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草》~ 辨黃起潛曙修時氣傷寒治各不同
辨黃起潛曙修時氣傷寒治各不同
1. 辨黃起潛曙修時氣傷寒治各不同
黃曙修與乃翁起潛。春月同時病溫。乃翁年老而勢輕。曙修年富而勢重。勢重者。以冬不藏精。體虛不任病耳。余見其頭重著枕。身重著席。不能轉側。氣止一絲。不能言語。畏聞聲響。於表汗藥中。用人參七分。伊表侄施濟卿。恐其家婦女得知。不與進藥。暗贈人參入藥。
服後汗出勢減。次日再於和解藥中。贈人參一錢與服。服後即大便一次。曙修頗覺輕爽。然疑藥下之早也。遣人致問。余告以此證表已解矣。里已和矣。今後緩調。即日向安。不必再慮。往診見老翁病尚未愈。頭面甚紅。謂曰。望八老翁。下元虛憊。陽浮於上。與在表之邪相合。
所謂戴陽之證也。陽已戴於頭面。不知者更行表散。則孤陽飛越。而危殆立至矣。此證從古至今。只有陶節庵立法甚妙。以人參附子等藥。收拾陽氣。歸於下元。而加蔥白透表以散外邪。如法用之即愈。萬不宜遲。渠家父子俱病。無人敢主。且駭為偏僻之說。旋即更醫。投以表藥。
頃刻陽氣升騰。肌膚粟起。又頃刻寒顫咬牙。渾身凍裂而逝。翁雖海濱一氓。留心管晏富國之略。而齎志以沒也。良足悼矣。其醫於曙修調理藥仍行克伐。致元氣日削。謝絕醫藥。靜養六十餘日。方起於床。愈後。凡遇戚友家。見余用藥。率多詆訾。設知當日解表和中。俱用人參。
肯捨命從我乎。是其所以得全者。藉於濟卿之權巧矣。
附傷寒戴陽證,石開曉病傷風咳嗽。未嘗發熱。日覺急迫欲死。呼吸不能相續。求余診之。余見其頭面赤紅。躁擾不歇。脈亦豁大而空。謂曰。此證頗奇。全似傷寒戴陽證。何以傷風小恙亦有之。急宜用人參附子等藥。溫補下元。收回陽氣。不然子丑時一身大汗。脫陽而死矣。渠不以為然。及日落。陽不用事。愈慌亂不能少支。忙服前藥。服後稍寧片刻。又為床側添同寢一人。逼出其汗如雨。再用一劑。汗止身安。咳嗽俱不作。詢其所繇。云連服麻黃藥四劑。遂爾躁急欲死。然後知傷風亦有戴陽證。與傷寒無別。總因其人平素下虛。是以真陽易於上越耳。
胡卣臣先生曰。戴陽一證。剖析精詳。有功來學。
白話文:
黃曙修和他父親黃起潛,在春天同時得了溫病。父親年紀大,病情比較輕;曙修年輕力壯,病情卻很嚴重。病情嚴重的原因,是因為冬天沒有好好保養身體,導致體虛無法承受疾病。我看到曙修頭重得只能靠著枕頭,身體沉重得躺在席子上無法翻身,氣息微弱,幾乎說不出話,也很怕吵雜聲。我在給他開的解表發汗藥中,用了七分人參。他的表侄施濟卿擔心曙修家人知道了,會不讓他吃藥,就偷偷把人參加入藥中。
服藥後出了汗,病情減輕了一些。隔天,我在和解的藥方中,又偷偷加入一錢人參給他服用。服藥後就大便了一次,曙修感覺身體輕鬆許多。但他懷疑我太早用藥了,就派人來問我。我告訴他,這病表證已經解了,裡證也已經和解了,之後慢慢調養就好,很快就能恢復健康,不必再擔心。我之後去看他父親,發現他病還沒好,臉色非常紅潤。我說:「老先生您年紀大了,下元虛弱,陽氣浮在上頭,和表面的邪氣結合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戴陽證。陽氣已經浮到頭臉,不懂的人如果再用發散藥,就會讓虛浮的陽氣散失,立刻會有生命危險。這個病從古至今,只有陶節庵的方法最好,用人參、附子等藥物收斂陽氣,使其回到下元,再用蔥白來透散外邪。如果照這個方法用藥就會好,千萬不能耽誤。」他們父子都病了,沒有人敢做主,而且覺得這個說法很偏門,就換了醫生。新醫生給他開了解表藥,結果立刻陽氣上升,皮膚起雞皮疙瘩,又立刻開始發冷發抖,咬牙切齒,全身像被凍裂一樣,很快就過世了。老先生雖然只是住在海邊的平民,卻也關心國家大事,只可惜抱著未實現的志向就過世了,實在令人惋惜。曙修之後調養身體,醫生還是用攻伐的藥物,導致他的元氣越來越虛弱。他只好停止吃藥,靜養六十多天,才終於能下床。病好後,只要在親戚朋友家看到我用藥,他們大多會批評指責。如果他們知道當初我解表和中都用了人參,他們會願意聽我的嗎?他之所以能活下來,要歸功於施濟卿的巧妙安排啊!
附傷寒戴陽證,石開曉得了傷風咳嗽,卻沒有發燒,但每天都感到心慌氣短,快要死了,呼吸都快喘不上氣,請我去看診。我看到他臉色赤紅,煩躁不安,脈象又大又空。我說:「這病很奇怪,完全像傷寒戴陽證。怎麼傷風這種小病也會這樣?」趕快用人參、附子等藥物,溫補下元,收回陽氣。不然到了子時或丑時,就會全身大汗,陽氣外脫而死。他不相信我的話。到了傍晚,陽氣開始衰退,他更加慌亂,幾乎撐不住了。趕緊服用我之前開的藥,服藥後稍微平靜了一會。又在床邊加了一個人一起睡,逼他出汗如雨。再吃一劑藥,汗止住,身體就平安了,咳嗽也都好了。問他原因,他說他連續吃了四劑麻黃藥,才會變得這麼煩躁,好像快要死了。由此可知,原來傷風也有戴陽證,和傷寒沒有差別。總之是因為這個人平時下元虛弱,所以真陽才會容易浮到上面。
胡卣臣先生說:「戴陽這個病症,分析得很精闢詳細,對後學者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