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

《張聿青醫案》~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諸寒熱

左,痰多,自覺身熱,而脈不甚數。此痰濕有餘,郁遏陽氣。

白話文:

左側痰多,自覺身體發熱,但脈搏並不非常快。這是痰濕過盛,郁積阻滯了陽氣。

製半夏,炒竹茹,川桂枝,廣橘紅,雲苓,制香附,砂仁末,生熟薏仁,二妙丸(二錢開水先下)

白話文:

  • 半夏(經過處理)
  • 炒過的竹茹
  • 川桂枝
  • 廣州橘紅
  • 雲苓
  • 經過處理的香附
  • 砂仁末
  • 生熟薏仁(先用二錢開水服用的二妙丸)

二診,辛通苦泄,痰氣之郁遏者開,則陽氣之勃蒸自化。胃氣既蘇,內熱亦退。陰虛生內熱,雖屬古聖明訓,實與此證異岐。前法再擴充之。

白話文:

第二次診斷,使用辛通苦泄之法,將痰氣鬱結壅滯之處疏通,即可讓陽氣自然發散。胃氣恢復正常,內熱也會退散。陰虛會產生內熱,這是古代聖賢的明訓,但與本病症狀不同。之前的治療方法可以繼續擴充套用。

焦蒼朮(一錢),澤瀉(一錢五分),廣皮(一錢),薑汁炒黃柏(一錢五分),製半夏(一錢五分),桂枝(五分),雲苓(三錢),炒黃野於朮(一錢五分),炒竹茹(一錢),炒穀芽(三錢),生熟米仁(各二錢)

白話文:

焦蒼朮 (1 錢)

澤瀉 (1 錢 5 分)

廣皮 (1 錢)

薑汁炒黃柏 (1 錢 5 分)

製半夏 (1 錢 5 分)

桂枝 (5 分)

雲苓 (3 錢)

炒黃野於朮 (1 錢 5 分)

炒竹茹 (1 錢)

炒穀芽 (3 錢)

生米仁和熟米仁 (各 2 錢)

周(左),每至日晡,輒作漫熱,熱不退清,汗出稍松,痰多,脈濡滑。氣虛痰阻,遂致陰陽開合失其常度。年近花甲,不宜見此。擬苦辛寒合方,以開陰泄熱。

白話文:

周先生,每到傍晚就會發燒,熱度不退,冒冷汗,痰多,脈象濡滑。這是因為氣虛痰阻,導致陰陽失衡。您年近花甲,不應出現這種情況。我建議使用辛寒合劑,以發散陰寒,清熱利濕。

川桂枝(五分),光杏仁(三錢),橘紅(一錢),製半夏(一錢五分),竹茹(一錢五分),煨石膏(三錢),茯苓塊(三錢),枳實(七分),生薑(二片),紅棗(一枚)

白話文:

川芎(5 克),甜杏仁(15 克),橘皮(5 克),法半夏(7.5 克),竹茹(7.5 克),煅石膏(15 克),茯苓(15 克),枳實(3.5 克),生薑(2 片),紅棗(1 枚)

二診,苦辛寒合方而開痰飲,以通陰陽,日晡漫熱已退,如鼓應桴,其為開合失度,可以概見。以退為進擬蠲飲化痰。

白話文:

在第二次診脈時,使用了苦、辛、寒的藥物,組成方劑來化解痰飲,疏通陰陽。到了下午,漫熱(發熱時全身不適)已經消除,如同鼓聲敲響,鼓槌回應一樣迅速。由此可見,開合失度。因此,採用以退為進的方法,準備消除痰飲。

製半夏(一錢五分),茯苓(三錢),竹茹(一錢),豬苓(一錢五分),南星(三分),上廣皮(一錢),枳實(一錢),薏仁(四錢),老薑(二片)

三診,脈象濡滑。運化遲鈍,便溏不實。舌苔中心黑潤。痰濕不運,脾陽不克鼓舞。擬溫中而蠲飲。

白話文:

製過的半夏(1.5錢),茯苓(3錢),竹茹(1錢),豬苓(1.5錢),南星(0.3錢),廣橘皮(1錢),枳實(1錢),薏仁(4錢),老薑(2片)

川桂枝(五分),雲茯苓(三錢),上廣皮(一錢),姜竹茹(一錢),霞天曲(二錢),炒於朮(二錢),製半夏(一錢五分),生熟薏仁(各二錢),老生薑(三片)

白話文:

  • 川桂枝:5 分

  • 雲茯苓:3 錢

  • 上廣皮:1 錢

  • 姜竹茹:1 錢

  • 霞天曲:2 錢

  • 炒於朮:2 錢

  • 製半夏:1 錢 5 分

  • 生熟薏仁(各):2 錢

  • 老生薑:3 片

左,久嗽不止,痰稠厚膩,甚則色帶青綠,寒熱往來。脈軟而數。此肝腎素虧,而脾胃之痰熱,熏蒸於肺,陰陽開合之機,悉為痰阻,此所以為寒為熱也。將入勞損之門,不易圖治。

白話文:

左某人,咳嗽持續很久,痰液黏稠厚膩,嚴重時呈青綠色,忽冷忽熱。脈象軟弱而頻數。這是因為肝腎功能虛弱,而脾胃中的痰熱燻蒸到肺部,陰陽開合的機制被痰液阻滯,因此才會忽冷忽熱。這種情況已接近勞損的邊緣,治療不易。

川桂枝,杏仁泥,製半夏,橘紅,炒黃川貝,生石膏,肥知母,海蛤粉,鬱金,雲苓

二診,濕痰稍退,而營衛流行,不能和協。再擬和中化痰。

白話文:

川芎、桂枝、杏仁粉、炮製半夏、橘紅、炒黃川貝、生石膏、肥知母、海蛤殼粉、鬱金、雲苓

人參鬚(另煎沖五分),製半夏,橘紅,茯苓,川桂枝,炒枳實,乾薑(四分),鬱金,野於朮,煨石膏

白話文:

  • 人參鬚(另外煎煮後取五分之一的量)

  • 製半夏

  • 橘紅

  • 茯苓

  • 川桂枝

  • 炒枳實

  • 乾薑(四分之一的量)

  • 鬱金

  • 野於朮

  • 煨石膏

三診,開飲化痰和中,陰陽交併,寒熱已止,納增痰爽。足見痰阻營術,與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者迥異也。再從前法擴充。

白話文:

經過三次診治,用藥開飲化痰,調和營衛,讓陰陽交合,寒熱消除,飲食增加,痰液排出順暢。由此可見,痰阻滯滯留於營衛和陽虛導致外寒,陰虛導致內熱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接下來再從先前的治療方法中拓展。

人參鬚(八分),雲苓,製半夏,炒枳實,砂仁,野於朮,橘紅,川桂枝,石膏(煨)

白話文:

  • 人參鬚(8 分)

  • 雲苓(雲芝茯苓)

  • 製半夏(加工過的半夏)

  • 炒枳實(炒過的枳實)

  • 砂仁(果實或根莖)

  • 野於朮(一種中草藥)

  • 橘紅(橘子皮)

  • 川桂枝(四川產的桂枝)

  • 煨石膏(加熱處理過的石膏)

某,氣虛多痰之質,偶食黏膩窒滯之物,氣由此不行,濕由此不運,痰由此不化,營衛由此而阻,陰陽由此而乖,遂至陰陽相爭,先寒後熱。鬱極而通,兩次大汗,陰陽稍得協和,熱勢因之漸緩。然脾肺升降,仍為痰氣所阻,右脅作痛,痰鳴帶咳。盛納在胃,運化在脾,所謂窒滯者陽明也。

白話文:

這個人體質虛弱多痰,偶爾吃了油膩難消化的東西,氣因此運行不暢,濕氣因此無法運化,痰液因此不能消散,營衛之氣因此受阻,陰陽因此失調,於是陰陽相互對抗,先發冷後發熱。鬱結到極點而通暢,大汗淋漓兩次,陰陽暫時得到和諧,發熱的症狀因此逐漸緩解。然而,脾肺的升降功能仍然被痰氣阻礙,右脅疼痛,有痰鳴帶咳嗽的症狀。消化吸收在胃,運化在脾,所謂窒滯的是陽明經。

氣之不行,胃氣之不行也。濕之不運,胃濕之不運也。脾為生痰之源,胃為貯痰之器,肺為出痰之竅,痰之不化,是胃中之痰不化也,阻於斯,滯於斯。寒熱交爭之下,熱雖循減,而胃中之痰濕,已被熏蒸,於是隨其陽土之性而欲化燥,舌苔為之焦黑。舌色如此,而不甚熱,不煩悶,不口渴引飲者,獨何歟。

白話文:

氣血運行不暢是因為胃氣不通暢。水液代謝不正常是因為胃中濕氣無法排出。脾臟是生痰的根源,胃臟是儲存痰液的容器,肺臟是排出痰液的通道。痰液化不了,是因為胃中的痰液無法化解,阻滯在胃中不肯排出。

在寒熱交替的情況下,雖然熱氣逐漸減退,但胃中的痰濕已經被熱氣蒸發薫灼,於是隨著胃氣陽熱的性質,想要化為乾燥,導致舌苔變得焦黑。舌頭顏色雖然如此,但病人感覺並不太熱,也不煩悶,不口渴想喝水,這是為什麼呢?

以痰濕熏蒸,化燥化熱,皆由氣機郁遏,津液不行,不若時邪之症,溫氣化熱之後,爍液劫津而成燥也。陽明胃絡,上通於心。今胃中為痰濕瀰漫之區,所以神機為之不運,神倦如寐,中脘板硬。脈象左寸微浮,關部溷滑,尺部沉細,右寸細滯,關弦,尺弱。證由痰濕食停阻,傳變化燥,以平素氣弱,而致化火不足。

白話文:

痰濕上燻,導致化燥化熱,都是因為氣機鬱結,津液運行不暢所致,與感受外邪後溫熱化熱,津液被灼劫後化燥的情況不同。陽明胃絡,與心相通。如今胃中充滿痰濕,導致心神功能受阻,精神萎靡如欲入睡,中脘部位僵硬。脈象左側寸部微浮,關部混濁滑利,尺部沉細;右側寸部細滯,關部弦緊,尺部虛弱。症狀是由於痰濕和食滯阻滯,導致化燥,加上平時氣虛,導致化火不足。

化燥不足。惟恐裡氣一虛,而濕痰內陷,以致神迷。擬疏化痰濕,參入苦降辛開,即陽土宜清陰土宜溫之意。備諸方家採擇。

白話文:

滋潤不足,擔心身體虛弱,導致濕痰沉積,進而導致神志恍惚。打算疏通化解痰濕,加入苦降辛開的藥物,符合陽土(脾)宜清,陰土(腎)宜溫的原則。供各位醫家參考採擇。

製半夏(二錢),旋覆花(一錢五分包),光杏仁(三錢),赤白苓(各二錢),磨枳實(三分),白蔻仁(三分沖),廣橘紅(一錢),淡乾薑(四分),川雅連(三分),生香附(一錢五分)

白話文:

組成:

  • 半夏(二錢)
  • 旋覆花(一錢五分)
  • 光杏仁(三錢)
  • 赤茯苓、白茯苓(各二錢)
  • 磨枳實(三分)
  • 白蔻仁(三分,沖泡用)
  • 廣橘紅(一錢)
  • 淡乾薑(四分)
  • 川雅連(三分)
  • 生香附(一錢五分)

二診,疏降胃府,苦辛開通,脈數稍退,舌焦黑頓化十七。鬱蒸之熱,已退三舍。大便雖未通行,而中脘略軟頻轉矢氣,亦屬府氣欲通之象,不可不為起色。但熱仍未退,右脅仍痛,痰鳴欲咳,還是痰濕交蒸,不可遽化,所謂傷食類傷寒者,即此是也。再擬疏化一法,而步步顧其中陽,以防內陷神昏之變。備方家採擇。

白話文:

第二次診脈,調理胃部機能,使用辛味苦味藥材疏通,脈搏跳動頻率稍退,舌苔黑焦變淡。鬱熱之氣已經退減很多。雖然大便尚未通暢,但中腹部稍軟,經常放屁,這也是胃部氣機想要通暢的徵兆,表示病情有所好轉。但是熱氣尚未完全退散,右脅仍然疼痛,痰鳴欲咳,仍然是痰濕鬱積互相蒸發,不可操之過急,這正是將傷食誤以為傷寒的例子。擬定疏通化解痰濕的方法,同時顧及體內的陽氣,防止熱氣內陷導致神志昏沉的變化。請方家參考採用。

製半夏(二錢),橘紅(一錢),生香附(一錢五分),淡乾薑(四分),磨枳實(三分),雅連(二分),光杏仁(三錢),旋覆花(二錢),炒蘇子(三錢),竹茹(八分),白蔻仁(三分沖),豆卷(三錢)

白話文:

半夏(2 錢)

橘紅(1 錢)

生香附(1.5 錢)

淡乾薑(0.4 錢)

磨枳實(0.3 錢)

雅連(0.2 錢)

光杏仁(3 錢)

旋覆花(2 錢)

炒蘇子(3 錢)

竹茹(0.8 錢)

白蔻仁(0.3 錢,沖泡)

豆卷(3 錢)

右,陰分久虧不復,陰虛生內熱,經訓昭垂,固無疑義。特內熱無已時,茲則間數日或旬日即熱,顯與尋常之內熱迥殊。所以然者。良由喉證之後,餘熱襲入營分,營中有熱,至數日而其熱鬱勃,故發熱,熱則氣泄郁解,故復能退。擬於養營之中,參以清營。

白話文:

從脈象上看,陰分長期虧損無法恢復,陰虛導致內熱。這一點在經典醫書中已載明,不容置疑。只是內熱沒有停止的時候,這時隔幾天或十幾天就會發熱,明顯與平常的內熱不同。這是因為喉嚨疾病之後,餘熱侵襲營分,營分中有熱,過幾天熱氣鬱結旺盛,所以發熱,熱則氣息宣洩,鬱結得以解除,所以又能退燒。因此,在養營的同時,輔以清營之法。

鎊犀尖(二分先煎),炙生地(四錢),炒歸身(一錢),功勞葉(一錢),西赤芍(一錢五分),炒山藥(三錢),軟白薇(二錢),粉丹皮(一錢五分),

二診,涼營泄熱,大便飲食如常。守前法以覘動靜。

白話文:

研磨犀牛角尖,煎成兩分湯液備用。

炙過的生地黃,四錢。

炒過的熟地黃,一錢。

功勞葉,一錢。

硃砂草,一錢五分。

炒過的山藥,三錢。

白薇,二錢。

粉丹皮,一錢五分。

生地炭(四錢),磨犀尖(二分沖),香青蒿(二錢),十大功勞葉(一錢五分),粉丹皮(二錢),炒白芍(一錢五分),當歸(二錢酒炒),炒白薇(二錢)

三診,每至身熱,輒口碎。陽明營分之熱無疑。

白話文:

生地炭(24克),磨犀角尖(1.2克沖服),香青蒿(12克),十大功勞葉(9克),丹皮粉(12克),炒白芍(9克),當歸(12克,酒炒),炒白薇(12克)

炙生地(四錢),犀角尖(二分磨沖),粉丹皮(一錢五分),玉泉散(一錢五分包),川石斛(三錢),白茅根(五錢去心),

四診,此次熱輕且短,惟口糜作痛。再清胃熱。

白話文:

  • 炒熟生地黃(40 克)
  • 犀牛角尖(10 克,磨成粉末)
  • 粉丹皮(15 克)
  • 玉泉散(15 克,裝在包中)
  • 川石斛(30 克)
  • 白茅根(50 克,去除中央部分)

生甘草(三分),煨石膏(二錢),黑山梔(一錢五分),粉丹皮(一錢五分),廣藿梗(二錢),川石斛(三錢),製半夏(一錢五分),青防風(八分)

五診,疊進涼營泄熱,熱退未楚,然兩目尚澀,還是餘熱之象也。

白話文:

  • 生甘草:三分

  • 煨石膏:2 錢

  • 黑山梔:1 錢 5 分

  • 粉丹皮:1 錢 5 分

  • 廣藿梗:2 錢

  • 川石斛:3 錢

  • 製半夏:1 錢 5 分

  • 青防風:8 分

粉丹皮(一錢五分),青防風(一錢),廣藿香(三錢),黑山梔(一錢五分),煨石膏(四錢研),生甘草(三分),炒菊花(一錢)

六診,脈象和緩。但小溲有時仍痛,還是餘熱未盡。再清泄以澈之。

白話文:

  • 丹皮粉末:1.5 克
  • 青防風:1.0 克
  • 廣藿香:3.0 克
  • 黑山梔:1.5 克 *煅製石膏(研磨):4.0 克
  • 生甘草:0.3 克
  • 炒菊花:1.0 克

鎊犀尖(三分),熟石膏(三錢),細木通(四分),車前子(一錢五分),甘草梢(三分),竹葉心(十二片)

白話文:

  • 犀角末(三分)

  • 生石膏(三錢)

  • 木通粉(四分)

  • 車前子(一錢五分)

  • 甘草炙(三分)

  • 竹葉(十二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