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

《張聿青醫案》~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衄血

潘(左),咳嗽鼻衄,腰痠肢重。肝腎空虛,恐延衰症。

丹皮炭,杜仲,當歸,生地炭,炙黑絲瓜絡,川斷肉,白芍,川貝母,牛膝炭,海蛤粉,白茅花,炒麥冬

二診,補腎清金,衄血未來,咳減納加。的是水虧而虛火上炎,載血逆行也。乘此善調,以圖恢復為要。

生熟地(三錢),杜仲(三錢),炒麥冬(三錢),川貝母(二錢),杭白芍(一錢五分),生山藥(三錢),茯神(三錢),牛膝炭(三錢),龜甲心(五錢先煎),代赭石(四錢)

王(左),涎涕帶血,血從呼出。風邪濕熱上蒸。

玉泉散(三錢),馬兜鈴(二錢),廣鬱金(一錢五分),桑葉(一錢),薄荷(五分),蒼耳子(一錢),象貝母(二錢),白桔梗(八分),枇杷葉(去毛四片)

李(左),鼻衄盈碗而來。脈形弦大。此肝火積於內,風熱襲於外,以致陽絡損破,不能扃固。還恐有復湧之勢。

丹皮(一錢五分),青黛(五分),煨石膏(八錢),黑山梔(三錢),赤芍(一錢五分),麥冬(三錢),鮮石斛(八錢),白茅花(一兩),鮮藕(三兩)

李(左),鼻衄如注。脈象弦大。肺胃風熱內迫。恐致厥脫。

犀角尖(五分),細生地(三錢),炒丹皮(一錢五分),生赤芍(一錢五分),綠豆衣(五錢),麥冬(三錢),黑山梔(三錢),大黃(二錢酒蒸),藕汁(一杯),元參肉(三錢),白茅花(一兩五錢)

吳(右),向有鼻衄,勢不甚盛。茲以不禁辛辣,以至三次衄血,皆有盈盂之多。陽絡損傷也。

側柏炭(三錢),丹皮炭(一錢五分),鮮竹茹(一錢五分),當歸炭(一錢五分),白茅花(一錢),細生地(四錢),白茯苓(三錢),大麥冬(三錢),藕汁(半杯),鮮荷葉絡(三錢)

白話文:

潘先生(左邊脈象),咳嗽時會流鼻血,腰痠而且身體沉重。這是肝腎功能虛弱的表現,恐怕會演變成衰弱的病症。

處方用藥:牡丹皮炭、杜仲、當歸、生地炭、炙黑絲瓜絡、川斷肉、白芍、川貝母、牛膝炭、海蛤粉、白茅花、炒麥冬。

第二次看診,以補腎氣、清肺熱為治療方向。流鼻血的狀況沒有再發生,咳嗽也減少了,食慾也增加了。這是因為身體缺水導致虛火上升,使血逆流而引起的。要趁這個時機好好調養,以求身體恢復健康。

處方用藥:生地、熟地(各三錢)、杜仲(三錢)、炒麥冬(三錢)、川貝母(二錢)、杭白芍(一錢五分)、生山藥(三錢)、茯神(三錢)、牛膝炭(三錢)、龜甲心(五錢,先煎)、代赭石(四錢)。

王先生(左邊脈象),流出的口水鼻涕中帶血,血是從呼吸道呼出來的。這是因為風邪、濕熱侵襲,向上蒸騰所造成的。

處方用藥:玉泉散(三錢)、馬兜鈴(二錢)、廣鬱金(一錢五分)、桑葉(一錢)、薄荷(五分)、蒼耳子(一錢)、象貝母(二錢)、白桔梗(八分)、枇杷葉(去毛四片)。

李先生(左邊脈象),鼻血大量湧出,幾乎裝滿一碗。脈象呈現弦而且有力。這是因為肝火積聚在體內,加上外感風熱,導致陽絡受損,無法固攝血液。還擔心會有再次大量出血的情況。

處方用藥:牡丹皮(一錢五分)、青黛(五分)、煨石膏(八錢)、黑山梔(三錢)、赤芍(一錢五分)、麥冬(三錢)、鮮石斛(八錢)、白茅花(一兩)、鮮藕(三兩)。

李先生(左邊脈象),鼻血如注般大量流出。脈象呈現弦而且有力。這是因為肺胃有風熱,向內侵迫。擔心會導致虛脫的危險。

處方用藥:犀角尖(五分)、細生地(三錢)、炒丹皮(一錢五分)、生赤芍(一錢五分)、綠豆衣(五錢)、麥冬(三錢)、黑山梔(三錢)、大黃(二錢,酒蒸)、藕汁(一杯)、元參肉(三錢)、白茅花(一兩五錢)。

吳先生(右邊脈象),之前就有流鼻血的毛病,但情況不嚴重。這次因為沒有忌口,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導致三次大量出血,都快裝滿一盆。這是陽絡受損的緣故。

處方用藥:側柏炭(三錢)、牡丹皮炭(一錢五分)、鮮竹茹(一錢五分)、當歸炭(一錢五分)、白茅花(一錢)、細生地(四錢)、白茯苓(三錢)、大麥冬(三錢)、藕汁(半杯)、鮮荷葉絡(三錢)。

2. 蓄血

朱(左),任重受傷,營血瘀滯,蓄而暴決,嘔血盈盆,大便紫黑,由此面黃力乏,腹中結塊。脈澀兩關獨弦。蓄者雖去,新者復瘀,勢必復為嘔下。臨時汗脫,不可不慮。

於朮,烏藥,當歸炭,五靈脂(酒炒),炒赤芍,蓬朮,楂炭,桃仁,奎黨參,焦麥芽,延胡,制香附

蓄血嘔血,急飲韭汁童便,若時有冷汗及大便血下無度者,死症也。(正蒙志)

左,嘔吐紫瘀,中州之痞滿轉舒,其為血蓄陽,明以通為順,略見一斑。但神情困頓,由血虛而氣陰並傷,治宜補氣養陰,以圖恢復。六腑以通為用,陽明為多氣多血之鄉,補則滯,滯則澀不能流,安保氣血之不復蓄乎。夫氣血精神,藉資五穀,惟裕生化之源,斯不言補而補已在其中矣。

金石斛,甜杏仁,赤白芍,半夏曲,茜根炭,川牛膝,雲茯苓,橘白,生熟穀芽,白蒺藜,鹽水炒竹茹,澤瀉

邵(左),嘔出紫瘀,氣撐脘痞較退。深恐根蒂未除,而致復聚。

生錦紋(一錢五分酒炙後下),延胡,竹茹,炒赤芍,茯苓,韭汁(半杯),當歸炭,瓦楞子,白蒺藜

二診,逆上之血,已從下行,然脘腹仍覺不舒,臍下作滿。蓄血未清。還恐變脹。

炒當歸(一錢五分),瓦楞子(五錢),丹參炭(三錢),川桂木(五分),鬱金(一錢),炒赤芍(一錢五分),元明粉(一錢沖),參三七(一錢),生錦紋(一錢酒炙後入),桃仁(一錢五分),延胡索(一錢五分)

三診,便解色黃,瘀血已楚。再和中而運旋脾胃,以裕其生化之源。

當歸炭,炒赤芍,野於朮,茯苓,參三七,磨鬱金,丹皮炭,牛膝炭,枳實,白蒺藜

左,脘痛之後,面目帶黃,此營滯也。

當歸炭,桃仁,旋覆花,黑山梔,澤瀉,猩絳,澤蘭葉,白蒺藜,炒牛膝,川鬱金,延胡

左,少腹偏右作痛,曾經瀉下紫瘀,當時痛減,今復漸甚。良由氣中血滯。當為宣通。

楂炭,金鈴子,制香附,延胡,赤芍,烏藥,當歸炭,沉香(三分),大黃(四分),木香(二分),琥珀(四分以上四味研末藥汁調服)

白話文:

蓄血

有個人(朱姓)因為外傷,導致體內血液循環受阻,積聚成瘀血,之後突然爆發出來,吐出大量的血,像一盆一樣,大便也呈現紫黑色,因此臉色發黃,身體虛弱無力,肚子裡形成硬塊。把脈時,左右兩手的關脈都呈現弦脈且澀。雖然這次的瘀血已經排出,但新的瘀血又產生,勢必會再次出現嘔吐或排血的情況。如果臨時發生虛脫,一定要特別注意。

治療使用藥材:白朮、烏藥、當歸炭、五靈脂(用酒炒過)、炒赤芍、蓬朮、楂炭、桃仁、奎黨參、焦麥芽、延胡索、制香附。

對於因瘀血而嘔血的病人,緊急時可以喝韭菜汁和童子小便,如果常常冒冷汗或大便持續大量出血,這是危險的症狀。(出自《正蒙志》)

這個人(左姓)嘔吐出紫黑色的瘀血,胸腹部脹滿的感覺也稍微舒緩,這情況是因為體內瘀血積聚造成陽氣受阻。治療上應該以疏通為原則,這是明顯可見的。但是他精神困頓,是因為氣血虧虛且陰液也受損,所以應該補氣養陰,以求恢復。六腑的功能以暢通為要,陽明經是氣血最充盛的地方,如果進補反而會造成阻塞,阻塞就會導致血脈不暢,這樣怎麼能保證氣血不會再次積聚呢?氣血和精神都是依靠五穀來滋養的,只有讓身體能順利產生氣血,才能不需刻意補養也能達到補養的效果。

治療使用藥材:金石斛、甜杏仁、赤芍、白芍、半夏曲、茜根炭、川牛膝、雲茯苓、橘白、生麥芽、熟麥芽、白蒺藜、鹽水炒竹茹、澤瀉。

這個人(邵姓)嘔吐出紫黑色的瘀血,胸腹部的脹滿感也減輕了。但還是很擔心病根沒有去除,會導致瘀血再次積聚。

治療使用藥材:生錦紋(一錢五分,用酒炙過後加入)、延胡索、竹茹、炒赤芍、茯苓、韭菜汁(半杯)、當歸炭、瓦楞子、白蒺藜。

第二次看診,原本逆流往上的血已經從下方排出,但是胸腹部還是覺得不舒服,肚臍以下有脹滿感,瘀血還沒清除乾淨,還是擔心會轉為脹氣。

治療使用藥材:炒當歸(一錢五分)、瓦楞子(五錢)、丹參炭(三錢)、川桂木(五分)、鬱金(一錢)、炒赤芍(一錢五分)、元明粉(一錢,沖服)、參三七(一錢)、生錦紋(一錢,用酒炙過後加入)、桃仁(一錢五分)、延胡索(一錢五分)。

第三次看診,大便顏色轉為黃色,瘀血已經清除乾淨。現在要調和脾胃的功能,讓身體能順利產生氣血。

治療使用藥材:當歸炭、炒赤芍、野生白朮、茯苓、參三七、磨成粉的鬱金、丹皮炭、牛膝炭、枳實、白蒺藜。

這個人(左姓)在腹痛之後,臉色發黃,這是因為體內血液循環不暢。

治療使用藥材:當歸炭、桃仁、旋覆花、黑山梔、澤瀉、猩絳、澤蘭葉、白蒺藜、炒牛膝、川鬱金、延胡索。

這個人(左姓)的下腹部偏右邊疼痛,曾經排出紫黑色的瘀血,當時疼痛減輕,但現在又逐漸加重,這是因為體內氣血阻滯。應該要疏通氣血。

治療使用藥材:楂炭、金鈴子、制香附、延胡索、赤芍、烏藥、當歸炭、沉香(三分)、大黃(四分)、木香(二分)、琥珀(四分以上,這四種藥材研磨成粉,用藥汁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