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寓意草》~ 論吳叔寶無病而得死脈

回本書目錄

論吳叔寶無病而得死脈

1. 論吳叔寶無病而得死脈

吳叔寶先生。因治長公聖符之暇日。無病索為立案。豈求隔垣早見。而撤土先防乎。僕未悉翁平素之脈。因嘗藥而吐瀉交作。始為診之。見脈躁而不靜。勁而不柔。疑所傷甚大。乃翁漫不介意。無非恃體之堅固耳。及具道平昔。始知稟受元陽甚旺。從前所患。皆為熱中之病。

蓋膏粱厚味之熱。陽氣載以俱升。勢必發為癰疽疔毒。及膿潰鬥許。毒盡而陽不乏。夫非得於天者厚耶。然屢費不貲。久從暗耗。況人身候轉不常。始傳熱中。今傳寒中矣。熱中則一身之痰。俱變為熱。痰熱則走。故發為瘡瘍。寒中則一身之痰。俱變為寒。痰寒則凝。故結塞於胸膈。

不易開散。一繇陽氣高亢。一繇陽氣卑微耳。今見脈中或三至一轉。或五至一轉。不與指相值。自為區別。雖名三五不調。其實陽氣孤危已甚。翁弗病則已。萬一病出。必非紓徐迂緩。試即以冬時為譬。寒威凜冽。陰霾晝見。天日無光。或有之矣。能無慮乎。據所稟之厚。宜百年有常。

乃今亦覺少衰。扶身藥餌。有斷不可缺者。服藥而脈返其馴。緝續罔間。尚可臻古稀之列。蓋所稟之豐。如有國者祖功宗德之隆。即當衰季。復有中興一段光彩耳。

翁見案不懌。至冬月果患胸腹緊痛。脹悶不堪。以滾酒熱鹽。內澆外熨不止。服附子理中十數劑始安。次年四月。臨喪過哀。嘔血升余。服潤滯藥過多。飲食入胃。先痛後嘔。大便黏滯而不堅燥。欲成痰膈。在郡更醫十餘手。雜投罔效。歸用土醫服觀音對坐草。而胃氣搜削殆盡。

最後飲水惡熱。乃胃中久失谷養。津液盡枯。一團真火內熾。凡病此症者。無不皆然。醫者不審痰膈與熱膈異治。尚以牛黃狗寶。漫圖僥倖。僕以未病先識。不敢染指投劑。亦繇時輩媚嫉。欲借翁病為刀俎地。先以去年所用之藥為謗端。是以即有旋覆代赭成法可施。承當不下耳。

可勝悼哉。

胡卣臣先生曰。輿謗易興易息。出於公耳。獨熏箎中之鬼域。造端微而貽禍遠。可慨可慨。

附與門人論飲滾酒過多成膈症之故,過飲滾酒。多成膈症。人皆知之。而所以然之理不達也。蓋膈有二種。一者上脘之艱於納。一者下脘之艱於出耳。然入之胃中。全是一團沖和之氣。所以上脘清陽居多。不覺其熱。下脘濁陰居多。不覺其寒。即時令大熱。而胃中之氣。不變為熱。時令大寒。而胃中之氣。不變為寒。氣惟沖和。故但能容食。不能化食。必藉脾中之陽氣入胃。而運化之機始顯。此身中自然之造化也。曲糵之性。極能升騰。日飲沸酒不輟。勢必將下脘之氣。轉升於中上二脘。而幽門之口。閉而不通者有之。且滾酒從喉而入。日將上脘炮灼。漸有腐熟之象。而生氣不存。窄隘有加。止能咽水。不能納穀者有之。此其所以多成膈證也。若夫熱藥之性。其傷人也必僭。以火曰炎上也。寒藥之性。其傷人也必濫。以水曰潤下也。不僭不濫。而獨傷中焦沖和之氣者。必無之理。設果服附子能成膈患。去年勸勿飲熱酒時。何不蚤言。而治錢州尊失血。大劑倍用。又何自戾耶。赤土不容硃砂。巧於用譖。此方之不我谷者。豈偶哉。

白話文:

吳叔寶先生,因為處理長輩聖符的事情有了空閒時間,在沒有生病的情況下要求我為他診脈並記錄。這難道是希望還沒看到疾病就先做好預防措施嗎?我並不了解吳先生平時的脈象,因為他曾服藥後出現嘔吐腹瀉,我才開始為他診脈。發現他的脈象急躁而不平靜,強硬而不柔和,懷疑他身體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但他卻不在意,只因為仗恃自己身體強壯。後來詳細詢問他以前的狀況,才知道他天生陽氣非常旺盛,以前得的病都是屬於體內熱盛的疾病。

大概是因為他經常吃豐盛油膩的食物,熱氣隨著陽氣一同上升,必定會發為癰瘡、疔毒等疾病。等到膿液潰破,毒素排盡,陽氣依然充足,這真是得天獨厚啊。然而,他多次花費大量錢財,長期以來陽氣也在暗中耗損。加上人體的氣候變化無常,原本是體內熱盛,現在卻轉為體內寒盛了。熱盛時,全身的痰都會變成熱痰,熱痰容易流竄,所以會發為瘡瘍。寒盛時,全身的痰都會變成寒痰,寒痰容易凝結,所以會堵塞在胸膈之間,不易化開。這一個是因為陽氣過於亢奮,另一個是因為陽氣衰微。現在看他的脈象,有時三次跳動轉一下,有時五次跳動轉一下,脈搏跳動不和指脈相應,有明顯的區別。雖然名為脈象不調,其實陽氣已經非常虛弱危急了。吳先生如果沒發病就算了,萬一發病,病情一定不會慢慢來,而是會非常嚴重。就像冬天一樣,寒冷凜冽,陰霾白天可見,陽光暗淡,難道能不擔心嗎?依照他原本的體質,應該能活到百歲,但現在也感覺衰弱不少。扶助身體的藥物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如果服藥後脈象能恢復正常,持續不斷地治療,或許還能達到古稀之年。他天賦的體質就像擁有國家的人,祖先功德深厚,即使到了衰敗的時候,也能有中興的光彩。

吳先生看到病案不高興。到了冬天,果然患了胸腹緊痛、脹悶不堪的疾病,用熱酒和熱鹽不斷地往肚子上澆和敷。吃了十幾劑附子理中湯才好轉。第二年四月,因為喪事過於悲傷,吐血一升多。服用了太多潤滑腸胃的藥物,食物吃進肚子,先是疼痛,然後嘔吐,大便黏膩而不乾硬,好像要形成痰膈。他在郡裡請了十多位醫生,隨便亂投藥,都沒有效果。回到家後,服用鄉下醫生用的觀音對坐草,結果胃氣被消耗殆盡。

最後,他連喝水都覺得是熱的,這是因為胃長時間沒有攝取食物的營養,津液已經枯竭,體內有一團真火在燃燒。凡是得這種病的人,都是這樣。醫生如果不辨別痰膈和熱膈的治療方法不同,還用牛黃狗寶之類的藥物,只想要僥倖成功。我因為在沒生病時就已經知道他的情況,所以不敢隨意開藥。也是因為當時有人嫉妒我,想要藉著吳先生的病把我當作刀俎上的肉來宰割,先拿我去年開的藥來當作攻擊的藉口。所以即使有旋覆代赭湯這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我也不能承擔這個風險。

真是令人悲哀啊!

胡卣臣先生說:流言蜚語容易興起也容易平息,這都是公開的事情。唯獨暗中陷害人的鬼蜮伎倆,起因雖小卻會造成長遠的禍害,可悲啊!可悲啊!

附論:與門人討論飲用過多熱酒導致膈症的原因,過量飲用熱酒,大多會形成膈症,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為什麼會這樣,卻不了解其中的道理。大概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上脘難以納入食物,另一種是下脘難以排出食物。然而,進入胃裡的食物,都只是一團沖和之氣,所以上脘清陽之氣較多,不覺得熱;下脘濁陰之氣較多,不覺得寒。即使時令大熱,胃中的氣也不會變成熱,時令大寒,胃中的氣也不會變成寒。胃氣只保持沖和,所以只能容納食物,卻不能消化食物,必須藉助脾臟的陽氣進入胃中,運化的機制才能顯現出來。這是身體自然的造化。酒的性質,非常容易向上升騰,每天不停地喝熱酒,必定會將下脘的氣,轉而升到中脘和上脘,導致幽門閉塞不通。而且熱酒從喉嚨進入,日復一日地灼燒上脘,慢慢出現腐爛的現象,使生氣消失,通道變得更加狹窄,只能喝水,不能吃東西,這就是為什麼容易形成膈症的原因。熱性藥的危害,一定會過於強烈,因為火的特性是向上燃燒。寒性藥的危害,一定會過於寬泛,因為水的特性是向下潤澤。不強烈也不寬泛,卻單獨傷害中焦沖和之氣,這是不可能的。如果說服用附子會導致膈病,那麼去年勸他不要喝熱酒時,為何不早說,而且治療錢州的尊長失血時,大量使用附子,又是怎麼回事呢?紅色的土壤不容納硃砂,善於用讒言來陷害人,這個方子不被我採用,難道是偶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