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燾創

《塘醫話》~ 正文 (9)

回本書目錄

正文 (9)

1. 正文

乃近二十年來治痧之術盛行,無論老幼男婦,冬寒夏暑,遇有心痛腹痛,肝胃氣痛,以及感冒發熱吐瀉等病,率皆名之曰痧,輒用刀針刺舌下,與兩臂等處之血,謂之放痧,間亦有得愈者,哄然同聲,以為神技,遍行城鄉。故寒熱不節之時,民間之得免刺 者鮮矣。夫痧非惟《內經》不載,諸名家皆莫之言,惟陰陽水治乾霍亂,俗名絞腸痧,見於後人。

本草方書,亦未聞有刺取其血之說。大抵邪入血分,鬱結而成,故刺血多變黑色。若血色不變,則非痧也。本非痧而刺之,徒傷氣血,經絡空虛,適足以召邪而生病。故放痧之人,必多感胃,愈病愈刺,久之則成弱症而斃矣。要之,針砭本系古法,久已無傳,苟非極悶極痛,命在呼吸者,皆可用藥調治,切勿輕試刀針。餘嘗苦口勸人,多未見信,豈劫運所定,或以此代刀兵之數邪。

吁,可慨也已!

邇來鴉片煙遍行宇內,半由游手好閑之子,花柳娛情;半由幕友吏胥之徒,深宵辦案,此外則有因藉以治病而吸之者。鴉片系罌粟苞漿,性本澀腸斂肺,夷人和以毒物,煎成煙膏,惟久瀉久嗽滑脫之症,及肝病不犯上焦者,吸之頗為有效。然病未除而癮已成,猶進野狼以驅虎,而服之無效者,反添一吸煙之患。

且即治病果痊,全資煙力,久之氣血虧損,嗽瀉肝病,一旦復後,必然加重,煙亦不效,並非他藥之所能治,而成必死之症矣。夫《本草綱目》、《證治準繩》兩書,無數佳品,無數良方,何病不可醫?何藥不可用?而必假此毒物也哉!

白話文:

[正文]

近二十年來,放血治病之術盛行,不論男女老幼,無論冬夏,只要是心痛、腹痛、肝胃氣痛,或是感冒發燒、嘔吐腹瀉等疾病,都統統說是痧症,便用刀針刺破舌下、手臂等處放血,稱為放痧。有時的確有人因此病癒,於是大家都認為這是神奇的療法,在城鄉之間廣泛流傳。因此,在寒暑不調的季節,民間很少有人能避免被刺放血。

然而,「痧」這個病症,《內經》等醫學典籍中並無記載,歷代名醫也從未提及。只有後人提到治療霍亂(俗稱絞腸痧)時,會用到陰陽水。中藥典籍中,也沒有用刺血治療的說法。其實,多半是邪氣入侵血液,鬱結不通而造成此症,所以放血後血多半呈現黑色。如果放出的血顏色沒變,就不是痧症。本非痧症而刺血,只會徒然傷及氣血,導致經絡虛弱,反而更容易招致邪氣而生病。因此,經常放痧的人,大多會胃痛,愈是治病愈是放血,時間久了就會體弱多病而死亡。總之,針灸放血本是古代療法,早已失傳,除非是極度痛苦,性命垂危,都應該用藥物治療,千萬不要輕易嘗試刀針放血。我常常苦口婆心地勸告別人,但大多數人都聽不進去,難道是天命注定,或是以這種方式來代替刀兵之災禍嗎?真是令人嘆息!

近來鴉片煙在各地盛行,一半是因為遊手好閒之徒尋歡作樂;一半是因為幕僚、官吏深夜辦案;此外還有人用它來治病。鴉片是罌粟的汁液,性味澀腸斂肺。西方人用它製作成煙膏,只有久瀉、久咳、身體虛弱的症狀,以及不犯上焦的肝病,吸食鴉片才略有療效。然而,疾病還沒治好,卻已染上鴉片癮,就像請來豺狼來驅趕老虎一樣,如果吸食鴉片無效,反而多了一項吸煙的毛病。

即使疾病真的治癒了,也是全靠鴉片的力量。時間久了,氣血就會虧損,咳嗽、腹瀉、肝病等舊疾一旦復發,病情必然加重,鴉片也無效了,其他藥物也無法治療,最終將導致死亡。其實,《本草綱目》、《證治準繩》等醫書中,有數不清的良藥和良方,什麼病治不好?什麼藥物用不了?為什麼非要依靠這種毒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