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醫案》~ 卷十四 (4)
卷十四 (4)
1. 𩞄雜
徐(右),先發肝厥,既而𩞄雜脘痛,湧涎少寐。皆木鬱之極,致肝陽沖胃。刻當經行之後,帶下如注,以奇脈隸於肝,肝病則奇脈不能固攝矣。先從肝胃主治。
制香附(二錢),炒枳殼(一錢),潼沙苑(四錢),左金丸(五分),豆蔻花(五分),朱茯神(三錢),煅牡蠣(四錢),炒白芍(一錢五分),金鈴子(一錢五分)
右,涎下略少,仍然不止,𩞄雜易飢,足軟腰痠,腹時脹滿。沖氣不和,衝脈不固。再攝奇脈,兼參調氣。
炒鬆熟地,當歸炭,炙艾葉,烏賊骨,茯苓,酒炒白芍,阿膠珠,公丁香,旱蓮草,淮小麥
右,產後血虛不復,收藏不固,不時咳嗽。茲則寅卯之交,咳嗆更甚,心𩞄頭暈腹滿。脈虛弦,左尺細澀。陽氣升多降少,擬育陰封固。
南沙參(四錢),炙生地(三錢),川貝母(二錢),潼沙苑(鹽水炒三錢),阿膠珠(二錢),杭白芍(酒炒一錢五分),海蛤粉(三錢),黑豆衣(三錢),生熟草(各二分),淮小麥(五錢)
左,不時𩞄雜,頭暈心悸,足脛帶腫。此經血不足,肝陽有餘,木撼中州,土德暗損。宜從肝胃主治。
朱茯神,炒棗仁,白蒺藜,土炒白芍,真珠母,五加皮,左金丸
居(右),中州痞阻吞酸𩞄雜。木鬱土中,宜和肝胃。
金鈴子,赤白芍,炒枳殼,甜廣皮,左金丸,製半夏,白蒺藜,香櫞皮,淮小麥
周(右),火時上升,不寐頭痛𩞄雜,甚則脘痛。脈弦舌光。陽升不熄。擬寧神和陽。
炒棗仁(二錢研),煅龍齒(三錢),杭白芍(一錢五分酒炒),女貞子(三錢酒蒸),朱茯神(三錢),珍珠母(四錢),夜交藤(四錢),木瓜皮(一錢炒)
宋(女),脘痛偏左為甚,時為𩞄雜,脈象細弦。肝胃不和。當平肝和胃。
香附(二錢),白芍(一錢五分土炒),砂仁(五分),茯神(三錢),金鈴子(一錢五分),干橘葉(一錢五分),炙草(五分),炒棗仁(二錢),大南棗(三枚),淮小麥(五錢)
又,脘痛不止。有時𩞄雜湧涎。肝陽沖侮胃土,致胃中陽氣不旋。前法擴充之。
青皮(一錢醋炒),制香附(二錢),淡吳萸(三分),白蒺藜(三錢),炒棗仁(二錢),白芍(二錢土炒),川楝子(一錢五分),延胡索(一錢五分),炙黑草(三分),茯神(三錢),淮小麥(五錢),大南棗(三枚),
許(右),中脘作痛,兩脅脹滿,𩞄雜而不能食。兩關脈弦。肝胃不和。擬平肝調氣和胃。
制香附(二錢),延胡索(一錢五分),川雅連(三分淡吳萸四分同炒),橘皮(一錢),炒枳殼(一錢),川楝子(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土炒),砂仁(五分),香櫞皮(一錢)
白話文:
𩞄雜
徐(右),她先是肝氣逆亂,導致昏厥,之後出現𩞄雜、胃脘疼痛,還會流口水、難以入睡。這些都是因為肝氣鬱結到了極點,導致肝陽之氣向上衝逆到胃部。現在正值經期剛過,白帶卻像水注一樣流個不停,因為奇經八脈歸屬於肝,肝功能失調,奇經八脈就不能固攝了。所以先從調理肝胃入手。
處方:香附(二錢)、炒枳殼(一錢)、潼沙苑(四錢)、左金丸(五分)、豆蔻花(五分)、朱茯神(三錢)、煅牡蠣(四錢)、炒白芍(一錢五分)、金鈴子(一錢五分)
右,她流口水的情況稍微減少,但仍然沒有完全停止,還是容易感到餓、𩞄雜,腳軟腰痠,肚子時常脹滿。這是因為沖脈之氣不調和,沖脈無法固攝。所以要再次調理奇經八脈,同時兼顧調暢氣機。
處方:炒熟地、當歸炭、炙艾葉、烏賊骨、茯苓、酒炒白芍、阿膠珠、公丁香、旱蓮草、淮小麥
右,她產後氣血虛弱還沒有恢復,身體的固攝功能也比較差,所以時不時會咳嗽。現在到了寅卯時交替之際,咳嗽更加劇烈,還會感到心慌、頭暈、腹脹。脈象虛弱且弦,左尺脈細而澀。這是陽氣上亢而下降不足,所以要滋養陰液、固攝精氣。
處方:南沙參(四錢)、炙生地(三錢)、川貝母(二錢)、潼沙苑(鹽水炒三錢)、阿膠珠(二錢)、杭白芍(酒炒一錢五分)、海蛤粉(三錢)、黑豆衣(三錢)、生熟甘草(各二分)、淮小麥(五錢)
左,她時常感到𩞄雜,頭暈心悸,腳脛部也出現浮腫。這是因為經血不足,肝陽偏亢,肝木之氣擾亂了中焦脾胃,使脾胃運化功能受損。所以應該從調理肝胃入手。
處方:朱茯神、炒棗仁、白蒺藜、土炒白芍、真珠母、五加皮、左金丸
居(右),他中焦脾胃阻塞,經常吞酸、感到𩞄雜。這是肝氣鬱結在脾土之中,所以要調和肝胃。
處方:金鈴子、赤白芍、炒枳殼、甜廣皮、左金丸、製半夏、白蒺藜、香櫞皮、淮小麥
周(右),他時常感到火氣上湧,難以入睡,頭痛,𩞄雜,嚴重時還會胃脘疼痛。脈象弦,舌頭乾燥。這是陽氣上亢而無法收斂。所以要寧心安神、調和陽氣。
處方:炒棗仁(二錢研)、煅龍齒(三錢)、杭白芍(一錢五分酒炒)、女貞子(三錢酒蒸)、朱茯神(三錢)、珍珠母(四錢)、夜交藤(四錢)、木瓜皮(一錢炒)
宋(女),她胃脘疼痛,而且偏左邊更嚴重,時常感到𩞄雜,脈象細而弦。這是肝胃不和,所以要平肝和胃。
處方:香附(二錢)、白芍(一錢五分土炒)、砂仁(五分)、茯神(三錢)、金鈴子(一錢五分)、干橘葉(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炒棗仁(二錢)、大南棗(三枚)、淮小麥(五錢)
又,她胃脘疼痛持續不止,有時感到𩞄雜、流口水。這是肝陽衝犯胃土,導致胃中陽氣運行不暢。所以在之前的基礎上擴充了藥方。
處方:青皮(一錢醋炒)、製香附(二錢)、淡吳茱萸(三分)、白蒺藜(三錢)、炒棗仁(二錢)、白芍(二錢土炒)、川楝子(一錢五分)、延胡索(一錢五分)、炙黑甘草(三分)、茯神(三錢)、淮小麥(五錢)、大南棗(三枚)
許(右),他中脘部位疼痛,兩脅脹滿,感到𩞄雜且吃不下東西。兩關脈弦。這是肝胃不和,所以要平肝、調氣、和胃。
處方:製香附(二錢)、延胡索(一錢五分)、川雅連(三分與淡吳茱萸四分同炒)、橘皮(一錢)、炒枳殼(一錢)、川楝子(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土炒)、砂仁(五分)、香櫞皮(一錢)
2. 癲癇
(附悲哭喜笑)
某,眩暈跌僕,湧涎肢搐,發則不及備,過則如常人。此風痰入絡,癇厥情形,勢難杜截。
製半夏,茯苓,殭蠶,白蒺藜,鉤鉤,遠志,橘紅,陳膽星,天麻,九節菖蒲
鄭,驚風之後,風痰入絡,舌強不語,步履舉動,狀如傀儡。茲則不時痙厥,厥則顴紅火升,目斜口開手撒,四肢厥逆。脈細弦少力。絡隧之中,雖有風痰內阻,而肝陰腎液已虧,以致風邪升動。擬育陰潛陽。
生龜板(六錢),白芍(二錢),川貝母(二錢),茯苓(三錢),大淡菜(酒洗二隻),生牡蠣(八錢),磁石(三錢),橘紅(一錢),阿膠(二錢),金器(一件)
二診,介類以潛陽氣,厥僕不止。風痰入絡,痼疾也。方宜以退為進。
竹瀝半夏(一錢五分),陳膽星(七分),鬱金(一錢五分),殭蠶(三錢),竺黃(三錢),煨天麻(一錢五分),白茯苓(三錢),白蒺藜(三錢),鎮心丹(一丸)
三診,脈象弦滑,癇厥仍至。風痰入絡,不易圖治。
陳膽星(五分),天竺黃(三錢),製半夏(一錢五分),殭蠶(三錢),白蒺藜(三錢),煨天麻(一錢五分),廣橘紅(一錢),茯苓(三錢),石菖蒲(四分),鉤鉤(四錢),遠志(五分)
另服末藥,制南星八分,炙蠍尾二條去毒,辰砂二分,金箔兩張,犀黃四釐,巴霜三釐,研極細末,每服一分開水調。
湯(左),稍涉忿怒,肝陽逆上,陽氣不入於陰,寤不成寐。脈弦,苔白心黃。恐濁痰隨時上逆,而致癲癇也。
製半夏(三錢),炒枳實(一錢),煅青龍齒(四錢),炒肥知母(二錢),酸棗仁(二錢豬膽汁炒),橘紅(一錢),陳膽星(八分),夜交藤(四錢),硃砂安神丸(二錢開水送下)
二診,降火化痰,寐得稍安。然胸次尚覺窒悶,時作煩𩞄。脈象弦滑。陰分素虧,而少陽之火挾痰內擾,春升之際,勢多周折也。
竹瀝半夏(二錢),廣橘紅(一錢),黑山梔(三錢),焦秫米(絹包二錢),朱茯神(三錢),膽汁炒棗仁(二錢研),炒知母(一錢五分),鮮竹茹(一錢),珍珠母(三錢研)
三診,不寐𩞄雜大退,脈象亦覺柔和。的是痰熱內擾,效方再進一籌。
竹瀝半夏(三錢),陳膽星(六分),茯苓(四錢),膽汁炒棗仁(三錢),夜交藤(三錢),知母(二錢),枳實(一錢),焦秫米(三錢)
朱(左),不寐神煩大退,脈亦稍覺柔和。然左寸尚覺弦大,還是心火未寧。再寧神泄熱,心火下行,則腎水自固。
豬膽汁炒酸棗仁(二錢),粉丹皮(二錢),黑山梔(三錢),竹瀝半夏(二錢),塊辰砂(絹包三錢),夜交藤(三錢),茯苓神(各二錢),細生地(四錢炒鬆),川雅連(三分),燈心(五尺)
左,氣從上升,則輒哭泣而痰如湧。此肝氣挾痰犯肺,非曠懷不能為功也。
代赭石(四錢),鉤鉤(二錢),煅牡蠣(四錢),旋覆花(二錢),東白芍(一錢五分),生香附(二錢),橘葉(一錢),煅龍骨(三錢),白蒺藜(三錢),炒竹茹(一錢)
此證甚奇,證發則悲泣,泣甚則漸愈。蓋木火犯肺,肺主悲,悲甚木氣泄,故愈。
某,濕熱之後,痰濕未清,肝火挾痰上升,哭泣發厥,厥回脈仍弦數。痰火尚未平靖。宜清以泄之。
製半夏,茯苓神,珍珠母,廣鬱金,南星,炒枳實,炒竹茹,塊硃砂,青果汁
左,寐中輒作喜笑而不自知,一言不合,輒作忿怒。此厥少二陰之火有餘。
辰麥冬,朱茯神,炒蔞皮,青蛤散,光杏仁,粉丹皮,廣鬱金,風化硝,枇杷葉
白話文:
癲癇(附悲哭喜笑)
某人,出現眩暈跌倒,口中流涎,肢體抽搐的症狀,發作時措手不及,發作過後就跟正常人一樣。這是風痰進入經絡,屬於癲癇發作的情況,難以完全阻止。
使用的藥方包括:製半夏、茯苓、殭蠶、白蒺藜、鉤藤、遠志、橘紅、陳膽星、天麻、九節菖蒲。
鄭先生,在經歷驚風之後,風痰進入經絡,出現舌頭僵硬不能說話,走路舉動都像傀儡一樣。現在會不時抽搐,抽搐時臉頰發紅,眼睛斜視,嘴巴張開,手撒開,四肢冰冷。脈象細弱無力。雖然經絡中有風痰阻滯,但肝陰腎液已經虧虛,導致風邪向上竄動。治療方法應該滋養陰液,潛伏陽氣。
使用的藥方包括:生龜板(六錢)、白芍(二錢)、川貝母(二錢)、茯苓(三錢)、大淡菜(用酒洗過,二隻)、生牡蠣(八錢)、磁石(三錢)、橘紅(一錢)、阿膠(二錢)、金器(一件)。
第二次診斷,使用潛伏陽氣的藥物,但抽搐跌倒的情況沒有停止。風痰進入經絡,屬於頑固疾病。治療方法應該以退為進。
使用的藥方包括:竹瀝半夏(一錢五分)、陳膽星(七分)、鬱金(一錢五分)、殭蠶(三錢)、竺黃(三錢)、煨天麻(一錢五分)、白茯苓(三錢)、白蒺藜(三錢)、鎮心丹(一丸)。
第三次診斷,脈象弦滑,癲癇仍然發作。風痰進入經絡,不容易治療。
使用的藥方包括:陳膽星(五分)、天竺黃(三錢)、製半夏(一錢五分)、殭蠶(三錢)、白蒺藜(三錢)、煨天麻(一錢五分)、廣橘紅(一錢)、茯苓(三錢)、石菖蒲(四分)、鉤藤(四錢)、遠志(五分)。
另外還服用藥末:制南星(八分)、炙蠍尾(兩條,去毒)、辰砂(二分)、金箔(兩張)、犀黃(四釐)、巴霜(三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一分,用開水調服。
湯先生,稍微動怒,肝陽就逆向上升,陽氣不能進入陰分,導致失眠。脈象弦,舌苔白而中心黃。擔心濁痰隨時向上逆行,導致癲癇發作。
使用的藥方包括:製半夏(三錢)、炒枳實(一錢)、煅青龍齒(四錢)、炒肥知母(二錢)、酸棗仁(二錢,用豬膽汁炒過)、橘紅(一錢)、陳膽星(八分)、夜交藤(四錢)、硃砂安神丸(二錢,用開水送服)。
第二次診斷,降火化痰之後,睡眠稍微安穩一些。但胸口仍然感到悶脹,時常感到煩躁不安。脈象弦滑。陰分向來虧虛,而少陽之火挾帶著痰擾亂內部,春季陽氣升發的時候,情況多有反覆。
使用的藥方包括:竹瀝半夏(二錢)、廣橘紅(一錢)、黑山梔(三錢)、焦秫米(用絹包,二錢)、朱茯神(三錢)、膽汁炒棗仁(二錢,研磨)、炒知母(一錢五分)、鮮竹茹(一錢)、珍珠母(三錢,研磨)。
第三次診斷,失眠和煩躁不安的症狀大大減輕,脈象也變得柔和。確實是痰熱擾亂內部,在有效藥方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治療。
使用的藥方包括:竹瀝半夏(三錢)、陳膽星(六分)、茯苓(四錢)、膽汁炒棗仁(三錢)、夜交藤(三錢)、知母(二錢)、枳實(一錢)、焦秫米(三錢)。
朱先生,失眠和心煩意亂的症狀大大減退,脈象也稍微柔和。但左寸脈仍然弦大,說明心火還沒有平靜。再次使用安神瀉熱的藥物,讓心火下行,腎水自然鞏固。
使用的藥方包括:豬膽汁炒酸棗仁(二錢)、粉丹皮(二錢)、黑山梔(三錢)、竹瀝半夏(二錢)、塊辰砂(用絹包,三錢)、夜交藤(三錢)、茯苓神(各二錢)、細生地(四錢,炒鬆)、川雅連(三分)、燈心(五尺)。
左先生,氣從上逆,就哭泣並且痰湧。這是肝氣挾帶痰邪侵犯肺部,必須心胸開闊才能奏效。
使用的藥方包括:代赭石(四錢)、鉤藤(二錢)、煅牡蠣(四錢)、旋覆花(二錢)、東白芍(一錢五分)、生香附(二錢)、橘葉(一錢)、煅龍骨(三錢)、白蒺藜(三錢)、炒竹茹(一錢)。
這種病症很奇特,發病時就悲傷哭泣,哭得很厲害就會漸漸好轉。這是因為肝木之火侵犯肺部,肺主悲傷,悲傷到極點,木氣就會宣洩,所以病就好了。
某人,在經歷濕熱病之後,痰濕沒有清除乾淨,肝火挾帶著痰邪向上竄,導致哭泣和抽搐,抽搐過後脈象仍然弦數。痰火尚未平靜。應該用清泄的方法治療。
使用的藥方包括:製半夏、茯苓神、珍珠母、廣鬱金、南星、炒枳實、炒竹茹、塊硃砂、青果汁。
左先生,睡夢中會高興地笑,自己卻不知道,只要有一句話不合意,就會發怒。這是厥陰、少陰的火氣有餘。
使用的藥方包括:辰麥冬、朱茯神、炒蔞皮、青蛤散、光杏仁、粉丹皮、廣鬱金、風化硝、枇杷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