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草》~ 詳胡太封翁疝證治法並及運會之理剿寇之事 (1)
詳胡太封翁疝證治法並及運會之理剿寇之事 (1)
1. 詳胡太封翁疝證治法並及運會之理剿寇之事
養翀太老先生。精神內守。百凡悉處謙退。年登古稀。面貌若童子。蓋得於天全。而不受人損也。從來但苦脾氣不旺。食飲厚自撙節。邇年少腹有疝。形如雞卵。數發以後。其形漸大而長。從少腹墜入睪囊甚易。返位甚難。下體稍受微寒則發。發時必俟塊中冷氣漸轉暖熱。始得軟溜而縮入。
白話文:
養翀太老先生,心神安定內斂,凡事都謙虛退讓。到了七十多歲,容貌依然像孩童。這應該是天資天生優異,不受外物侵擾的緣故。向來惟獨脾氣不太好,所以飲食起居都很節制。去年,小腹部位得了疝氣,形狀像雞蛋,發作數次後,形狀逐漸變大變長。疝氣很容易從小腹墜入陰囊,但很難復位。只要下體稍微受點涼,疝氣就會發作。發作時,必須等到疝塊中的寒氣逐漸轉化為熱氣,才能變軟滑動而縮回去。
不然則鼓張於隘口。不能入也。近來其塊益大。發時如臥酒瓶於胯上。半在少腹。半在睪囊。其勢堅緊如石。其氣迸入前後腰臍各道筋中。同時俱脹。繇是上攻入胃。大嘔大吐。繇是上攻巔頂。戰慄畏寒。安危止關呼吸。去冬偶見暴發光景。知為地氣上攻。亟以大劑參附薑桂投之。
白話文:
否則會堆積在狹窄的出口處,無法進入。最近其塊狀物變大了。發作時,就像睡時把酒瓶壓在胯部,一半在小腹,一半在睪丸囊中。其勢頭堅硬緊繃,如同石頭。其氣息會衝入前後腰臍各條筋脈中,同時全都脹起來。因此往上攻入胃,會劇烈嘔吐。因此往上攻到頭頂,會發抖怕冷。生死安危只差一線。去年冬天偶爾看到發作的樣子,知道是地氣往上攻,趕緊用大量的參、附、薑、桂投給他服用。
一劑而愈。以後但遇舉發。悉用桂附速效。今五月末旬。值昌他往。其證連日為累。服十全大補湯二十餘劑。其效甚遲。然疑證重。不疑藥輕也。值年家俞老先生督餉浙中。遙議此證。亦謂十全大補用到百劑自效。乃決意服。至仲秋。其證復發。發時昌仍用薑桂參附投之。令郎諫議卣翁老先生。
白話文:
吃了一劑藥就見效了。之後只要出現症狀,都用桂附來快速治療。今年五月底,我恰好不在。他的病情連續多日加重,服用了十全大補湯二十多劑,效果很慢。但懷疑病情嚴重,不懷疑藥效不行。這時,俞老先生正在浙中督辦軍需。遠程會診得知他的病情,也認為十全大補湯服用到百劑才會見效。於是病人下定決心繼續服用。到了中秋,病情再次發作。發作時,我仍然用薑桂參附等藥方治療。令郎諫議卣翁老先生也同仁。
兩疑而莫所從也。昌請深言其理焉。夫人陽不足則用四君。陰不足則用四物。陰陽兩不足。則合四君四物。而加味為十全大補。此中正和平之道也。若夫濁陰之氣。結聚少腹。而成有形。則陰盛極矣。安得以陰虛之法治之。助邪而滋疾乎。何以言之。婦女有娠者之病傷寒。不得已而用麻桂硝黃等傷胎之藥。
白話文:
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法,請您詳細說明。人體陽氣不足時,可以用四君子湯;陰氣不足時,則使用四物湯。如果陰陽兩虛,就要將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合併使用,再加入其他藥材成為十全大補湯。這是一種平衡中氣的治療方法。但是,如果濁陰之氣聚集在下腹部,形成有形的腫塊,表示陰氣過盛,這時候不可以使用治療陰虛的方法,這樣反而會助長邪氣,加重病情。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懷孕的婦女如果得了傷寒,不得已服用了麻黃、桂枝、硝石、黃連等會傷胎的藥物。
但加入四物。則厲藥即不能入胞而傷胎。豈欲除塊中之邪。反可用四物護之乎。此一徵也。凡生癥瘕痞塊者。馴至身羸血枯。百計除之不減。一用四物。則其勢立增。夫四物不能生血活血。而徒以增患。此又一徵也。人身之血脈。全賴飲食為充長。四物之滯脾。原非男子所貴。
白話文:
但是加入四物湯,那些峻烈藥物就不會進入子宮而傷胎。難道是要去除腫塊中的邪氣,卻反過來用四物湯保護它嗎?這是證明之一。凡是生長腫瘤、痞塊的人,通常會身體瘦弱、氣血不足。用盡各種方法也無法減輕腫塊,一旦使用四物湯,腫塊反而會迅速增大。四物湯不能生血、活血,反而會加重病情,這是證明之二。人體的血脈需要靠飲食來補充。四物湯會阻滯脾胃,本就不是男子需要的藥。
既以濁陰極盛。時至橫引陰筋。直衝陽絡。則地氣之上陵者。大有可慮。何得以半陰半陽之藥。蔓而圖之。四物之不當用無疑矣。即四君亦元老之官。不可以理繁治劇。必加以薑桂附子之猛。始克勝病。何也。陰邪為害。不發則已。其發必暴。試觀天氣下降則清明。地氣上升則晦塞。
白話文:
由於陰寒邪氣極盛,進一步拉扯陰側經筋,直接衝擊陽脈系統。此時,地氣(陰寒邪氣)上衝威脅很大。怎麼能用一半溫熱一半寒涼的藥物來應對呢?四物湯肯定不適合用了。即使是四君子湯,也只能說是老臣,無法應付複雜嚴重的病情。必須加上生薑、肉桂、附子等大辛大熱的藥物,纔能夠戰勝疾病。為什麼呢?因為陰寒邪氣作惡,不發作還好,一旦發作必定猛烈。就好像天氣下降時晴朗,地氣上升時陰霾密佈一樣。
而人身大略可睹。然人但見地氣之靜。而未見地氣之動也。方書但言陰氣之衰。而未言陰邪之盛也。醫者每遇直中陰經之病。尚不知所措手。況雜證乎。請縱譚天地之道以明之。天地之道。元會運世一書。論之精矣。至於戌亥所以混茫之理。則置之不講。以為其時天與地混而為一。
白話文:
從人的外觀,大致可以觀察到身體狀況。然而,人們只看到地氣的靜止面,卻未察覺地氣的流動。方書只記載了陰氣的衰弱,卻未提及陰邪的旺盛。醫生們在遇到直接影響陰經的疾病時,往往不知所措,更何況是複雜的病症呢?讓我借天地運行之道來闡明這個問題。天地運行之道,在《元會運世》一書中論述得很精妙。至於戌亥合為混茫之理,卻被忽略不談,因為在那個時候,天與地混而為一。
無可講耳。殊不知天不混於地。而地則混於天也。蓋地氣小動。尚有山崩川沸。陵遷谷變之應。況於地氣大動。其雷炮迅擊之威。百千萬億。遍震虛空。橫衝逆撞。以上加於天。寧不至混天為一耶。必至子而天開。地氣稍下。而高覆之體始露也。必至醜而地闢。地氣始返於地。
白話文:
不用多說了。但人們往往不知道天不混在地裡,而地卻混在天裡。大地之氣稍稍一動,就會有山崩、江河沸騰,山陵移動、山谷更替的景象。何況大地的氣勢猛烈激動,其雷霆暴擊的威勢,遍佈虛空中,橫衝直撞,從下向上加於天空,豈能不把天和地攪得混同為一體?必定到了子時,天空才開始打開,大地之氣稍稍下降,而高高覆蓋天空的體態才開始顯露。必定到了醜時,大地才開始開闢,大地之氣才返回到地底。
而太空之體始廓也。其時人物尚不能生者。則以地氣自天而下。未至淨盡。其青黃紅紫赤白碧之九氣而外。更有諸多悍疾之氣。從空注下者。動輒綿亙千百丈。如木石之直墜。如箭弩之橫流。人物非不萌生其中。但為諸多暴氣所摧殘。而不能長育耳。必至寅而駁劣之氣。悉返沖和。
白話文:
在太虛空曠的開始,天地初分,人畜尚未能產生。從天上降下的地氣還沒有完全消散。除了青黃紅紫赤白碧這九種氣體之外,還有許多兇猛暴烈之氣從虛空中灌注下來。它們時常綿延千里,猶如樹木或石塊直墮而下,又如利箭或弩箭射出。不是人畜不能在其中滋生繁衍,而是被這些暴烈的氣氛摧殘毀滅,無法長大。直到寅時,混亂的氣息才全部轉變為溫和協調。
然後人物得遂其生。以漸趨於繁衍耳。陰氣之慘酷暴烈。一至於此。千古無人論及。何從知之耶。大藏經中。佛說世界成毀至詳。而無此等論說者。蓋其已包括於地水火風之內。不必更言也。夫地水火風。有一而非陰邪也哉。群陰之邪。釀成劫運。昌之所謂地氣之混於天者。
白話文:
因此,生物得以存活繁衍。陰氣的殘酷暴烈,竟然到這種地步。歷來無人提及過,從何得知?《大藏經》中,佛陀對世界成住壞空的詳盡描述,也沒有這樣的主張。那是因為陰氣的概念已包含在「地水火風」之中,不必再另行說明。地水火風,哪有一種不是陰邪之氣?諸多陰邪之氣聚集成劫數,昌(張介賓)所說的「地氣混於天」,就是這個意思。
非臆說矣。堪輿家尚知趨天干之吉。而避地支之凶。奈何醫之為道。遇地氣上奔之證。曾不思避其凶禍耶。漢代張仲景。特著卒病論十六卷。祿山兵火以後。遂湮沒不傳。後人無繇獲見。昌因悟明地氣混天之理。凡見陰邪上衝。孤陽擾亂之證。陡進純陽之藥。急驅陰氣。呱呱有聲。
白話文:
這可不是胡說八道。風水師都懂得趨吉避兇。身為中醫,在遇到地氣上奔的症狀時,怎麼能不考慮避開兇禍呢?漢代的張仲景,特別寫了十六卷的《卒病論》。安史之亂後,這本書就失傳了,後人無法找到。我領悟了地氣與天相連的道理。每當遇到陰邪上衝、孤陽擾亂的症狀時,就急忙使用純陽的藥物,快速驅除陰氣,可以清楚地聽到病人呱呱的叫聲。
從大孔而出。以闢乾坤而揭日月。功效亦既彰彰。如太翁之證。屢用姜附奏績者。毋謂一時之權宜。實乃萬世經常之法也。但悍烈之性。似非居恆所宜服。即舉發時服之。未免有口乾舌苦之過。其不敢輕用者。孰不知之。而不如不得不用也。即如兵者毒天下之物。而善用之則民從。
白話文:
從大腸排出。以疏通天地萬物的運作而消除病痛。療效也已經十分顯著。比如治療太翁的疾病,多次使用生薑附子奏效的案例。不要認爲這是權宜之計,實際上這是適用於所有時代的方法。只是生薑附子藥性猛烈,似乎不適合經常服用。即使用在發作的時候服用,難免有口乾舌苦的副作用。那些不敢輕易使用的人,難道不知道嗎?但無可奈何的時候不得不使用。這就好像兵器天下皆爲害,但善於運用就會得到百姓擁護。
不善用之則民叛。今討寇之師。監而又監。制而又制。強悍之氣。化而為軟戾。不得不與寇為和同。至於所過之地。搶劫一空。荊棘生而凶年兆。盡驅良民而為寇矣。廟堂之上。罷兵不能。用兵無策。大略類然。昌請與醫藥之法。互相籌酌。夫堅塊遠在少腹。漫無平期。而毒藥從喉入胃。
白話文:
如果不懂得善用軍隊,百姓就會叛變。現在討伐叛軍的軍隊,層層監督,層層制約,強悍的軍威就變成了軟弱順從。不得已就只好和叛軍達成和解。到了所經過的地方,搶劫一空,荊棘叢生,出現凶年徵兆,最後把所有良民都逼得成為叛軍。朝廷之上,下令罷兵不能,用兵又沒有策略,大致情況就是這樣的。我請求採用醫藥的方法,互相商量對策。病患的淤塊遠在小腹,無法短時間治癒,但是毒藥卻從喉嚨進入胃中。
從胃入腸。始得下究。舊病未除。新病必起矣。於此而用治法。先以姜附肉桂為小丸。曝令乾堅。然後以參朮厚為外廓。俾喉胃間知有參朮。而不知有薑桂附子。遞送達於積塊之所。猛烈始露。庶幾堅者削。而窠囊可盡空也。今監督之旄。充滿行間。壯士金錢飽他人腹。性命懸他人手。
白話文:
食物從胃部進入腸道後,才開始消化吸收。如果舊病沒有治癒,就會引起新的疾病。因此,在治療時,應該採取以下方法:
首先,使用薑、附子、肉桂等藥材製成小丸。將小丸曬乾至堅硬後,再用人參、白朮粉作為外層。這樣一來,喉嚨和胃部會感覺到人參和白朮的存在,而不會發現薑、附子這些辛熱藥物的刺激。小丸逐漸運送至積塊所在處,辛熱的藥效才開始發揮作用,從而可以化解積塊,清空積氣。
現在官員的權威就像牧羊人的鞭子,充斥在仕途之中。有才能的人的財富卻被他人佔有,自己的性命也掌握在別人手中。
其不能辦寇。固也。而其大病。在於兵護監督。不以監督護兵。所以迄無成功耳。誠令我兵四面與寇相當。而令監督於附近賊界。堅壁清野。與土著之民。習且耕且戰之法。以厚為我兵之外廓。則不至於縶騏驥而縛孟賁。我兵可以賈勇而前。或擊其首尾。或搗其中堅。或晝息夜奮。
白話文:
要讓敵人混亂潰散,自然而然就能收復失地。何況還有監督者在外面保護,凡是外來的敵兵,都不敢逾越部隊而發出噪音。如此,百姓就不會變為匪寇,而匪寇則可以重新成為百姓。山中沼澤地的貧瘠,與當今社會毫無關聯。不過暫且舉出中醫醫治的方法,如果有可借鑑之處,就順便提一下。
以亂其烏合。而廓清之功自致矣。況有監督以護之於外。諸凡外入之兵。不敢越伍而譁。庶幾民不化為寇。而寇可返為民耳。山澤之癯。何知當世。然聊舉醫法之一端。若有可通者。因並及之。
卣臣先生問曰。外廓一說。於理甚長。何以古法不見用耶。答曰。古法用此者頗多。如用硃砂為衣者。取義南方赤色。入通於心。可以護送諸藥而達於心也。如用青黛為衣者。取義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可以護送諸藥而達於肝也。至於攻治惡瘡之藥。包入蔥葉之中。更嚼蔥厚罨而吞入。
白話文:
卣臣先生問道:「外廓一說,在理論上講得很通,為什麼古法中沒有看到應用呢?」
我答道:「古法中使用此法的例子不少,比如用硃砂作為藥衣。取其南方赤色的寓意,入通於心,可以護送諸藥到達心臟。又如用青黛作為藥衣。取其東方青色的寓意,入通於肝,可以護送諸藥到達肝臟。對於治療惡瘡的藥物,用蔥葉包裹,再用濃鬱的蔥汁包敷,然後吞服。」
取其不傷喉膈。而直達瘡所也。即煎劑亦有此法。如用大劑附桂藥煎好。再投生黃連二三分。一滾即取起。俟冷服之。則熟者內行下行。而生者上行外行。自非外廓之意耶。仲景治陰證傷寒。用整兩附子煎熟。而入生豬膽汁幾滴和之。可見聖神用藥。悉有法度也。卣臣先生曰善。
白話文:
使用此方法,藥物不會傷及喉嚨和膈膜,而能直接到達瘡口。煎劑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例如,用大量附桂藥煎好後,再加入生黃連兩三錢。煮沸後立即取出,等涼了再服用。這樣,熟的藥物會進入體內並向下運作,而生的藥物會向上和向外運作。這難道不是外廓法的含義嗎?仲景治療陰證傷寒時,用整兩附子煎熟,然後加入生豬膽汁幾滴調和。可見聖賢用藥,都有法度。卣臣先生說得好。
胡卣臣先生曰。家大人德全道備。生平無病。年六十。以冬月觸寒。乃有疝疾。今更十年。每當病發。嘔吐畏寒。發後即康好如舊。今遇嘉言救濟。病且漸除。日安一日。家大人樂未央。皆先生賜矣。
白話文:
胡卣臣先生說:我家父親品德高尚,一生沒有疾病。六十歲時,在冬天著涼後,得了疝氣病。現在又過了十年,每次發病時,他都會嘔吐、怕冷。發作過後,就會像以前一樣健康。現在遇到了貴人的救治,病情逐漸好轉,一天比一天好。家父非常高興,這都是先生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