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醫案》~ 卷十三 (2)
卷十三 (2)
1. 淋濁
錢(左),濁經兩月,小溲甚暢,而馬口不淨,時有滲溢。脈大不耐重按。此氣虛矣。
白話文:
錢先生,體內經絡混濁兩個月了,小便雖然順暢,但是尿道口不乾淨,時常有滲漏。脈搏雖大但不能承受重壓。這是氣虛的表現。
別直參(另煎沖一錢),野於朮(二錢),炙柴胡(四分),沙苑子(三錢),澤瀉(一錢五分),炙綿耆(三錢),炙升麻(四分),廣皮(一錢),煅牡蠣(四錢),威喜丸(二錢藥汁送服)
施(左),淋濁而於溲畢作痛,陰虛濕熱下襲也。
白話文:
其他:
- 不要直接參(另煎煮 1 錢),野於朮(2 錢)
- 炒柴胡(0.4 錢),沙苑子(3 錢)
- 澤瀉(1.5 錢),炒綿耆(3 錢)
- 炒升麻(0.4 錢),廣皮(1 錢)
- 煅牡蠣(4 錢),威喜丸(2 錢,與藥汁一起服用)
秋石(四分),牛膝梢(三錢),生薏仁(四錢),官桂(四分),磨沉香(四分沖),萆薢(二錢),甘草梢(五分),車前子(三錢),藕汁(一酒杯沖)
二診,淋痛稍退。再清下焦濕熱。
白話文:
-
秋石:4 分
-
牛膝梢頭:3 錢
-
生薏仁:4 錢
-
桂枝:4 分
-
磨碎的沉香:4 分,溶於水中
-
車前草:2 錢
-
甘草梢:5 分
-
車前子:3 錢
-
藕汁:1 酒杯,溶於水中
製半夏(一錢五分),雲茯苓(三錢),牛膝梢(三錢),澤瀉(一錢五分),廣皮(一錢),甘草梢(五分),車前子(三錢),龜甲心(炙先煎五錢),二妙丸(開水先服)
李(左),血淋四載有餘,尿管作痛。濕熱留戀膀胱血分,不易圖治。
白話文:
中藥配方:
- 半夏:1.5錢
- 雲茯苓:3錢
- 牛膝梢:3錢
- 澤瀉:1.5錢
- 廣皮:1錢
- 甘草梢:0.5錢
- 車前子:3錢
- 龜甲心(先炙過):5錢
- 二妙丸:先用開水服用
製作步驟:
-
將龜甲心炙過,先用五錢煎煮。
-
再加入其他中藥材煎煮。
海金砂(三錢),細木通(一錢),炒小薊(一錢五分),甘草梢(五分),山梔(三錢),丹皮炭(二錢),滑石塊(三錢),當歸炭(二錢),牛膝梢(三錢),細生地(四錢),上沉香(五分),西血珀(五分二味研細先調服)
左,病後濕熱未清,襲入下焦為濁。當為分清。
白話文:
海金砂(15克),細木通(5克),炒小薊(7.5克),甘草梢(2.5克),山梔(15克),丹皮炭(10克),滑石塊(15克),當歸炭(10克),牛膝梢(15克),細生地(20克),上等沉香(2.5克),西血珀(2.5克,研磨成細粉後先行服用)
炒於朮(二錢),益智仁(七分),製半夏(二錢),沙苑子(鹽水炒三錢),川萆薢(二錢),澤瀉(一錢五分),赤白苓(各二錢),橘皮(一錢),二妙丸(一錢五分),威喜丸(一錢五分二丸開水先服)
白話文:
- 炒白朮:2 錢
- 淮山藥:7 分
- 製半夏:2 錢
- 沙苑子(鹽水炒):3 錢
- 川芎:2 錢
- 澤瀉:1 錢 5 分
- 赤靈芝、白茯苓(各):2 錢
- 橘皮:1 錢
- 二妙丸:1 錢 5 分
- 威喜丸:1 錢 5 分(兩丸用開水先服)
趙(左),持重遠行,氣虛濕陷。小便了而不了,足跗帶腫。疊經分利,氣虛未復,所以淪陷者自若也。擬分利濕邪參入補氣。
白話文:
趙(左),長途跋涉,體力虛弱,濕氣過重。小便排不乾淨,腳背腫脹。多次服藥利尿,但體力還是沒有恢復,所以濕氣下陷的情況依然存在。打算開出利濕和補氣的藥方來治療。
西潞黨,茯苓,白朮炭,生薏仁,炒枳殼,炙綿耆,豬苓,茅朮炭,製半夏,澤瀉
周(左),小溲渾濁如膏。腎虛而濕熱內襲,膏淋重證也。
白話文:
-
西潞黨:黨參
-
茯苓:茯苓
-
白朮炭:燒焦的白朮
-
生薏仁:生的薏米
-
炒枳殼:炒過的枳殼
-
炙綿耆:烤過的黃耆
-
豬苓:豬苓
-
茅朮炭:燒焦的茅朮
-
製半夏:炮製過的半夏
-
澤瀉:澤瀉
海金砂(三錢),建澤瀉(一錢五分),白茯苓(三錢),淡秋石(三分),滑石塊(三錢),磨沉香(三分),潼沙苑(三錢),大淡菜(二隻)
左,血淋不退,尿管澀痛。濕瘀內阻,不得不為宣通。
白話文:
海金砂(15克),澤瀉(7.5克),白茯苓(15克),淡秋石(1.5克),滑石塊(15克),研磨沉香(1.5克),潼沙苑(15克),淡菜(2枚)
海金砂,滑石塊,黑山梔,當歸鬚,粉丹皮,車前子,澤瀉,竹葉,當門子(一分用杜牛膝汁半杯先調服)
左,小溲結塊如脂,膏淋重證也。
白話文:
- 海金砂
- 滑石塊
- 黑山梔
- 當歸鬚
- 粉丹皮
- 車前子
- 澤瀉
- 竹葉
- 當門子(先用杜牛膝汁半杯調服)
海金砂(三錢),塊滑石(三錢),木豬苓(二錢),澤瀉(一錢五分),淡秋石(六分),赤白苓(各三錢),黑山梔(一錢五分),磨沉香(四分沖),大淡菜(二隻)
又,結塊已退而溲帶血。
白話文:
海金沙(3 錢),塊滑石(3 錢),木豬苓(2 錢),澤瀉(1.5 錢),淡秋石(0.6 錢),赤白茯苓(各 3 錢),黑梔子(1.5 錢),磨好的沉香(0.4 錢),大淡菜(2 個)
車前子(三錢),炒丹皮(二錢),甘草梢(五分),海金砂(三錢),澤瀉(一錢五分),牛膝炭(三錢),赤白苓(各二錢),塊滑石(三錢),淡竹葉(一錢)
徐(左),向有淋證,茲則馬口不淨,臨溲作痛。濕熱並阻膀胱,勢難欲速圖功。
白話文:
車前草(3錢)
炒丹皮(2錢)
甘草梢(5分)
海金砂(3錢)
澤瀉(1錢5分)
牛膝炭(3錢)
茯苓和白茯苓(各2錢)
滑石(3錢)
淡竹葉(1錢)
車前子(三錢),茯苓(三錢),澤瀉(一錢),甘草梢(八分),細木通(八分),製半夏(一錢五分),橘皮(一錢),瞿麥(三錢),牛膝炭(四錢),淡竹葉(一錢五分),朴硝(一錢)
又,陰柔苦泄,胃納如常,然大便帶紅。臟陰雖虧,而腑中之濕熱未清。以退為進。
白話文:
使用車前子、茯苓、澤瀉、甘草梢、木通、製半夏、橘皮、瞿麥、牛膝炭、淡竹葉和朴硝等藥材,治療陰虛濕熱,大便帶血的病症。
側柏炭(二錢),炒槐花(二錢),茯苓(三錢),丹皮炭(一錢五分),生牛膝(四錢),橘白(一錢),澤瀉(二錢),當歸炭(一錢五分),大補陰丸(三錢分兩次開水下)
白話文:
側柏木炭(10 克)
炒槐花(10 克)
茯苓(15 克)
丹皮木炭(7.5 克)
生牛膝(20 克)
橘皮(5 克)
澤瀉(10 克)
當歸木炭(7.5 克)
大補陰丸(15 克,分兩次用水送服)
徐(左),淋濁之證,痛者為火,不痛者為濕。小溲之後,馬口不淨,其為濕流於下,顯然可見。
萆薢,橘皮,生薏仁,豬茯苓,製半夏,塊滑石,建澤瀉,二妙丸
二診,小溲雖不甚痛,而馬口不淨。還是濕熱混淆,駕輕走熟。再利水而固精宮。
白話文:
男性小便異常,若伴隨疼痛,是熱證;若不痛,則是濕證。小便完後,尿道口仍有分泌物,說明濕氣向下流動,症狀明顯。
可以使用萆薢、橘皮、生薏仁、豬茯苓、製半夏、塊滑石、建澤瀉,以及二妙丸來治療。
第二次診斷,雖然小便沒有明顯疼痛,但尿道口仍然有分泌物,說明體內濕熱混雜,需要繼續利水並固腎。
製半夏,焦蒼朮,川萆薢,川黃柏,豬苓,生熟薏,車前子,上廣皮,赤白苓
王(左),由發熱而致溲結不爽,甚至帶出血塊。此熱結膀胱高年之所忌也。
白話文:
製作半夏、焦蒼朮、川棟香、川黃柏、豬苓、生薏仁、熟薏仁、車前草籽、上等廣陳皮、赤白茯苓。
細木通,滑石塊,牛膝梢,赤豬苓,丹皮,車前葉,甘草梢,澤瀉,瞿麥,淡竹葉,上沉香(三分),西血珀(四分二味研細先調服)
左,小溲淋濁,陰莖作癢。肝火濕熱蘊遏。宜淡滲苦泄。
白話文:
細辛、滑石、牛膝尖、赤茯苓、丹皮、車前草葉、甘草尖、澤瀉、瞿麥、淡竹葉,加上沈香(三分),西紅珀(四分,先研磨細緻後調和服用)
細木通(七分),龍膽草(五分),滑石塊(三錢),柴胡(四分),瞿麥(二錢),車前子(三錢),甘草梢(五分),澤瀉(一錢五分),淡竹葉(一錢五分)
白話文:
細辛(7 克),龍膽草(5 克),滑石粉末(3 克),柴胡(4 克),瞿麥(2 克),車前子(3 克),甘草尖(5 克),澤瀉(1.5 克),淡竹葉(1.5 克)
左,小溲淋痛,痛甚則閉結不宣,欲解難解。脈數洪滑。此濕熱蘊結膀胱,磅胱不能化氣,所謂氣淋者是也。
秋石,磨沉香,滑石塊,瞿麥,牛膝梢,官桂,細木通,黑山梔,木香,甘草梢
左,淋痛已止,少腹墜悶亦減,但溲仍頻數。膀胱濕熱不能遽清。再為分清。
白話文:
左側小便疼痛,痛得很厲害就排不出,想解卻很難解。脈象數而滑。這是濕熱停留在膀胱,膀胱無法正常化氣,也就是所謂的氣淋。
用秋石、沉香磨粉、滑石塊、瞿麥、牛膝梢、官桂、細木通、黑山梔、木香、甘草梢。
左側小便疼痛已經停止,小腹墜脹感也減輕,但小便仍然頻數。膀胱的濕熱還沒有完全消除,需要繼續分清治療。
炒麥冬(三錢),牛膝梢(三錢),黑山梔(二錢),木通(五分),赤白苓(各二錢),滑石塊(三錢),廣木香(五分),炙紫苑(二錢),川柏片(鹽水炒二錢),澤瀉(一錢五分)
左,淋痛雖減於前,而脘腹作痛,小溲頻數。腎虛濕熱逗留,肝氣不和。駕輕走熟,圖治非易。
白話文:
炒麥冬(15克),牛膝梢(15克),黑山梔(10克),木通(2.5克),赤白苓(各10克),滑石塊(15克),廣木香(2.5克),炙紫苑(10克),川柏片(用鹽水炒過,10克),澤瀉(7.5克)
細木通(七分),塊滑石(三錢),黑山梔(二錢),甘草梢(五分),車前子(三錢),牛膝梢(三錢),制香附(二錢研),磨沉香(四分沖),整砂仁(四粒入煎)
左,淋痛已止,溲仍頻數,脘下結塊仍痛。下焦之濕熱稍清,肝胃之氣,不相和協。再為調氣。
白話文:
細木通(14克),滑石(6克),黑梔子(4克),甘草梢(1克),車前子(6克),牛膝梢(6克),製香附(4克,研磨),磨沉香(0.8克,沖服),整砂仁(4粒,入煎)
制香附(二錢),砂仁(七分後入),廣皮(一錢),川萆薢(一錢),沉香片(四分),廣木香(五分),澤瀉(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吳萸三分拌炒),香櫞皮(一錢五分),金鈴子(打一錢五分)
白話文:
- 香附:2 錢
- 砂仁:7 分,在後面加入
- 陳皮:1 錢
- 川芎:1 錢
- 沉香片:4 分
- 廣木香:5 分
- 澤瀉:1 錢 5 分
- 白芍:1 錢 5 分,和吳茱萸 3 分一起炒製
- 陳皮:1 錢 5 分
- 金鈴子:將 1 錢 5 分搗碎
陳(左),小溲淋痛,甚至帶血。膀胱不司化氣。其病也久,其愈必難。
官桂,磨沉香,甘草梢,赤苓,澤瀉,秋石,生薏仁,牛膝炭,藕汁
白話文:
陳先生,他小便時疼痛,甚至有血尿。這是因為膀胱無法正常運作。由於病情已持續很久,所以康復必定不易。
治療用的藥材包括:肉桂、磨碎的沈香、甘草尖、赤茯苓、澤瀉、秋石、生薏仁、炒過的牛膝、藕汁。
徐(左),下墜之氣,仍不見松,氣一下注,直入尿管,輒痛不能忍,有時由尿管而抵及肛門,亦然作痛小溲滴瀝不爽。右脈濡滑,左部細弱無力。良以腎氣虧損,不能收攝。再咸潤攝下。
白話文:
左側,下墜的氣仍然沒有舒緩,氣一下直衝膀胱,就會疼痛難忍。有時從膀胱蔓延到肛門,也會疼痛。小便滴滴答答,不順暢。右邊的脈象細滑,左邊的脈象細弱無力。這是因為腎氣虧損,無法收斂。再用溫和滋潤的藥物補充腎氣。
干蓯蓉(三錢),大茴香(鹽水炒八分),厚杜仲(三錢),炒黑當歸(一錢五分),炒杞子(三錢),菟絲子(鹽水炒三錢),川斷肉(三錢),炒青鹽(一分五釐)
二診,鹽潤攝下,注痛稍退,而小溲仍澀不爽。腎氣既虛,病根愈難澈也。
白話文:
-
幹蓯蓉:3錢
-
大茴香(用鹽水炒至八成熟):適量
-
厚杜仲:3錢
-
炒黑當歸:1錢5分
-
炒杞子:3錢
-
菟絲子(用鹽水炒):3錢
-
川斷肉:3錢
-
炒青鹽:1分5釐
兩頭尖(炒包),生蒲黃,當歸尾,赤白苓,澤瀉,柏子仁,生牛膝,川萆薢,韭菜根
三診,小溲尚覺塞滯。水道之中,必有凝瘀內阻。再排濕化瘀,分清精水。
白話文:
三角尖(炒包)、鮮蒲黃、當歸尾根、白茯苓、赤茯苓、澤瀉、柏子仁、生牛膝、川芎、韭菜根
川萆薢,滑石,冬葵子(三錢研),細木通,牛膝梢,澤瀉,石菖蒲(鹽水炒),甘草梢,西血珀(三分),酒炒湘軍(五分二味先調服)
白話文:
**川萆薢:**利尿消腫
滑石: 清熱利尿
冬葵子: 滑利腸道
細木通: 利尿消腫
牛膝梢: 利尿通腎
澤瀉: 利尿消腫
石菖蒲(鹽水炒): 健脾利尿
甘草梢: 調和藥性
西血珀(三分): 利尿消腫
酒炒湘軍(五分): 利尿消腫
服法: 將湘軍用酒炒過,與西血珀先服用,再服用其他藥材。
四診,小溲已能約束,惟水道尚在窒塞,理宜逐步進逼。然天暑脈虛,不若暫為退守,乘機進治。
川萆薢,澤瀉,生米仁,細木通,車前子,南楂炭,製半夏,黑山梔,牛膝梢,淡竹葉
五診,濕濁瘀腐不化,小溲仍然窒滯,漩腳濁膩。再利水而排濕化瘀。
白話文:
患者已能控制小便,但水道仍有阻塞,应循序渐进治疗。但现在天气炎热,脉象虚弱,不宜过快推进,需暂时守势,待时机成熟再治疗。
方剂使用川萆薢、泽泻、生米仁、细木通、车前子、南楂炭、制半夏、黑山栀、牛膝梢、淡竹叶。
患者湿浊瘀腐未化,小便依然阻塞,足部湿热粘腻。需继续利水排湿化瘀。
川萆薢(二錢),白茯苓(三錢),益智仁(八分),瞿麥(二錢),車前子(二錢),萹蓄(五分),牛膝梢(三錢),澤瀉(一錢五分鹽水炒),石菖蒲(鹽水炒三分),木通(五分),兩頭尖(一錢五分炒包)
改方加單桃仁一錢五分,酒炒大黃二錢。
白話文:
川芎(12克),白茯苓(18克),益智子(4.8克),瞿麥(12克),車前子(12克),萹蓄(3克),牛膝梢(18克),澤瀉(9克,用鹽水炒過),石菖蒲(1.8克,用鹽水炒過),木通(3克),兩頭尖(9克,炒包過)
六診,溲後每有牽膩之物漬於馬口,為濕濁未楚之徵。然小溲數而難固,心火陷入於腎,腎陰不攝。從心腎主治。
白話文:
六個診斷:在生病之後,馬的嘴巴裡經常會有一些黏糊糊的東西黏著,這是因為病氣還沒有清除的緣故。但是小便量少且難以固定,這是因為心火侵入了脾臟,陰液無法收攝。從心脾的經絡開始治療。
臺參鬚(八分),云茯神(三錢),生山藥(三錢),潼沙苑(鹽水炒三錢),細生地(四錢),柏子霜(三錢),遠志肉(七分),帶心蓮子(三錢打)
白話文:
參鬚 8 分
茯神 3 錢
生山藥 3 錢
潼沙苑(炒鹽水)3 錢
生地 4 錢
柏子霜 3 錢
遠志肉 7 分
蓮子(帶心)3 錢
左,小溲淋痛,脈形弦滑。此肝火濕熱,郁阻膀胱。先為疏泄。
柴胡,黑山梔,淡芩,萆薢,甘草梢,龍膽草,澤瀉,車前子,淡竹葉,
(附註),小溲熱赤,瀉青丸。淋溲痛甚,用麝珀軍應手。
王(左),濁雖減少,而尿管有時作痛。還是濕熱未清。再擬分利之中,參以苦泄。
白話文:
患者左側身體出現小便疼痛,脈象弦滑。這是肝火濕熱,鬱積在膀胱所致。首先要疏泄肝火,清熱利濕。
藥方:柴胡、黑山梔、淡芩、萆薢、甘草梢、龍膽草、澤瀉、車前子、淡竹葉。
(附註)如果小便熱赤,可使用瀉青丸。若小便疼痛非常劇烈,可以使用麝珀,效果明顯。
王(患者)的病情,雖然濁物減少,但尿道偶爾還會疼痛,說明濕熱尚未完全清除。因此,在利尿方中,加入苦寒之藥,以達到清熱泄火的效果。
川萆薢,福澤瀉,赤白苓,焦白朮,甘草梢,滑石,陳皮,車前子,製半夏,三妙丸(鹽湯下三錢)
白話文:
川萆薢、茯苓、赤茯苓、白茯苓、焦白朮、甘草尾、滑石、陳皮、車前子、製半夏(用鹽水送服三錢)、三妙丸(不詳)
陳(左),濕熱蘊遏膀胱,淋痛日久不愈,有時帶紅,痛於溲畢為甚。此氣化不及州都。駕輕走熟,不易圖治也。
白話文:
患者小便疼痛已久難癒,有時伴有血尿,小便後疼痛加劇,這說明身體濕熱內蘊,阻塞膀胱,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這種情況很難根治,因為開藥治療時,既要達到緩解症狀的作用,又不能過於猛烈,以免傷及元氣。
薄官桂(四分),鹽秋石(七分),生米仁(四錢),川萆薢(二錢),甘草梢(五分),上沉香(二分),滑石塊(三錢),白茯苓(三錢),澤瀉(一錢五分),淡竹葉(一錢五分)
白話文:
肉桂(4 分)
鹽鹵石(7 分)
生薏仁(4 錢)
川芎(2 錢)
甘草頭(5 分)
沉香(2 分)
滑石(3 錢)
白茯苓(3 錢)
澤瀉(1 錢 5 分)
淡竹葉(1 錢 5 分)
李(左),脈證相安,惟小便仍有牽膩之物。良以瘀腐未清。宜重藥輕投。
製半夏,赤白苓,生薏仁,川萆薢,澤瀉,豬苓,當門子(七釐杜牛膝汁半小酒杯調溫服)
此病已用通利數次矣。乃入房忍精,注於夾膜,故用此法祛之(清儒附志)
二診,服藥後果有白物牽膩糾糾,離馬口而下,惟隔日仍然。前方出入。麝改五釐,牛膝汁一調羹入調。
白話文:
李先生,他的脈象和症狀都還算穩定,只是小便中仍有黏稠的異物。這是因為體內的瘀滯還沒有清除乾淨。應該使用較重的藥物但少量地給藥。
藥方包括製半夏、赤茯苓、白茯苓、生薏仁、川萆薢、澤瀉、豬苓、當門子(用七釐的量,與半小杯的杜牛膝汁調和後溫服)。
這種病情已經用了多次通利的方法治療了。由於患者在性生活時忍住精液不射,導致精液滲入到組織間隙中,所以需要用這種方法來去除(這是清代學者的記錄)。
第二次診治時,患者服用藥物後確實排出了一些白色黏稠物,但是隔天還是有同樣的情況。之前的藥方稍作調整,麝香改為五釐,杜牛膝汁用一湯匙來調和服用。
張(左),淋濁之後,瘀腐濕熱未清,腐蓄於中,每至夏令,濕熱蒸動,與腐相合,精之與水,混淆不清,以致白物時下,小溲作痛,欲固其精,當利其水。
白話文:
- 川萆薢
川萆薢,車前子,雲茯苓,蒼朮(麻油炒),滑石塊,澤瀉,製半夏,廣皮,湘軍(三分),沉香(一分),血珀(三分三味研細開水送下)
- 車前子
- 雲茯苓
- 蒼朮(用麻油炒製)
- 滑石塊
- 澤瀉
- 半夏(經過加工處理)
- 廣皮
- 湘軍(三分之一)
- 沉香(一半分)
- 血珀(三分,研磨成細粉)
將血珀、沉香和湘軍研磨成細粉,用開水送服。
某,小腸有氣則小便脹,有熱則小便痛,有血則小便澀,此定理也。今淋濁大勢雖退,而水道仍有梗阻之狀。良以肝火濕熱有餘,瘀濁不能悉化。再理濕熱參以化瘀。
白話文:
某人:小腸有氣,則小便會脹;有熱,則小便會痛;有血,則小便會感到阻塞,這是確定的道理。現在淋漓濁尿的情況雖然已經大部分消退,但水道仍然有阻塞的現象。主要原因是肝火濕熱過於旺盛,導致瘀濁無法完全化解。因此,再用調理濕熱的方法,同時配合化瘀的藥物一起治療。
細木通,滑石塊,瞿麥,黃柏片,車前子,黑山梔,澤瀉,知母,上沉香,西血珀(二味先服)
某(左),小溲尚覺澀赤,馬口不淨,腿股足心俱痛。無非濕熱逗留於下。
白話文:
細木通、滑石塊、瞿麥、黃柏片、車前子、黑山梔、澤瀉、知母,最後加入沉香,血珀(這兩味藥材先服用)。
製半夏,陳皮,澤瀉,於朮,豬苓,黃柏(鹽水炒),川萆薢,赤白苓,生薏仁,車前子,清寧丸
白話文:
製作半夏、陳皮、澤瀉、山藥、豬苓、黃柏(用鹽水炒過)、川萆薢、赤白茯苓、生薏仁、車前子,製成清寧丸(一種中藥丸)。
左,肛門迸逼稍松,小溲滯而不爽,欲溲不溲,欲便不便。無非濕熱鬱墜,府氣為之所抑。再苦辛開通,仍以分利。
吳(左),淋減而濁未定。下焦濕熱未清。
白話文:
桔梗有助於利尿,緩解腎臟疾病。
桔梗,生薏仁,木豬苓,福澤瀉,製半夏,廣皮,赤白苓,川萆薢,磨沉香,滋腎丸
蒼朮(麻油炒),萆薢,廣皮,製半夏,車前子,黃柏(鹽水炒),澤瀉,赤白苓,生米仁,龍膽草(五分),淡竹葉
左,溺有餘瀝。
製半夏,白朮,萆薢,上廣皮,赤白苓,生薏仁,澤瀉,豬苓,二妙丸
白話文:
**蒼朮(麻油炒):**疏風化濕,健脾胃
萆薢: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廣皮: 清熱利濕,化痰止咳
製半夏: 化痰止嘔,降氣和胃
車前子: 清熱利尿,通淋排石
黃柏(鹽水炒): 清熱燥濕,固澀止瀉
澤瀉: 利尿消腫,清熱化濕
赤白苓: 利水滲濕,健脾益氣
生米仁: 益氣健脾,固精縮尿
龍膽草(五分): 清熱利濕,瀉肝火
淡竹葉: 清熱涼血,利尿
金(左),體豐多濕,濕鬱生熱,熱與濕合,注於下焦,致陰莖皮碎,並不腐潰,其非蘊毒可知。濕熱熏蒸,咽輒作痛,目赤遍身㾦瘰。由熱生風,耳鳴頭暈。急宜清其濕熱下行。
白話文:
金姓患者,體質豐滿潮濕,濕氣過重而生熱,熱氣與濕氣結合,聚集在下腹部,導致生殖器皮膚破裂,但並非腐爛,這說明並非中毒。由於濕氣和熱氣蒸發,導致喉嚨常感疼痛,眼睛發紅,全身淋巴結腫大。熱氣生風,引起耳鳴和頭暈。因此,亟需清除體內的濕熱之氣,以緩解下行症狀。
製半夏,廣皮,澤瀉,羌活,淡芩,赤白苓,苦參,肥知母,丹皮,防風,山梔,二妙丸
曹(左),腰背作痛稍退,而口膩痰多,馬口包皮滲濕,時發時止。其為痰濕熱有餘,確然可見。再理濕和中。
白話文:
製作由以下藥材組成的半夏瀉心湯:
- 半夏
- 廣皮
- 澤瀉
- 羌活
- 淡芩
- 赤白苓
- 苦參
- 肥知母
- 丹皮
- 防風
- 山梔
- 二妙丸
製半夏,赤白苓,廣皮,萆薢,澤瀉,竹茹,炒枳實,生熟薏仁,酒炒桑枝(一兩),酒炒絲瓜絡(煎湯代水)
白話文:
製作藥方:
- 半夏
- 赤茯苓、白茯苓
- 廣陳皮
- 澤蘭
- 澤瀉
- 竹茹
- 炒枳實
- 生薏仁、熟薏仁
- 用酒炒過的桑枝(一兩)
- 用酒炒過的絲瓜絡(煎湯取代水)
丁(左),脈象濡弱,腰府作酸,久而不止,每晨咽喉作痛。夫腰為腎府,少陰之脈循喉嚨,參合病情,是腎氣虛、腎陰衰、陰陽交虧之象,理宜填補下元。然而淋濁之後,必有濕熱,當於補藥中仍帶流利可耳。
白話文:
丁(先生),脈象微弱,腰部酸軟,持續時間長,每天早上喉嚨疼痛。由於腰部是腎臟的住所,少陰脈環繞喉嚨,相互參合,這是腎氣虛、腎陰衰弱、陰陽虧損的表現,應當補充下焦。然而淋病之後,必定會伴隨濕熱,在補藥中應加入一些通利之品。
炙生地(四錢),元參肉(三錢),潼沙苑(鹽水炒三錢),金石斛(四錢),炒牛膝(三錢),川斷肉(三錢),菟絲子(鹽水炒三錢),杜仲(三錢),青蛾丸(三錢鹽湯先送下)
錢(右),淋痛之後,腎虛濕熱內戀,以致稍涉勞頓,其淋輒發,所謂勞淋是也。姑補腎而瀉膀胱。
白話文:
中藥材:
- 紅參(4錢)
- 元參(3錢)
- 鹽炒潼沙苑(3錢)
- 金石斛(4錢)
- 炒牛膝(3錢)
- 川斷(3錢)
- 鹽炒菟絲子(3錢)
- 杜仲(3錢)
- 青娥丸(3錢,先用鹽湯送服)
大生地(薑汁炙四錢),萸肉炭(二錢),山藥(三錢),炙紫菀(三錢),麥冬(三錢),丹皮(二錢),茯苓神(各二錢),澤瀉(一錢五分),五味子(四粒),車前(一錢五分)
白話文:
大生地(4錢,用薑汁炙過)
萸肉炭(2錢)
山藥(3錢)
炙紫菀(3錢)
麥冬(3錢)
丹皮(2錢)
茯苓神(2錢)
澤瀉(1錢5分)
五味子(4粒)
車前(1錢5分)
某,小溲作痛,甚至見血。濕熱蘊結,滲於膀胱血分,血淋重證也。
生地炭,海金砂,龍膽草,萆薢,瞿麥,澤瀉,丹皮炭,草梢,上沉香,西血珀(二味研細末蜜水先調服)
某,高年溲赤漩腳,有黏膩血點。大非所宜。
白話文:
某人小便疼痛,甚至带血。这是因为湿热积聚在膀胱,侵犯了血分,导致血尿的重症。
处方:生地炭、海金砂、龙胆草、萆薢、瞿麦、泽泻、丹皮炭、草梢、沉香、血珀(最后两味研成细末,用蜂蜜水调服)。
某人年迈,小便赤热,脚肿,并伴有粘稠带血的症状,情况严重,不适合使用上述方剂。
萆薢分清飲去烏藥,加淡菜四苓之類。後用六味丸生於術作湯及大補陰丸蜜炙紫菀湯下。
左,溲數而結滯不爽,並有黏膩紅赤之物隨溲而下。此腎虛而熱結於下,膏淋之象。擬石頑法。
白話文:
藥方「萆薢分清飲」中去掉烏藥,增加淡菜四兩。之後服用六味丸,並以術作成湯或大補陰丸,佐以蜜餞紫蘇湯送服。
都氣丸改湯加紫菀麥冬半夏淡菜,惟熟地改生地,茯苓加茯神。
毛(左),淋痛溲濁。下焦濕熱鬱遏。從瀉肝法。
白話文:
將都氣丸改為湯劑,加入紫菀、麥冬、半夏和淡菜。將熟地改為生地黃,再加入茯神。
細生地(薑汁炒四錢),龍膽草(四分),車前子(三錢),細木通(一錢),川柏片(薑汁炒四分),甘草梢(八分),澤瀉片(二錢),炒當歸(二錢),海金砂(一錢五分包),牛膝梢(三錢),川萆薢(二錢)
白話文:
- 細生地 (生薑汁炒 4 錢)
- 龍膽草 (4 分)
- 車前子 (3 錢)
- 細木通 (1 錢)
- 川柏片 (生薑汁炒 4 分)
- 甘草梢 (8 分)
- 澤瀉片 (2 錢)
- 炒當歸 (2 錢)
- 海金砂 (1 錢 5 分包)
- 牛膝梢 (3 錢)
- 川萆薢 (2 錢)
應(左),尿血之後,轉成白濁。辛以化痰,苦以泄熱,濁遂止住。今起居如常。調理之計,宜益腎而調脾胃,參以補氣和中。
白話文:
應(左),尿血後轉為白濁。辛味藥物化解痰液,苦味藥物清熱,白濁就止住了。他現在日常起居與常人無異。調理方法,應該滋補腎氣,調和脾胃,同時補氣和中。
吉林參(一兩),肥玉竹(二兩),炒於朮(二兩),陳廣皮(一兩),大生地(五兩),甘杞子(三兩),白茯苓(二兩),炒山藥(一兩),炒扁豆(三兩),制首烏(五兩),製半夏(一兩五錢),女貞子(三兩酒蒸),杜仲(鹽水炒三兩),白歸身(一兩酒炒),杭白芍(一兩五錢),生熟草(各三錢),懷牛膝(三兩酒炒),車前子(一兩五錢),丹皮(二兩),澤瀉(一兩五錢),潼沙苑(鹽水炒三兩),建蓮肉(二兩)
共研末,以阿膠四兩,溶化為丸,每服三錢。
白話文:
吉林人參(50克),多肉玉竹(100克),炒白朮(100克),陳廣陳皮(50克),生地黃(250克),甘草(150克),白茯苓(100克),炒山藥(50克),炒扁豆(150克),制首烏(250克),制半夏(75克),女貞子(150克,用酒蒸),杜仲(150克,用鹽水炒),白歸身(50克,用酒炒),杭白芍(75克),生熟地(各15克),懷牛膝(150克,用酒炒),車前子(75克),丹皮(100克),澤瀉(75克),潼沙苑(150克,用鹽水炒),建蓮肉(100克)
廖(左),久濁色帶黃稠,莖中有時作痛,每晨目帶紅赤,腿股酸楚,步履維艱。脈細弦微滑。腎虛濕熱伏留未楚,精水混淆不分,精關遂難扃固。擬理濕泄熱,而化敗濁。
白話文:
廖先生,長期小便顏色混濁發黃,並且很黏稠,偶爾會有莖痛感,每天早上起牀後眼睛帶有紅色血絲,腿部痠痛乏力,走路困難。脈象細小、弦緊、微滑。腎氣虛弱、濕熱留滯未清,精液和水液混雜不清,因此腎門難以閉合。擬用祛除濕氣、清熱解毒的方法,以化解濁氣。
製半夏,生薏仁,益智仁,石菖蒲,川萆薢,上廣皮,白朮,茯苓,白果肉(打),二妙丸(二錢先服)
秦(左),溫化濕寒,淋痛逐漸減輕。然稍涉勞頓,輒復作痛。再兼勞淋法治。
白話文:
製半夏、生薏仁、益智仁、石菖蒲、川萆薢、陳皮、白朮、茯苓、白果肉(搗碎)、二妙丸(兩錢,先服用)。
這是用於溫化濕寒,淋痛會慢慢減輕。但如果稍微勞累,就會再次疼痛。需要再配合治療勞淋的方法。
熟地炭(四錢),大麥冬(三錢),丹皮(二錢),茯苓(一錢五分),澤瀉(一錢五分),生山藥(三錢),五味子(五粒),萸肉(三錢),生熟穀芽(各一錢五分)
白話文:
炭燒地黃(20克),大麥冬(15克),丹皮(10克),茯苓(7.5克),澤瀉(7.5克),生山藥(15克),五味子(5粒),萸肉(15克),生穀芽和熟穀芽(各7.5克)
戴(左),向有精濁舊恙,濕熱內盛,濕注於腸,致大便泄濁,小溲黃赤,精濁泛而更盛,內熱胃鈍。恐濕熱熏蒸,致有身熱之類。
白話文:
戴(左),以前就有精液濁白的舊疾,現在體內濕熱過盛,濕氣積聚在腸道,導致大便稀溏,小便黃赤,精液濁白更加嚴重,內熱旺盛,胃口變差。擔心濕熱上蒸,導致發熱等症狀。
製半夏(三錢),川萆薢(二錢),川樸(一錢),腹皮(二錢),豬赤苓(各二錢),澤瀉(一錢五分),廣皮(一錢),生熟薏仁(各二錢),滑石(四錢),二妙丸(二錢先服)
白話文:
處方:
- 半夏(3 錢)
- 川萆薢(2 錢)
- 川樸(1 錢)
- 腹皮(2 錢)
- 豬赤苓(2 錢)
- 澤瀉(1 錢 5 分)
- 廣皮(1 錢)
- 生熟薏仁(各 2 錢)
- 滑石(4 錢)
- 二妙丸(2 錢,服用時先行服用)
戴(左),脈濡不滑,右尺鼓指。小溲雖不作痛,而馬口仍帶乾結。下焦濕熱逗留,駕輕就熟,不能霍全者為此。
白話文:
脈象:左手脈濡動但無滑度,右手尺脈洪盛有節律。
症狀:小便不痛,但尿液中仍有乾結物排出。
結論:下焦濕熱瘀滯,時間一久即難於全癒。
黑山梔(三錢),車前子(二錢),肥知母(二錢),澤瀉(一錢五分),龍膽草(四分),滑石(四錢),瞿麥(二錢),木通(六分),豬苓(二錢),淡竹葉(一錢五分),豬肚丸(鹽湯下二錢)
白話文:
黑梔子(15克),車前草(10克),熟地黃(10克),澤瀉(7.5克),龍膽草(2克),滑石粉(20克),瞿麥(10克),木通(3克),豬苓(10克),竹葉(7.5克),豬肚丸(用鹽湯送服10克)
秦(左),腎虛逗留濕熱,小溲淋痛,時作時止。前賢謂小腸有血則小便澀,小腸有氣則小便脹,小腸有火則小便痛。分清火府,以圖徐退。
白話文:
秦(姓氏或地名),腎氣虛弱導致濕熱逗留,小便刺痛,時而發作時而停止。古代醫學家認為,小腸有血則小便不通暢,小腸有氣則小便脹痛,小腸有火則小便疼痛。因此,應分清「火府」(導致火熱的部位),以便逐漸消除這些火熱症狀。
大生地,甘草梢,黑山梔,赤白苓,建澤瀉,細木通,車前子,滑石,淡竹葉,知柏八味丸
左,高年氣虛,濕熱下注為濁。宜從補氣之中,參以分利。
白話文:
生地黃(大生地)、甘草尖(甘草梢)、黑山梔子(黑山梔)、赤茯苓和白茯苓(赤白苓)、澤瀉(建澤瀉)、通草(細木通)、車前子(車前子)、滑石(滑石)、淡竹葉(淡竹葉)、知母(知柏),這八味草藥做成的丸藥。
人參鬚,野於朮,廣皮,赤白苓,生熟米仁,製半夏,川萆薢,豬苓,杜仲,生熟穀芽
左,小溲漩腳起沫,有時作痛。脈象左大。此腎虛而濕熱留戀。擬苦以泄之,咸以化之。
白話文:
人參根須、野生的白朮、廣皮、赤白茯苓、生熟小米仁、半夏製品、川芎、豬苓、杜仲、生熟谷芽
秋石(三錢),煅牡蠣(三錢),車前子(二錢),茯苓神(各二錢),大貢菜(二隻),大補陰丸(四錢分二次服)
左,淋痛甚劇,此濕熱蘊結也。
白話文:
- 秋石:3 錢
- 煅牡蠣:3 錢
- 車前子:2 錢
- 茯苓神:各 2 錢
- 大貢菜:2 隻
- 大補陰丸:4 錢,分二次服用
木通(一錢),滑石(四錢),瞿麥(二錢),炒丹皮(二錢),黃柏(一錢五分),草梢(六分),川萆薢(二錢),車前子(三錢),龍膽草(五分),黑山梔(三錢),清寧丸(三錢另服)
左,由白濁而轉溲血,尿管作痛。此腎虛濕熱,未可輕視。
白話文:
木通(1 克),滑石(4 克),瞿麥(2 克),炒丹皮(2 克),黃柏(1.5 克),草梢(0.6 克),川萆薢(2 克),車前子(3 克),龍膽草(0.5 克),黑山梔(3 克),清寧丸(3 克,另服)
生地炭,蒲黃炭,丹皮炭,海金砂,甘草梢,滑石塊,黑山梔,當歸炭,淡竹葉,藕汁,西血珀(四分研末藕汁調服)
左,溲澀作痛,咳嗽痰多。濕熱蘊阻膀胱。當疏風利濕。
白話文:
將熟地黃炭、蒲黃炭、丹皮炭、海金砂、甘草梢、滑石塊、黑山梔、當歸炭、淡竹葉、藕汁和西血珀(四分研成粉末,用藕汁調服)這些藥材一起使用。
適用於小便不暢、排尿疼痛、咳嗽痰多的症狀,屬於濕熱蘊結膀胱所致,需要疏風利濕治療。
前胡,木通,橘紅,瞿麥,車前子,牛蒡子,杏仁,枳殼,萹蓄,萆薢,石菖蒲,清寧丸(三錢)
左,血淋痛劇,濕熱蘊結膀胱。
白話文:
前胡、木通、橘紅、瞿麥、車前子、牛蒡子、杏仁、枳殼、萹蓄、萆薢、石菖蒲,以及清寧丸(三錢)。
海金砂,丹皮炭,黑山梔,淡芩,甘草梢,車前子,生地炭,炒小薊,赤苓,淡竹葉,上沉香,西血珀(二味研細先調服)
白話文:
- 海金沙
- 丹皮炭(將丹皮燒成黑炭)
- 黑山梔
- 淡味黃芩
- 甘草梢(甘草的嫩芽)
- 車前子
- 生地炭(將生地黃燒成黑炭)
- 炒小薊
- 赤苓(赤色的茯苓)
- 淡竹葉
- 沉香(上等的沉香)
- 西血珀(先將血珀研磨成細粉並調配好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