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草》~ 為顧枚先議失血證治並論病機 (2)
為顧枚先議失血證治並論病機 (2)
1. 為顧枚先議失血證治並論病機
惟遵內經熱淫血溢。治以鹹寒之旨為主治。咸能走血。寒可勝熱。庶於消渴癰疽兩患。可無妨礙。然必先除經病。務俾經脈下走。經氣下行。後乃可除絡中之病。譬溝渠通而行潦始消也。未易言也。
病者嘔血經久。無法可止。父兄敦請僕往救治。告以必須議病不議藥。方能用。予乃定是案。用玄明粉化水煮黃柏。秋石化水煮知母。以清解蘊熱而消瘀化疽。加甘草以調其苦。獨取鹹寒氣味。進四劑而血止。可謂神矣。醫者果然破藥性太寒。渠家果不終其用。延至八月。病者胸脅高腫數圍。
肺內生癰。寒熱大作。喘咳不休。食飲不入。俯幾不敢動移。以致瘠肉磨穿。危在呼吸。百計強與醫治。斷不應命。父兄因生仇恨。再求為其所難。以曲盡人情。只得極力治之。變證蜂出。通計免於五死而得五生。病者不戒。兼啖生冷。肺復生癰。一夕嘔痰。如豬膽狀者。百十餘枚。
一臟兩傷。竟至不起。僕焦勞百日。心力俱殫。第無如末流難挽何哉。
胡卣臣先生曰。向傳顧病治愈。競稱神仙。其後未免以成敗論矣。倘用鹹寒時。遇有識者贊之。何至渴而穿井。鬥而鑄兵耶。然此案自堪傳也。
白話文:
遵照《內經》的論述,熱邪導致出血,治療應以鹹寒之性為主。鹹味能行血,寒性能制熱,如此便能兼顧消渴、癰疽兩種疾病,互不干擾。但必須先治好經脈本身的病變,讓經脈暢通,氣血下行,才能再治療絡脈中的病症,如同疏通溝渠才能使積水消退一樣。這一點很難一言以蔽之。
病人久吐鮮血,無法止住。其父兄懇求我前往治療,我告知他們必須先診斷病情,而非直接用藥,才能見效。我診斷後,用玄明粉化水煮黃柏,秋石化水煮知母,以清熱解毒、消腫化膿,並加甘草以調和藥性,只選用鹹寒的藥物。用了四劑藥後,出血就止住了,可謂神效。然而,這位醫生卻認為藥性太寒,病人家人也因此沒有堅持用藥。延至八月,病人胸脅腫脹如數圈圍繞,肺部生出癰疽,寒熱交作,喘咳不止,飲食不下,連身體稍動都不敢,瘦得皮包骨頭,生命垂危。儘管百般努力治療,病人卻拒絕服藥。其父兄因此怨恨我,再次懇求我,我基於人情,盡力治療。病情反复,幾次險些喪命,幾次又起死回生。病人卻不注意保養,又吃生冷食物,肺部再次生癰,一夜之間吐出大量如豬膽大小的痰液,多達百餘枚。
臟腑雙傷,最終不治而亡。我奔波勞碌百日,身心俱疲,只是這病情到了這個地步,實在是無力回天了。
胡卣臣先生說:以前傳說顧某的病治癒了,都稱讚我是神仙。但後來人們難免以成敗論英雄。如果當時用鹹寒之法,遇到有識之士的肯定,何至於像渴了才掘井,打仗了才鑄造兵器一樣呢?然而,這個病例本身還是值得流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