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

《張聿青醫案》~ 卷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3)

1. 風疹

邵(左),遍體風疹。營中鬱熱也。

白話文:

邵先生,全身長滿了風疹,這是因為體內熱氣鬱積所致。

粉丹皮(二錢),稀薟草(二錢),當歸(二錢酒炒),白殭蠶(三錢炒打),地骨皮(二錢),海桐皮(二錢炒),杭菊花(一錢五分炒),夏枯草(三錢),白茅根(去心打七錢)

左,風疹時發時止者數月,節骱作痛。肝火遊行於肌肉,而化風入絡也。

白話文:

這是一帖藥方,用來治療反覆發作的風疹,以及伴隨的關節疼痛。症狀是風疹時發時止,持續數月,關節疼痛。這是因為肝火遊走於肌肉,轉化為風邪入侵經絡所致。

全當歸(二錢),粉丹皮(二錢),干菊花(一錢五分),炒赤芍(一錢五分),白殭蠶(二錢炒打),黑山梔(三錢),秦艽(一錢五分),獨活(一錢),羚羊片(一錢先煎),地骨皮(二錢),白茅根(去心打七錢),三角胡麻(三錢)

右,體發赤疹,腫癢難忍。此由風熱襲入血分。宜涼營養血祛風。

白話文:

當歸:2 錢

粉丹皮:2 錢

幹菊花:1.5 錢

炒赤芍:1.5 錢

白殭蠶:2 錢(炒過並打碎)

黑山梔:3 錢

秦艽:1.5 錢

獨活:1 錢

羚羊片:1 錢(先煎)

地骨皮:2 錢

白茅根:7 錢(去中芯並打碎)

三角胡麻:3 錢

白殭蠶,地骨皮,粉丹皮,香白芷,川鬱金,全當歸,淡黃芩,菊花葉(一錢五分),白茅根(一兩)

白話文:

白殭蠶、地骨皮、粉丹皮、香白芷、川鬱金、全當歸、淡黃芩、菊花葉 (15 克)、白茅根 (100 克)

2. 嵐瘴

榮(左),久處海隅,感受嵐瘴,治患未形,明哲者所以保身也。擬方如左,五日一服,作弭患之謀可耳。

白話文:

在海邊長久居住,容易感受到濕氣和瘴氣,明智的人會在疾病尚未形成之時就進行防治。下面是擬好的藥方,每五天服用一次,可以作為預防疾病的措施。

製半夏,赤白苓,廣陳皮,豬苓,焦蒼朮,生熟薏仁,澤瀉,白芷,大腹皮,薑棗

白話文:

製過的半夏、赤茯苓、白茯苓、廣東陳皮、豬苓、炒過的蒼朮、生的和炒過的薏米、澤瀉、白芷、大腹皮、薑和紅棗

3.

左,腹痛甚劇,大便解出長蟲。此濕熱蘊結而蛔蝕也。

白話文:

左側腹部疼痛非常劇烈,大便中排出長蟲。這是由於濕熱蘊結導致的蛔蟲病。

雷丸(一錢五分),蕪荑(三錢),使君子肉(三錢),炒川椒(三分),鶴蝨(二錢),烏梅肉(三分),檳榔(一錢),淡芩(一錢五分酒炒),烏梅丸(一錢五分開水晨服)

二診,腹痛稍減。再苦辛酸合方。

白話文:

雷丸(1.5克),蕪荑(3克),使君子肉(3克),炒川椒(0.3克),鶴蝨(2克),烏梅肉(0.3克),檳榔(1克),淡芩(1.5克,用酒炒製),烏梅丸(1.5克,用開水沖服,於早晨服用)

使君子(三錢),烏梅肉(三分炙),炒川椒(三分),蕪荑(二錢),淡乾薑(三分),花檳榔(一錢),苦楝根(三錢炙),川雅連(三分),鶴蝨(一錢五分),烏梅丸(一錢五分開水送下)

江(女),蟯蟲自從肛出,大便堅燥不暢。此由濕熱蘊遏。宜苦辛酸法。

白話文:

中藥成分:

  • 使君子:3 錢
  • 烏梅肉(乾煎過):3 分
  • 炒川椒:3 分
  • 蕪荑:2 錢
  • 淡乾薑:3 分
  • 花檳榔:1 錢
  • 苦楝根(乾煎過):3 錢
  • 川雅連:3 分
  • 鶴蝨:1 錢 5 分
  • 烏梅丸:1 錢 5 分,用開水送服

川雅連(五分),鶴蝨(一錢五分),使君子(二錢),金銀花(二錢),雲苓(三錢),淡乾薑(三分),澤瀉(一錢五分),烏梅肉(三分),炒川椒(七粒)

幼,面色青黃,唇口白點,腹痛時止時來,曾經便解長蟲。此濕寒蘊於胃中,蟲遂以生。擬湯丸並進。

白話文:

川雅連(3 克),鶴蝨(9 克),使君子(12 克),金銀花(12 克),雲苓(18 克),淡乾薑(1.8 克),澤瀉(9 克),烏梅肉(1.8 克),炒川椒(7 粒)

公丁香,金鈴子,淡吳萸,蕪荑,生薏仁,使君子,花檳榔,製半夏,鶴蝨,烏梅丸

某,腹痛甚劇,時痛時止。脈關弦,右部帶滑。此由濕熱內郁,肝木不克疏,泄蛔動情形也。

白話文:

丁香、金鈴子、乾燥的吳茱萸、荑花、生的薏仁、使君子、檳榔花、加工過的半夏、鶴蝨、烏梅丸

川雅連(四分),香附(二錢),使君子(一錢五分),檳榔(一錢),烏梅肉(三分),淡乾薑(四分),桂枝(四分),金鈴子(一錢五分),鶴蝨(一錢)

白話文:

川雅連:四分

香附:二錢

使君子:一錢五分

檳榔:一錢

烏梅肉:三分

淡乾薑:四分

桂枝:四分

金鈴子:一錢五分

鶴蝨:一錢

4. 童損

巫(左),先後並虧,任督俱損。胸凸背聳,童損情形也。

白話文:

左邊的身體,先後都出現了虧損,任脈和督脈都受到了損害。胸部突出背部高聳,這是先天性損傷的表現。

生地炭(四錢),厚杜仲(三錢),茯苓神(各二錢),川桂枝(三分),橘紅(一錢),炙綿耆(二錢),川斷肉(三錢),製半夏(一錢五分),生熟穀芽(各一錢五分)

二診,脈象虛軟,氣口及左關俱帶浮弦,其為氣血虧損,風邪乘虛而入,略見一斑。前法參以祛風。

白話文:

地黃(4 錢),杜仲(3 錢),茯苓(2 錢),桂枝(0.3 錢),橘紅(1 錢),炙黃耆(2 錢),川斷(3 錢),半夏(1.5 錢),谷芽生曬(1.5 錢),谷芽炒熟(1.5 錢)

川桂枝(五分),炙綿耆(二錢),川獨活(一錢),厚杜仲(三錢),西黨參(二錢),香白芷(一錢),川斷肉(三錢),白歸身(二錢),防風(二錢),生熟穀芽(各一錢五分)

白話文:

川芎(5分)、炙甘草(2錢)、川獨活(1錢)、杜仲(3錢)、黨參(2錢)、白芷(1錢)、川斷(3錢)、當歸(2錢)、防風(2錢)、生穀芽(1錢5分)、炒穀芽(1錢5分)

5. 內癰

某,少腹作痛有形,腿股屈伸不利。濕鬱氣滯恐成內癰。

白話文:

某人下腹部疼痛且有明顯的症狀,大腿活動不便。濕氣郁結氣滯可能形成內部膿腫。

制香附(二錢),錦紋大黃(酒炒後入三錢),生薏仁(四錢),臺烏藥(一錢五分),敗醬草(三錢),南楂炭(三錢),丹皮(一錢五分),蓬朮(一錢炒)

白話文:

香附 2 錢

大黃(用酒炒過後入藥)3 錢

生薏仁 4 錢

臺烏藥 1 錢 5 分

敗醬草 3 錢

南楂炭 3 錢

丹皮 1 錢 5 分

蓬朮(炒過)1 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