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醫案》~ 卷二十 (1)
卷二十 (1)
1. 質疑篇
(庚寅之歲時疫流行夏秋之交霍亂大作死亡甚多至秋分以後四境稍安而又起咳嗽發熱之症夫咳嗽發熱其病在肺,肺主皮毛其邪甚淺似無喪生之理然往往由此而氣喘痰鳴卒至不起)
白話文:
庚寅年時值流行病盛行,夏秋之交霍亂大爆發,死亡人數眾多。到秋分後,疫情稍緩,但又出現了咳嗽發熱的症狀。咳嗽發熱這種病症起因於肺,肺主皮毛,邪氣較淺,看起來不像是會讓人喪命的病。然而,常常由此誘發氣喘痰鳴,最終導致死亡。
門人問曰、傷寒溫病之異,近賢葉氏唱之,薜氏和之,可瞭然於心目矣。風溫為溫病之一,前人謂必身熱咳嗽煩渴,則是風溫無不煩,無不渴者,若劫液後變現之症,則神昏耳聾,鼻鼾發痙。然則未至神昏發痙,斷無遽爾危亡之理。而今歲時氣流行,秋分以後,咸病咳熱,或渴或不渴,其變險也,必氣喘痰鳴,痰厚而稠,多至盈碗,斃者甚多,論者皆目之為風溫。
白話文:
弟子問道:關於傷寒與溫病的區別,近來有名醫葉天士提出,薜荔珩附和,我們心裡都很清楚了。風溫是溫病的一種,古人說一定會發燒、咳嗽、口渴,那麼就是說風溫患者一定會感到煩躁和口渴。如果得了風溫後出現病情轉變,症狀會發展為神志不清、耳鳴,還有鼻子鼾聲、抽搐等。然而,如果還沒有發展到神志不清、抽搐的程度,斷然不會突然危及生命。但是,今年天氣流行,秋分以後,大家普遍患上咳嗽發燒的疾病,有些人會口渴,有些人不會口渴,病情轉變後,必然會出現氣喘、痰鳴,痰液濃稠,多到盛滿一碗,死亡的人很多,醫家們都把這種病稱為風溫。
夫風溫之症,多起於冬季,今不在冬季,而發在秋分以後,其始也、無風溫必有之見症,其斃也、又不在發痙神昏,而在痰鳴氣喘,薛氏風溫條例中,未見痰喘之例足以斃人之症。生竊有疑,敢以相質。曰、此燥症也。知其為燥症,而曰風溫者,習俗也。當今之世,病者既屬聾盲,醫者亦類多粗鄙,風溫之說,時有見聞,秋燥之症,轉難入耳,誰登喻氏之堂、入喻氏之室者,必曰是燥症,非風溫也耶。
白話文:
風溫的病症,通常發生在冬天。如今不是冬天,卻在秋分後發病。開始的時候,沒有風溫必定會有的症狀,死亡時也不像風溫會抽痙神昏,而是痰鳴氣喘。薛氏的風溫分類中,沒有提到痰喘這種足以奪人性命的病症。我對此感到疑惑,冒昧地向您請教。
對方回答說:「這是燥證。」雖然知道這是燥證,卻說是風溫,是因為習慣使然。當今社會,病患既聾且盲,醫者也多半粗鄙無知。風溫的說法,時常聽聞,但秋燥的病症,卻難以入耳。誰能登上喻嘉言的殿堂、進入喻嘉言的房間呢?必定會說這是燥證,而不是風溫吧。
夫風為陽邪,盛則生火,火則生風,風火相煽,津液無不被劫,神明無不擾亂,故多眠鼻鼾,發痙神昏,是風溫變險必有之症。惟今歲風木在泉,而秋令久燥,燥金克盛木,盛木生化,甚於尋常,故木生火而火氣來復,其剋金也,勢若燎原,壯火食氣,則肺之氣傷,火爍陰津,則肺之陰傷,能不喘乎。火煉津液,而成膠膩,是以痰多稠黏。
白話文:
風是一種陽性的邪氣,過盛時會產生熱火,而熱火又會助長風邪。風火互相助長,會消耗人體的水分津液,擾亂神識。因此,常會出現嗜睡、打鼾、抽搐、神志不清等症狀。這是風熱邪氣病變嚴重後的必然表現。
今年春天風氣過盛,而秋天氣候又十分乾燥,乾燥的金氣過於剋制旺盛的木氣。旺盛的木氣生髮化育,比往年更加猛烈,因此木氣生火,而火氣又會反過來剋制金氣,就像燎原大火般勢不可擋。旺盛的火氣會耗傷肺氣,熱火灼燒陰津,又會耗傷肺陰。在這種情況下,怎能不喘息呢?火氣蒸騰津液,形成膠狀物,因此痰液會增多且黏稠。
火激其痰而上升,故喉間霍霍有聲,痰之聲,即火之聲也,火即無形之痰,痰即有形之火。曰、燥火為患,已知之矣。然所起之症,類吐黃痰,考黃痰為濕痰豈其既燥而復濕乎。曰、金病剋木而木生火,火即燥之復氣也。土為金母,濕即燥之化氣也,故鞠通吳氏謂復氣為火,化氣為濕,復而且化,故痰兼濕黃,化少復多,故濕不能濟其燥也。若風溫則風火內旋,此則燥熱傷肺,故彼之變險,則發痙神昏,此之變險則痰鳴氣喘。
白話文:
因為火氣激發痰液上升,所以喉嚨發出「霍霍」的聲音,痰液的聲音就是火氣的聲音,火氣就是無形的痰液,痰液就是有形的火氣。有人說燥火造成的問題,這是大家已經知道的。但是從症狀來看,通常會吐出黃色的痰,然而黃痰應該是濕痰,那麼乾火又變成濕火了嗎?有人說金屬性質的疾病抑制木屬性質,木屬性質產生火屬性質,火屬性質就是乾燥復原的氣。土屬性質是金屬性質的母體,濕氣就是乾燥復原的變化之氣,所以鞠通吳氏說復原之氣是火氣,變化之氣是濕氣,復原和變化都會發生,所以痰液兼具濕和黃,變化少復原多,因此濕氣無法緩解乾燥。如果是風熱引起的疾病,那麼就是風火內轉,這會導致乾燥熱氣傷害肺部,因此那個疾病的危險變化是發作痙攣和神志昏迷,這個疾病的危險變化則是痰鳴氣喘。
治而愈者,類進甘寒清氣,潤燥清金,蓋金受天氣之燥而克盛木,復氣傷肺,由內而起之枯燥,與清涼未寒,天氣爽燥之燥,判若霄淵,有脈可憑,有舌可驗,有象可徵,臨症推求,深有望於明敏者。
白話文:
成功治癒的病例,大多是補充甘涼清氣,滋潤乾燥,清熱利肺的。因為肺金受到天氣乾燥的影響而剋制肝木,進一步損傷肺,從內部引發枯竭乾燥。和清涼未冷、天氣爽朗乾燥的燥氣不同,有脈象可參照,有舌象可驗證,有外在表現可徵象。在臨牀診療中推求病因,非常需要敏銳的觀察力。
2. 左肝右肺說
刺禁論曰、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裡,脾為之使,胃為之市,膈盲之上,中有父母,七節之旁,中有小心。是確然肝左肺右,百世以來,孰敢非之者。迨西人入華,剮心剖腹,實見夫肺在左而肝在右,於是共議軒歧垂訓之誤。夫軒歧既誤,則後之作者,自仲景以下皆誤矣。
白話文:
《刺禁論》說,肝臟生長在左側,肺臟藏於右側,心臟分佈在體表,腎臟治理內部,脾臟負責運輸,胃臟負責儲藏,膈肌以上,有父母臟器,七節(胸椎)旁,有小腸。顯然,肝臟在左,肺臟在右,幾百年來,誰敢質疑這一點?直到西方人來到中國,解剖人體,才發現肺臟在左側,肝臟在右側,於是大家議論紛紛,懷疑扁鵲的說法有誤。如果扁鵲有誤,那麼後來的作者,從張仲景以降,全都錯了。
夫左肺右肝之說,似乎創自西人,然國朝張格爾謀叛伏法時,並剖其腹,王玉田賄劊子檢視其肺腑,遂著醫林改錯,極言左肝右肺之誤,則是議前皇之錯者,西人之先有人矣。物必無據,然後可以力爭。今左肺右肝。佐證確鑿,何從置辨。且西人檢視明確,萬不能議其非,而前皇垂訓之文,又安得而議其舛。
白話文:
認為左肺右肝的說法,似乎起源於西方人。不過,清朝時,張格爾叛亂被處死時,剖開其腹部,由王玉田賄賂劊子手檢查其內臟,之後王玉田寫了《醫林改錯》,極力主張左肝右肺是錯誤的。換句話說,早在西方人之前,就有人反駁當時皇上的說法了。爭論需要有依據纔能夠有力地進行。現在左肺右肝的說法有確鑿的證據,怎麼還能爭辯呢?而且,西方人經過仔細檢查,確定無誤,不可能說他們是錯的。至於前朝皇帝留下的訓示文章,又豈能說有錯誤?
夫日起於東,而光照於西,日沉於西,而光返於東,光者日之用也。於以知肝不必不在右,而其用終在於左,肺不必不在左,而其用終在於右。如肝生於左之生字,作生成之生讀則誤矣,春生而升,明明生升之生也,生升在左,肝之用也。肺藏於右,明明肺臟之氣其用在右也,藏字讀作去聲則可,讀作平聲為安藏之藏則誤矣。
白話文:
太陽從東方升起,光芒照耀著西方,太陽在西方落下,光芒又返回東方。光芒是太陽的作用。由此可知,肝臟不一定非得在身體右側,但它的作用最終是在左側;肺臟不一定非得在左側,但它的作用最終是在右側。例如「肝生於左」中的「生」字,應該是讀成「生成」的「生」,而不是「誕生」的「生」。春天生髮而上升,這明顯是「生長上升」的「生」。生髮上升發生在左側,這是肝臟的作用。肺臟位於右側,肺臟之氣的作用顯然也在右側。「藏」字讀作去聲是正確的,如果讀作平聲,就成了「安藏」的「藏」,那就錯了。
議前皇之錯者,實將經文生字藏字死讀,而未之深解耳。或曰秦火之後,上古之書,或經後人補述,而致謬誤,亦未可知。不知此篇經文,呵成一氣,且系衍說內景,豈後人所能偽託,曰肝右而生升之用在左,肺左而臟氣之用在右,譬諸日之體在東,而日之用轉在西也。
白話文:
批評以前皇帝的錯誤,其實是因為生硬地背誦經典中的生字和藏字,卻沒有深入理解。有人說,秦朝焚書之後,上古的書籍可能經過後人補充和修改,因此可能有錯誤,這也不一定清楚。但是,這部經典的文本是連貫完整的,而且是闡述內臟功能的,怎麼可能是後人偽造的呢?比如說,肝臟在身體右側而它的生發升舉功能卻在左側,肺臟在身體左側而它的臟氣作用卻在右側,這就好比太陽位於東方,但它的光照作用卻在西方一樣。
然斯理渺茫,仍難取信,今即以淺近之理言之,並即西人之事言之,譬如電燈、機房不明也,而光發於外,炮位於南,而命中在北,此即肝在右而其用在左,肺在左而其用在右之明證矣。肺氣不化於上,則小便不通於下,腎氣不納於下,則痰氣衝逆於上,他經皆然,何獨肺肝如是。謂西人之誤不可也,謂前皇之誤更不可也。
歷來治驗,左甚之病,肝藥多效,右甚之病,肺藥多效,如其不然,則與治驗不符矣。(並志)
白話文:
雖然這個道理有點難懂,讓人難以相信,但現在用淺顯易懂的道理來說明,並以西方的事例為例。就像電燈和機房的原理一樣,電力並不出現在這些地方,但光線會從電燈發出;大砲架在南方,卻能擊中北方的目標。這就說明瞭肝臟位於右側,但它的作用體現在左側;肺臟位於左側,但它的作用體現在右側。肺氣在上面不運化,小便就會不通暢;腎氣在下面不收納,痰氣就會逆衝到上面。其他經絡也是這樣,為什麼只有肺和肝會這樣呢?說西方人是錯的,這種說法不對;說古代的皇帝是錯的,這種說法更不對。
3. 費若卿都督病源問答
或問曰,內經云、目受血而能視,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又云、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由此觀之,人必精氣內充,而後能神采流露。何子治若卿費都督之疾,而以風藥主之,曾亦思夫風藥皆燥哉。答曰、子但知夫歸地杞菊之可以補水養血而明目乎。
白話文:
臟腑由此衰弱哉。
豈知都督身列戎行,風霜雨露之所感,浸淫其外,蓄伏其中,數年之前曾患鶴膝風症,鶴膝者、風寒濕之痹於膝者也,嗣雖目赤多淚羞明,發則眉骨作痛,謂之為水虧木旺,虛火肝陽上旋,固近似矣。不知人身一腑一臟,各相配合,臟陰腑陽陽升,陰降,所以陽本升而必使之降,不降則有散越之憂,陰本降而必使之升,不升則有淪陷之慮。故脾為陰土,其氣上行,所以升其清,胃為陽土,其氣下行,所以降其濁。
白話文:
沒想到都督身處軍中,遭受風霜雨露的影響,逐漸浸入身體內外,幾年前曾經患有「鶴膝風」的疾病,「鶴膝」是指風寒濕邪痹阻在膝蓋上。後來雖然眼睛發紅、流淚、怕光,發作時眉毛骨疼痛,有人認為這是「水虧木旺」導致肝陽虛火上浮,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我們要知道人體的臟腑是相互配合的,臟為陰,腑為陽,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因此,陽氣本來要上升,但必須讓它下降,否則容易散溢過度;陰氣本來要下降,但必須讓它上升,否則容易沉淪不振。
所以,脾屬於陰土,它的氣機要向上升,才能升清氣;胃屬於陽土,它的氣機要向下降,才能降濁氣。
故肝臟之氣合脾臟之氣上升,而心血以生,膽腑之氣,合胃腑之氣下降,而命火以化。都督每發目疾,輒脈細濡而模糊,舌厚膩而色白。合諸前番鶴膝等症,吾知其胃有濕寒,陽明不降,膽經之氣,不能依附胃氣下行,肝木猶然上升,膽木忽失下降。至但有肝升而無膽降,則肝之升也,不足以為化生心血之源,適足以成掀越鼓旋之害。
白話文:
因此,肝臟之氣與脾臟之氣相合而上升,滋生了心臟的血;膽囊之氣與胃腸之氣相合而下降,化生了生命之火。太守您每次發作眼疾時,一定脈象細微濡滑而模糊不清,舌苔厚膩而顏色發白。綜合前幾次鶴膝等病症,我認為您的胃部有濕寒,陽明經氣不降,導致膽囊之氣無法附著胃氣下降,肝木之氣反而上升,膽木之氣突然失去下降。最終導致只有肝臟上升而沒有膽囊下降,因此肝臟的上升無法作為化生心血的根源,反而會形成向上鼓動的傷害。
目為肝竅,故欲愈其目,必熄其肝,欲熄其肝,必降其膽,欲降其膽,必降其胃。胃何以不降濕,阻之也,風藥所以勝濕,而能疏其鼓旋掀越之勢,所以經驗屢屢也。又問曰、病發之時,全無痞滿嘔逆之類,何以為胃病,而了無所疑乎。曰、大便必阻。所謂九竅不和皆胃病也。
白話文:
眼睛是肝臟的孔竅,所以要想治療眼睛疾病,必須讓肝臟冷靜下來。要想讓肝臟冷靜,必須讓膽汁下行。要想讓膽汁下行,必須讓胃氣下行。而胃氣之所以不能下行,是因為有濕氣阻滯。治療濕氣的藥物性溫,可以勝過濕氣,並且能疏通胃中氣體鼓動、旋轉、翻騰、上逆的狀態,所以使用這些藥物經驗屢試不爽。
有人又問:病人發病時,完全沒有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為什麼認為是胃部疾病,並且一點都不懷疑呢?
回答說:大便肯定會不通暢。所謂的「九竅不通暢」都是胃病。
況病至則苔膩而濁,病退則濁苔全化,此見之於外者,為可據也。陰虛者曾若是乎。又問曰、藥既中病矣,何其頻發而不獲斷絕其根蒂耶。曰、胃病傳膽,膽病傳肝,本非肝臟之自病,而其始發數次,醫以涼藥折之,滋藥補之,致鼓旋掀越之邪,深匿於絡,所以根蒂難除,一經外風而亦發者,即此意耳。又曰、曾聞風藥不應,以柴胡愈之,何耶。
白話文:
當疾病來臨時,舌苔會變得厚膩而渾濁。當疾病痊癒後,渾濁的舌苔會完全轉化。這是可以看到的外在表現,是可以依據的。陰虛體質的人也是如此。
有人問:「既然藥物對症了,為何疾病還是頻繁發作,無法徹底斷絕根源?」
回答:「胃病蔓延至膽,膽病蔓延至肝。這原本並非肝臟自己的疾病。但是,在最初發作的幾次,醫生用清涼的藥物來抑制,用滋補的藥物來補充。這樣反而使鼓脹、翻騰的邪氣更加深藏在脈絡之中,因此根源難以去除。一旦接觸外風,疾病發作,也是這個意思。」
又有人說:「我曾經聽說風藥無效,用柴胡治好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曰、風藥只能疏其掀越之勢,不能泄熱,迨鼓旋於上,鬱而生熱,柴胡散膽經之專藥,既能散其鬱勃之氣,復能解其鬱結之熱,郁中有熱,故風藥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又問曰、嘗聞目疾之外,曾發胃痛,子以何法止之乎。曰、未之止也。初發時理其氣不應,溫通不應,因憶五飲中之懸飲能作痛,投以星半劫之,大便暢行,而其痛自止。此又胃病之一證矣。
白話文:
風藥只能緩解表面的風寒,不能消散體內的熱氣,當熱氣聚集於上,郁積而生熱時,柴胡散就能發揮功效,它專治膽經,可以疏散鬱結之氣,同時也能解除鬱熱。因為鬱熱中帶有風寒,所以風藥無法治療,而柴胡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有人問我,曾經患過眼睛病,後來又出現胃痛,你用什麼方法治療的?我說沒有治療。剛開始的時候,我嘗試用理氣和溫通的方法,但都沒有效果。後來想起五飲中的懸飲會導致疼痛,就給他服用了一點,結果大便通暢,胃痛也自然消失了。這也是胃病的一種表現。
又問曰、曾聞胃痛之外,大發眩暈,豈能凡有疾苦,俱得謂之痰濕乎。曰、無痰不成眩,吾以導痰湯下白金丸,如鼓應桴,非痰濕而何。或曰、吾喻之矣。子以目疾之發,非為肝虛,實因胃有濕痰,阻其膽降,而肝升之太過也。胃痛者,胃為濕痰阻其氣之通降也。眩暈者,即所謂胃痰聚而膽逆也。
其病雖殊,而其源則一。吾喻之矣。
白話文:
有人問:「我聽說胃痛會引發眩暈,難道所有的疾病都是因為痰濕嗎?」
我回答:「沒有痰液,就不會眩暈。我用導痰湯送服白金丸,效果立竿見影,這不就是痰濕引起的嗎?」
有人說:「我明白了。您認為目疾發作不是因為肝虛,而是因為胃中有濕痰,阻礙膽氣下降,導致肝氣上升過多。胃痛是因為胃中濕痰阻礙氣血通降。眩暈則是因為胃中痰液聚集,導致膽氣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