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寓意草》~ 辨徐國禎傷寒疑難急證治驗

回本書目錄

辨徐國禎傷寒疑難急證治驗

1. 辨徐國禎傷寒疑難急證治驗

徐國禎傷寒六七日,身熱目赤,索水到前,復置不飲,異常大躁,將門牖洞啟,身臥地上,展轉不快,更求入井。一醫洶洶急以承氣與服。餘證其脈洪大無倫,重按無力,謂曰:「此用人參附子乾薑之證,奈何認為下證耶?」醫曰:「身熱目赤,有餘之邪,躁急若此,再以人參附子乾薑服之,逾垣上屋矣。」

余曰:「陽欲暴脫,外顯假熱,內有真寒,以薑附投之,尚恐不勝回陽之任,況敢純陰之藥,重劫其陽乎?觀其得水不欲咽,情已大露,豈水尚不欲咽,而反可咽大黃芒硝乎?天氣燠蒸,必有大雨,此證頃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且既認大熱為陽證,則下之必成結胸,更可慮也。惟用薑附,可謂補中有發,並可以散邪退熱,一舉兩得,至穩至當之法,何可致疑?吾在此久坐,如有差誤,吾任其咎。」

於是以附子乾薑各五錢,人參三錢,甘草二錢,煎成冷服。服後寒戰,戛齒有聲,以重綿和頭覆之,縮手不肯與診。陽微之狀始著。再與前藥一劑,微汗熱退而安。

胡卣臣先生曰:「先生雄辯,可以當仁。」

白話文:

徐國禎得了傷寒六七天,身體發熱、眼睛發紅,要水喝,水端到面前卻又不喝,異常煩躁,把門窗都打開,身體躺在地上,翻來覆去不舒服,還想跳到井裡。一位醫生急忙給他服用承氣湯(一種瀉藥)。我診斷他的脈象,發現脈搏洪大但按下去卻沒力,就說:「這是應該用人參、附子、乾薑來治療的情況,怎麼能當成需要用瀉藥的病症呢?」醫生說:「他身體發熱、眼睛發紅,是有餘的邪氣,煩躁成這樣,再用人參、附子、乾薑來治療,不就讓他爬上屋頂了嗎?」我說:「這是陽氣將要脫散,外表呈現假熱,內裡卻是真寒。用薑和附子來扶陽,恐怕還不足以挽回陽氣,更何況用純陰的藥物,再次耗損他的陽氣呢?看他要水卻不想喝,情況已經很明顯了。連水都不想喝,怎麼可能吞得下大黃、芒硝這種瀉藥?天氣悶熱潮濕,必定會有大雨,這個病症很快就會全身大汗而不可救藥了。而且既然認為發熱是陽證,用瀉藥只會導致結胸。更令人擔憂。只有用薑和附子,才能在補養的同時發散邪氣、退熱,一舉兩得,是最穩妥的方法,怎麼可以懷疑呢?我今天在這裡坐鎮,如果有任何差錯,我負責承擔。」於是用了附子、乾薑各五錢,人參三錢,甘草二錢,煎好放涼後服用。服藥後病人開始發冷、牙齒打顫,用厚棉被蓋住頭,手縮在被子裡不讓人診脈,陽氣虛弱的樣子開始顯現。再給他服用一劑之前的藥,微微發汗,熱退了,病就好了。

胡卣臣先生說:「先生的雄辯,可以說是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