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寓意草》~ 直推王岵翁公祖病後再誤貽患

回本書目錄

直推王岵翁公祖病後再誤貽患

1. 直推王岵翁公祖病後再誤貽患

岵翁公祖。深知醫理。投劑咸中肯綮。所以長年久世。然苦耳鳴。不樂對客。其左右侍從。誰能究心醫藥之事。前病獲安。競以為人參之力。而卸禍者反得居功。謂其意原欲用參。但不敢專主。姑進不肖商榷。以示詳慎耳。於是善後之宜。一以諉之。曾不顧夫一誤再誤也。吁嗟。

白話文:

岵翁的祖先,精通醫理。所開藥方都很有效,因此能長壽。然而他耳鳴得很厲害,不喜歡接待客人。他身邊的侍從,誰能好好研究醫藥呢?以前的病好了,大家爭相認為是人參的功勞,卻讓真正治病的藥背了黑鍋,還得到表揚。說是原本想用人參,但不敢獨斷專行,所以先用差一點的藥來商榷,以顯得慎重。因此,後續治療就全都推給人參,全然不顧一錯再錯的後果。唉!

善後之圖維。果易謀乎哉。前所論虛風一症。昌才用甘寒藥一劑稍效。俄焉更醫。誤以傷寒為治。而致危殆。昌雖用旋覆代赭二劑迴天。然前此虛風本症。尚無暇於驅除。而主家及醫。其時方競夸人參之力。謂調理更宜倍用。無俟參酌。曾不思虛風醞釀日深。他日再求良治。

白話文:

對後續的治療有周密的計劃,真的是那麼容易嗎?先前討論過的虛風這個症狀,我在喝了一劑甘寒藥後稍有好轉。不久,換了個醫生。他誤以為我是傷寒,使用傷寒的療法,導致病情危急。我在服用了兩劑旋覆代赭湯後才撿回一條命。然而,在此之前我本來就有虛風的症狀,卻沒有及時治療。當時,主家和醫生只爭論著人參的功效,認為調理身體應該多用人參,不用再考慮其他因素。他們沒有考慮到虛風日積月累,以後想要再找好的治療方法就難了。

不能及矣。此際欲造庭力爭。是謂生端。即上書陳說。又恐中格。惟有撫膺展轉太息而已。吁嗟。時事之不可為。大都若此矣。然雖不得借箸前籌。未可不列眉而論也。內經云。風者善行而數變。言風之為病。無定體也。又曰病成而變。此則專言胃風所傳之病。變症最多也。

白話文:

這一點我認識不足。此時卻想努力爭取。這就是找事端。當時便寫信申訴說明。又擔心會被駁回。只有徒然感嘆而已。唉!時局如此渺茫,大多都是這樣。然而雖然無法借用前人的智慧,何嘗不能提出我的看法呢?《內經》中說:風的特性是流動迅速且變化多端。表示風引起的疾病,沒有固定的型態。又說:疾病形成後會發生變化。這句話專門說明由胃風傳導而來的疾病。症狀變化最多。

變症有五。一曰風成為寒熱。以風氣通肝。則木盛而侮脾胃。故生寒熱也。祖翁前病時。左關之脈獨大。自雲氣反攻左。而每多寒熱之候。致醫輩視為外感者。是其徵也。一曰厥成為巔疾。厥者逆也。謂胃氣逆而上升。成巔頂之疾。如眩暈之類也。祖翁前病時。呃逆不休。時覺昏暈者。

白話文:

變異的症狀有五種。第一種是風氣轉化為寒熱。因為風氣會影響肝臟,使肝氣旺盛而侵犯脾胃,所以會產生寒熱。祖翁以前生病的時候,左關脈特別強盛。他自述氣息倒流到左側,經常出現寒熱的徵兆。因此,醫生們都認為是外感造成的,這就是它的徵兆。第二種是厥氣轉化為癲疾。厥氣是指逆氣,也就是胃氣逆流而上升,導致頭頂出現疾病,例如眩暈等。祖翁以前生病的時候,頻繁呃逆,有時還會感到昏眩。

是其徵也。一曰癉成為消中。癉者熱也。熱積胃中。善食而易飢。火之害也。祖翁胃中。素有積熱。而多欲得食者。是其徵也。一曰久風為飧泄。言胃中風熾。飧已即泄。不留停也。祖翁平素三四日始一大便。今嘗無故泄下數行。是其徵也。一曰脈風成為癘。言胃中之風。醞釀既久。

白話文:

這就是症狀。第一種:長期腹脹變成胃中消瘦。腹脹指胃中熱氣,熱氣堆積在胃裡,容易餓,卻吃很多,這是火氣作祟。你父親的胃裡一直有熱氣堆積,而且想吃很多東西,這就是症狀。第二種:久久的風氣形成泄瀉。意思是說胃裡的風氣很盛,一吃東西就會馬上泄瀉,沒有停留。你父親平時四五天才會大便一次,現在卻經常無緣無故地拉了好幾次,這就是症狀。第三種:脈象有風氣會變成消瘦。意思是說胃裡的風氣鬱結得很久了。

則榮氣腐而不清。肌肉之間。漸至潰爛。以胃主肌肉也。祖翁四末及脈道之間。慣生瘡瘍。浸淫為害者。是其徵也。此五者。總為胃風之病。祖翁俱已見端。又喜飧羊肉河豚以召致之。然亦不自繇也。蓋風煽胃中。如轉丸之捷。食入易消。不得不借資於厚味。而不知胃中元氣。

白話文:

導致氣血腐壞而不通暢,肌肉之間逐漸潰爛,因為胃經主管肌肉。祖翁四肢末端和脈道之間,容易生成瘡瘍,逐漸蔓延並造成傷害,這是徵兆。這五種情況,總稱為胃風的疾病,祖翁都已出現徵兆。此外,祖翁還喜好食用羊肉、河豚等辛熱食物,以引發胃風。然而,這也不是祖翁自願的,因為胃風煽動胃部就像轉動丸子一樣迅速,所以食物容易消化,不得不用厚味來補益元氣。但是祖翁不知道胃中的元氣

久從暗耗。設虛風止熄。即清薄之味。尚不易化。況於肥甘乎。今之醫者。全不究病前病後消息。明明語以虛風之證。竟不知虛風為何物。奈何言醫耶。奈何言調攝耶。昌於此殆不勝古今家國之感矣。

白話文:

長久消耗,很容易耗盡元氣。若吹來虛弱的風,就會熄滅。清淡的食物尚且不容易消化,何況肥膩的食物?當今的醫生,完全不研究疾病的變化。明明告訴他虛弱的風證,他竟然不知道虛風是什麼。這樣怎麼能說是醫生呢?怎麼能說是調養呢?真是感嘆古今國家之危難啊!

案雖定。而狂瞽之言。未便呈覽。兼值昌有浙遊。旋日。祖翁復得重恙。召診時。語昌云。一病幾危。今幸稍可。但徹夜撰改本章不輟。神亂奈何。昌對曰。胃風久熾。津液乾枯。真火內燔。宜用知母一兩。人參甘草各一錢。日進二劑自安。眾議方中用參太少。且無補藥佐之。

白話文:

雖然病情已經確定,但我還不敢把這個外行人的說法呈給您看。加上此時適逢我前往浙江遊歷,不久後,祖翁的病情又加重了。我受召前去診治時,祖翁對我說,這次病情差點危及生命,現在幸好稍有好轉。但我連夜修改奏章,始終沒有停歇,神智有些混亂,怎麼辦?我回答說:胃中風氣旺盛已久,津液乾枯,導致虛火內生。建議使用知母一兩、人參、甘草各一錢,每天服用兩劑,自會安康。眾人討論方劑時,認為其中人參用量太少,而且沒有添加補藥輔助。

全無取義。竟置不用。連進參朮大劑。不效。越三日。劑中人參竟加一兩。服後頃刻氣高不返而仙逝。八旬元老。勳勒鼎彝。子姓森森。繞榻三匝。夫復何憾。獨昌親承棫樸之化。於報稱之心。有所未慊也。哀哉。

白話文:

即使不以藥劑為事,三年之內,心也不會感到滿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