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孫文垣醫案》~ 卷三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2)

1. 仲登陽症似陰(有發明)

族侄孫仲登,因與堂兄構訟城中方歸,時值二月末旬,醉後房事二,起而小溲隨即臍下作痛,水瀉腸鳴一日十數度,發熱頭痛。里醫進理中湯,一帖反而嘔逆,煩躁口渴。敦予診之,左脈弦大,右洪大,俱七至,飲食不能下咽,晝夜不得睡,面赤唇燥,舌上黃苔深厚。診畢語予曰:我房失後陰症傷寒也,小腹痛且漏底,幸叔祖救之。

白話文:

我笑著回答說:「依你所言,斷定是陰症。依我切脈的診斷,應該是春季的溫陽症。況且外在症狀也屬陽症,豈能因他行房事就急著給他服用理中湯呢?家族中認識我的人,都來告訴我,他的病確實是陰症,所以才會嘔吐腹瀉。不能只因為他臉色發紅,就認為是陽症;但陽症和陰症的症狀相似,希望你能仔細觀察。我們現在正打算在理中湯中加重附子、肉桂的劑量,希望可以保全他的性命。」

予笑而應曰:以子所言決為陰症,以予指下辨之當是春溫陽症也。且外症亦陽,烏得為有房事而遽以理中進之乎?族中相知者交為予言,渠病的屬陰症,故嘔吐水瀉,不可因其面赤便認為陽,顧戴陽症與此近似,幸加察之。吾輩正擬於理中湯內再加大附子、肉桂,庶可保全。

予極言:不可。仲景有云,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況附子理中者乎。陰陽寒熱之間,辨之不真,生死反掌耳。茲當舍症而從脈也,以溫膽湯加薑汁炒黃連,柴胡、乾葛,與二帖,囑令當夜飲盡,俾明日不它傳也。予別後,渠一服而嘔逆止,餘症悉在。詰朝予診,竟扣渠曰:夜來二藥必未服完,不然何兩手之脈洪大搏指如是?僉曰:因有竹茹、黃連,恐非房失後所宜,故僅服一。予曰:不服黃連,致熱轉劇,今日非石膏不能已。

白話文:

我堅決不同意。仲景曾說,「桂枝下嚥,陽盛則斃」,何況是附子理中呢?在陰陽寒熱之間,如果辨別不清,生死關頭瞬息即變。現在應該捨棄既有的症狀,而根據脈象來調理。使用溫膽湯,加入薑汁炒過的黃連,再加上柴胡和乾葛,共服用兩劑,囑咐當晚服完,這樣明天就不會出現其他症狀了。我離開後,病患只服了一劑,就嘔吐不止,其他症狀都還在。第二天早上我診斷時,直接問他:「昨晚的兩劑藥一定沒有服完,不然為何兩手脈象如此洪大,有力地搏擊手指?」眾人回答:「因為有竹茹、黃連,擔心房事後服用不適宜,所以只服了一劑。」我說:「沒有服黃連,導致熱性加重,今天非石膏不能治癒。」

乃與白虎湯加竹茹兩劑,臨別囑渠曰:今症非昨日可比,用石膏者豈得已哉!設當用不用,使經中之熱傳入於腑,非大黃不能瘳,切勿失時誤事。詎知別後又有惑之者,仍只服一帖,瀉即隨止,余小腹之痛具在。次日予診畢語渠曰:昨臨行時囑之再三,何乃又不服完?今脈洪長堅硬,邪已入腑奈何?奈何?對曰:眾謂石膏大寒,恐小腹加痛,實只服一帖而已。予曰:懼服石膏,今且服大黃矣。

白話文:

我加了竹茹,開了兩劑白虎湯。離別時,我叮囑他:目前的病情已經比昨天嚴重,使用石膏是很不得已的選擇!如果該用卻不用,讓經脈中的熱邪傳入臟腑,就必須服用大黃才能治癒,千萬不要耽誤時機。沒想到,我們分別後,又有人讓他產生了疑惑,他只服了一帖藥,腹瀉就停止了,而小腹疼痛依然存在。第二天,我看完診後對他說:我昨天臨走時三番兩次叮囑你,為什麼又不把藥吃完?現在你的脈象洪大有力,堅硬有力,邪氣已經進入臟腑,怎麼辦?怎麼辦?他回答說:大家都說石膏性寒,擔心小腹會更痛,所以只服了一帖。我說:害怕服用石膏,現在已經要服用大黃了。

皆失時誤事之過。周金人銘云:熒熒不滅,炎炎奈何,其斯之謂歟。思非桃仁承氣湯不可。乃覿面煎服,連飲二劑,下極黑燥糞五六枚,痛熱俱減。再為診之,六脈皆緩弱,迨是病方盡去,改以四君子湯加白芍藥、黃連、香附,調養數日而愈。

白話文:

凡是發病的時機不對,就會耽誤治療。周金人曾經說過:「病症持續不退,病情炎熱,難以消退,所述的症狀就是如此。」我認為非得用桃仁承氣湯不可。於是親自煎服,連續服用了兩劑,排出了極為乾燥、黑暗的糞便五六枚,疼痛和發熱的症狀都減輕了。我又重新診斷,發現六脈都很緩和虛弱,因此舊有的疾病才完全消除,改用四君子湯加白芍藥、黃連、香附,調養身體數日後,病症痊癒。

2. 汪希明性躁痰火咳嗽吐紅

汪希明,竹山丈長君也。年弱冠,性多躁,素有痰火,舊曾吐紅。張醫用收澀之劑太早,以致痰與瘀血留滯經絡,釀成病根,恬不知覺,且為灸肺俞、膏肓,撼動前疾。止澀無功,滋陰作壅,咳不能睡。又誤作風邪而投發散風劑,不思火盛得風,其勢愈熾,血從口鼻噴出,勢如泉湧。

白話文:

汪希明,是竹山丈長君。他年輕的時候,性情很急躁,一向都有痰火,以前還吐過血。張醫生太早用收斂止血的藥,導致痰液和瘀血停留在經絡中,形成病根,他卻渾然不覺,還灸肺俞穴、膏肓穴,觸動了之前的病症。止血沒有效果,滋陰反而導致鬱塞,咳得睡不著。後又誤以為是風邪而服用發散風邪的藥,不考慮到火氣旺盛得風後會更加猛烈,結果血從口鼻中噴出,勢如泉湧。

延予為治,六部洪數,身熱而煩,又時當三伏,內外之火夾攻,縱體質剛勁,寧能堪此銷鑠哉。予思非釜底抽薪之法難奪其上湧之勢,乃以三製大黃三錢,石膏五錢,黃連、茜根、滑石各二錢,牡丹皮一錢,急煎飲之,大便微行二次,血來少緩。即用石膏、滑石、冬青子各三錢、旱蓮草、茜根各二錢,黃連、山梔、貝母各一錢,甘草五分,茅草根五錢煎服,血乃全止。

白話文:

我替他看病,發現他的臟腑機能亢盛,身體發熱煩躁,加上當時正處在炎熱的夏天,內外之火夾攻,即使體格強壯,怎麼能承受這般消耗呢?我想,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很難消除上湧的熱勢,於是用三錢的大黃、五錢的石膏、二錢的黃連、茜根、滑石,一錢的牡丹皮,急煎後給他服用。病人的大便微微通暢了兩次,血來的情況稍有緩解。接著我用三錢的石膏、滑石、冬青子,二錢的旱蓮草、茜根,一錢的黃連、山梔、貝母,五分的甘草,五錢的茅草根煎服,病人的血才完全止住。

三日後大便結燥,火又上逆,咳咳連聲,左關脈弦勁,右關洪滑,與當歸龍薈丸下之,而咳始緩。改以栝蔞仁、茜根各一錢五分,貝母、旱蓮草、麥門冬、知母各一錢,白芍藥二錢,黃連、黃芩各七分,青皮、甘草各三分,仍加茅根。後每遇大便燥結即進龍薈丸,跡此調理三月大定,半載全瘳。

書云:病有六不炙,火盛者不炙。此由誤炙,幾於不保,故特識之以為好炙者龜鑑。

白話文:

三天後大便乾硬,陽氣再次上火,連續咳嗽,左關脈弦緊,右關脈洪盛滑利。服用了當歸龍薈丸後,咳嗽才開始緩解。改用栝樓仁、茜根各1.5錢,貝母、旱蓮草、麥門冬、知母各1錢,白芍藥2錢,黃連、黃芩各0.7錢,青皮、甘草各0.3錢,依舊加入茅根。後來只要遇到大便乾硬結滯,就服用龍薈丸。經過這一番調理,三個月後病情大為好轉,半年後完全康復。

3. 祝弘吾潮熱咳嗽汗流不止

德興文學祝弘吾公,祝令君叔祖也。在休衙,偶有陰陽之患,子午潮熱,咳嗽痰多,汗流不止,胸膈不暢,大便燥結,動作喘乏口渴。以貝母、知母、栝蔞仁、桑白皮各一錢,枳殼、黃連、麥門冬各八分,桔梗、柴胡、前胡各五分,甘草三分,五味子十一粒服下,五更微汗,熱退十之七,惟痰嗽喘乏,改用栝蔞仁二錢,余如前,外以七制化痰丸夜服熱盡退。渠甚喜,以為自是以往,可勿藥矣。

白話文:

休寧縣知縣祝弘吾,是我叔叔的叔叔。他休假在家時,偶爾患有陰陽失調的疾病,在正午時分發熱,咳嗽痰多,汗流不止,胸膈不舒暢,大便乾燥,動作時感到喘息乏力,口渴。他服用了貝母、知母、栝蔞仁、桑白皮各一錢,枳殼、黃連、麥門冬各八分,桔梗、柴胡、前胡各五分,甘草三分,五味子十一粒,五更時分微出汗,體溫下降了七成,只有痰、咳嗽和喘息乏力沒有改善。便改用栝蔞仁二錢,其他藥物同前,另外服用了七制化痰丸,到夜裡體溫完全退了下去。祝弘吾非常高興,認為從此以後,可以不用再吃藥了。

予曰:未也,據脈弦數不減,恐防作瘧,公未為然。予適東行半月,書報瘧作,咳嗽轉加,所出皆黃黏老痰。予曰:書云無痰不作瘧。仍用前方倍加柴胡、貝母為君,加烏梅一個,四劑霍然良已。公曰:翁之視疾,應若桴鼓。古云:智者不治已病治未病。吾於翁言徵之,乃以是備言祝令公。

白話文:

我說:不對。根據脈搏依然弦細有力,恐怕會轉成瘧疾。你還沒這樣考慮。我最近去東方出差半個月,書信上說你得了瘧疾,咳嗽也加重了,吐出很多黃稠的老痰。我說:古籍上說,沒有痰就不會得瘧疾。仍然沿用之前的藥方,加倍柴胡和貝母作為主藥,再加一顆烏梅,四劑藥後霍然而愈。你說:你的醫術就像擊鼓那樣快。古語說:聰明的人不治已發之病,而治未發之病。我從你的話中驗證了這句話,特用此話向令公祝賀。

祝令公喜曰:孫君匪獨得岐黃正脈,其雅誼足稱,叔祖尚未前聞,予當賦詩以贈。於是欣然手書若干律以授予,其詩附後第六卷。

白話文:

祝令公高興地說:孫先生不只是承繼了正統的中醫,他的文采也值得讚賞,而叔祖我卻是早先未曾聽聞的,我將賦詩一首贈予他。於是祝令公很高興地親手寫了許多首律詩贈送給孫先生,這些詩附錄在第六卷的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