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孫文垣醫案》~ 卷三 (2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7)

1. 文貴者明疫漏底發熱譫語(有發明)

文貴者,善為族文學,岐原出入子母者也,寓長興邸中,病發熱,晝夜不止,口渴,齒燥,鼻乾,舌苔黃厚,不得眠。服藥不效。予適至雉城,岐原邀診之。脈俱洪數,嘔惡,胸膈痞懣,小水短而赤,大便下皆清水。予以石膏七錢、知母五錢,甘草一錢,軟柴胡五錢,葛根三錢,黃芩二錢,枳殼、竹茹、桔梗各一錢,連進三帖,嘔惡止,胸膈寬,熱仍未退,無汗,瀉未止也。時有問予者,謂胡不用柴苓湯而退熱止瀉也。

服石膏故益瀉耳。予戲之曰:予乃三腳貓耶,能認此為何症用柴苓湯也?仍以柴胡、石膏各七錢為君,葛根、知母各五錢為臣,黃芩、甘草各一錢為佐,生薑五片,速進二帖,汗則津津然出,熱退瀉止,口不渴而眠矣。予因他往,留藥三帖而囑之曰:胃氣初回,勢必思食,宜謹慎不可多進,若多則餘熱復作,必成食復,治將費手也。慎之!慎之!後五日,果以食不慎而復病。

予又至,熱較前為重,且加懊憹,夜譫語如見鬼狀,口大渴,齒燥,舌焦黑有芒刺,勢甚危急,以前方加枳實、梔了各三錢,淡豆豉二錢煎飲之,二帖懊憹止,餘症猶然,夜更甚,前方減去豆豉,加黃連、麥冬、生地、白芍,一日二帖,舌以井水生薑擦去黑苔,用蜜調玄明粉塗之而胎去矣。服三日,始得微汗,諸症盡減,再四叮嚀慎飲食,調理半月而全。

岐原問曰:人始皆認此症為漏底傷寒,謂叔不用柴苓湯退熱止瀉,而用石膏為非,乃竟以石膏收功,何也?予曰:此問甚善。蓋醫貴認症,此症乃少陽、陽明合病也,柴胡、白虎湯、葛根為二經對症之藥,服之可解肌熱,止口渴。若柴苓湯為太陽、少陽合病之劑,內有五苓散,乃太陽經之裡藥,症非太陽,曷敢用之?且其內有人參、白朮、肉桂,皆助熱發燥之味,誤投則必發斑。

其齒燥舌乾而焦黑,又何敢用茯苓、澤瀉、豬苓利之,使益亡其津液耶?古人謂:以傷寒為大病,不察症而誤投,則生死立見。《傷寒論》有言,不得汗,不得下,不得利小便,是謂三禁。故曰:少陽、陽明不從標本,從乎中治。小柴胡、白虎湯中治劑也。人徒見其大便作瀉為漏底,不察瀉皆清水無糟粕者,為熱極所致,症乃春溫時疫也。

但為發散,使清氣上升而微有汗,瀉當自止。此瀉豈五苓散所能止哉?止則誤事。岐原曰:夜重如見鬼者,何以故?予曰:熱入血室故也。岐原曰:男子亦有血室乎?予曰:血室男婦同之,衝任二脈為血之海,二脈附於陽明,今病乃陽明之熱,遺入血海也。故加生地、白芍而效。

余治傷寒,用柴葛解肌湯及柴胡白虎湯而熱不解者,加此二味,則熱無不退,汗無不出矣。且下午與夜又陰分主事,欲解血海之熱,必投此二味以收其功,此亦予一得之愚也。岐原曰:善。願記之,以詔後來。

白話文:

文貴這個人,很擅長研究醫學典籍,他診斷病症時,能清楚分析病因和藥理。他住在長興的住所裡,突然發燒,而且晝夜不停,口渴,牙齒乾燥,鼻孔也乾燥,舌苔黃厚,睡不著覺。吃了藥也沒有效果。我剛好到雉城,文貴請我替他看病。

我把脈,發現他的脈象洪大而跳動快速,還會嘔吐噁心,胸口感覺悶脹,小便短少而顏色赤紅,大便排出來的都是清水。我開了石膏七錢、知母五錢、甘草一錢、軟柴胡五錢、葛根三錢、黃芩二錢、枳殼、竹茹、桔梗各一錢,讓他連續吃了三帖,嘔吐噁心的症狀止住了,胸口也覺得舒暢多了,但發燒仍然沒有退,也沒有出汗,腹瀉也沒有停止。

當時有人問我,為什麼不用柴苓湯來退燒止瀉?他們認為我用了石膏反而會加重腹瀉。我開玩笑地說:「難道我這麼笨嗎?連這是什麼病都看不出來,還用柴苓湯?」我仍然用柴胡和石膏各七錢做主藥,葛根和知母各五錢做輔助藥,黃芩和甘草各一錢做佐藥,加上生薑五片,讓他趕快吃了兩帖。吃完之後,他微微出了汗,燒退了,腹瀉也止住了,口也不渴了,也能睡得著了。

因為我還有其他事情要辦,所以留下三帖藥,並且叮囑他:「胃氣剛恢復,一定會想吃東西,一定要小心,不要吃太多。如果吃太多,剩餘的熱邪又會回來,就會變成飲食積滯,治療起來會很麻煩。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小心!」過了五天,他果然因為不注意飲食,又病倒了。

我再次去看他,發現他的發燒比上次更嚴重,而且心煩意亂,晚上說胡話,好像看到鬼一樣。他非常口渴,牙齒乾燥,舌頭焦黑而且有芒刺,病情非常危急。我用原來的藥方,加上枳實和梔子各三錢,淡豆豉二錢,煎好給他喝。喝了兩帖,他心煩意亂的症狀止住了,其他的症狀還在,而且晚上更嚴重。我把原來的藥方減去豆豉,加上黃連、麥冬、生地、白芍,一天吃兩帖。

我用井水和生薑把他的黑苔擦掉,再用蜂蜜調和玄明粉塗在舌頭上,舌苔就消除了。吃了三天藥,他才微微出汗,所有的症狀都減輕了。我再三叮囑他要小心飲食,調理了半個月才完全康復。

文貴問我:「大家一開始都認為這是漏底傷寒,說您不用柴苓湯來退燒止瀉,反而用石膏是不對的,結果您竟然用石膏治好了病,這是為什麼呢?」我說:「你問得很好。醫術貴在辨證論治,這個病是少陽和陽明兩經合併發病。柴胡、白虎湯、葛根是治療這兩經症狀的藥,吃了可以解肌肉的熱,止口渴。

柴苓湯是治療太陽和少陽兩經合併發病的藥,裡面有五苓散,是治療太陽經的藥,這個病並不是太陽經的病,怎麼敢用呢?而且裡面的人參、白朮、肉桂都是助熱發燥的藥,用錯了就會長斑疹。他的牙齒乾燥,舌頭乾裂焦黑,又怎麼敢用茯苓、澤瀉、豬苓來利尿,使津液更加虧損呢?

古人說:把傷寒看作是大病,如果不仔細辨別病症就亂用藥,很快就會有生死之別。《傷寒論》說,不能發汗、不能攻下、不能利小便,這叫作三禁。所以說,少陽和陽明的病,不從表裡治療,要從中間調理。小柴胡湯和白虎湯是從中間調理的藥。

人們只看到他大便腹瀉就說是漏底,卻沒有仔細看他瀉出來的都是清水,沒有食物殘渣,這是因為熱邪太盛引起的,這是一種春季溫熱時疫。只要讓他發散熱邪,讓清氣上升,微微出汗,腹瀉自然就會止住。這種腹瀉哪是五苓散能止住的呢?用五苓散反而會耽誤病情。

文貴問:「他晚上說胡話,好像看到鬼一樣,是什麼原因呢?」我說:「這是熱邪侵入血室的緣故。」文貴問:「男人也有血室嗎?」我說:「血室男女都有,衝脈和任脈是血的海洋,這兩脈附屬於陽明經,現在的病是陽明經的熱邪,侵入血海了。所以加用生地和白芍就有效了。」

我治療傷寒,用柴葛解肌湯和柴胡白虎湯退不了燒的,加上這兩味藥,就沒有退不了燒,發不了汗的。而且下午和晚上是陰分主事的時間,要解除血海的熱邪,必須要用這兩味藥才能奏效,這也是我的一點心得。文貴說:「說得太好了,我要記下來,告訴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