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

《張聿青醫案》~ 卷十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4)

1. 積聚

(附癥瘕)

左,中脘聚形,形如覆碗,按之作酸,至臥則氣從上逆。此痰氣結聚,陽明太陰之滯,阻而難降,不易圖治也。

製半夏,連皮苓,瓦楞子,橘紅,九香蟲,大腹皮,淡乾薑,薤白頭,枳殼,砂仁

某,左脅下聚形窒礙氣機,甚則攻衝入脘,脹滿不舒,似覺氣自左升,不能右降,而仍還於左,衝入胸中,則似覺火逆,所謂火而不泄為陽,抑而不舒為氣也。

制香附,杭白芍,朱茯神,川石斛,青皮,金鈴子,白歸身,白蒺藜,香櫞皮

馬(左),少腹偏左聚形,食入脹滿,色奪形衰。脈遲苔白。此情志抑鬱,木不條達也。致氣濕瘀滯,酒積不行,名曰積聚。恐元氣耗損而入損門。

上官桂,制香附,金鈴子,楂炭,延胡索,砂仁末,廣陳皮,連皮苓,澤瀉,豬苓

左,少腹結聚有形,按之堅硬。脈沉而弦。此氣寒交阻,恐成脹病。

酒炒歸鬚(二錢),烏藥(一錢五分),楂炭(三錢),酒炒赤苓(一錢五分),制香附(二錢),鬱金(一錢五分),桂枝(五分),酒炒延胡(一錢五分),金鈴子(一錢五分),炒蓬朮(一錢五分)

徐(右),結塊堅大如盤,推之不移。氣寒血滯,與腸胃汁沫相摶,未可輕視。

川桂木,延胡,香附,白朮,炒蓬朮(一錢五分),兩頭尖,歸鬚,烏藥,楂炭,野水紅花子

二診,結塊稍軟,而頻咳氣逆。此兼感新邪,藥宜兼顧。

桂木,金鈴子,延胡,蘇梗,當歸鬚,烏藥,楂炭,兩頭尖,前胡,蓬朮,荊三稜,杏仁,香附

某,中脘結塊,按之不甚痛。脈象沉滑。此痰濕流入分肉之間。

制香附,製半夏,廣皮,臺白朮,青蔥管,白茯苓,旋覆花,猩絳,指迷茯苓丸

郁(左),時病之後,左脅下癖塊脹大,腹滿不舒。脈弦滑,苔白。脾土不運,胃絡阻滯。擬宣通氣血,參以運土。

川桂木(六分),焦麥芽(四錢),豬苓(二錢),範志曲(二錢炒),南楂炭(三錢),廣陳皮(一錢),茯苓(三錢),當歸炭(一錢五分),臺白朮(二錢),延胡索(一錢五分)

二診,癖積稍收,腹仍脹滿。胃絡不宣,生化因而不及。再宣通胃氣,運土理濕。

川桂木(五分),臺白朮(二錢),範志曲(二錢炒),豬苓(二錢),澤瀉(一錢五分),南楂炭(三錢),焦麥芽(四錢),川鬱金(一錢五分),茯苓(三錢),炒枳殼(一錢)

賈(右),瘕聚有形,甚則上衝胸脘,寒熱往來。恐延入損途。

醋炒柴胡(四分),歸尾(一錢五分),延胡索(一錢五分酒炒),制香附(二錢打),白芍(一錢五分),金鈴子(一錢五分切),廣皮(一錢),柏子仁(三錢),砂仁(七分),臺烏藥(一錢五分)

右,腹中作痛,少腹聚形,經事當至不至,面色萎黃。脈形沉遲。此寒入胞門,與腸外之汁相摶,石瘕之屬也。須耐心善調,勿得急切攻奪。

當歸鬚,川桂木,廣鬱金,臺烏藥,韭菜根(七錢),南楂炭,金鈴子,制香附,延胡索(醋炒),兩頭尖(三錢),野水紅花子(三錢)

某,脅下結塊。

香附(五錢),吳萸(三錢),青皮(五錢),烏藥(五錢),木香(五錢)

上五味研粗末,麩皮一升姜三片蔥三莖同炒,火起用陳酒噴,炒乾,置洋布包內熨痛處,稍冷再炒,至焦而棄。

白話文:

[積聚]

(附帶癥瘕)

左邊,中脘這個部位摸到有腫塊,形狀像倒扣的碗,按壓會感到酸痛,躺下時氣會往上衝。這是因為痰和氣結在一起,陽明和太陰的氣機受阻,難以降下去,不容易治療。

可以用製半夏、帶皮茯苓、瓦楞子、橘紅、九香蟲、大腹皮、淡乾薑、薤白頭、枳殼、砂仁這些藥材。

某人,左邊肋骨下方摸到有腫塊,阻礙氣機運行,嚴重時會往上衝到胃脘部,脹滿不舒服,感覺氣從左邊上升,不能往右邊下降,又回到左邊,衝到胸中,就會感覺像火氣往上逆行一樣,這就是所謂的「火氣不能往下發散就表現為陽氣上亢」,「氣機鬱滯不舒暢就表現為氣的阻滯」。

可以用制香附、杭白芍、朱茯神、川石斛、青皮、金鈴子、白歸身、白蒺藜、香櫞皮這些藥材。

馬先生(左邊),下腹偏左的地方摸到腫塊,吃東西就脹滿,臉色憔悴,身體消瘦。脈搏遲緩,舌苔發白。這是因為情緒抑鬱,肝氣不舒暢,導致氣和濕氣淤積,加上喝酒造成的積滯沒有排出去,這就叫做積聚。擔心會消耗元氣,導致身體損耗。

可以用上官桂、制香附、金鈴子、楂炭、延胡索、砂仁末、廣陳皮、帶皮茯苓、澤瀉、豬苓這些藥材。

左邊,下腹有腫塊,按壓感覺堅硬。脈搏沉而弦。這是因為寒氣阻滯,擔心會變成脹病。

可以用酒炒當歸鬚、烏藥、楂炭、酒炒赤茯苓、制香附、鬱金、桂枝、酒炒延胡索、金鈴子、炒蓬朮這些藥材。

徐先生(右邊),摸到腫塊堅硬如盤子,推它不會移動。這是因為寒氣和血瘀滯,與腸胃的液體混合在一起,不能輕忽。

可以用川桂木、延胡索、香附、白朮、炒蓬朮、兩頭尖、歸鬚、烏藥、楂炭、野水紅花子這些藥材。

第二次看診,腫塊稍軟,但頻繁咳嗽,氣往上逆。這是因為又感染了新的邪氣,用藥要兼顧新舊病因。

可以用桂木、金鈴子、延胡索、蘇梗、當歸鬚、烏藥、楂炭、兩頭尖、前胡、蓬朮、荊三稜、杏仁、香附這些藥材。

某人,中脘部位有腫塊,按壓不太痛。脈象沉而滑。這是因為痰濕流到肌肉之間。

可以用制香附、制半夏、廣陳皮、台白朮、青蔥管、白茯苓、旋覆花、猩絳、指迷茯苓丸這些藥材。

郁先生(左邊),生病後,左邊肋骨下方出現腫塊,腹脹不舒服。脈搏弦而滑,舌苔發白。這是因為脾胃功能失調,胃的經絡受阻。打算用藥疏通氣血,同時調理脾胃。

可以用川桂木、焦麥芽、豬苓、範志曲(炒)、南楂炭、廣陳皮、茯苓、當歸炭、台白朮、延胡索這些藥材。

第二次看診,腫塊稍有縮小,但腹部仍然脹滿。胃的經絡不通暢,導致營養吸收不好。再次用藥疏通胃氣,調理脾胃,去除濕氣。

可以用川桂木、台白朮、範志曲(炒)、豬苓、澤瀉、南楂炭、焦麥芽、川鬱金、茯苓、炒枳殼這些藥材。

賈先生(右邊),摸到腫塊,嚴重時會往上衝到胸部和胃部,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擔心會發展成虛損的疾病。

可以用醋炒柴胡、歸尾、延胡索(酒炒)、制香附、白芍、金鈴子、廣陳皮、柏子仁、砂仁、台烏藥這些藥材。

右邊,腹部疼痛,下腹有腫塊,月經該來卻沒來,面色萎黃。脈象沉而遲緩。這是因為寒氣侵入子宮,與腸外的液體結合在一起,屬於石瘕。需要耐心慢慢調理,不要急著用藥攻伐。

可以用當歸鬚、川桂木、廣鬱金、台烏藥、韭菜根、南楂炭、金鈴子、制香附、延胡索(醋炒)、兩頭尖、野水紅花子這些藥材。

某人,肋骨下方有腫塊。

可以用香附、吳茱萸、青皮、烏藥、木香這些藥材。

把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粗末,用一升麩皮、三片薑、三根蔥一起炒,等開始冒煙時用陳酒噴灑,炒乾後,用布包起來熨敷在疼痛的地方,稍微冷卻後再炒,一直炒到焦掉就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