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孫文垣醫案》~ 卷三 (20)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0)

1. 胡鄰泉女吐血潮熱

胡鄰泉令媛及笄後,患吐血,每吐碗余,下午倦怠,夜分潮熱,嘔吐不食,大便秘結,時師視為陰虛火動,投以滋陰之劑,反加飽悶,背心脹痛。予診其脈,兩寸洪大,兩尺弱,知其有瘀血凝滯,以致新血不得歸經,故滿而溢也。法當消瘀為主,用白芍藥、枳殼、前胡、益元散、桃仁、紅花、牡丹皮、山梔子、貝母、水煎,臨服入蘿蔔汁一小酒杯。

服後嘔吐如舊,大便仍秘,乃以龍薈丸通之,更以石膏三錢,橘紅、半夏曲、姜連、茜根、竹茹、黃連、枳殼各一錢,白茯苓八分,甘草三分,服後大便行三次,吐止食進。後用二陳湯加滑石、丹參、丹皮、茜根、白芍藥、香附。二十劑後,經行熱退背脹悉愈。從此經調血不上逆。

白話文:

胡鄰泉的女兒在成年後,開始吐血,每次吐出約一碗的量,下午感到疲倦,晚上會發潮熱,噁心想吐吃不下東西,大便也難以排出。當時的醫生認為是陰虛火旺,所以開了滋陰的藥,反而讓她更感到胸悶,背部也脹痛。我替她把脈,發現兩手寸脈洪大,兩手尺脈虛弱,知道這是因為體內有瘀血阻礙,導致新血無法正常運行,才會滿溢而出。治療方法應該以消除瘀血為主,我開了白芍藥、枳殼、前胡、益元散、桃仁、紅花、牡丹皮、山梔子、貝母等藥材加水煎煮,服用時加入一小杯蘿蔔汁。

服藥後,嘔吐的情況沒有改善,大便仍然不通暢,所以我改用龍薈丸來幫助排便,再以石膏三錢,加上橘紅、半夏曲、薑黃連、茜根、竹茹、黃連、枳殼各一錢,白茯苓八分,甘草三分等藥材,服用後大便排了三次,嘔吐停止,也能夠開始進食。之後再使用二陳湯,並加入滑石、丹參、丹皮、茜根、白芍藥、香附等藥材。服用二十劑後,月經來潮,發熱和背脹等症狀都痊癒了。從此以後,月經正常,血也不再逆流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