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孫文垣醫案》~ 卷二 (2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6)

1. 金達泉瘧痢交作

金文學達泉先生,因食肝白腸內傷,續又冒風,就成瘧痢,日夜四十餘度,小腹痛甚,每登廁汗出如雨,下迫後重,小水澀痛。頭疼口渴,下午發熱,天明始退。左脈浮弦而數,右軟弱,中部稍滑。此內傷飲食,外感風邪,瘧痢並作。法當速治,否則深秋陽氣潛藏,邪因陷下,未易瘳也。

乃先與柴苓湯一劑,小便即清,不痛。瘧發時寒多熱少,晚與人參敗毒散加減。人參、乾葛、防風、桂枝、粉草、茯苓、枳殼各五分,柴胡、白芍藥各一錢,水煎飲之。次日頭痛痢疾俱減,夜才起三次。

改與補中益氣湯加酒芩、桂枝、白芍藥,其夜瘧止,但微熱,再改胃風湯,人參、白朮、桂皮各二錢,白芍藥四錢,當歸一錢五分,茯苓、川芎各八分,酒芩、酒連各一錢,炮姜二分,地榆五分,服後寒熱殄跡。夜起一次,已是真糞。前方減去桂枝,再三劑而巾櫛出戶矣。

白話文:

金文學的達泉先生,因為吃了豬肝和豬腸導致腸胃受損,接著又吹了風,就得了瘧疾和痢疾,一天到晚拉肚子四十多次,小肚子非常疼痛,每次上廁所都汗如雨下,想拉卻拉不出來,小便不順暢而且疼痛。頭痛口渴,下午發熱,天亮才退燒。左邊脈搏浮而且快,像琴弦一樣繃緊,右邊脈搏軟弱,中間部分稍微滑動。這是因為內傷飲食,又外感風邪,導致瘧疾和痢疾同時發作。應該趕快治療,不然等到深秋陽氣潛藏,邪氣就會陷到身體深處,很難治好。

於是先給他開一劑柴苓湯,小便就清澈不痛了。瘧疾發作時覺得冷多熱少,晚上給他開人參敗毒散加減,用人參、葛根、防風、桂枝、甘草、茯苓、枳殼各五分,柴胡、白芍藥各一錢,用水煎服。第二天,頭痛和痢疾都減輕了,晚上只起來三次。

改用補中益氣湯,加入黃芩、桂枝、白芍藥,當晚瘧疾就止住了,只是微微發熱,再改用胃風湯,用人參、白朮、桂皮各二錢,白芍藥四錢,當歸一錢五分,茯苓、川芎各八分,黃芩、黃連各一錢,炮姜二分,地榆五分,服用後寒熱都消失了。晚上只起來一次,而且拉的是正常的糞便。在前方的基礎上減去桂枝,再服用三劑,病人就可以梳洗打扮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