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醫案》~ 卷二 (2)
卷二 (2)
1. 溫疫說(補)
說文疫,民皆病也。從疒。役、省聲。內經素問遺篇論司天在泉,升降不時,五運暴郁,剛柔失守,三年化疫。故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即仲景所謂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是也。至宋元時則不名為疫,而名曰瘟。近賢喻嘉言曰、四時不正之氣,傷人致病,初不為疫也,因病致死,病氣屍氣,混合成疫,以故雞瘟死雞,豬瘟死豬,牛馬瘟死牛馬。推之於人,何獨不然。
白話文:
「疫」這個字,表示民眾普遍生病。它的字形是由「疒」和「役」組成,「役」的音與「疫」相似。在《內經素問》的佚篇中提到,司天在水源中,如果升降失時,五運受阻,剛柔失調,三年後就會轉化為瘟疫。因此說,五種瘟疫來到,都會互相傳染,不分大小,病情相似。這就是仲景所說的「一年之中,老少所患的疾病,很多都很相似」。到了宋元時代,就不稱之為「疫」,而稱為「瘟」。近代學者喻嘉言說,四時不正之氣損傷人體,導致疾病,一開始並非瘟疫。但因為疾病致死後,病氣和屍氣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瘟疫。所以雞瘟死雞,豬瘟死豬,牛馬瘟死牛馬。推而廣之於人,又為何不是如此呢?
如世俗所稱大頭瘟者,頭面腮頰,腫如瓜瓠者是也。所稱捻頸瘟者,喉痹失音,頸大腹脹,如蝦蟆者是也。所稱瓜瓤瘟者,胸高脅起,嘔汁如血者是也。所稱楊梅瘟者,遍身紫塊,忽發如黴瘡者是也。所稱疙瘩瘟者,發塊如瘤,遍身流走,旦發夕死者是也。所稱絞腸瘟者,腸鳴乾嘔,水泄不通者是也。
白話文:
民間所謂的大頭瘟,是指頭部、臉部、腮腺腫脹如瓜瓠。
捻頸瘟,是指喉嚨發炎失聲,頸部變大、腹部脹大,像蟾蜍一樣。
瓜瓤瘟,是指胸部和肋骨突出,嘔吐的液體像血一樣。
楊梅瘟,是指全身出現紫色的塊狀物,突然發作,類似黴瘡。
疙瘩瘟,是指身上出現瘤狀的塊狀物,在全身遊走,早上發作,晚上死亡。
絞腸瘟,是指腸鳴、乾嘔,腹瀉不通。
小兒痧痘,傳染猶多。此外劉松峰有葡萄瘟鸕鷀瘟等種種名目,無足深究。陳素中謂凶暴大病,死人在數日間。戴天章謂中人人病,中物物傷。張石頑云時疫之邪,皆從濕土鬱蒸而發,不異障霧之毒,或發於山川原陸,或發於河井溝渠。楊慄山云毒霧之來也無端,煙瘴之出也無時。
白話文:
小孩子的痧痘傳染性很強。除此之外,劉松峯還提出葡萄瘟、鸕鷀瘟等各種名稱,但這些並不需要深入探討。陳素中認為這是一種兇猛的重病,會在幾天內導致死亡。戴天章認為這種疾病會傳染給人,也會導致物品的損傷。張石頑說,傳染病的病邪都是由濕土中的熱氣蒸發而成,與瘴氣的毒性相似,可能來自山川原野,也可能來自河流溝渠。楊慄山說,毒霧突然出現,瘴氣也沒有固定的時間出現。
凡疵癘旱潦之氣,禽獸草木,往往不免,或數年而一見,或數十年而一見。不明證治,咸委劫運,良可傷悼。前人論疫,至精至詳。今人但聞西人有黑死病之說,又有鼠疫之新論,一若中國之醫,並疫症而不知者。
白話文:
任何一種流行病的特徵,動物、植物都有可能受到影響,有的幾年會出現一次,有的幾十年纔出現一次。如果不瞭解症狀和治療方法,都歸咎於運氣不好,實在令人痛心。古人對流行病的論述十分精準詳細。現在的人只聽說西方人有黑死病理論,又聽說有鼠疫新理論,好像中國醫師都不懂瘟疫一樣。
夫中醫未嘗不言疫也,中醫言瘟疫,有大頭瘟捻頸瘟種種之區別,所述情狀,如腮頰腫硬結核,以及喉痹失音嘔汁如血等,頗與鼠疫情形,彷彿相同,近時中醫之研究西說者,亦出有鼠疫專書,互相發明。鼠疫之類,又有一種名肺炎疫。夫炎者熱也,肺炎者肺熱之謂也。香岩葉氏云、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其症身熱咳嗽,甚則氣喘神昏或斑疹吐衄等候,與肺熱之症吻合,謂之風溫,俗謂冬溫春發是也。拙於東西學說,茫無頭緒,故就中醫界限言之,悖謬與否,不能知也。
白話文:
中醫一直有記載瘟疫,將瘟疫分為大頭瘟、捻頸瘟等類型。所描述的症狀,如腮頰腫硬、結核,以及喉嚨痛、失聲、嘔吐出血等,與鼠疫的症狀非常相似。現代中醫研究西醫理論的學者,也出版了關於鼠疫的專著,互相印證。與鼠疫類似的還有一種稱為肺炎疫的疾病。炎指發熱,肺炎是指肺部發熱。葉天士說,溫熱邪氣侵犯人體,首先侵犯肺部,會出現發熱、咳嗽的症狀,嚴重時會出現氣喘、神志不清,或出現斑疹、吐血等症狀,與肺熱的症狀相符。這種病稱為風溫,俗稱冬溫春發。我既不精通中醫也不懂西醫,所以無法對中西醫理論是否相悖做出判斷。
夫溫之與瘟,音同義別瘟即是疫,陸九芝既詳論之,喻氏又云盛夏濕溫之症,即藏疫癘在內,一人受之則為濕溫,一方受之則為疫癘,傷寒溫熱感四時之正邪,疫病由於天地不正之癘氣。傷寒溫熱邪由外廓而入,疫邪從口鼻膜原而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議論最為扼要,治法具詳本書中,然溫熱濕寒之氣,皆能為疫。吳又可溫疫論主達原飲,治濕疫也。
白話文:
「溫」和「瘟」音同但意思不同,「瘟」就是傳染病,陸九芝已經詳細論述過。喻氏也說,盛夏時節濕熱症狀,其實是體內潛藏的疫氣,一個人感染就是濕溫,一羣人感染就是疫病。傷寒和溫熱是由於正邪之氣在四時變化而引起,而疫病則是由天地的不正之氣所致。傷寒和溫熱的邪氣從體外入侵,而疫邪則從口、鼻等器官直接進入體內,直達中焦,並遍佈三焦。這個議論非常簡潔扼要,治療方法本書中都有詳細記載。但是,溫熱、濕氣和寒氣都可能導致疫病。吳有可的《溫疫論》主要治療濕疫,強調發散表邪。
余師愚疫論主清瘟敗毒飲,治熱疫也。東坡聖散子,治寒疫也。近時通用者,如普濟消毒飲、玉樞丹、紫雪丹、甘露消毒丹、煉雄丹、神犀丹、古方今方,皆可取用。余師愚疫症條辨,既屬精詳王孟英溫熱經緯,尤為可採。甘露消毒丹治暑濕熱疫之邪尚在氣分,神犀丹治溫暑直入營分,清瘟敗毒飲為十二經泄火之藥。猶憶清光緒二十八年歲在壬寅,滬上疫症大作。
白話文:
我師父愚提出治療瘟疫的主張是清瘟敗毒飲,主要針對熱性瘟疫。東坡的聖散子,則用於治療寒性瘟疫。近來常用的良方,例如普濟消毒飲、玉樞丹、紫雪丹、甘露消毒丹、煉雄丹、神犀丹等,古方今方皆可採用。我師父所提出的瘟疫症狀條辨,非常精細。王孟英所著的《溫熱經緯》更是值得參考。甘露消毒丹用於治療暑濕熱疫,邪氣仍然停留在氣分階段;神犀丹用於治療溫暑邪氣直接侵入營分;清瘟敗毒飲則是清泄十二經之火的藥物。還記得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壬寅年,上海爆發了大規模瘟疫。
吾師謂少陽司天,運值風木,風火交煽,合用辛涼鎮重之劑,以病氣為主方,治效大著。當時門下按法用之,皆奇驗。惜其案散佚,無從搜輯。民國七年,方將抄存之案,次第排印。而南京鼠疫之恐慌特甚,既以前說登之日報,貢社會之採擇。又因同學何永清君述師門之事,惜疫案之闕,爰擬此以補之。
續貂之誚,所不免爾。(文涵志)
白話文:
我的老師認為肝膽經主治春天的季節,運轉時屬風木,風火交替影響,適合使用辛涼降火的重劑,以緩解症狀為主,治療效果顯著。當時門下的學生按照這個方法使用,都收到了奇效。可惜當時的病例散失了,無法收集整理。民國七年,準備把抄存的病例逐一排印。當時南京鼠疫的情況非常嚴重,於是把這個理論發表在報紙上,供社會參考採用。後來,同學何永清先生論述師門的事蹟,惋惜鼠疫病例遺失,因此擬出了這份內容作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