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寓意草》~ 論江沖寰先生足患治法

回本書目錄

論江沖寰先生足患治法

1. 論江沖寰先生足患治法

庚辰冬。於鼎翁公祖園中。識先生半面。竊見身體重著。履步艱難。面色滯晦。語言遲緩。以為有虛風卒中之候也。因為過慮。辛巳秋召診間。細察脾脈。緩急不調。肺脈勁大。然肝木尚平。陽氣尚旺。是八風之邪。未可易中。而筋脈掣痛。不能安寢者。大率風而加之以濕。

白話文:

冬天的庚辰年,我在鼎翁公的祖園中認識了先生。我偷偷觀察他的身體,發現他步履沉重,面色晦暗,說話緩慢。我以為他有中風的感覺,因此過度憂慮。辛巳年秋天,先生請我診治,我仔細觀察他的脾脈,發現脈搏緩慢不調;肺脈強勁有力,但肝氣仍然平穩,陽氣也還旺盛。這表示八種風邪尚未輕易侵襲。而他的筋脈抽搐疼痛,無法安睡,這主要是風加上濕氣的緣故。

交煽其虐所致。以斯知尚可引年而施治也。何也。風者肝之病。天之氣也。濕者脾之病。地之氣也。天氣迅疾。故發之暴。益以地氣之迂緩。反有所牽制而不能暴矣。然氣別則病殊。而氣交則病合。有不可不明辨者。病殊者。在天氣則風為百病之長。其來微。則隨相剋為傳次。

白話文:

疾病的惡化是風濕交加所造成的。從這個角度看,還可以延長生命,進行治療。這是為什麼呢?風是肝臟的病,是天上的氣。濕是脾臟的病,是地上的氣。天氣運行迅速,所以發病急促。加上地氣的緩慢,反而受到約束,不能發作得很猛烈。不過,氣單獨存在,病情就會不同;而氣相互交合,病情就會複雜。這一點必須要明確地區分。病情不同的情況下,在天氣中,風是百病之首。風疾初期很輕微,然後會隨著相剋的關係逐漸傳播。

必遍五臟而始烈。其來甚。則不繇傳次而直中。唯體虛之人。患始不測焉。在地氣則濕為下體之患。其來微。則足跗腫大。然得所勝亦旋消。其來甚。則害及皮肉筋脈。以漸而上攻。亦唯陽虛之人。勢始騰越焉。兩者一本之天。一本之地。病各懸殊。治亦異法者也。病合者。

白話文:

身體必須先遍及五臟,病情才會嚴重。病勢來得急,就不用傳導而直接命中。只有體虛的人,病情一開始就難以預測。病因在地氣,濕邪會導致下半身出問題。濕邪來得緩慢,腳背就會腫大。不過,用對治法也能很快消退。但濕邪來得急劇,就會危及皮肉筋脈,逐漸往上侵犯。同樣地,只有陽虛的人,病情才會突然暴烈。這兩種病的病根,一個來自天,一個來自地,所以症狀截然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病因是綜合性的。

天之氣入於筋脈。地之氣亦入於筋脈。時乎天氣勝。則筋脈張而勁焉。時乎地氣勝。則筋脈軃而緩焉。兩者其源雖異。其流則同。交相蘊結。蔓而難圖者也。先生房中之風。始雖不可知。然而所感則微也。至若濕之一字。既以醇酒厚味而釀之於內。又為炎蒸嵐瘴而襲之於外。

白話文:

天上之氣進入筋脈,地上的氣也進入筋脈。有時天氣強盛,筋脈就會伸展開來充滿活力。有時地氣強盛,筋脈就會舒展而柔軟。兩者雖然來源不同,但流向是一樣的,交織纏結,難以理清。房中之事,開始時雖然不知不覺,但漸漸受到的影響就會很微弱。至於「濕」這個字,既是因醇酒厚味在體內發酵導致,也會因炎熱潮濕的瘴氣從外部侵襲而來。

是以足患日熾。雖周身筋脈舒展。亦不自如。究竟不若足間晝夜掣痛。瘡瘍腫潰。浸淫無已也。夫春時之風也。夏時之濕與熱也。秋時之燥也。三時之氣。皆為先生一身之患者也。而一身之患。又惟一隅獨當之。亦良苦矣。設內之風濕熱燥不攘。足患其有寧宇乎。所可嘉者。

白話文:

因此,腳上的病痛日益加重。雖然全身筋脈舒展,但也難以輕鬆自如。總的來說,還是不如腳上晝夜抽痛、瘡瘍腫脹潰爛、不斷蔓延的痛苦。春天的風、夏天的濕熱、秋天的燥氣,這三種時令之氣都是導致先生全身疾病的因素。而全身的疾病,卻只有腳掌這個部位獨自承受,真是辛苦至極。假設體內的風濕熱燥不驅除,腳上的病患又怎麼會有康復的一天呢?值得稱道的是:

惟冬月寒水司令。勢稍末減。而醫者不識此意。每投壯筋骨之藥酒。以驅其濕。不知此乃治寒濕之法。惟冬月病增者方宜。豈以風濕熱濕。而倒行逆施。寧不重其困耶。況乎先生肺脈勁大。三四日始一大便。雖冬月亦喜形寒飲冷。而不欲近火。何所見其為寒濕也哉。所以孫真人大小竹瀝等方。

白話文:

只有在冬天,寒水之氣當令,水濕的力量才會稍有減弱。但醫生們不瞭解這個道理,常常用以壯筋骨的藥酒來驅除濕氣。殊不知這是治療寒濕病的方法,只適合在冬天病情加劇時使用。怎麼能因為風濕熱濕,就反其道而行之,不加重病情纔怪呢。更何況,先生肺脈強勁寬大,三四天才大便一次。即使在冬天,也喜歡形寒飲冷,而不願意靠近火,這哪裡像寒濕之證呢?所以,孫真人(孫思邈)所說的「大小竹瀝等方」,不適合先生的病情。

風濕熱燥寒五治之藥俱備。籠統龐雜。後人全不知用。若識此義為去取。則神而明之之事矣。然則不辨證而用方者。幾何而不誤耶。

白話文:

針對風、濕、熱、燥、寒五種病症的藥物都很齊全,但數量繁多且複雜混亂。後人完全不知道如何使用。如果瞭解這個道理,就能精準地取捨使用,這就是神妙而精通醫術的表現。因此,不辨別證型而直接使用藥方的,有幾個不會出錯呢?

胡卣臣先生曰。辨證縱橫無礙。劍光燁燁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