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垣醫案》~ 卷二 (18)
卷二 (18)
1. 丘太守令侄筋痿(有發明)
丘太守鎮山翁令侄,淮陰人也。丁年患兩手筋攣,指掉不能屈伸,臂肉瘦削,體瘠面白,寢食大減。市中諸友調治不驗,乃任京口諸名家療之半年,肉更消,色更瘁。聞予在吳比部衙中,敦予為治。診其脈,六部俱弦,重按稍快。診竟,扣其受病之源,太守公曰:自上年冬底,偶發寒熱,筋骨疼痛,迨於仲春,寒熱雖退,而筋骨之疼不減。服藥無虛日,甚之日三四進,肉漸消去,指掉不隨,似有加於往昔。
醫之來者,一曰風,二曰風,三四五六皆曰風,即十數輩,又莫不皆曰風者。竭技盡方,卒無一應,奄奄床第,絕不知為何病。予對公曰:此筋痿症也,乃少年不謹欲而受風濕,邪氣乘虛而入。醫者不察天時,不分六經,概而汗之。仲景治風濕之法,但使微汗津津,則風濕盡去,若汗大出,則風去而濕存,由是血氣俱虛。
經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虛則筋無所養,漸成痿弱,乃不足之疾。故陳無擇、朱丹溪、劉宗厚皆謂諸痿切不可作風治,誤則成痼疾,公聞言愕然曰:服風藥幾二百劑矣,顧今已痼,奈之何?予對曰:令侄青年,猶可圖也。公曰:用何法?予曰:法當大補氣血。經云:氣主煦之,血主濡之。
氣血旺則筋柔而軟,由是乃可以束骨而利機關也。抑何掉之有哉!病者聞言大喜曰:聆先生詳病之源,治法之略,雖未服藥,已覺沉疴去體矣!即請劑。予以五加皮、薏苡仁、紅花、人參、鹿角膠、龜板、虎骨、當歸、丹參、地黃、骨碎補、蒼耳子之類。服兩月,肌肉漸生,飲食大進,兩手指掉亦平復。
白話文:
丘太守鎮山翁的姪子,是淮陰人。年輕時得了兩手筋脈攣縮的病,手指僵硬無法彎曲伸直,手臂肌肉消瘦,身體瘦弱面色蒼白,飲食也大大減少。城裡許多醫生都醫不好,於是又請京城的名醫治療了半年,肌肉反而更加消瘦,氣色也更加憔悴。聽說我在吳郡的衙門裡,就請我為他醫治。我把脈後,發現六個脈象都呈現弦脈,重按時稍微舒緩一些。把完脈,我詢問他發病的緣由,太守公說:從去年冬天開始,他偶然發燒怕冷,筋骨疼痛,到了春天,雖然退了燒,但筋骨的疼痛仍然沒有減輕。每天吃藥,嚴重時一天吃三四次,肌肉逐漸消瘦,手指僵硬不聽使喚,似乎比以前更加嚴重。
來給他看病的醫生,第一個說是風邪,第二個也說是風邪,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第六個都說是風邪,幾乎十幾個人都說是風邪。他們用盡所有醫術和藥方,結果沒有一個有效,病人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完全不知道是什麼病。我對太守公說:這是筋痿症,是年輕時不謹慎房事而又感受風濕,邪氣趁虛而入造成的。醫生不了解天時,不分六經辨證,一概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張仲景治療風濕的方法,只用微微發汗就可以了,這樣就能把風濕驅除,如果大量出汗,風邪去了,濕氣還會留存,因此導致氣血兩虛。
《黃帝內經》說,陽氣精足就能滋養精神,柔和就能滋養筋脈。如果陽氣虛弱,筋脈就沒有營養,就會逐漸變得痿弱無力,這是一種虛弱的病症。所以陳無擇、朱丹溪、劉宗厚都認為各種痿症絕對不能當作風病來治療,如果誤治就會變成頑疾。太守公聽了很驚訝地說:他已經吃了將近兩百劑的治風藥了,現在已經變成頑疾,該怎麼辦?我回答說:令姪還年輕,還是可以治療的。太守公問:用什麼方法?我說:應該用大補氣血的方法。經書說:氣主要負責溫煦,血主要負責滋養。
氣血旺盛,筋脈就會柔韌而有彈性,這樣才能夠束縛骨骼、活動關節。又怎麼會有手指僵硬不能活動的問題呢?病人聽了非常高興地說:聽先生詳細分析發病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法的大概,即使還沒吃藥,也覺得病痛已經離開身體了!於是就請我開藥。我用了五加皮、薏苡仁、紅花、人參、鹿角膠、龜板、虎骨、當歸、丹參、地黃、骨碎補、蒼耳子等藥材。吃了兩個月,肌肉逐漸長了出來,飲食也大為改善,兩手僵硬的手指也恢復正常了。
2. 一書辦下消
一書辦年過五十,糟酒縱欲無憚,忽患下消之症,一日夜小便二十餘度,清白而長,味且甜,少頃凝結如脂,色有油光。治半年不驗,腰膝以下皆軟弱,載身不起,飲食減半,神色大瘁。脈之六部大而無力。書云: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法當溫補下焦。
以熟地黃六兩為君,鹿角霜、山茱萸各四兩,桑螵蛸、鹿角膠、人參、白茯苓、枸杞子、遠志、菟絲子、懷山藥各三兩為臣,益智仁一兩為佐,大附子、桂心各七錢為使,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早晚淡鹽湯送下七八十丸,不終劑而愈。或曰:凡云消者皆熱症也。始公具方,人多議之,今果以溫補成功,此何故哉?予曰:病由下元不足,無氣升騰於上,故渴而多飲。以飲多,小便亦多也。
今大補下元,使陽氣充盛,熏蒸於上,口自不幹。譬之釜蓋,釜雖有水,若底下無火,則水氣不得上升,釜蓋干而不潤。必釜底有火,則釜中水氣升騰。熏蒸於上,蓋才濕潤不幹也。予已詳著《醫旨緒餘》中,茲不多贅。
白話文:
一位姓書的先生,年過五十,因為長期無節制地飲酒和性慾放縱,突然患了下消的疾病。他一天到晚小便二十多次,尿液清澈而量多,味道還帶甜味,放一會兒會凝固像油脂一樣,表面還有油光。治療了半年都沒有效果,腰部和膝蓋以下都變得軟弱無力,無法支撐身體站起來,食量減少了一半,精神和氣色都非常差。把脈發現六個部位的脈象都很大,但是沒有力氣。醫書上說:脈搏摸到有來,按下去卻感覺不到搏動,這是所有陽虛的表現,應該用溫補下焦的方法來治療。
因此,我開了藥方:以熟地黃六兩為主藥,鹿角霜、山茱萸各四兩,桑螵蛸、鹿角膠、人參、白茯苓、枸杞子、遠志、菟絲子、懷山藥各三兩為輔藥,益智仁一兩為佐藥,大附子、桂心各七錢為使藥。將這些藥材煉蜜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天早晚用淡鹽水送服七八十丸。還沒吃完一副藥,病就好了。有人說:凡是叫做「消」的病都是熱症。當初我開這個藥方的時候,很多人議論紛紛,現在卻真的用溫補的方法治好了,這是為什麼呢?我說:這個病是因為下焦元氣不足,沒有足夠的氣向上升騰,所以才會口渴想喝水,因為喝水多,小便也才會多。
現在我大補下焦元氣,讓陽氣變得充足,向上熏蒸,口自然就不會再覺得乾渴了。這就像鍋蓋和鍋子的關係,鍋裡即使有水,如果鍋底沒有火,水氣就不能上升,鍋蓋就會乾燥不濕潤。一定要鍋底有火,鍋裡的水氣才能上升,熏蒸到上面,鍋蓋才會變得濕潤不乾燥。我已經在《醫旨緒餘》裡詳細說明過了,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3. 韓僉憲令媳怒後夜臥不安
僉憲韓約齋老先生令子室,每動怒則夜臥不安,如見鬼魅,小水淋瀝,今又大便秘結,腹中疼痛,腰胯脹墜如生產狀,坐臥不安,因痛而脈多不應指。此肝經鬱火所致,法當通利。以杏仁、桃仁各三錢,桕樹根皮、山梔仁、青皮各一錢,檳榔五分,枳殼八分,水煎服之。少頃大便通,痛脹隨減。
白話文:
韓約齋老先生的媳婦,每次生氣後就會晚上睡不安穩,好像看到鬼一樣,小便滴滴答答的,現在又便秘,肚子疼痛,腰部和髖部脹痛下墜,像要生產一樣,坐立難安,因為疼痛,把脈時脈搏常常摸不太到。這是肝經鬱積火氣造成的,應該用疏通的方法來治療。使用杏仁、桃仁各三錢,桕樹根皮、山梔仁、青皮各一錢,檳榔五分,枳殼八分,用水煎煮後服用。不久之後大便順暢,疼痛和脹痛也跟著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