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垣醫案》~ 卷二 (4)
卷二 (4)
1. 姚惠齋夜多泄瀉
姚惠齋先生,夜多泄瀉,瀉必三五次,甚且十數次,小腹時作疼,按亦疼,口不渴,小便長,醫半年不愈。予診之,左寸滑,餘五部皆濡弱。此陽氣大虛,虛中有寒也。治當溫補下元,兼之升舉。人參一錢半,黃耆、白朮各二錢,白芍藥酒炒三錢,大附子五分,肉桂一錢,杜仲、補骨脂各一錢半,升麻、防風各七分,薑棗煎服。其夜大便減半,次早雖瀉,俱是白積,如生豆汁狀,小腹痛止。
白話文:
姚惠齋先生,晚上經常腹瀉,每次瀉三到五次,甚至十幾次,小腹時常疼痛,按壓時也會痛,不口渴,小便清而長,治療半年都沒有痊癒。我診斷後發現,他左寸脈滑動,其他五部脈象都濡弱無力。這是陽氣大虛,虛弱中帶有寒氣的表現。治療上應該溫補下元,同時升舉陽氣。
藥方:人參1.5錢,黃耆、白朮各2錢,白芍藥(酒炒)3錢,大附子5分,肉桂1錢,杜仲、補骨脂各1.5錢,升麻、防風各7分,用薑棗煎服。
服藥後當晚大便次數減少一半,第二天早上雖然還有腹瀉,但瀉出的都是白色的積液,像生的豆汁一樣,小腹疼痛也消失了。
再診之,右脈稍起,連服四帖而瘳。翁喜言曰:抱病半年,藥無虛日,今收功於四劑,何速哉!認病真而投劑確也,敢不銘心。
白話文:
再次診斷,右脈稍有起色,連續服用四劑藥後就痊癒了。老翁高興地說:「得了半年病,天天吃藥,今天竟然四劑藥就康復了,怎麼會這麼快!」認清了病症、藥方對症,怎能不銘記在心呢!
2. 姚老夫人右手疼
大京兆姚畫老夫人,年幾七十,右手疼不能上頭。醫者皆以痛風治,不效,益加口渴煩躁,請予診之。右手脈浮滑,左平。予謂此濕痰生熱,熱生風也。治宜代痰清熱,兼流動經絡可瘳也。二陳湯倍加威靈仙、酒芩、白殭蠶、秦艽,四劑而病去如脫。
白話文:
位於京兆的大戶人家的姚老夫人,年齡已近七十,右手的疼痛難以舉起。其他醫生都將她的病情診斷為痛風,但治療無效,反而口渴煩躁的症狀加重了。她請我看診。檢查發現她右手脈象浮滑,左手脈象平和。我認為這是濕痰產生熱,熱量生風所造成的。治療方法應當化痰、清熱,同時疏通經絡,這樣才能治好。我開了二陳湯,並加倍了威靈仙、酒芩、白殭蠶、秦艽的劑量。在服用四劑藥後,她的病症就像脫胎換骨一樣消失殆盡。
3. 一僕時疫頭痛發熱
一僕發熱頭疼,口渴,腹疼,小便赤,大便瀉,日夜不睡者六日。予診之曰:據脈,汗後浮數,熱尚不減,乃疫症也。以滑石三錢,青蒿、葛根、白芷、片芩各一錢半,炙甘草、升麻各五分,一帖即得睡,熱減大半,頭痛全除。惟小水赤,頭暈,腳膝無力。此病後血虛之故。以四物湯加青蒿、酒芩、薏苡仁,服之而安。
白話文:
有個僕人發燒頭痛,口渴,肚子痛,小便發紅,大便腹瀉,日夜都不能入睡已經六天了。我診斷後說:根據脈象,出汗後脈搏浮動而數,表示熱度還沒有消退,是疫症。於是開了方子:滑石三錢,青蒿、葛根、白芷、黃連各一錢半,炙甘草、升麻各五分,一劑藥下去就睡著了,熱度退了一大半,頭痛也完全好了。只有小便還是發紅,頭暈,腳跟膝蓋沒有力氣。這是因為疫症後氣血虛弱造成的。於是又開了四物湯,再加青蒿、黃連、薏苡仁,服用了以後就平安無事了。
4. 一僕時疫頭痛如破
一僕病與前類,而身如火爍,頭痛如破,大便不瀉,小水赤,口渴,鼻乾,不得眠,胸膈膨脹,腹飢不能食,六脈弦而數。用竹葉石膏湯,加知母、枳殼、白芷、葛根,大加青蒿,一帖而熱痛減半,胸膈亦寬。惟口渴,小水短澀,睡臥不安,又與化瘟丹三錢,井水化下,渴止,稍得睡,頭暈腳軟,喘急。與四物湯加青蒿、酒芩、薏苡仁、木瓜,服之全安。
白話文:
一個僕人得了跟前面說的那類病人一樣的病,但身熱如火烤,頭痛欲裂,大便不通,小便發紅,口渴,鼻腔乾燥,無法入眠,胸悶腹脹,腹中飢餓但是吃不下東西,六脈弦緊且跳動得很急。使用竹葉石膏湯,並加入知母、枳殼、白芷、葛根,再加大劑量的青蒿,喝一帖後發熱和疼痛減輕了一半,胸悶也緩解了。只剩下口渴,小便短赤澀滯,睡臥不安。於是再給他服用三錢化瘟丹,用井水送服,口渴止了,可以稍微入睡,但頭暈腿軟,呼吸急促。再給他服用四物湯加青蒿、酒芩、薏苡仁、木瓜,服用後完全康復。
5. 一僕時疫嘔吐煩躁口渴
一僕之病亦前相似,以服丘一齋藥而大吐大瀉,熱益增,頭痛莫能當,煩躁口渴,鼻乾,嘔吐,小水短澀,寢食廢者十四日,勢甚危急。詢前所服藥,乃藿香正氣散加砂仁、厚朴、山楂,大耗元氣之味,且五月火令當權之疫,當以甘寒之劑治之,何可以辛熱香竄者,益其火而枯其津也?其勢危矣!此皆不知因時變達,惟習常膠,故以誤人者。用急投人參白虎湯,加竹茹、葛根、青蒿、升麻,一帖而熱除,再帖而頭痛止,諸症盡去。
白話文:
另一個僕人得的病也和前面類似,吃了丘一齋開的藥後大吐大瀉,發熱越來越嚴重,頭痛欲裂,煩躁口渴,鼻子乾燥,嘔吐不止,小便短澀,已經持續了十四天,情況非常危急。詢問他之前服用的藥物,是藿香正氣散加上砂仁、厚朴,山楂,這些藥物會嚴重損耗人體元氣。而且五月正是火旺的季節,應該用甘寒的藥物治療,怎麼能用辛熱芳香的藥物,這只會加重火氣,耗盡津液。他的病情危在旦夕!這些都是不懂得隨時候機變化,只按老方法行事,才會誤人。於是立即給他服用人參白虎湯,並加入竹茹、葛根、青蒿、升麻。服下第一劑後,發熱症狀就消失了,第二劑後,頭痛也停止了,其他症狀也都消失了。
後連治數人,多如此類,何也?此無行之疫,故一方見之。治多先以甘寒清解之劑投之,熱退即以四物湯以補陰血,稍加清熱之劑,而青蒿之功居多,此固一時自得之愚。用錄之以告同志者,使知治法當隨時俗為變,而常套不可不脫也。
白話文:
後來我連續治療了數人,都是類似的症狀,為什麼會這樣?這不是一種虛邪之氣傳染的瘟疫,所以只在一處地區發現。治療大多先用甘寒清熱解毒的藥物,熱退後就用四物湯來補益陰血,再稍微加入清熱藥物,而青蒿的作用很大,這是我一時的愚見。特此記錄下來告訴志同道合的人,希望讓他們知道治療方法應該隨著時代和流行病變更,而不能一成不變地用老辦法。
6. 馬鳳陽咳嗽內熱
馬鳳陽文學,五月患咳嗽,內熱,額上多汗,惡風。脈左弦數,右滑數。予曰:據弦數為陰虛,滑為有痰。不亟調治,恐成虛怯。以白芍藥、川歸、茯苓、五味子、白朮、甘草、陳皮、貝母、天花粉、酒芩、麥冬、知母、桑白皮,十帖,諸症皆瘳。七月復瘧,間日一發,寒熱相半,寒熱亦俱極,渴甚,上身汗多。
白話文:
馬鳳陽在五月時得了咳嗽,感覺體內熱氣上升,額頭上冒了很多汗,怕吹風。他的脈搏左邊弦細而急,右邊滑脈而且急。我說:根據脈搏弦細而急,說明是陰虛,脈搏滑利說明有痰濕。如果不趕緊治療,恐怕會變成虛弱怯懦。我給他開了白芍藥、川芎、茯苓、五味子、白朮、甘草、陳皮、貝母、天花粉、黃芩、麥冬、知母、桑白皮,共十帖藥。他的各種症狀都痊癒了。到了七月他得了瘧疾,隔一天發作一次,發冷和發熱的時間各佔一半,發冷發熱都特別嚴重,口渴得很,上半身出汗較多。
以石膏五錢,人參、黃耆、白芍藥、麥冬、知母二錢,柴胡三錢,桂枝、甘草、陳皮、貝母各一錢,竹葉三十片,一帖而愈。
白話文:
以石膏 25 克,人參、黃耆、白芍藥、麥冬、知母各 10 克,柴胡 15 克,桂枝、甘草、陳皮、貝母各 5 克,竹葉 30 片,一次服藥即可痊癒。