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

《張聿青醫案》~ 卷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 (2)

1. 噎膈

(附反胃)

宋(左),嘔血之後,食入哽阻。瘀滯胃口。恐成噎膈。

白話文:

在宋朝時,有人在嘔血之後,吃東西會感到吞咽困難。食物在胃口處受阻,恐怕會形成噎膈的症狀。

延胡索(一錢五分酒炒),五靈脂(三錢),制香附(二錢研),單桃仁(三錢),炒枳殼(八分),瓦楞子(五錢),炒蘇子(三錢研),炒竹茹(一錢五分),降香(一錢五分劈),上湘軍(一錢五分好酒浸透炙枯後入)

左,食入哽阻,痰涎上湧。胃陽不運。噎膈重證,勢難治也。

白話文:

延胡索(1.5錢,用酒炒制)

五靈脂(3錢,泡製過)

香附(2錢,研磨過)

桃仁(3錢,炒制過的)

柴胡(1.5銭,炒制過的)

瓦松子(5錢,炒制過的)

蘇子(3錢,研磨後再炒制)

竹茹(1.5錢)

降香(1.5錢)

上好湘軍(1.5錢,浸泡透後放入)

薤白頭(三錢),川雅連(四分),製半夏(一錢五分),橘皮(一錢),白檀香(三錢),淡乾薑(六分),廣鬱金(一錢五分),竹茹(一錢),上沉香(三分),公丁香(三分二味研末先調服)

沈(左),中脘作痛,食入哽阻,去冬曾解堅黑大便。良由瘀滯胃口。勢成噎膈。

白話文:

  • 薤白頭:3 錢
  • 川雅連:0.25 兩
  • 製半夏:0.75 錢
  • 橘皮:0.5 錢
  • 白檀香:1.5 錢
  • 淡乾薑:0.3 錢
  • 廣鬱金:0.75 錢
  • 竹茹:0.5 錢
  • 上沉香:0.15 錢
  • 公丁香:0.16 錢(研磨成粉,先調服)

延胡索(一錢五分酒炒),薤白頭(三錢),烏藥(一錢五分),荊三稜(一錢),瓦楞子(五錢打),單桃仁(三錢打),蓬朮(一錢),黑白醜(各七分),旋覆花(二錢包),五靈脂(三錢)

左,脘痞者久,食入哽阻。湧涎氣瘀交阻。噎膈重證也。

白話文:

延胡索(15克,用酒炒過)

薤白頭(30克)

烏藥(15克)

荊三稜(10克)

瓦楞子(50克,搗碎)

單桃仁(30克,搗碎)

蓬朮(10克)

黑白醜(各7克)

旋覆花(20克,包裹)

五靈脂(30克)

延胡索(一錢五分酒炒),瓦楞子(一兩),制香附(二兩研),薤白頭(三錢),旋覆花(二錢包),製半夏(三錢),五靈脂(三錢酒炒),益智仁(一錢),烏藥(一錢五分),生薑汁(一匙沖)

白話文:

延胡索(15 公克,用米酒炒過)

瓦楞子(60 公克)

制香附(120 公克,研磨成粉)

薤白頭(15 公克)

旋覆花(10 公克,包在紗布中)

製半夏(15 公克)

五靈脂(15 公克,用米酒炒過)

益智仁(5 公克)

烏藥(7.5 公克)

生薑汁(一湯匙,沖服)

胡云臺方伯,年逾花甲,陰液已虧,加以肝氣不和,乘於胃土,胃中之陽氣不能轉旋。食入哽阻,甚則涎沫上湧。脈兩關俱弦。噎膈根源,未可與尋常並論。姑轉旋胃陽,略參疏風,以清新感。

白話文:

胡云臺方伯,年齡超過六十歲,體內的陰液已經虧損,再加上肝氣不調和,侵犯胃部,導致胃中的陽氣無法正常轉化。食物進入胃中後會產生梗阻,嚴重時還會嘔吐涎沫。脈象顯示兩關部位都呈現弦緊。造成噎膈的原因不同於一般,不能與尋常的噎膈相提並論。先調轉胃中的陽氣,再稍稍加入疏通風氣的藥物,以達到清新通暢的效果。

竹瀝半夏(一錢五分),炒竹茹(一錢),川雅連(五分),淡黃芩(一錢五分),淡乾薑(三分),白茯苓(三錢),桑葉(一錢),池菊花(一錢五分),白蒺藜(一錢五分),白檀香(一錢劈)

白話文:

半夏(1.5錢,炒過的)

竹蓀(1錢)

川貝(0.5錢)

淡竹葉(1.5錢)

淡乾薑(0.3錢)

白蘞薴(3錢)

桑葉(1錢)

池塘菊花(1.5錢)

白蘞香(1錢)

二診,辛開苦降,噎塞稍輕然。左臂作痛,寐醒輒覺燥渴。脈細關弦,舌紅苔黃心剝。人身脾為陰土,胃為陽土,陰土喜燥,陽土喜潤譬諸平人,稍一不慎,飲食噎塞,則飲湯以潤之,噎塞立止,此即胃喜柔潤之明證。今高年五液皆虛,加以肝火內燃,致胃陰虧損,不能柔潤,所以胃口乾澀,食不得入矣。

白話文:

第二次診脈,使用辛味發散、苦味瀉下的藥物治療,食道梗塞稍有緩解。不過,患者左臂疼痛,睡醒後總覺得口渴。脈象細而緊,舌頭紅、苔黃且舌心剝落。人體的脾臟屬陰土,胃屬陽土。陰土喜燥,陽土喜潤。就好像普通人一樣,如果稍不注意,飲食就會引起食道梗塞,那麼喝點湯就能潤澤食道,食道梗塞就會立刻消失。這正是胃喜柔潤的明證。現在這位老年患者五臟液體都虛弱,再加上肝火旺盛,導致胃陰虧損,不能滋潤,所以胃中乾澀,食物無法進入。

然胃既乾澀痰從何來。不知津液凝滯,悉釀為痰,痰愈多則津液愈耗。再擬條達肝木,而泄氣火,泄氣火即所以保津液也。然否即請正之。

白話文:

但胃部已經乾澀,痰從何而來?不知道津液停滯,全部凝結成痰,痰越多,津液消耗越多。我打算疏通肝氣,瀉下氣火,瀉下氣火就是保全津液的方法。不知道我的想法對不對,請您指正。

香豆豉,光杏仁,鬱金,炒蔞皮,桔梗,竹茹,川雅連(乾薑六分煎汁收入),枇杷葉,黑山梔,白檀香

白話文:

香豆豉、光杏仁、鬱金、炒蔞皮、桔梗、竹茹、川雅連(乾薑六分煎汁加入)、枇杷葉、黑山梔、白檀香

三診,開展氣化,流通津液,數日甚覺和平,噎塞亦退。無如津液暗枯,草木之力,不能久持,所以噎塞既退復甚。五臟主五志,在肺為悲,在脾為憂,今無端悲感交集,亦屬臟燥之徵。再開展氣化,兼進潤養之品。

白話文:

經過三診,疏通了氣血,化開了津液,幾天後感覺舒暢了很多,噎塞的情況也減輕了。但是津液暗中消耗,草藥的作用難以持久維持,所以噎塞好了一陣子後又加重了。五臟主導五志,肺主悲,脾主憂,現在無緣無故產生悲傷和擔憂的情緒,這也是臟腑燥熱的徵兆。再次疏通氣血,同時加入滋養潤肺的藥材。

光杏仁(三錢),廣鬱金(一錢五分),黑山梔(三錢),竹瀝(七錢沖),薑汁(少許沖),炒蔞皮(三錢),白茯苓(三錢),枳殼(五分),炒蘇子(三錢),大天冬(三錢),池菊花(一錢),白檀香(八分),枇杷葉(去毛四片)

白話文:

光杏仁(15克),廣鬱金(7.5克),黑山梔子(15克),竹瀝(35克加水沖服),薑汁(少量加水沖服),炒蔞皮(15克),白茯苓(15克),枳殼(2.5克),炒蘇子(15克),大天冬(15克),池菊花(5克),白檀香(4克),枇杷葉(4片,去毛)

四診,開展氣化,原所以泄氣熱而保津液也。數日來舌心光剝之處稍淡。然左臂仍時作痛,噎塞時重時輕,無非津液不濟,胃土不能濡潤。咳嗽多痰,亦屬津液蒸煉。肺絡被灼,所以臟燥乃生悲感。再化痰泄熱以治其標,潤養津液以治其木。

白話文:

四診的目的是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通過排泄氣熱來保全津液。近日舌頭中央光禿的地方顏色稍淡。但是左臂仍然時常作痛,食道梗塞時而嚴重時而緩解,這都是由於津液不足,胃部無法滋潤所致。咳嗽多痰也屬於津液過於蒸發。肺部經絡受到灼傷,所以內臟乾燥才產生悲傷的情緒。繼續化痰清熱來治療表症,滋潤津液來治療根源。

白蒺藜(三錢),黑山梔(三錢),光杏仁(三錢),淮小麥(六錢),池菊花(一錢五分),廣鬱金(一錢五分),炒蔞皮(三錢),生甘草(三分),大南棗(四枚劈去核),鹽水炒竹茹(一錢)

白話文:

白蒺藜(15克);黑山梔(15克);杏仁(15克);淮小麥(30克);菊花(7.5克);鬱金(7.5克);炒竹茹(15克);甘草(1.5克);大棗(4枚,去核);鹽水炒竹茹(5克)

接服方,鮮生地(五錢),天花粉(一錢五分),大麥冬(三錢),甜杏仁(三錢),生懷藥(三錢),白蒺藜(三錢),焦秫米(二錢),青果(三枚打),梨汁(一兩溫沖)

蔣,嗜飲損傷中陽,氣不施化。食入哽阻,痰涎上湧。脈滯,苔白質膩。噎膈重證,圖治維艱。

白話文:

繼續服用以下藥方:

  • 鮮生地:5 錢
  • 天花粉:1.5 錢
  • 大麥冬:3 錢
  • 甜杏仁:3 錢
  • 生懷藥:3 錢
  • 白蒺藜:3 錢
  • 焦秫米:2 錢
  • 青果(打碎):3 枚
  • 梨汁(溫熱):1 兩

代赭石(四錢),白茯苓(三錢),廣鬱金(一錢五分),竹茹(鹽水炒一錢),旋覆花(一錢),炒蘇子(三錢),白桔梗(八分),枳實(八分),左金丸(七分入煎),竹瀝(八錢薑汁三滴沖)

白話文:

  • 代赭石:4 克
  • 白茯苓:3 克
  • 廣鬱金:1.5 克
  • 竹茹(用鹽水炒過):1 克
  • 旋覆花:1 克
  • 炒蘇子:3 克
  • 白桔梗:0.8 克
  • 枳實:0.8 克
  • 左金丸:0.7 克(煎服時加入)
  • 竹瀝:8 克(加入 3 滴薑汁攪拌)

郭(左),腸紅痔墜日久,營液大虧。食入於胃,輒哽阻作痛。脈兩關弦滑。此胃陰枯槁。噎膈重證,何易言治。

白話文:

郭左,得紅色內痔已久,氣血大傷。吃東西進胃後,常常噎住疼痛。把脈發現兩關脈弦滑有力。這是胃陰液枯竭的表現。這種噎膈的重癥,怎麼容易說能治好呢?

金石斛,北沙參,杭白芍,生甘草,焦秫米,白蒺藜,半夏曲,活水蘆根

白話文:

金石斛:清熱生津,滋陰涼血。

北沙參:滋陰清肺,潤燥止咳。

杭白芍:養血和血,緩急止痛。

生甘草:益氣和中,緩急止痛。

焦秫米:健脾和胃,止瀉。

白蒺藜:清熱平喘,安神。

半夏曲:化痰降逆,燥濕開胃。

活水蘆根:生津止渴,清熱利尿。

師云、另取小鍋煮飯,飯初收水,以青皮蔗切片鋪於米上,飯成,去蔗食飯。(清儒附志)

白話文:

醫師說:另外拿一個小鍋煮飯,飯水剛收乾時,用青皮(橘子皮)切片置於米飯上,飯煮好後,取出青皮,就可以食用。

二診,脈滑而弦。舌心作痛,食入胃中,仍覺哽痛。胃陰枯槁,未可泛視再擬金匱大半夏湯法。

白話文:

第二次診脈,脈象滑而帶弦。舌頭中間疼痛,食物進入胃部後,仍然感到堵塞疼痛。胃陰乾枯,不可輕易診斷再按照金匱要略中大半夏湯方調理。

臺參鬚(另煎沖七分),製半夏(三錢),白蜜(二錢同煎與參湯沖和服)

此方服七劑。煎成以滾水燉,緩緩嚥下。湯盡再煎二次,煎蜜用一錢五分。

白話文:

將人參須另外煎煮後取汁七分,製半夏三錢,白蜜二錢與參湯一起煎煮後沖和服用。

這個處方連續服用七天。每次煎好後用熱水溫熱,慢慢吞服。藥材可以再煎兩次,第二次煎時用的白蜜減為一錢五分。

三診,脈左大於右,陰傷不復之證。食入哽阻,胃陰尤為枯槁,未可泛視。前擬金匱大半夏湯法,當無不合,即其意而擴充之。

臺參鬚,製半夏(與白蜜同煎與參湯和服),左金丸(四分煎湯送下),

白話文:

三脈診斷中,左脈大於右脈,是陰氣受傷而無法恢復的徵兆。如果食入食物感到哽塞,說明胃陰更為枯竭,不能簡單診斷。我之前建議使用《金匱要略》中的大半夏湯治療,應該沒有不合適的地方,可以在此基礎上擴充治療。

四診,食入哽痛漸定,脈弦稍平,而腸紅連日不止。肝火內燃,胃陰枯槁,肝膽內藏相火,腎開竅於二陰,銅山西鳴,洛鐘東應矣。

白話文:

經過四診,吞嚥食物時的哽塞疼痛逐漸平穩,但脈搏仍然有些弦緊,而大便連續幾天都是鮮紅色的。這是因為肝火旺盛,灼傷了胃陰,肝膽兩臟內的虛火旺盛,腎臟開竅在兩個陰經上,就像銅鐘在西邊鳴響,而洛陽的鐘聲在東邊響應一樣。

臺參鬚(一錢),製半夏(二錢),白蜜(三錢同上法),細生地(四錢),龜甲心(五錢),地榆炭(三錢),炒槐花(三錢),澤瀉(一錢五分),丹皮炭(二錢),左金丸(四分)

白話文:

臺灣人參鬚(5克),半夏(10克),白蜜(15克,做法同前),生地(20克),龜甲心(25克),地榆炭(15克),炒槐花(15克),澤瀉(7.5克),丹皮炭(10克),左金丸(2克)

孫(右),中脘不舒,按之堅硬脹滿,甚則氣逆如喘。脈兩關弦滑。此抑鬱動肝,肝氣衝入胃中,將成噎膈重證,非曠懷不能為功。

白話文:

孫某,胃脘部不適,按壓起來堅硬脹滿,嚴重時會氣逆喘息。脈搏兩關脈弦滑。這是鬱結抑抑的情志影響了肝臟,肝氣衝入胃中,將要發展成噎食隔塞的危重症。如果不疏解鬱結的胸懷,是無法治療的。

釘赭石,炒蘇子,制香附,淡吳萸,旋覆花,薤白頭,炒枳殼,砂仁,沉香(三分磨沖),檳榔(二分磨沖)

白話文:

  • 煅燒後的赤鐵礦
  • 炒過的蘇子仁
  • 加工處理過的香附子
  • 淡豆豉
  • 旋覆花
  • 薤白的球莖
  • 炒過的枳殼
  • 砂仁
  • 研磨成三分的沉香,沖服
  • 研磨成二分的檳榔,沖服

殷(左),食入之後,氣輒上衝,遂即嘔吐痰水。詢知前曾嘔吐紫黑,便有血水,痰或青色,乃自下焦肝腎而來,胃之下口,痰瘀阻之。防膈。

白話文:

這個人進食後,氣就會衝上來,於是就嘔吐痰液。詢問之下得知,他之前曾嘔吐紫黑色痰液,甚至帶血,痰液有時是青色的。這些痰液都來自下焦的肝腎,導致胃的出口被痰液和淤血阻擋。需要預防膈肌受到影響。

製半夏,川連,單桃仁,臺烏藥,當歸鬚,土炒赤芍,乾薑,川桂枝,酒炒延胡索

二診

白話文:

製作半夏、川連翹、單味桃仁、臺烏藥、當歸鬚、土炒赤芍、乾薑、川桂枝、酒炒延胡索。

薤白頭,橘皮,製半夏,旋覆花,茯苓,延胡索,枳實,代赭石,臺烏藥,扁鵲玉壺丸(一錢二分先服)

白話文:

  • 薤白頭

  • 陳皮

  • 半夏(炮製過的)

  • 旋覆花

  • 茯苓

  • 延胡索

  • 枳實

  • 代赭石

  • 臺烏藥

  • 扁鵲玉壺丸(先服 1.2 分錢)

三診,膈食不下,中脘有形,數日以來,嘔吐紫黑瘀血,大便亦解黑物,前云瘀血阻塞胃口,於斯可信。無如瘀雖嘔出,而中脘偏左,按之仍硬,足見結滯之瘀,猶然內踞,是血膈大證也。治之之法,若瘀一日不去,則膈一日不愈,茲以化瘀為主,以覘動靜。

白話文:

嫗,某也

山甲片(一錢乾漆塗炙令煙盡),五靈脂(三錢酒炒),瓦楞子(四錢),延胡索(二錢),山楂炭(三錢),臺烏藥(一錢五分),當歸尾(二錢),桃仁(二錢),土鱉蟲(五枚去頭足炙)

白話文:

材料:

  • 犰狳甲片(1 錢,塗上乾漆並加熱炙烤至冒煙停止)
  • 五靈脂(3 錢,用酒炒過)
  • 瓦楞子(4 錢)
  • 延胡索(2 錢)
  • 山楂炭(3 錢)
  • 烏藥(1 錢 5 分)
  • 當歸尾(2 錢)
  • 桃仁(2 錢)
  • 土鱉蟲(5 隻,去除頭足後炙烤)

又,濕痰瘀滯,聚於胃口,以致飲食不能入胃。前進化血行瘀,胸肋脹滿。良以瘀阻不宣,行之不能,則兩相阻拒,所以轉覺脹滿也。血膈大證,極難圖治,擬以丸藥入下。

白話文:

此外,如果濕痰血瘀阻滯,聚集在胃部,就會導致食物無法進入胃中。往前推動可以化解血瘀,但胸肋會脹滿。這是因為血瘀阻滯不暢通,無法正常運行,所以會互相阻擋,因此才會感覺脹滿。血膈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很難治療,建議使用丸藥從下方進入胃中。

五靈脂(二錢酒炒),川鬱金(一錢五分),西血珀(七分另研),大黃(二錢酒炒),土鱉蟲(十六枚去頭足炙),單桃仁(一錢五分),生蒲黃(一錢),延胡索(二錢),山甲片(一錢)

白話文:

五靈脂(2 錢,用酒炒)

川鬱金(1.5 錢)

西血珀(0.7 錢,研磨成粉)

大黃(2 錢,用酒炒)

土鱉蟲(數隻,去除頭足,烘烤)

單桃仁(1.5 錢)

生蒲黃(1 錢)

延胡索(2 錢)

山甲片(1 錢)

上藥共研細末,以韭汁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錢。

右,朝食暮吐,物不變化。脈沉細,苔白質膩。中陽不旋,反胃重證也。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用韭菜汁拌成糊狀,製成像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錢。

上述症狀為早晨進食而晚上嘔吐,食物無消化變化。脈搏沈細,舌苔白且質地膩滑。這是因為中陽不足,屬於反胃的重症。

製半夏,淡吳萸,公丁香,橘皮,竹茹(薑汁炒),雲茯苓,炮黑姜,廣藿香,伏龍肝(七錢煎湯代水)

白話文:

製作半夏、淡吳萸、公丁香、橘皮、竹茹(用薑汁炒過)、雲茯苓、炮製過的黑姜、廣藿香和伏龍肝(取七錢,煎出藥湯代替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