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寓意草》~ 答門人問州守錢希聲先生吐血治法

回本書目錄

答門人問州守錢希聲先生吐血治法

1. 答門人問州守錢希聲先生吐血治法

門人問曰。州尊暴病。嘔血數升。指尖微冷。喉間窒塞。聲不易出。安危之機。關於醫藥。有用溫補人參阿膠之屬者。有用涼血生地玄參之屬者。有用降火黃柏知母之屬者。漫難適從。請吾師確言其理。以開瞽瞶。答曰。古今論失血之症。皆混在痰火一門。是以言之不中肯窾。

白話文:

學生問道:州官突然得病,吐了幾升血,手指尖微冷,喉嚨堵塞,聲音難以發出。現在情況危急,關於用藥,有人主張用溫補人參、阿膠之類的藥物,有人主張用涼血生地、玄參之類的藥物,也有人主張用降火黃柏、知母之類的藥物,實在難以決定。請老師明明白白地說出道理,讓我們茅塞頓開。

老師回答道:古今醫書論述失血症,都把血虛、痰火混在一起論述,所以說法都不夠精確。

吾試為子詳之。夫血病有新久微甚。無不本之於火。然火有陰陽不同。治法因之迥遠。州尊雖舊嘗失血。不過傷損之類。其原頗輕。今入春以來。忽爾嘔血數盂。則出之暴矣。經云。暴病非陽。則其為火也。即非陽火甚明。陽火者五行之火。天地間經常可久之物。何暴之有。

白話文:

讓我仔細為先生診斷。血病的病程有新久輕重的區別,但無一不與火有關。然而,火有陰陽之分,因此治療方法也大不相同。儘管州尊以前曾經失血,但不過是受傷所致,病因並不嚴重。現在,自從春天以來,突然嘔血數盂,這就屬於暴發性出血了。根據經書記載,暴發性疾病不是陽證,就是火證。既然不是陽火證,那麼很明顯,這是陰火證。陽火是五行之火,是天地間恆久存在的東西,怎麼會有暴發性呢?

設其暴也。復可以五行之水折之。不能暴矣。惟夫龍雷之火。潛伏陰中。方其未動。不知其為火也。及其一發。暴不可御。以故載陰血而上溢。蓋龍雷之性。必陰雲四合。然後遂其升騰之勢。若天青日朗。則退藏不動矣。故凡用涼血清火之藥者。皆以水制火之常法。施之於陰火。

白話文:

如果火氣過旺。可以用五行中的水來剋制它。火氣就不會太過。只有龍雷之火,潛伏在陰中。當它還沒有發動時,不知道它是火。等到它一發作,就會突然爆發,無法控制。所以就會帶動陰血往上溢出。因為龍雷的特性,一定要在陰雲密佈的時候,才會發出它上升的力量。如果天清氣朗,它就會退藏不動了。所以凡是使用涼血清火藥物的,都是用水的常規方法,用於陰火。

未有不轉助其虐者也。大法惟宜溫補。而溫補中之微細曲折。要在講明有素。經曰。少陰之脈縈舌本。謂腎脈縈繞於舌根之間也。又曰。咯血者屬腎。明乎陰火發於陰中。其血咯之成塊而出。不比咳嗽癆症。痰中帶血為陽火也。此義從前未有發明。惟漢代張仲景為醫中之聖。

白話文:

沒有不轉而助長其病情的。最佳的治療方法是溫補。而溫補中的細微差別,在於深入瞭解病情。醫書上說:少陰經脈環繞著舌頭根部。意思是腎經脈絡纏繞在舌根周圍。又說:咯血屬於腎虛。這說明陰火發於陰中,其咯出的血成塊並排出。不同於咳嗽或肺癆,痰中帶血是陽火所致。這個觀點以前沒有人闡明過,只有漢代的張仲景是醫學界的聖人。

於傷寒症中垂戒一款云。誤發少陰汗。動其經血者。下竭上厥為難治。後人隨文讀去。至下竭上厥之理。總置不講。不知下竭者。陰血竭於下也。上厥者。陰氣逆於上也。蓋氣與血兩相維附。氣不得血。則散而無統。血不得氣。則凝而不流。故陰火動而陰氣不得不上奔。陰氣上奔。

白話文:

在傷寒病中特別告誡醫生:誤發少陰病的汗。動搖了少陰經血的人。下部陰血枯竭,上部陰氣逆亂,就很難治療。後人僅拘泥於字面意思,對於「下竭上厥」的道理,卻不加以探討。不知道「下竭」是指下部的陰血枯竭,「上厥」是指上部的陰氣逆亂。蓋氣與血相互依存。氣得不到血的滋潤,就會渙散而不受控制。血得不到氣的推動,就會凝結而不流動。所以陰火一動,陰氣就會逆向而上。陰氣逆上。

而陰血不得不從之上溢。陰血上溢。則下竭矣。血既上溢。其隨血之氣。散於胸中。不能復返本位。則上厥矣。陰氣上逆。不過至頸而止。不能越高巔清陽之位。是以喉間窒塞。心忡耳鳴。胸膈不舒也。然豈但窒塞不舒已哉。陰氣久居於上。勢必龍雷之火。應之於下。血不盡竭。

白話文:

陰血無法抵抗從上方上溢。陰血上溢,下方就會枯乏。血氣上溢,其中的氣血散佈於胸腔中,無法回到原位,這就出現了上行的現像。陰氣上逆,到脖子就停住了,無法越過頭頂清陽之位。因此,喉間會感到阻塞,心慌耳鳴,胸中隔膜不舒。然而,並不僅僅是阻塞不舒這麼簡單。陰氣長時間停留在上方,勢必會導致下方的陽火應其而起。血氣沒有完全枯盡。

不止也。氣不盡厥。亦不止也。仲景所以斷為難治者。其以是乎。但止曰難治。非謂不治也。仲景不立治法者。以另有卒病論一十六卷。專論暴病。後世散逸無傳耳。吾為子大辟其扃。則以健脾中陽氣為第一義。健脾之陽。一舉有三善也。一者脾中之陽氣旺。如天青日朗。而龍雷潛伏也。

白話文:

並不是無法止住。氣息沒有完全斷絕。也並非不能止住。張仲景之所以判斷為難以治療,大概是因為這些原因。但僅僅說難以治療,並非表示無法治療。張仲景沒有記載治療方法是因為另有《卒病論》十六卷,專門討論急性病。只是後世散佚失傳了。我為您初步打開治療的關節,那就是以健脾益中陽氣為首要任務。健脾之陽,一舉有三種好處。第一,脾中的陽氣旺盛,就像天氣晴朗,天空湛藍,雷電潛藏一樣。

一者脾中之陽氣旺。而胸中窒塞之陰氣。如太空不留纖翳也。一者脾中之陽氣旺。而飲食運化精微。復生其下竭之血也。況乎地氣必先蒸土為濕。然後上升為云。若土燥而不濕。地氣於中隔絕矣。天氣不常清乎。今方書皆治陽火之法。至龍雷之火。徒有其名。而無其治。反妄引久嗽成癆。

白話文:

第一種情況是脾臟中的陽氣旺盛,胸中的陰氣鬱結,就像天空沒有一絲雲彩一樣。第二種情況是脾臟中的陽氣旺盛,食物被消化運化為精華,從而補充了已經耗盡的氣血。就像地上的濕氣必須先蒸發成土氣,然後才能上升成為雲彩。如果土地乾燥而沒有濕氣,那麼地氣就會被阻隔在中間,天氣也不會一直晴朗。

當前的醫書中,全部都是治療陽火的治療方法。至於雷電之火,只是有這個名稱,而沒有具體的治療辦法。反而胡亂引用久咳成癆的說法。

痰中帶血之陽症。不敢用健脾增咳為例。不思咯血即有咳嗽。不過氣逆上厥之咳。氣下則不咳矣。況於原無咳嗽者乎。古方治龍雷之火。每用桂附引水歸原之法。然施於暴血之症。可暫不可常。蓋已虧之血。恐不能制其悍。而未動之血。恐不可滋之擾耳。究而論之。治龍雷之火。

白話文:

痰中帶血伴有發熱的症狀。不能用健脾止咳的治療方法。咳血後出現的咳嗽,並不代表會有咯血。不過是氣逆上衝導致的咳嗽。氣血下降就不會咳嗽了。何況原本就沒有咳嗽的人呢?古方治療龍雷之火的症狀,常常使用桂附引水歸原的方法。但是用在突然咳血的疾病上,只能暫時使用,不能長期使用。因為已經損耗的氣血,恐怕不能控制住它的兇悍。而尚未動搖的氣血,恐怕不能滋養到它而引起騷動。總的來說,治療龍雷之火的症狀,

全以收藏為主。以秋冬則龍潛雷伏也。用收藏藥不效。略用燥烈為嚮導。以示同氣相求之義則可。既以收藏。寧敢漫用燥烈乎。先生宿有損傷失血之病。值此上下交匱。功令森嚴。人心欲逞。惴惴其不免。是勞傷又益以憂恐。恐則傷腎。而少陰之血。無端溢出。與仲景所謂誤發少陰汗動其血者。

白話文:

總是著重於養藏之法。好像秋冬時節,龍潛入深淵,雷電隱伏。如果此時用發散的藥物,就不會有效。稍微用一些溫熱的藥物作為引導,來表示同氣相求的道理就可以了。既然是養藏,怎麼敢隨便使用溫熱的藥物呢?先生以前就有損傷失血的病症,適逢當前局勢動盪,朝廷法規嚴苛,人心惶恐,惴惴不安,好像難以倖免。這種勞累又加上憂慮恐懼,恐懼就會傷腎,以致少陰之血無故溢出。這與仲景所說的錯誤地發散少陰的汗,而傷及血的情形是一樣的。

初無少異矣。又況肝主謀慮。性喜疏泄。冬間腎氣不藏。久已供肝木之挹取。今春令將行。而肝木居青龍之位。震雷之司。乘權用事。是以天時之龍雷未動。身中之龍雷先動。其血已暴湧而出。不識後此春夏十二氣。龍雷大發之時。將何血以奉之耶。夫大病須用大藥。大藥者。

白話文:

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異常。更何況肝臟主謀慮,性質喜歡疏泄。冬季腎氣不收藏,長久以來供應給肝木吸收。現在春天將至,而肝木處於東方青龍之位,是掌管雷震的職司。趁機掌權行事。因此,天氣中的雷龍還沒動,人體中的雷龍已經先動了。它的血已經暴烈地湧出來。不知道往後春夏天十二氣節,雷龍大發作的時候,將用什麼血來奉養它呢。大病必須用大藥。大藥就是:

天時春夏。而吾心寂然秋冬是也。昔人逃禪二字甚妙。夫禪而名之曰逃。其心境為何如哉。子後遇此病。必以崇土為先。土厚則陰濁不升。而血患必止。萬物以土為根。元氣以土為宅。不可不亟講矣

胡卣臣先生曰。今世失血一症甚多。前後四案。發明無窮奧義。垂誨殷殷。此篇詳論陰火原委。尤補千古闕失。

白話文:

季節更替,身體健康,陰陽衰退,但體現如今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