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

《張聿青醫案》~ 卷十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 (3)

1. 泄瀉

章(左),向有腸紅,茲則每晨便泄之後,仍見干糞胃氣日行困頓。脈左虛弦,右濡滑,關部三十餘至一動。此由肝陰不足,脾氣虛損,肝不足則血不收藏,脾虧損則鼓旋乏力。由是而水濕之氣,不能分泄,混入腸中,所以每至黎明,陽氣發動之時,水濕之氣,傍流而下。脾與胃以膜相連,脾虛則胃弱,理固然也。擬連理湯出入。

白話文:

過去有腸胃發炎的問題,最近每天早上排便後,仍舊可見乾燥的糞便,胃氣每天都越來越虛弱。把脈時發現,左手脈搏虛弱而弦緊,右手脈搏濡濕而滑,關脈部位三十餘次,一次跳動。這是因為肝陰不足,脾氣虛弱所導致。肝不足,則血液不能藏匿;脾氣虧損,則運化無力。因此水濕之氣無法順利排出,混入腸中,所以每天清晨,陽氣活動時,水濕之氣便會順著腸道往下流。脾與胃以一層膜相連,脾虛則胃弱,這是必然的道理。打算用連理湯來調整。

野於朮(土炒二錢),上廣皮(土炒一錢),雲茯苓(四錢),川雅連(薑汁炒二分),防風根(一錢炒),炒薏仁(四錢),炮姜(五分),滑石塊(三錢),澤瀉(一錢五分),荷葉邊(二錢)

白話文:

野芋(炒二錢)

廣皮(炒一錢)

雲茯苓(四錢)

川雅連(薑汁炒二分)

防風根(炒一錢)

炒薏仁(四錢)

炮姜(五分)

滑石塊(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荷葉邊(二錢)

二診,溫臟清腑,注泄已止。右脈濡滑較退。的是中氣虛而脾土之陽氣不足,肝陰虧而大腸之濕熱有餘。刻下大便溏燥不調。脾氣未復耳。前法參入分消,蓋祛濕即所以崇土也。

白話文:

脾臟和胃腸道如果出現腹瀉或腹瀉合併濕邪的情況,應考慮為脾虛或脾陽不足,建議調理脾胃,祛除濕邪。

野於朮(土炒),炒薏仁(四錢),整砂仁(四粒),真建曲(二錢),防風根(一錢炒),雲茯苓(五錢),木豬苓(二錢),澤瀉(一錢五分),炮姜(三分川連一分五釐燉衝入),

白話文:

  • 土炒野朮

  • 炒薏仁 4 錢

  • 整砂仁 4 粒

  • 真建曲 2 錢

  • 炒防風根 1 錢

  • 雲茯苓 5 錢

  • 木豬苓 2 錢

  • 澤瀉 1 錢 5 分

  • 炮姜(川連 3 分,炮姜 1 分 5 釐,燉後用於沖服)

三診,右脈滑象漸退,溲亦漸利。濕熱有外泄之機。特胃納不醒,當和中芳運。

炒於朮,製半夏,真建曲,生熟薏仁,炒穀芽,雲茯苓,上廣皮,廣藿梗,省頭草,澤瀉

白話文:

炒於朮:炒製於朮。

製半夏:經過加工處理的半夏。

真建曲:品質優良的建曲。

生熟薏仁:生薏仁和炒熟的薏仁。

炒穀芽:炒製的大麥芽。

雲茯苓:雲芝茯苓。

上廣皮:上等的廣皮。

廣藿梗:廣藿香的莖梗。

省頭草:徐長卿。

澤瀉:澤瀉。

喬(左),停飲日久,清濁升降不行,胃中窒塞,向有嘔吐,茲則便泄,色必深醬。是水飲之氣,鬱而化熱,在胃上則兼辛金之化,其水兼寒,在胃下則兼丙火之化,其濕兼熱,亦定理也。降陽和陰,冀其升降清濁,各循常度。是否即請裁用。

白話文:

這個病人停飲已久,清氣和濁氣升降不正常,胃部阻塞,一直有嘔吐症狀。最近出現腹瀉,糞便顏色很深,呈現醬色。這是水飲的氣鬱積化熱,在胃部結合辛金之氣,水氣帶有寒性。在胃部下方結合丙火之氣,濕氣帶有熱性,這是固定的規律。應採用能使陽氣下降、陰氣上升的中藥,期望清氣和濁氣都能按照正常的規律升降。請老師裁決是否採用這個治療方案。

製半夏,雲茯苓,淡乾薑瓦楞子,川雅連,生熟草,人參鬚,川桂枝

白話文:

製備藥材:

  • 半夏
  • 雲茯苓
  • 淡乾薑
  • 瓦楞子
  • 川雅連
  • 生熟草
  • 人參鬚
  • 川桂枝

某,迷睡已退,然大便溏泄,此痰泄是也。

製半夏,南楂炭,炮姜,木豬苓,熟附片(二分),上廣皮,範志曲,澤瀉,焦白朮

白話文:

製作半夏、南棗炭、炮薑、木豬苓、熟地黃片(二分)、廣皮、範志曲、澤瀉、焦白朮。

又,少陰氣至但欲寐。進理中加附,大便亦漸堅實。前法再參補氣。

西黨參,炮薑炭,豬茯苓,熟附片,澤瀉,野於朮,炙黑草,玫瑰花,生熟穀芽

白話文:

  • 西洋參
  • 炮製過的生薑和木炭
  • 豬苓
  • 熟附子片
  • 澤瀉
  • 野生蒼術
  • 烤黑過的益母草
  • 玫瑰花
  • 生的和熟的穀芽

某,便泄氣撐,以泄為快。脾弱則木旺,土衰則木賊。恐非草木可以為功。

吳萸,金鈴子,南楂炭,廣皮,鬱金,砂仁,杭白芍白蒺藜,廣木香香櫞皮,青皮(醋炒)

白話文:

  • 吳茱萸
  • 金鈴子
  • 南方山楂炭
  • 廣皮
  • 鬱金
  • 砂仁
  • 杭白芍
  • 白蒺藜
  • 廣木香
  • 香櫞皮
  • 青皮(用醋炒過)

左,外寒束縛裡熱,挾積不化。由頭痛發熱,而至腹痛水瀉,每在清晨。至今瀉雖暫定,而腹痛未止,濁積必然未化。脈細關弦。擬調氣運中以磨化之。

白話文:

因外來的寒氣入侵,導致內在的熱氣被束縛,並且積累無法消散。一開始出現頭痛發熱的症狀,接著變成腹痛水瀉,而且常發生在清晨。雖然現在腹瀉已暫時好轉,但腹痛仍未停止,體內濁氣必定尚未消散。脈象細小而緊繃。打算調整氣機運行,以促進濁氣消散。

制川樸,上廣皮,雲茯苓,範志曲,砂仁末,製半夏,枳實炭,廣木香,焦白朮,香薷,川連,炮姜

白話文:

炙製川貝母,研磨廣皮(陳皮),雲茯苓,炒製枳椇,砂仁研末,炮製半夏,炒炭枳實,廣木香,炒焦白朮,香薷,川連翹,炮製薑片

右,久瀉不止,足脛帶腫,舌心光剝無苔,寐則乾咳,心悸健忘。心脾兩虛,旋運無權,致傳化失職。恐成腫脹。

白話文:

現在,長期腹瀉不止,小腿浮腫,舌頭中央光滑脫落沒有舌苔,睡覺時會乾咳,心悸、健忘。心和脾虛弱,運轉功能失調,導致消化和吸收功能異常。恐怕會發展成水腫。

西黨參(三錢),扁豆衣(三錢),白茯苓(三錢),炮姜(三分),炙黑草(三分),野於朮(二錢),益智仁(八分),炒薏仁(四錢),豬苓(二錢)

白話文:

黨參(15克),扁豆衣(15克),茯苓(15克),乾薑(1.5克),黑藥(1.5克),澤瀉(10克),益智仁(4克),炒薏仁(20克),豬苓(10克)

左,頭痛身熱便泄。邪鬱而氣機下陷也。

煨木香(五分),澤瀉(一錢五分),川芎(一錢),羌獨活(各一錢),茯苓(三錢),上陳皮(一錢),砂仁(後下七分),桔梗(一錢),前胡(一錢五分),柴胡(五分)

白話文:

中藥材:

  • 木香(5 克)
  • 澤瀉(15 克)
  • 川芎(10 克)
  • 羌活(各 10 克)
  • 茯苓(30 克)
  • 陳皮(10 克)
  • 砂仁(後下 7 克)
  • 桔梗(10 克)
  • 前胡(15 克)
  • 柴胡(5 克)

二診,頭痛已止,身熱便泄未定。再調氣泄濕。

川樸(一錢),蔻仁(七分),藿香(三錢),豬茯苓(各二錢),生熟薏仁(各二錢),廣皮(一錢),通草(一錢),滑石(四錢),枳實炭(一錢),木香(一錢),澤瀉(一錢五分)

白話文:

川貝母(6克),蔻仁(4.2克),廣藿香(18克),茯苓(各12克),生薏仁、炒薏仁(各12克),陳皮(6克),通草(6克),滑石(24克),煅燒過的枳實(6克),木香(6克),澤瀉(9克)

三診,身熱已退,便泄亦減。再為疏通。

制川樸,範志曲,南楂炭,臺烏藥,茯苓,青陳皮,枳實炭,煨木香,炒薏仁

某,嗜飲多濕,濕困脾陽。大便瀉利。脈象濡軟,舌苔淡白。宜理脾溫中。

於朮(土炒二錢),範志曲(一錢),茯苓(三錢),澤瀉(一錢五分),炒黃乾薑(四分),葛花(一錢五分),白蔻仁(三粒),砂仁(三粒),煨木香(五分)

白話文:

土炒朮:兩錢

範志曲:一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炒黃乾薑:四分

葛花:一錢五分

白蔻仁:三粒

砂仁:三粒

煨木香:五分

右,脈滑便泄如前,小溲欲解不爽。濕鬱腑中,水液滲入大腸。再參分利。

葛花(一錢五分),於朮(二錢),羌活(一錢),廣皮(一錢),滑石(三錢),煨木香(五分),澤瀉(一錢五分),通草(一錢),雲苓(四錢),防風(一錢),豬苓(二錢),生熟薏仁(各二錢)

白話文:

葛根(1.5 克),蒼朮(2 克),羌活(1 克),廣陳皮(1 克),滑石(3 克),煨製木香(0.5 克),澤瀉(1.5 克),通草(1 克),茯苓(4 克),防風(1 克),豬苓(2 克),生薏仁、熟薏仁(各 2 克)

二診,便泄稍減,小溲亦暢,腰府作酸。濕猶未清,而脾胃之氣,久已暗損。再為兼顧。

野於朮(一錢五分),破故紙(鹽水炒三錢),雲茯苓(四錢),羌活(一錢),煨肉蔻(五分研),菟絲子(鹽水炒三錢),澤瀉(一錢五分),豬苓(二錢),生熟薏仁(各二錢),防風(一錢)

白話文:

  • 野生朮:1.5 克
  • 破故紙(用鹽水炒過):3 克
  • 雲茯苓:4 克
  • 羌活:1 克
  • 肉蔻(研成粉):0.5 克
  • 菟絲子(用鹽水炒過):3 克
  • 澤瀉:1.5 克
  • 豬苓:2 克
  • 薏仁(生熟各):2 克
  • 防風:1 克

右,上則噯噫下則便泄。厥氣不和,剋制脾土。協和肝脾,即所以固其胎息也。

砂仁,制香附,淡吳萸,蘇梗,茯苓,杭白芍,防風(炒),香櫞皮,木香,廣皮

白話文:

砂仁:具有溫中健胃、行氣化濕的功效。

制香附:能理氣疏肝、調經止痛。

淡吳萸:具有溫中止痛、燥濕醒脾的功效。

蘇梗:能行氣解痙、和胃止嘔。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杭白芍:能清熱涼血、養血調經。

炒防風:具有祛風濕、解表止痛的功效。

香櫞皮:能理氣寬中、化痰止咳。

木香: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

廣皮:能理氣和中、健胃消食。

某,每至陰分,則腸鳴便瀉。此脾虛而濕鬱氣滯。恐變脹病。

大腹皮,生熟薏仁,川樸,木香,澤瀉,煨姜,炒椒目,廣皮,草果仁,炒冬瓜皮,豬茯苓

白話文:

  • 大腹皮:幫助養護胃腸道
  • 生熟薏仁:幫助健脾利濕
  • 川樸:幫助行氣消脹
  • 木香:幫助行氣止痛
  • 澤瀉:幫助利尿消腫
  • 煨姜:幫助溫中散寒
  • 炒椒目:幫助溫中散寒
  • 廣皮:幫助疏肝理氣
  • 草果仁:幫助暖胃止嘔
  • 炒冬瓜皮:幫助利水消腫
  • 豬茯苓:幫助健脾利濕

某,胃主盛納,脾司運化,脾虛濕熱內蘊,失健運之權。合夜腹滿,清晨得泄方適。濕熱無徹底之日,則脾土無再復之期,可虞也。

白話文:

某人,胃部負責收納食物,脾臟負責運化消化。現在脾虛,濕熱內停,失去運化功能。整晚肚子脹滿,到了清晨腹瀉才舒服。如果濕熱無法徹底清除,脾臟將無法恢復正常功能,令人擔心。

白朮炭,整砂仁,澤瀉,範志曲,生熟薏仁,白茯苓,木豬苓,廣皮,川雅連(薑汁炒)

某,木鬱不克條達,氣分攻撐不平。土被木克,運化無權,寅卯之交,依然便泄內熱。脈細弦數。營液日耗,恐入損途。

白話文:

這位病人肝氣鬱結,疏通不暢,導致氣血運行不均勻。肝氣剋制脾土,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寅卯之交,即凌晨3-5時,依然腹瀉,內熱未退。脈象細小、弦緊、數,表明營液(血液)日益消耗,擔心會進入虧損的階段。

制香附,土炒白芍,沉香片,上廣皮,砂仁,白蒺藜,生熟木香,淡吳萸,川雅連(吳萸同炒)

白話文:

香附(炒製),白芍(炒至微黃),沉香片,廣皮(炒過的),砂仁,白蒺藜,生木香、熟木香,烏藥(與吳茱萸一起炒製),吳茱萸

楊(童),便泄不止,時帶紅膩,臨圊不爽。脾虛濕熱鬱阻腸胃。再苦辛通降。

生於術(一錢),淡黃芩(酒炒一錢),酒炒白芍(一錢),六一散(三錢包),白茯苓(三錢),生熟草(各二錢),土炒陳皮(一錢),香連丸(四分入煎),廣木香(四分),炒枳殼(七分)

白話文:

黃連(1 錢),淡附子(酒炒,1 錢),酒炒白芍(1 錢),六一散(3 錢包),白茯苓(3 錢),生地黃、熟地黃(各 2 錢),土炒陳皮(1 錢),香連丸(煎煮後加入,4 分),廣木香(4 分),炒枳殼(7 分)

汪(幼),久瀉不止,陽氣不運,以致四肢逆冷,神迷如寐,嘔吐咬牙。脈形沉細。土虛木旺,將成慢驚,切勿輕視。方請兒科先生商政。

白話文:

汪幼,長期腹瀉不止,陽氣不運行,導致四肢冰冷,精神恍惚如入睡,嘔吐並咬牙。脈象沉細。脾胃虛弱肝氣旺盛,將形成慢驚風,切勿輕視。應請兒科醫師商議治療方法。

臺參鬚(另煎沖五分),橘紅(八分),炙黑草(二分),煨天麻(一錢),炒於朮(一錢五分),熟附片(四分),炮薑炭(四分),白茯苓(三錢),

白話文:

臺參鬚(另煮成湯,服用五分)

橘紅(八分)

炙烏草(二分)

煨天麻(一錢)

炒於朮(一錢五分)

熟附片(四分)

炮薑炭(四分)

白茯苓(三錢)

屠(右),腹痛甚則便泄,泄甚熱。氣有餘,便是火,洵哉。

金鈴子,香附,辰茯神,鉤鉤,炒酸棗仁,白蒺藜,天麻,炒白芍,砂仁,沉香片

白話文:

  • 金鈴子
  • 香附子
  • 茯苓(以辰時採集)
  • 鉤藤
  • 炒酸棗仁
  • 白蒺藜
  • 天麻
  • 炒白芍藥
  • 砂仁
  • 沉香片

金(右),暑濕浸淫脾土,土不運旋,氣濕不能分化。水瀉口渴,舌淡白而喜熱飲,中脘不舒。宜調氣分化。

川樸(一錢),六一散(三錢包),縮砂仁(五分),藿香(三錢),白茯苓(三錢),廣皮(一錢),鮮佛手(一錢五分),煨木香(六分),豬苓(二錢)

白話文:

川芎(1錢)

六一散(3錢,包含蔥白、生薑、葛根等藥材)

縮砂仁(5分)

藿香(3錢)

白茯苓(3錢)

廣皮(1錢)

鮮佛手(1錢5分)

煨木香(6分)

豬苓(2錢)

二診,調氣分化,水瀉已止,口渴亦減。再調氣以通津液。

六一散(三錢包),生於術(一錢),豬苓(一錢五分),沉香曲(一錢五分),建澤瀉(一錢五分),薄官桂(三分),鮮佛手(一錢),鮮荷梗(去刺尺許),茯苓(三錢),砂仁(鹽水炒研後入四分)

白話文:

現代

六一散(三錢一包)

  • 生於術(一錢)
  • 豬苓(一錢五分)
  • 沉香曲(一錢五分)
  • 建澤瀉(一錢五分)
  • 薄桂(三分)
  • 鮮佛手(一錢)
  • 鮮荷梗(去刺,約一尺)
  • 茯苓(三錢)
  • 砂仁(用鹽水炒後研磨,取四分)

聶(左),素體濕甚,茲則由脹滿而致便泄,色如敗醬,得泄轉松,然中脘有形,氣衝噯噫,胃呆少納,時易汗出。脈象濡軟而滑,苔白質膩,口味帶甜。此由濕熱內蘊,脾土不能轉旋,水穀不能分化,盡注於腸,肝木從而暗動。恐致呃忒。擬和中運脾,兼泄府濁。

白話文:

聶(左),本身濕氣很重,現在因為脹滿而導致腹瀉,糞便顏色像敗壞的醬料,腹瀉後會比較舒緩,但中腹部還有脹滿感,氣往上衝會打嗝,胃口呆滯,進食減少,時常容易出汗。脈象濡軟而滑,舌苔白而潤滑,口味偏甜。這是因為濕熱內蘊,脾胃功能失調,水穀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全部順著腸道排出,而肝氣也因此暗中波動。擔心會導致嘔吐和呃逆的症狀。打算使用調和中氣、運化脾胃的藥物,同時排出胃腸道的積滯污濁。

六一散(三錢包),省頭草(二錢),炒紅曲(一錢),土炒陳皮(一錢),生熟薏仁(各二錢),白茯苓(三錢),廣木香(四分),小溫中丸(三錢),川雅連(四分吳萸二分煎汁拌炒)

白話文:

組成:

  • 六一散:三錢,裝入藥包中
  • 省頭草:二錢
  • 炒紅曲:一錢
  • 土炒陳皮:一錢
  • 生薏仁:二錢
  • 炒熟薏仁:二錢
  • 白茯苓:三錢
  • 廣木香:四分
  • 小溫中丸:三錢
  • 川雅連:四分,吳茱萸:二分,將川雅連和吳茱萸煎出汁液,拌炒其他藥材

二診,投劑之後,解出極為穢臭,府中之濁,得從外泄,而自利仍不稀疏。昨尚和平,今又腹中脹滿,甚致有形上衝,直抵中脘,則噁心噯噫,最為難堪,撫之摩之,其形方能降下。口甜干膩,苔白轉黃,脈象轉滑,關部獨弦。濕熱內蘊,清濁之氣,不司升降,土氣既滯,木氣遂郁,致橫暴之氣,肆逆莫制。

白話文:

第二次看診後,服藥後解出的便便非常臭,體內的濁氣得以從外排出,但大便仍然不稀疏。昨天還算安穩,今天又出現腹中脹滿的情況,甚至氣往上衝,直抵中脘,導致噁心打嗝,十分難受。撫摸腹部,脹氣才能下降。口中有甜膩感,舌苔從白轉黃,脈象變滑,關脈獨弦。這是濕熱內蘊導致清濁之氣升降失調,脾氣停滯,肝氣鬱結,橫暴之氣肆虐難以控制。

望六之年,恐正不勝病。金匱厥陰篇中每用苦辛酸,即遵其旨。

川雅連(六分),生甘草(三分),淡子芩(酒炒一錢五分),車前子(一錢五分),杭白芍(三錢),白茯苓(三錢),生熟木香(各二分),土炒廣皮(二錢),淡乾薑(三分),省頭草(二錢)

白話文:

川雅連(0.6克),生甘草(0.3克),淡子芩(酒炒,1.5克),車前子(1.5克),杭白芍(3克),白茯苓(3克),生熟木香(各0.2克),土炒廣皮(2克),淡乾薑(0.3克),省頭草(2克)

許(右),脘痞噯噫已退。大便帶泄,氣墜於下也。

廣木香(五分),砂仁(後入七分),澤瀉(二錢),鬱金(一錢五分),香櫞皮(一錢五分),廣陳皮(一錢),白芍(一錢五分),吳萸(三分白芍同炒),茯苓(四錢),枳殼(一錢)

白話文:

現代表達:

廣木香:5 克

砂仁:7 克(研磨後加入)

澤瀉:10 克

鬱金:6 克

香櫞皮:6 克

廣陳皮:5 克

白芍:6 克

吳茱萸:2 克(與白芍同炒)

茯苓:20 克

枳殼:5 克

二診,中州已舒。腹痛便利。再理氣分消。

砂仁(後入七分),木香(五分),茯苓(四錢),生熟薏仁(各二錢),澤瀉(一錢五分),烏藥(一錢五分),廣皮(一錢),吳萸(五分),鮮佛手(一錢五分),範志曲(二錢),川樸(一錢),豬苓(二錢)

白話文:

砂仁(後期加入七分),木香(五分),茯苓(四錢),生薏仁、熟薏仁(各二錢),澤瀉(一錢五分),烏藥(一錢五分),廣皮(一錢),吳茱萸(五分),新鮮佛手(一錢五分),範志曲(二錢),川樸(一錢),豬苓(二錢)

王(右),少腹脹滿,腹中不和,痛泄止而復作,面色微浮,足跗帶腫。肝強土弱,木乘土位。擬柔肝培土,以御肝木。

白話文:

王姓患者,年紀較輕,經常腹脹滿悶,腹中脹氣不順暢,腹痛拉肚子剛好的時候又發作,臉色略微發青,腳背輕微浮腫。這是肝氣過強,脾胃功能虛弱的緣故,肝木過於強盛而侵犯脾土。因此,治療方針是滋養脾胃,調理肝氣,以此來抑制過強的肝木。

於潛術(一錢五分木香三分煎汁炒),炒木瓜皮(一錢五分),炒黑當歸(二錢),土炒白芍(一錢五分),炒防風(七分),炙黑草(五分),菟絲子(鹽水炒三錢),上徭桂(去粗皮研後入三分)

白話文:

  • 沉香(1.5錢,先煎成汁,再炒)
  • 炒木瓜皮(1.5錢)
  • 炒黑當歸(2錢)
  • 炒白芍(1.5錢)
  • 炒防風(0.7錢)
  • 炙黑草(0.5錢)
  • 炒菟絲子(3錢,用鹽水炒)
  • 徭桂(去除外皮,研磨後加入0.3錢)

二診,面浮已退,色稍華澤,腹中痛脹略鬆,而便泄不止,泄時氣甚酸穢。肝為剛藏,在五行為木,在五味為酸,木旺土衰,即此可見。再培土抑木。脾弱則生痰,以化痰參之。

白話文:

第二次診斷:浮腫已消退,面色較有光澤,腹中的疼痛脹滿感舒緩許多,但腹瀉仍持續,腹瀉時氣味十分酸臭。肝臟屬剛藏,五行屬木,五味屬酸,木盛土虛,由此可見。再次以培土抑木的方法治療。脾臟虛弱會生痰,故同時化痰。

奎黨參(三錢),炙甘草(四分),廣陳皮(一錢),炮姜(五分),炒於朮(二錢),淡吳萸(四分),雲茯苓(三錢),製半夏(三錢),杭白芍(三錢與吳萸同炒),伏龍肝(七錢煎湯代水)

白話文:

黨參(3錢),炙甘草(0.4錢),廣陳皮(1錢),炮薑(0.5錢),炒於朮(2錢),淡吳茱萸(0.4錢),雲茯苓(3錢),製半夏(3錢),杭白芍(3錢,與吳茱萸一起炒),伏龍肝(7錢,煎湯代水)

林少筠太守,腎泄又名晨泄,每至黎明,輒暴迫而注者是也。然肝病亦有至晨而泄者,以寅卯屬木,木氣旺時,輒乘土位也。疑似之症,將何以辨之哉。蓋腎泄是命火衰微,而無抑鬱之氣,故暴注而不痛。肝病而木旺剋土,則木氣抑鬱,多痛而不暴注。以此為辨,可瞭然矣。

白話文:

太守林少筠先生,患有腎虛泄,又稱晨泄,每天天剛亮就會突然急迫地排泄。然而,肝病也有在清晨發作的情形,因為寅時、卯時屬木,木氣旺盛時,就會剋制土氣。面臨類似的症狀,應該如何辨別呢?腎虛泄是因為陽氣衰微,而沒有抑鬱之氣,所以排泄突然劇烈,而且不痛。肝病是因為木氣旺盛剋制土氣,木氣抑鬱,所以通常會疼痛,而不會突然劇烈排泄。只要以此為辨別依據,就能清楚明白了。

診見脈象右尺細弱,左尺小澀,兩關右弱左弦,兩寸右微左部略搏。是水虧木旺,心肺陰液不足之象。數載以來,常帶晨泄,泄必作痛。今泄止而至寅卯木旺時,猶尚作痛。此以近時借煙性提挈,肝木雖不致剋土,而氣虛不克鼓舞,故肝木升發之令,未復其原,仍是一屈曲抑鬱之局。人身法天地,水火陰陽升降而已。

白話文:

診察脈象時發現,右手寸口脈細弱,左手寸口脈稍有澀滯感。左右關脈,右手弱而左手弦緊。左右尺脈,右手稍弱而左手跳動得略微明顯。這些脈象顯示出水氣不足而木氣旺盛,心肺陰液不足。近年來,患者經常在清晨出現腹瀉,腹瀉時必定伴有腹痛。現在雖然腹瀉症狀已經停止,但在凌晨三至五點木氣旺盛的時候,仍舊感到腹痛。這是因為患者近年來依賴抽煙來提振精神,雖然肝木不再過度剋制脾土,但氣虛不足以鼓舞脾土,所以肝木升發的機能還沒有恢復到原本的狀態,仍然處於壓抑鬱結的態勢。人體的法則是效仿天地,只有陰陽、水火升降而已。

陰中無陽,是謂獨陰。陽中無陰,是謂獨陽。獨陰不生,獨陽不長,所以臟陰而腑陽,臟升而腑降。肝、藏也,陰也體陰者其用陽,故其氣宜升。脾、藏也,亦陰也惟肝升而脾藏之氣得與俱升。肝藏之氣上升,則與少陽膽木交合,而心血以生。脾藏之氣上升,則與陽明胃土交合,而胃液以長。

白話文:

如果陰氣中沒有陽氣,那就是「純陰」。如果陽氣中沒有陰氣,那就是「純陽」。純陰不能產生,純陽也不能長久,因此臟器屬陰而腑器屬陽,臟器上升,腑器下降。

肝臟為藏器,屬陰,但它的作用卻是陽性的,所以肝氣應該上升。脾臟也是藏器,同樣屬陰,但因為肝氣上升,脾臟之氣就能夠跟著一起上升。肝臟之氣上升,就能夠與陽明膽經的木氣相交,進而生出心血。脾臟之氣上升,就能夠與陽明胃經的土氣相交,進而長出胃液。

於是膽府之氣,下交於厥陰肝臟,而相火以化。胃府之氣,下交於太陰脾土,而脾陽以資。今木克脾土,日以郁陷,升生之令不行,其氣不能上交於少陽,而反抑伏於太陽,太陽膀胱為寒水之府,水中有木,其屈曲鬱勃之氣,與寒水之氣相激,宜為痛矣。然木不升發而抑伏太陽,似不當有頭暈耳鳴目昏肝陽上升之候。

白話文:

因此,膽腑之氣向下交接於厥陰肝臟,並以相火來轉化。胃腑之氣向下交接於太陰脾土,並以脾陽來滋養。現在木氣剋制脾土,脾土日漸鬱結沉陷,升發的命令無法執行,脾氣無法向上交接於少陽,反而壓抑伏藏於太陽。太陽膀胱為寒水之府,水中含有木氣,木氣的屈曲鬱悶之氣與寒水之氣相互刺激,自然會產生疼痛。然而,木氣不升發反而壓抑伏藏於太陽,似乎不應該出現頭暈耳鳴目昏肝陽上升的情況。

曰、不然。肝木之氣,不能上升,而與膽交,則膽不降矣。膽為甲木,甲木逆,亦化風也。總之,木不升發,則心血不生,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膽不能下化相火,胃不能下降而資盛納。心血虧,胃液薄,脾陽虛,相火微,能無於腹痛而外,諸病百出哉。調治之計,必使水中之木遂其升發,上與少陽交合,於是臟腑之介降,皆復其常,而生生之機不息。擬以青皮引至厥陰之分,而以柴胡升發木郁,使肝經之氣條達上行。

白話文:

你錯了。肝木之氣無法上升,與膽相交,導致膽氣無法下降。膽屬甲木,甲木逆行,也會化為風。總之,木氣無法向上升發,就會導致心血不足,脾臟無法為胃輸送津液,膽臟無法下降化解相火,胃無法下降而無法儲存食物。心血虧損,胃液稀薄,脾陽虛弱,相火微弱,難道不會除了腹痛之外,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嗎?治療的方法,必須使水中之木得以順利升發,與少陽交合,這樣臟腑之間的相互升降,才能恢復正常,生生不息。打算用青皮引至厥陰經,用柴胡升發鬱結的木氣,使肝經之氣通暢無阻,向上運行。

而又恐升動膽木,故以白芍酸收之品,攝入肝經。青皮引之入其地,白芍攝之不使出其地,自與膽無涉矣。青皮破氣柴胡散氣,故以人參坐鎮,制其破性散性。第取青皮之引入厥陰,柴胡之升發木氣,俾之扶疏條達,而無偏勝之弊。當否正之。

白話文:

擔心(青皮、柴胡)的升動會刺激膽氣,因此加入白芍這個酸味收斂的藥材,引導其進入肝經。青皮將白芍引入肝經,而白芍則將青皮限制在肝經內,使青皮不影響膽氣。此外,青皮能宣發氣機,柴胡能升提木氣,而人參則能鎮守中氣,抑制青皮和柴胡的宣發升提之性。這樣就能取用青皮疏泄厥陰之氣,柴胡升發木氣的功效,使氣機暢通而不偏勝。以上論述是否正確,請予指正。

柴胡,青皮,人參,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