重要的原理。

但一些醫書,例如丹溪的著作,記載著「病在左側,血多;病在右側,氣多」,導致後人以此為圭臬,產生偏執的觀念。然而,在《內經》中,並無此說法。

《內經》只提到左右是陰陽流通的道路。既然左右是陰陽往復的道路,又怎能偏執於某一邊呢?況且,即使左側以血為主,

非氣以統之則不流。右半雖氣為主。非血以麗之則易散。故肝膽居左。其氣常行於右。脾胃居右。其氣常行於左。往來灌注。是以生生不息也。肝木主風。脾濕為痰。而風與痰之中人。原不分於左右。但翁恃其體之健。過損精血。是以八八天癸已盡之後。左半先虧。而右半飲食所生之痰。

白話文:

往自動。

與皮毛所入之風。以漸積於空虛之府。而驟發始覺耳。風脈勁疾。痰脈軟滑。惟勁疾故病則大筋短縮。即舌筋亦短而蹇於言。小筋弛長。故從左而喎於右。從左喎右。即可知左畔之小筋。弛而不張也。若小筋能張。則左喎矣。凡治一偏之病。法宜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從左引右。

白話文:

隨著風通過皮膚和毛孔進入體內,逐漸積蓄在空虛的身體組織中,直到突然發病纔有所察覺。風脈強勁迅速,痰脈柔軟滑膩。由於風脈強勁迅速,因此發病時會導致大筋短縮,包括舌筋也會短縮而影響說話,而小筋則會弛長鬆弛,所以會從左側偏向右側。從左側偏向右側,就可以知道左側的小筋已經鬆弛而無力。如果小筋還能有力,那麼偏斜的症狀就會轉移到左側。凡是治療偏癱的疾病,方法都應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從左引右。

從右引左。蓋觀樹木之偏枯者。將溉其枯者乎。抑溉其未枯者使榮茂。而因以條暢其枯者乎。治法以參朮為君臣。以附子乾薑為佐使。寒月可恃無恐。以參朮為君臣。以羚羊角柴胡知母石膏為佐使。而春夏秋三時。可無熱病之累。然宜刺手足四末。以泄榮血而通氣。恐熱痰虛風。

久而成癘也。

白話文:

觀察樹木枯萎的部分,應該直接澆灌枯萎的部分,還是澆灌未枯萎的部分讓它茂盛,再藉此使枯萎的部分也恢復生機呢?治療方法以人參和白朮為主藥,用附子和乾薑輔助。寒冷的月份可以安心使用,不會有問題。以人參和白朮為主藥,用羚羊角、柴胡、知母、石膏輔助,在春夏秋三季就能避免熱病的困擾。但是,應該針刺手腳四肢,排泄多餘的血氣,使氣血流通。擔心熱痰、虛風久而久之會變成痼疾。

門人問曰。經文左右者。陰陽之道路。註解以運氣之司天在泉。而有左間右間為訓。遂令觀者茫然。今先生貼以往還二字。與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天地生成之數。春秋自然之運。適相符契矣。但不知往於何始。還於何終。可得聞乎。答曰。微哉問也。天地之道。春氣始於左。

白話文:

學生問道:經典中提到的「左右」,指的是陰陽的運行規律。註解中說它們掌管天與泉,分為「左間」和「右間」,讓讀者感到困惑。現在老師您使用「往」和「還」兩個字來代替,與太極生動而生陽、生靜而生陰,天地自然生成和運行的規律非常吻合。但是,我不知道「往」從何開始,「還」從何結束,請您解惑。

老師回答說:你問得非常好。天地之理,春氣始於左方。

而終於右。秋氣始於右。而終於左。夏氣始於上。而終於下。冬氣始於下。而終於上。人身亦然。經云。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母者五臟相承之母也。又曰。五臟以生克而互乘。如右之肺金。往左而生腎水克肝木。左之心火。往右而生脾土克肺金之類。其往還交織無端。然始於金者。

白話文:

這段文字說明瞭四季氣候的變化與人體經絡的關係。

  1. 秋天開始於右手,終於左手;

  2. 夏天開始於上方,終於下方;

  3. 冬天開始於下方,終於上方。

人體也是如此。經典中說,欲知事物的起源,先建立其根本。這裡的「根本」是指五臟相生的關係。五臟相生相剋,相互制約,例如:

  • 右側的肺金,往左側生腎水,剋制肝木;
  • 左側的心火,往右側生脾土,剋制肺金。

這些循環往復,相生相剋,無始無終。然而,它們都源於金(肺金)。

生則終於土。克則終於火。始於火者。生則終於木。克則終於水。此則交織中之次第也。推之十二經。如子時注少陽膽。丑時注厥陰肝之類。亦交織中之次第也。誠建其母推其類。而始終大略睹矣。

白話文:

生長的階段最後會終結於土。勝克的階段最後會終結於火。開始於火元素的,生長階段最後會終結於木。勝克的階段最後會終結於水。這就是五行交織中的順序。推及到十二經絡,例如子時能量流入少陽膽經,醜時能量流入厥陰肝經等。這也是五行交織中的順序。確實地建立母子關係並推及到相關的類別,就可以大致上看到事物的始終了。

又問曰。病機之左右上下。其往還亦有次第乎。答曰。病機往還之次第。不過順傳逆傳兩端。順傳者傳其所生。乃天地自然之運。如春傳夏。夏傳長夏。長夏傳秋。秋傳冬。冬復傳春。原不為病。即病亦輕。逆傳者。傳其所克。病輕者重。重者死矣。如春傳長夏。長夏傳冬。

白話文:

其逆冬夏春,或

冬傳夏。夏傳秋。秋傳春。非天地自然之運。故為病也。曰經言間傳者生。七傳者死。則間傳為順傳。七傳為逆傳無疑。曰。非也。注難經者。言間傳是順行。隔一位而傳。誤認病機但從右旋左。不從左旋右。皆繇不知左右往還之理。而以訛傳訛。試詰以腎水間一位傳心火。

白話文:

冬天的寒氣傳到夏天,夏天的暑氣傳到秋天,秋天的燥氣傳到春天,這不是天地自然運行的規律,而是生病的徵兆。

經書上說,間隔傳遞的是順氣,傳遞七次的是死氣。因此,間隔傳遞是順氣的傳遞,傳遞七次是逆氣的傳遞,這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注釋《難經》的人認為,間隔傳遞是順氣的傳遞,是隔一位傳遞。這是錯誤地認為病機只從右邊傳到左邊,不從左邊傳到右邊,都是因為不知道左右往返的道理,而以訛傳訛。

如果問腎水間隔一位傳遞到心火,這對嗎?

為逆傳之賊邪。則無可置喙矣。故間傳七傳。俱於逆傳中分生死耳。間傳者。心病當逆傳肺。乃不傳肺。而傳肺所逆傳之肝。肺病當逆傳肝。乃不傳肝。而傳肝所逆傳之脾。推之肝病脾病腎病皆然。此則臟腑不受克賊。故可生也。七傳者前六傳已逆周五臟。第七傳重複逆行。

白話文:

這是在討論「逆傳」的邪氣。既然這種邪氣無法迴避,所以病邪傳佈有七種途徑,都會在逆傳中決定生死。七種途徑是指:

  • 心臟疾病應該逆傳到肺,但沒有傳到肺,而是傳到了肺逆傳的肝臟。
  • 肺臟疾病應該逆傳到肝臟,但沒有傳到肝臟,而是傳到了肝臟逆傳的脾臟。
  • 以此類推,肝臟疾病、脾臟疾病和腎臟疾病也都這樣。

這是因為臟腑沒有受到邪氣的剋制,所以可以存活。至於七種傳佈途徑,前面六種已經逆傳了五臟,第七種是重複逆行。

如心臟初受病。二傳於肺則肺臟傷。三傳於肝則肝臟傷。四傳脾。五傳腎。六傳仍歸於心。至七傳再入於肺。則肺已先傷。重受賊邪。氣絕不支矣。所謂一臟不兩傷。是以死也。不比傷寒傳經之邪。經盡再傳。反無害也。針經云。善針者以左治右。以右治左。夫人身之穴。左右同也。

乃必互換為治。推之上下。莫不皆然。於往還之機。益明矣。

白話文:

心臟虛弱,剛開始發病時,病邪傳到肺,則肺臟受損。病邪再傳到肝,則肝臟受損。第四次傳播,第五次傳播,第六次傳播,病邪又回到心臟。到傳播到第​​七次,病邪又回到肺,但肺臟之前受過傷,再承受病邪侵襲,氣絕力竭,無法支撐。所謂「一臟不能受兩次病害」,因此導致死亡。這與傷寒傳經的不同,傷寒傳經的病邪傳遍全身後再傳播一次,反而沒有危險了。針經說,高明針灸醫師用左手針灸右手穴位,右手針灸左手穴位。人的穴位,兩側是對稱的。

又問曰。半身不遂之病。原有左右之分。豈左右分屬之後。病遂一往不返乎。而治之迄無成效者。何也。答曰。風與痰之中人。各隨所造。初無定體。病成之後。亦非一往不返也。蓋有往有復者。天運人事病機。無不皆然。如風者四時八方之氣。從鼻而入。乃天之氣也。痰者五穀百物之味。

白話文:

又有人問道:半身不遂的疾病,原本就有左右之分。難道半身分開之後,疾病就一去不復返了嗎?為什麼治療一直沒有效果呢?

答道:風邪和痰濕侵入人體,各有其造成的影響,最初沒有固定的表現形式。疾病形成之後,也不是一去不復返的。因為疾病有發展也有恢復的過程,天運、人事、病機,無一不是如此。比如風邪,是四時八方之氣,從鼻子進入人體,是天之氣。痰濕是五穀百物之味,

從口而入。脾胃之濕所結。乃地之氣也。勢本相遼。亦嘗相兼。全似內傷之與外感。每夾雜而易炫。故風勝者先治其風。痰勝者先治其痰。相等則治風兼治痰。此定法也。內經云。風之中人也。先從皮毛而入。次傳肌肉。次傳筋。次傳骨髓。故善治者。先治皮毛。其次治肌肉。

白話文:

溼氣從口中進入人體,是由脾胃溼氣凝聚形成的。地氣也屬於溼氣,本質上不同。但有時也會相互關聯,和內傷與外感相似,常常夾雜在一起,容易混淆。所以,如果風邪占主導地位,就先治療風邪。如果痰溼占主導地位,就先治療痰溼。如果風邪和痰溼程度相等,那就同時治療風邪和痰溼。這是確定的治療方法。內經裏說,風邪侵入人體,首先從皮膚和毛髮進入,然後傳到肌肉,再傳到筋骨,最後傳到骨髓。所以,擅長治療的人,會先治療皮膚和毛髮,然後依次治療肌肉和筋骨。

繇此觀之。乃從右而漸入於左也。皮毛者右肺主之。肌肉者右胃主之。筋脈者左肝主之。骨髓者左腎主之。從外入者轉入轉深。故治皮毛治肌肉。不使其深入也。又曰。濕之中人也。先從足始。此則自下而之上。無分左右者也。但內風素勝之人。偏與外風相召。內濕素勝之人。

白話文:

從這些道理來看,(風邪)是從人體右側逐漸深入到左側。皮膚毛髮是由右肺控制的。肌肉是由右胃控制的。筋脈是由左肝控制的。骨髓是由左腎控制的。(風邪)從外面侵入身體,會逐漸深入。因此,治療皮膚毛髮和肌肉疾病,要防止風邪深入內臟。

另外,濕邪進入人體時,通常先從足部開始。(這表明濕邪)是由下向上傳播的,沒有左右之分。但是,對於內風盛的人來說,會特別容易被外風所引發。對於內濕盛的人來說,也會特別容易被外濕所侵襲。

偏與外濕相召。內風之人。大塊之噫氣未動。而身已先傷。內濕之人。室中之礎磉未潤。而體已先重。是以治病必從其類也。從外入者。以漸而驅之於外。從下上者。以漸而驅之於下。若任其一往不返。安貴其為治乎。

白話文:

外邪偏性容易與體內濕邪相引。內有風邪的人,外界的一股強烈風氣還沒來襲,身體就已經感到不適。內有濕邪的人,屋內的石頭還沒潮濕,身體就已經感覺沉重。因此,治療疾病必定要根據其類型。從外而入的邪氣,要逐漸把它驅除到體外。從下向上侵襲的邪氣,要逐漸把它驅除到體下。如果任由邪氣肆意橫行,不加阻攔,指望疾病能自己痊癒,是絕不可能的。

又問曰。從外入者。驅而之外。從下上者。驅而之下。驟聞令人爽然。不識古法亦有合歟。答曰。此正古人已試之法。但未挈出。則不知作者之意耳。如治風大小續命湯。方中桂附苓朮麻防等藥。表裡龐雜。今人見為難用。不知用附桂者。驅在裡之邪也。用苓朮者。驅在中之邪也。

白話文:

有人問道:從外部進入體內的邪氣,把它驅逐到體外;從下部上升的邪氣,把它驅逐到下部。聽起來使人豁然開朗。不知道古法中也有類似的做法嗎?

答道:這正是古人已經嘗試過的方法,只不過沒有明確提出,所以不知道作者的意圖罷了。比如治療風疾的大小續命湯,方中使用桂附苓朮麻防等藥物,表裡參雜。現在的人見了認為難以使用。不知使用附桂者,是驅逐體內的邪氣;使用苓朮者,是驅逐體中的邪氣。

而用麻防等表藥獨多者。正欲使內邪從外而出也。至於病久體虛。風入已深。又有一氣微汗之法。一旬微利之法。平調半月十日。又微微驅散。古人原有規則也。至於治痰之規則。不見於方書。如在上者。用瓜蒂散梔豉湯等方。在左者用龍薈丸。在右者用滾痰丸。以及虛人用竹瀝達痰丸。

白話文:

採用麻黃等驅邪藥物的治療方法,目的是讓體內的邪氣從外而出。對於體虛病久、風邪深入體內的患者,還有微汗療法和微利療法。這兩種療法都會持續半個月到十天,然後再進一步驅散邪氣。這是古人留下的治療原則。

至於化痰的治療規則,在方書中並沒有記載得很清楚。如果痰在上面,可以用瓜蒂散、梔豉湯等方劑。如果痰在左邊,可以用龍薈丸。如果痰在右邊,可以用滾痰丸。如果患者體虛,可以用竹瀝達痰丸。

沉寒錮冷用三建湯之類。全無奧義。豈得心應手之妙。未可傳之紙上耶。吾今為子輩傳之。蓋五味入口。而藏於胃。胃為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總司。人之食飲太過。而結為痰涎者。每隨脾之健運。而滲灌於經隧。其間往返之機。如海潮然。脾氣行則潮去。脾氣止則潮回。所以治沉錮之法。

白話文:

治療寒邪凝結的疾病,一般是用三建湯這類藥方,但這沒有什麼特別的奧妙。難道就能隨心所欲地運用嗎?這不能寫在書上傳授吧。現在我就把這個方法傳授給你。人體的五味入口後,貯藏在胃裡。胃是水穀的海洋,是五臟六腑的總頭目。人們飲食過量,形成痰液後,常常隨著脾氣的運行,滲透於經脈中。其中的往來規律,就像海潮一樣。脾氣運行,潮水就會退去;脾氣停止,潮水就會漲起來。因此,治療寒邪凝結的方法是:

但取辛熱。微動寒痰。已後止而不用。恐痰得熱而妄行。為害不淺也。不但痰得熱而妄行。即脾得熱而亦過動不息。如潮之有去無回。其痰病之決裂。可勝道哉。從來服峻補之藥者。深夜亦欲得食。皆不知其故。反以能食為慶。曾不思愛惜脾氣。令其晝運夜息。乃可有常。況人身之痰。

白話文:

但是隻用辛熱的藥物,輕微地化動寒痰。之後就停止使用,不能長期服用。因為擔心痰液受熱而亂行,造成很大的禍害。不僅痰液受熱而亂行,脾胃受熱也會過度運作而不停止,就像潮水一樣,一去不回。痰病發作的嚴重程度,不可言喻。

長期服用峻補藥物的人,半夜也會想吃東西。他們都不知道原因,反而認為能吃東西是好事。卻不考慮愛惜脾氣,讓它白天運行,晚上休息,才能維持正常運作。更何況人體的痰液,

既繇胃以流於經隧。則經隧之痰。亦必返之於胃。然後可從口而上越。從腸而下達。此惟脾氣靜息之時。其痰可返。故人有痰症者。早食午食而外。但宜休養。脾氣不動。使經隧之痰。得以返之於胃。而從胃之氣上下。不從脾之氣四達。乃為善也。試觀人痰病輕者。夜間安臥。

白話文:

當痰液從胃部流入經絡時,經絡中的痰液也必須返回胃部。這樣才能通過口部向上排出,通過腸道向下排出。只有在脾氣平靜的時候,痰液才能返回胃部。因此,患有痰症的人,除了早飯和午飯外,應當休息,讓脾氣不活動。這樣,經絡中的痰液才能返回胃部,並隨著胃氣上下排出,而不是隨著脾氣四處流動。這樣纔有利於病情。觀察患有輕微痰病的人,在晚上安靜睡覺時。

次早即能嘔出泄出。痰病重者。昏迷復醒。反能嘔出泄出者。豈非未曾得食。脾氣靜息。而予痰以出路耶。世之喜用熱藥峻攻者。能知此乎。噫。天下之服辛熱。而轉能夜食者多矣。肯因俚言而三思否。

白話文:

第二天早上就能嘔吐腹瀉。痰病嚴重的病人,神志模糊,後又清醒,反而能嘔吐腹瀉。這難道不是因為未曾進食,脾臟的活動平靜,因而給痰液提供了排出途徑嗎?世間喜歡使用辛熱藥物猛烈攻下的醫生,能夠知道這個道理嗎?唉!天下服用辛熱藥物後,仍然能吃夜宵的人很多。肯因為這句俗話而三思的人嗎?

胡卣臣先生曰。知之深。故言之詳。然皆根據內經。而非創說。又自有神悟。而非襲說。予曏者極歎服王宇泰繆仲淳。真是齊人知管晏耳。

白話文:

胡卣臣先生說:瞭解得深透,所以講得詳細。但是這些都根據《內經》,並不是胡亂編造。又能夠有自己的獨特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我以前非常佩服王宇泰和繆仲淳,他們真正是齊國人瞭解管仲和晏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